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5G科技戰,美國川普政府再對華為出招,打擊華為芯片(晶片)供應,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俠客島」21日發表文章,表示大陸有段時間認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是慘痛教訓說明,並引述專家的話指出,大陸發展晶片關鍵核心技術,要有坐10年冷板凳的思想準備。
美國5月推出禁令,規定凡是使用美國軟件或設備生產晶片企業,向華為供應晶片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華府17日進一步收緊禁令,規定任何基於美國軟件和技術研發的產品,不能用以製造或開發,華為及其子公司所訂購的零部件、組件或設備。
俠客島發文,指出美國這兩波禁令,直接將華為推入「自家設計的不給造,別人生產的不給買」的困境。
文章認為,華為的遭遇再度引出一個老話題,為什麼包括大陸晶片製造業在內的全球晶片行業,屢屢受制於美國?為何美國禁令一下,各路製造商莫敢不從?原因在於晶片製造設備、設計工具被美方牢牢拿捏在手,成了許多人對美國晶片技術真正的「忌憚」所在。
在晶片設備方面,晶片構造極為精密,對設備的複雜度也有著超高要求,拿目前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來說,單台設備包括逾10萬個零件、4萬個螺栓、3000條線路,設備廠不但能死守工藝製程,還可透過獨家售後服務「鎖死」晶片製造方。
據2019年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排名,位居前五的供應商佔全球58%的行業營收,其中3家是美國企業,另外2家(日本東京電子、荷蘭ASML)則被美國扶持多年。
在設計軟件方面,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是設計電子晶片的必需軟件,但現實是,EDA被美國Synopsys、Cadence、Mentor 3家公司壟斷,這些公司共計壟斷95%以上的大陸晶片設計市場,而大陸最大的EDA廠商只占1%市占。
文章表示,晶片市場中銷量最高的,往往是技術最先進的高階產品,這些產品單價高、利潤率高、出貨量大、性價比又很高,新入場者若單靠低階市場的利潤累積,很難衝破寡頭壟斷,簡單講就是,「造芯」是個技術活兒,而目前多數核心技術,確實不在大陸手上。
大陸晶片大多依賴進口,數據顯示,2019年晶片進口金額為3000億美元,出口金額為1000億美元,存在巨大貿易逆差。
俠客島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話指出,大陸晶片技術落後,起步晚是重要的歷史原因,主導理念的偏差導致創新推進不夠是現實原因:「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思想準備。」
俠客島形容,曾經有段時間,大陸希望能夠用更省事的辦法解決問題,所謂「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但一次次慘痛教訓告訴我們,核心技術不是買來的,更不能靠化緣要來。」
因此俠客島認為,「對於一個大國而言,只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晶片領域如此,其它任何領域也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