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數十年,勞動力相對不足,可能扭轉過去30年來出現的一些趨勢:貧富不均升高,以及實質利率與工資下滑。對資產市場來說,這結果可能影響深遠,不僅政府公債在投資組合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將遭到挑戰,股票價值也會受到質疑。
中國崛起、全球經濟整合和東歐經濟體開放的同時,正逢已開發國家經濟不平等升高、實質工資與利率下滑之際。
誠如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指出,受惠的是擁有資本的人,利率下降推升了債券報酬率,也驅動企業獲利創新高。
一群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上周發布報告寫道:「皮凱提過時了嗎?我們認為如此。正如同勞動力擴增壓低了實質工資,並推高了先進經濟體的不平等,勞動力萎縮勢必導致工資上漲、勞工分得更大份的所得、不平等也會降低。」
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目前每年成長率約1.25%,到2040年可能減至0.75%,在已開發國家甚至接近零。不但中國等地尚未利用的勞力枯竭,西方人口老化也會對工資造成壓力。
大多數經濟學家同意,過去的人口趨勢壓低了利率,因為西方勞工談判加薪未果,且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儲蓄率很高。這也減低西方企業的投資動機,因為使用更多或更廉價的勞力有助提高報酬率。
理論上,負面的人口趨勢應會降低成長率和儲蓄,因為老年人會消耗掉他們的資產,以及投資。
許多經濟學家宣稱,人口成長趨緩對資產價格不利,部分因素是買方減少了(存錢養老),而賣方增多了(籌錢過退休日子)。再加上利率和工資升高,主要資產類別可能受衝擊。
目前支撐高股價的一大論點是,企業享有高利潤。但這些利潤將被工資上漲吃掉,造成獲利降低。企業或許能藉投資壓抑工資,但這通常會推升利率。再加上整體經濟成長減速,經營環境會變得更艱困。
由於利率對未來預期盈餘的價值影響很大,可預料股票交易溢價將隨人口成長減緩而縮小。利率升高的衝擊也對政府公債構成挑戰。公債價格隨利率升高而下跌。
由於許多公債的殖利率已微乎其微,投資人因利率升高而蒙受的損失會特別痛苦。所謂債券「平衡」掉股票風險的舊觀念,可能不再適用,導致投資人探尋別的投資去處。這當然會使市場利率升勢加劇。
過去35年對資本家很好,對勞工很差,至少在已開發國家是如此。未來15年,情況可能恰好相反。
(作者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