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98期】65歲少年家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03第945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65歲少年家!
他們如何打破「老」的迷思?
高階核廢選址期限剩3年
核廢難題怎解套?
 
   
封面故事
   
65歲少年家!
他們如何打破「老」的迷思?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盛夏的朝陽起得很早,清晨六點半,日光已把整座台中東興棒球場的草皮照得鮮亮,92歲的莊銘石、89歲的陳登旺正在場上揮灑汗水,他們是「不老棒球聯盟」藍興虎隊隊員。

2012年「不老棒球聯盟」正式成立,發展至今已有20支隊伍,軍容壯盛。聯盟所有球員年齡平均68歲,如果以「65歲」這個國際通用的「老」標準來說,他們確實都老了,但只要目睹長輩在球場上的英姿,就能知道,他們活力無限。

在《英雄聯盟》的戰場上,也有一群6、70歲的大哥大姊組成的「弘光尚青」全心投入。從單場30殺的高手到祖孫同玩的阿嬤,他們證明電競不只是年輕人的遊戲,更是連結世代的橋梁。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一個社會裡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1%,就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截至7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19.64%。台灣距離「超高齡化社會」看起來只差臨門一腳。

比起「65歲」這種實際年齡,更值得被參考的年齡標準,或許應是「死亡年齡」。死亡年齡確實是不斷被推遲的,1970年的台灣「65歲男性」真的老了,因為過了65歲,只剩兩年好活,現在卻至少還有15年的歲月能夠利用。

「超高齡化社會」來襲,但「長壽新人生」也在發生。如何為長輩打造一個友善、有所選擇的共好環境,正是未來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

位在雲林的華南社區,只住了11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75歲,然而這裡卻是「老卻年輕」的高齡聚落典範。

去年,華南社區獲頒「第三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金獎,理事長劉清極是村子裡的靈魂人物。華南村裡長輩精力十足,活到老學到老。村子裡110人中,就有30多位長輩擁有心肺復甦術證照。

七月,丹娜絲颱風肆虐,華南社區受災嚴重,到處都是斷樹,劉清極和其他大哥騎著機車,帶著鏈鋸,爬上爬下砍樹讓社區回到生活軌道。

現在,華南社區裡的華南實驗國小現在有近120名學生,但2006年,華南國小卻因為全校只有23名學生,一度面臨要和隔壁村學校併校的窘境。

劉清極與當年華南國小的校長陳清圳攜手,讓學校與社區接軌,更將學校保健室改為醫療站,一步步改變整個社區。學生家長、中壯年人口也逐漸移入社區,長輩、村人向心力也越來越凝聚。

無論是藍興虎隊員、華南社區的大哥們,都不斷「選擇」著自己想過得生命,走出了不老的長壽新人生。然而,台灣政府、企業或個人要破解「老迷思」,都還有一段路得走。

從台灣高齡法規《老人福利法》名稱就能看出來,這部法重視的是長輩的「福利」,與保障青少年的法規《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不同,沒有「權益」,未能彰顯「長者發展權」。

《就業保險法》等勞動法令,仍有相關65歲年齡上限規定,換言之,65歲以上的長輩若持續留在職場,無法享有失業給付、職訓補助等福利。

按《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65歲以上長輩如果退休沒有正職工作,必須以眷屬身份依附子女或配偶才能繼續納保,除非單身沒配偶、子女,或是家人都沒工作,就不能獨立納保,退休長輩在法規上,被直接視為依附者。

台灣現在已經站在「超高齡社會」或「新長壽元年」的交叉路口,該怎麼走?要怎麼打破年齡迷思?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8 期謝謝!)

高階核廢選址期限剩3年
核廢難題怎解套?
今周刊•撰文:陳子萱

無論核電廠是否重啟,台灣都須面對既有核廢料的存放問題。經濟部近期將推動高階核廢選址立法,對照過去的失敗經驗,這一回在地方溝通、補償回饋的機制上,應如何補強?

