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業總會昨天發表「二○二○年工總白皮書」,以「防疫.紓因.救經濟」為主題,在八個領域提出六十七個議題、兩百項政策建言。工總呼籲政府將紓困資源用在刀口上,紓困3.0應盡速實施,且規模可再加大。
工總每年七月底發表工總白皮書,今年因疫情延後近一個月。工總理事長王文淵致詞表示,疫情因素將對台灣製造業和就業帶來影響,政府應謹慎面對,並兼顧防疫與經濟發展。他也說,美中對立已經從貿易延伸到各個領域,尤其美中占台灣總出口接近六成,是台灣最重要的兩個經貿夥伴,政府不能對當前情勢掉以輕心。
工總白皮書每年都會對兩岸政策表示意見,今年翻遍九大議題,幾乎看不到。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不想炒冷飯」,兩岸議題要靠雙方意願,明知政府做不到,就不再老調重彈。不過,白皮書八個領域仍有「兩岸政策」建言,過半數都屬於「再次提案」。
被問到中國官方若片面終止ECFA,有何因應之道?王文淵表示,「怎麼辦,我也不知道」,「除了自力更生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但他也強調,到現在為止,沒有片面終止的消息。
蔡練生形容,「美中貿易科技戰」與「新冠病毒疫情」宛如盤踞在台灣上空的兩個熱帶氣旋,兩者交互拉鋸影響,形成的「雙颱效應」,也使產業憂心。
蔡練生表示,工總白皮書中強調「產業紓困應兼具短中長期政策目標」,雖然政府已經提出規模一兆五百億元的紓困方案,但全球疫情目前看不到何時舒緩,景氣極為險峻,假若紓困規模不足,不僅導致資源虛擲,也會使經濟、產業及社會遭致嚴重傷害。
蔡練生指出,第三、四季製造業將面臨巨大壓力,包括機械、工具機等,而紓困3.0在扣除三倍券和其他提前支用的項目之後,僅剩八百多億元提供企業紓困,恐怕不足支撐艱困企業,呼籲政府對於企業紓困預算還可以再加大規模。
工總認為,紓困從1.0到3.0,資源被「化整為零」,弱化政府紓困力道與時效性,希望能「一次給足」;同時,由於傳統產業、機械業等訂單大量減少,適用於製造業的紓困3.0,應盡速實施,將資源用在刀口上。
【記者戴瑞瑤、賴于榛/台北報導】全國工業總會昨天發布「二○二○年工總白皮書」提醒政府紓困金額不夠,恐成效有限。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指出,國家預算畢竟有限,除了紓困3.0的相關補助,會持續注意受國際疫情衝擊產業的狀況,適度給予幫忙。國發會也表示,將持續扮演溝通協調平台的角色,逐項綜整部會回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