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到底該聽誰的好?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提供育兒教養資訊、和孩子共處的好點子、爸媽經驗分享等多元教養育兒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0/01 第2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手爸媽真難為!到底該聽長輩建議,還是專家建議?如果寶寶一直學不會用餐具,可讓寶寶用手抓著吃嗎?怎樣訓練寶寶專注的用餐?孩子太小還聽不懂,所以不用跟孩子講太多?本篇邀請專業兒童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為新手爸媽逐一解答。

top

帶孩子,到底該聽誰的好?
嬰兒與母親 9月號 NO.467

文/郁筱惠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復健室職能治療師 林敏菁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Q1:帶孩子,到底要聽長輩的,還是聽醫師或專家的才好?
**專家解答:
林敏菁治療師建議,其實都是可以聽的,但也不能全然盡信。畢竟每個寶寶狀況都是單一的,也不全然都能比照辦理。因此,家長也應學會自己判斷,如果是醫學的問題,當然是聽醫師的;教育的問題,可參考親職專家的;若是帶養方面的困擾,當然也可參考長輩的經驗,但不造成過度溺愛孩子就好。

理想上應與長輩維持良好關係,隔代教養與年輕人的觀念,也許彼此不同,但長輩往往也是出於善意與關心,因此年輕世代的父母,也可以盡量做給長輩看,但卻不要急著去糾正長輩,以免造成彼此誤解或不愉快。有時透過另一半去溝通,或是將專家提供的見解說給長輩聽,都是溝通上的選項與方式喔!

 

Q2:寶寶一直學不會使用餐具,常用手抓食物吃,需要給孩子特訓嗎?
**專家解答:
通常約一歲半起,寶寶就會想要學大人吃飯。一般說來,可先從寶寶的點心時間開始練習,比如說吃麵糊、米麥精或濃稠的優格開始。這類食物比較不怕打翻掉落出來,或者讓寶寶試著使用安全叉子,自己叉水果來吃,然後父母要盡量選擇能夠讓寶寶較容易抓握的湯匙,以及不要太深的碗,讓寶寶可以很容易練習成功,盡情享受自己吃東西的滿足感。

只要寶寶能夠吃得到,寶寶就會想使用餐具吃東西。因此在寶寶練習的過程中,家長要給予一些協助,好讓寶寶很容易達成。換句話說,一開始妳讓他能夠成功吃得到,那麼寶寶也就會覺得自己吃東西非常好玩。等之後要轉換練習到正餐的時候,則可以先給予少量的飯菜,或比較好舀的食物放在寶寶的碗內,比如:豆乾、紅蘿蔔等比較軟,也比較不會飛的食材,尤其一些太乾的東西,比較沒有重量,不但食物舀起來不易,往往也會一下就飛掉了。

通常建議可以一邊大人餵,一邊寶寶自己也有一個碗餵自己愛吃的食材;或是可挑寶寶比較餓的時候,讓他練習抓握餐具自己吃。因為通常寶寶較餓的時候,也會比較有胃口乖乖吃,那麼這時媽咪就可以讓孩子自己練習吃吃看,這時候也會比較有吃飯的動力。然後等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再由大人將剩下的餵完即可。

其次,當寶寶吃飯沒動力的時候,不妨也可帶寶寶去挑選餐具,例如:挑一些能引起寶寶興趣,且寶寶也喜愛的卡通人物餐具,這樣也能增加寶寶自己吃飯的動力。只不過,家長也應了解,讓寶寶一開始學吃飯的時候,一定會弄得到處都是,但不要責罵孩子,畢竟寶寶開始學習新的技巧,一定會做得不夠好。家長也要有足夠耐心幫寶寶收拾,陪寶寶能繼續練習,如此哪怕寶寶暫時不熟練,總有一天也會越做越熟練的喔!

 

Q3寶寶剛學會翻身,一不小心就翻到床下受傷?
**專家解答:
當寶寶剛學會翻身後,爸媽真的要特別小心,尤其當寶寶醒著的時候就不要讓他獨自待在父母平時睡的高高的床上或沙發上,如果一不小心真的跌下來,就可能令寶寶腦部受傷,也往往後悔莫及。因此林治療師建議,家長應使用有護欄的安全嬰兒床,或是在家中空出一個小空間並鋪上軟墊,可讓寶寶在軟墊子上練習翻身,在寶寶學習翻身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寶寶日後培養肢體協調的爬行練習過程,並充分讓寶寶有探索環境的空間趣味。

如果怕寶寶跌傷,乾脆就讓寶寶少練習翻身?那這樣也不對,因為每個動作發展都是對寶寶有實質幫助意義的。如果受限於家中環境的空間,限制寶寶不要翻、不要爬,這反而會阻礙孩子的動作發展,因此,就安全上的考量,家長應盡可能在這個階段幫寶寶安排並規劃一個安全的空間,讓孩子多練習翻身、爬行,都會是對寶寶身心發展很有益處的喔!

 

Q4:怎樣替寶貝剪指甲、剪頭髮,不會弄傷孩子?
**專家解答: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復健室職能治療師林敏菁表示,其實坊間有販售安全的指甲剪,是新手爸媽可首先考慮的解決方式。這類指甲剪,通常有特別的設計,可以避免剪到寶寶指肉,當然,原則是不要一次剪得太短,以免讓寶寶受傷。但假使爸媽真的不小心剪到寶寶指肉,也不用太惶恐,只要小心謹慎的幫寶寶做好傷口護理,經過一回生、二回熟,新手爸媽當然也會越來越熟練,技術會越來越成熟的囉!