「核廢料要放你家嗎?」這是擁核與反核支持者長期爭論的一道問題。

8月23日,重啟核三公投落幕,雖然因未過門檻失敗收場,但同意票434萬張遠高於不同意票151萬張,其中金門、連江和苗栗為同意票比率最高的三縣市。

來自金門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順勢提出,可研擬將核廢料放在無人居住的金門二膽島,且在確保地質安全、有明確補償方案、交由地方公投決定等前提下進行討論。但此話一出,旋即引發金門人激烈反彈,陳玉珍在隔日道歉止血,也讓核廢議題戛然而止。

高放最終處置場 尚無法源

實際上,無論重啟核電與否,台灣終究得面對核廢料存放問題。儘管國內三座核電廠都已停止運轉,但發電以來累積超過2.1萬束的核燃料棒,目前只是暫存在各電廠內,最終仍要找到永久處置場址。

核廢料依照放射量高低,有不同處置方式。

低放射性廢棄物(下稱低放)主要是受輻射汙染的衣物、工具等,會先經過壓縮、固化處理,置於暫時貯存場,最後移至最終處置場。經濟部曾在2012年依據《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下稱《低放場址條例》),公告台東達仁鄉和金門烏坵鄉為建議候選場址,但因地方拒辦公投,無疾而終。

至於高放射性廢棄物(下稱高放),則是發電用過的核燃料棒,從爐心退出後須在用過燃料池冷卻約十年,再移往乾式貯存場存放約40年,最後移至最終處置場,放置地底十萬年到百萬年,將輻射減弱到安全值。

依照台電《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書》,2017年前應針對高放最終處置場進行「潛在母岩特性調查和評估」,2028年前要完成「候選場址評選與核定」,最終在2055年完成建造。

雖然台電已在2017年向核安會提報「母岩調查評估」等報告並審查完畢,但針對最終處置場的選址,時間剩不到3年,目前只有行政規則,沒有法律規範,恐難落實地方溝通。

「政府不能因為30年後才要蓋完高放處置場,就沒有任何積極動作。」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強調,訂定選址條例只是第一步,執行後還有各項挑戰,經濟部應盡快提出草案。

對此,經濟部今年四月成立「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專案辦公室」(下稱核廢專案辦公室),著手研議高放處置場選址條例草案,預計九月出爐、年底送進行政院核定。

等不及官方版本,環境法律人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已在七月率先公布民間版《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暨處置條例》草案。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專職律師張譽尹觀察,儘管《低放場址條例》早在2006年就通過,19年來仍選不出場址,可見制度規畫不健全,無法促進地方討論。

民團擬草案 多階段積極溝通

這部民間版草案的核心精神,就是要從低放選址失敗的經驗,補強相關機制。

首先,經濟部於2012年選定台東達仁鄉和金門烏坵鄉,但依法須通過地方公投,才能成為候選場址,進入後續環評及可行性研究等實質程序。在金門縣拒絕公投、台東縣沒有地方公投自治條例下,《低放場址條例》又無解套機制,整整卡關13年,難以繼續討論。

「當初經濟部、行政院沒有協商地方舉辦公投,最後放給台電處理,但台電作為事業單位,哪有政府機關的行政裁量權?」葉宗洸認為,中央政府有責任出面主導,協助取得地方同意,或更積極提出回饋的配套措施,避免選址在地方卡關後,走入無解的死胡同。

為此,民間版草案設有「回頭機制」,也就是若地方政府未舉辦公投,應由中央政府代為辦理。張譽尹強調,過去因縣市長拒辦公投,幾乎斷絕所有討論,但設址與否,應由居民共同決定。

該草案更要求,政府機關要尊重地方同意的多元形式,包括投票、原住民部落會議等,且核廢問題複雜,應與地方建立「雙向學習溝通平台」,定期讓居民了解最新資訊、潛在影響等,地方也可反映在地需求或補償提案。

此外,依照低放選址經驗,地方經歷一次公投就將成為候選場址,期間溝通不足,程序過於簡化,只會加劇地方反彈。「這就像有個媒人突然帶一個陌生人來,要你們共度餘生,還只有一次選擇機會,若不夠充分了解,又沒有猶豫的餘地,理所當然會失敗。」張譽尹說。

