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要銀行對房市資金水龍頭「開大一點」,但中央銀行在昨天的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決議,房市管控措施維持不變。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行政院長雖要求金融業加大資金供給,但同時提醒必須加上「安全濾網」,做好風險控管,因此不鬆綁是「合理的決定」。
央行去年九月要求銀行自主管理未來一年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實施至今銀行貸款成數下降,購屋族看漲心理逐步降溫,房市交易量縮,房價漲勢趨緩,央行表示,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及都更危老占比都持續增加,符合政策目標,因此會持續滾動檢討,適時調整相關措施。
楊金龍指出,雖然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自去年六月的高點百分之卅七點六,回落至今年八月底的百分之卅六點七,但下滑速度不夠快,「房地產引發的金融穩定風險還沒解除」。全台雖有卅一家銀行集中度下降,但整體水位偏高。
他說,房價本身不是央行的直接觀察指標,重點在於金融資源配置與風險控管。
楊金龍說,央行會引導資金支持無自用住宅及都更危老、社會住宅等配合政府政策的用途,如果因此集中度比銀行自行上報的數據略高也沒關係。此外,六月開始央行就給予銀行集中度的彈性調整空間。
對於行政院推動新青安政策是否影響央行管控成效,楊金龍回應,公股行庫確實因新青安貸款承作量大,導致排擠效應;但民營銀行不動產集中度普遍偏低,則應共同承擔貸放責任。
至於自主管理制度是否延續,楊金龍說,最早規畫為期兩年,擔心過於僵硬才調整為一年,但會在今年底屆滿後進行總檢討。楊金龍表示,第四季會對明年政策方向作出交代。
楊金龍並罕見針對預售屋貸款爭議說明,央行規範僅適用於成屋抵押貸款,預售契約屬建商與買方的民事約定,若貸款成數不足,依內政部定型化契約規範,可依「不可歸責於雙方」條款改為分期付款或解約。
針對央行未鬆綁管制措施,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央行應有兩大考量,一是政策多次打炒房後,買氣跌入谷底,但價格尚未明顯修正,貿然鬆綁恐再助長投機;二是全球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過早調整反會削弱央行因應黑天鵝的籌碼。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表示,央行暫不鬆綁,也意味整體市場「lesson」不夠深刻,應還有修正空間所致,但日後仍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視情況再進一步放寬。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將維持盤整格局,換屋族貸款仍有難度,但首購族仍有政策支持,自用當道的格局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