林敏菁治療師說,從寶寶出生起就應定期替寶寶修剪指甲了,指甲太長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危險,因為很容易刮傷寶寶的小臉,但也由於寶寶的指甲通常長得滿快的,故約莫一、兩星期左右,爸媽即可主動幫寶寶檢查一次。因此,當爸媽發現寶寶指甲長出一點小尖角,就可替寶寶盡快修剪也會比較安全喔!

隨寶寶的年齡增長,指甲也容易變成藏污納垢、包藏細菌的死角,也因此家長在幫寶寶剪指甲時,如果害怕較大的寶寶亂動不好剪,或許也可以考慮等寶寶睡覺時再來處理。不過,林治療師曾收治過觸覺敏感寶寶的臨床個案,因為寶寶敏感度極高,就連指尖也過度觸覺敏感,因而排斥剪指甲,即使睡眠時替寶寶剪指甲,也經常會敏感醒來並且生氣,但在寶寶醒來的時間內,媽咪也無法替寶寶剪好指甲,只能等孩子睡著了再剪,也因此媽咪一天只能剪一只手指甲,所以睡眠時再剪也是不得已卻也最安全的作法喔!

面對觸覺敏感的寶寶。有時候爸媽就連幫他剪頭髮或洗頭,都會抗拒得呼天搶地,這種一般日常照護的工作每天得上演,卻是爸媽揮之不去的夢靨;也因此林敏菁治療師叮嚀,仍希望家長能主動帶這類觸覺敏感的寶寶,積極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協助,除了在觸覺上的感覺整合及感覺刺激外,一方面也給予這類孩子認知心理的建設,比方說輕聲細語的告知寶寶:「你已經長大啦!你看這個工具其實不會剪到肉肉喔。」或在他面前示範剪其他小朋友的頭髮給他看,來增加他的信心。從認知心理下手,並配合觸覺遊戲訓練,有時不到半年時光,就可逐漸改善這類寶寶的敏感度囉!

 

Q5:反正孩子還小聽不懂,不用跟寶寶講太多?
**專家解答:
很多家長以為,小小孩還小也聽不懂大人說什麼,幹嘛跟他講這麼多?但是林敏菁治療師表示,父母千萬不要這麼認為,不是等小孩聽得懂,才跟他講,只要有聲音的輸入就是語言開始學習的過程。所以寶寶從小爸媽就要跟他試著講話,寶寶會聽爸媽的語氣,也會看爸媽的動作,然後他會把指令和動作做連結,即便還小也能慢慢學會分辨大人下的指令,比如你說:等媽媽數到十就過來喔,這時慢慢數數,那麼漸漸的寶寶也會學習等待爸媽給的回應喔!

 

結語
林治療師也提醒說,夫妻應該共同分擔教養寶寶的任務,這樣才不會導致另一半心力交瘁,並且時時切磋討論,好讓教養孩子的方向能夠達成共識。然後也要給對方一個學習的時間,鼓勵另一半帶養寶寶的辛勞。一般都是媽咪帶養的比較熟巧,也因此爸比的帶養技巧通常也比較生疏,也因此爸比可能不小心讓寶寶受傷、跌倒,媽咪也要練習寬心以待,接受爸比並非故意的疏忽,媽咪可別因此更緊張,要求爸比這樣或那樣不對,或一直嚴厲指責對方。這樣久了,爸比也會更怕、更不想幫妳分擔帶養寶寶的任務,導致媽咪更容易累壞自己的喔。

 

林敏菁
學歷: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學士、美國紐約大學職能治療系碩士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職能治療師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復健室職能治療師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9月號!

top

Check!10種育兒用品選對了嗎?

媽咪寶貝 9月號 NO.183•文/魏婕綝

前陣子發生1歲嬰兒的頭部卡在嬰兒床的床欄,幸好經消防隊緊急救援,寶寶安然無礙;有些爸媽為了保持寶寶的頭型美觀,讓他在趴睡枕上趴覺,因而造成致命性傷害。除了嬰兒床、趴睡枕,還有學步車、包巾、汽車座椅等育兒用品,該如何正確使用才能為寶寶的安全把關?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9月號!

top

3歲後才如廁訓練?恐影響孩子自信!

育兒生活 9月號 NO.304•文╱編輯部

如如廁訓練的成功與否,和孩子生理上的成熟度很有關係,家長需先觀察孩子的發展狀況,衡量是否已具備練習該項技能的基本能力,此項訓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唯有配合孩子的發展進度、按步就班地引導,才能達成目標。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9月號!

top
 

【雜誌小明星徵稿】Mababy 照片大募集

【站長公告】Mababy會員紅利積點服務終止

【雜誌徵稿】Mababy照片大募集

【特別活動】徵選Super月曆星寶貝

【官網抽獎】孕哺兩穿哺乳內衣免費抽!

【GOOD】貼心新功能∼線上訂閱免出門

【特別活動】限量育兒好禮免費送!



top
秋燥傷肺 把握養生良機更健康
秋天溫差大,空氣逐漸乾燥,會造成體內水份減少,進而導致呼吸系統、腸胃道、及皮膚的乾燥,此時更要吃對食物及簡單運動,做好秋季保健。

10個終身受僱的能力
想當一個「生涯資本家」,請先盤點自己有多少「正資產」?有職涯資產才有「終身受僱能力」,即使捧的不是公家鐵飯碗,工作照樣高枕無憂。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