也因此,民間草案納入「多階段行使同意權」,最終選址完成前,在調查場址地質鑽探、公告潛在場址、建議場址、最終場址等四階段,都應經過充分溝通,取得地方同意,才能推進下一關。

這就像提供當地居民「階段性分手」的機會。如某地區公投通過地質鑽探,但日後可能因補償不合理,地方產生疑慮,居民可以在下個階段藉由公投否決後續計畫。「讓居民能在每一階段釐清地方發展方向,也有助政府理解地方需求,滾動修正相關配套。」張譽尹建議。

借鏡日本 納地方自願獎勵金

為了鼓勵地方參與,民間草案也參考日本經驗,設有「自願補償機制」。

日本早在2000年就確立高放選址法源,並於2017年公布具潛力範圍的「科學特定地圖」,鼓勵範圍內的地方政府以「市町村」為單位提出選址申請,且提供獎勵金。

該調查分為「文獻調查」、「概要調查」、「精密調查」三階段,地方只要自願申請「文獻調查」,就可獲20億日圓(約新台幣4.1億元)補助金;申請「概要調查」則有70億日圓(約新台幣14.5億元)補助金。目前已有北海道壽都町、神惠內村及九州玄海町展開文獻調查。

台版民間草案也建議參照日本規畫,當政府公告數個「潛在場址」後,被公告縣市可自願申請為下一階段的「建議場址」,獲得10億元獎勵金;若地下鑽探等實驗成功,可再獲得90億元獎勵金,希望提高具潛力地區的參與誘因。

針對民間草案的建議,核廢專案辦公室主任杜文苓表示,日本有核工業,核廢處理需求更大,地方獎勵相對積極;而台灣的核能後端基金涵蓋電廠除役到核廢處理,經費有限,恐難比照日本的獎勵模式。但她認同,地方未辦公投的回頭機制、原住民部落的諮商同意形式、雙向溝通學習平台,都是官方草案可參考的方向。

政府醞釀立法之際,陳玉珍也提醒,核能知識的教育才是關鍵,經濟部及核安會應積極走進地方,讓民眾具體了解核廢的安全性與危險性,例如距離多遠有輻射影響,高牆具有多少屏蔽效果……,「否則現在人人都『聞核色變』,根本沒辦法理性開啟討論。」她感嘆。

台灣核廢料落腳何處仍未定案,放眼各國經驗,這將是一段漫長討論歷程。政府第一步要從法源開始,健全地方參與和補償機制,落實核能知識教育,才可能找到核廢的最終去處。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8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林智勝引退賽》9/5連3天嘉賓有誰?門票、轉播時間、直播平台、現場贈品一次看

雙狗卡正式掰掰!台新Richart卡9/1上路:新卡面、限量爆紅版、回饋重點最新整理

東園少棒威廉波特奪冠!要求品格、不准學生邊走邊吹口哨...鐵腕教頭賴敏男帶出冠軍隊

世界電梯二哥進軍台灣35年、市占僅5%...通力台灣高層雙人組如何操盤搶客?

AI、無人機點火,全球軍事航太迎多頭!軍工股漲多能上車?17檔概念股一次看

炎炎夏日想吃冰 降溫無負擔新選擇
每到夏季,氣溫動輒飆破35℃,這時來杯清涼的飲品最能解渴消暑!不過,含糖飲料不僅會讓人越喝越渴,還可能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尋找更健康的解渴選擇,而水果便是絕佳的替代品,不僅天然低脂,還富含纖維與多種維生素,成為夏季健康飲食的好夥伴。

享受下載收聽的樂趣!
新牛津美語字典每年都會選出「年度代表字」,來歡慶當年度最重要的字彙。2005年的代表字是「podcast」(播客)──這是一種可隨時下載收聽網路廣播的軟體。播客在2005年可說是相對新穎的一種現象。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