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報導,敘利亞內戰打了四年多,愈打愈亂,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部分參與內戰者和觀察家認為,敘利亞的命運將走上分裂,以教派或地域做為分治的界線,最好能建立鬆散的邦聯,維持統一的國家,學者建議「波士尼亞模式」。真正的分裂可能製造更多傷害,包括種族或教派滅絕,或是邊界衝突。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所屬的阿拉維教派(Alawite)僅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目前控制首都大馬士革和地中海沿岸;庫德族在東北部自立門戶;「伊斯蘭國」(IS)控制東部遜尼派心臟地區;其他遜尼派反抗軍控制北部和南部零星地區;德魯茲教派(Druze)仍效忠阿塞德,但已開始討論在南部自治。
大馬士革的反對人士夏米說:「我們現在處於分裂狀態,但沒有人正式承認。」
庫德族領袖奧索說:「在如此的毀滅和殺戮之後,敘利亞人已難以在一個中央政府之下和平共存。」奧索也是西方支持的反抗軍「敘利亞全國聯盟」副主席,他主張組成邦聯,而不是完全分裂。
一個世紀前,法國和英國殖民者瓜分大部分中東地區。法國人在一九二○年代想在今天的敘利亞建立一些單一種族的小國。法國規畫了六區,包括阿拉維國、德魯茲國、阿勒坡國。但敘利亞最終建立了統一的國家。
由殖民國家創建的伊拉克情況類似,美國推翻海珊政權後,伊拉克分裂成什葉派政府控制區、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區和IS控制的遜尼派地區。
一些案例證明分裂行得通,例如厄利垂亞從衣索比亞獨立出來,較近的有南蘇丹的獨立。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敘利亞專家塔布勒說:「一百年前建立的敘利亞已結束了,國際社會必須承認實際的分裂。」
但大馬士革和阿勒坡等大城的人口組成混雜,難以分割。若要在人口混居的大城執行分裂計畫,可能引發種族滅絕行動。
這種現象已在敘利亞發生。阿拉維派、基督徒和德魯茲派已逃離遜尼派控制區。
最近俄國在阿拉維派控制的地中海沿岸部署軍力,顯示俄國雖然支持統一的敘利亞,也在鞏固阿拉維派的心臟地區。一名阿拉維派人士說,IS的殘暴讓阿拉維派想建立一個「國中國」。
史丹福大學政治學教授舒茲指出:「廿年前的波士尼亞模式可能適用於敘利亞,維持了國家的統一,但分裂成不同的自治區。」波士尼亞境內的少數族裔塞爾維亞人治理高度自治的「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