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創而言,失敗是很正常的,成功的定義就是「成功退場」,不是被其他企業收購,就是IPO(首次公開募股),例如最近獨角獸企業M17快掛牌了。但非常非常多的企業無法走到這一步,這是一種常態。
早期投資人看到沒有辦法退場的情況,也覺得正常,可能原因是找不到商業模式等。故而新創的挑戰有幾個角度去思考。
一、從投資人角度看,新創挑戰是要對他們背後的金主負責,因此在選擇標的時,是比較謹慎小心的。這也讓國內新創業者忍不住抱怨,國內企業都不投資新創企業,都是投資晚期的項目。這樣的狀況,也造成新創企業在早期募資時的一大挑戰;但這不是募不到錢,而是在募資時要想得更透徹、更清楚。
舉例來說,從投資人角度看,因為風險太高,一次不會只投一個標的,一定會分散投資,大約投十個標的。這十個標的,我們想整個投資組合要有20%的年度報酬率(IRR),而十家早期投資公司,肯定會有九家是失敗的,只能靠一家高報酬彌補九家的損失。因此,那一家就必須要達到十倍或20倍成長,才能滿足投資報酬率,即便是專業投資人,找到好標的機會也不多,眼光再怎麼精準都不容易。
二、從新創企業的角度看,問題會更複雜,因為不同企業,會面臨不同挑戰。台灣新創公司會有比較多的認知是,投資人會投資你,是因為你具備高成長性。為能達此標的,除能滿足內需市場需求,往往也希望更多新創企業能朝國外發展,包括東南亞、歐美市場等。產品終究要能走向國際,但這也成為另一個挑戰,無論產品、服務,都要面臨國際型競爭,要能解決國際的「痛點」,滿足國際市場需求。
因此,國內新創業者要有更多認知、了解,邀國外投資人、國外加速器業者告知,到國外落地前要先準備好什麼武器,如何與國際競爭等。業者若在國內募到天使、早期資金,到了A輪或B輪時,或可嘗試往國際市場募資。依此邏輯,我們也要有開放的心胸,好的新創企業,絕大部分會變成國外公司。公司設在哪並不重要,就像台積電也是外資公司,只要最後是代表台灣走向國際競爭,都是好結果。
退場部分,現在做法是推動國內企業收購,或有多元資金管道,例如協助新創IPO;雖有協助退場的效果,但也要思考,如果是採用推動國內企業收購,必須先讓國內大型企業對新創了解,要做好精準對接,企業對新創的投資是要能解決企業問題,是找策略性投資人,而非單純的財務投資,找策略性投資人或比找財務投資人來得更加困難。
IPO部分,國內在推多元退場管道,例如創櫃板或群眾募資等,但我並不是太樂觀。因為,這只是把資本額、營收門檻往下降,讓更多新創企業能上市,但沒有帶來實際上的交易,對公司價值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有點像跑步無法跑100公尺,就先把終點線往前拉50公尺,一樣會跑到終點,但沒有實質價值。重點還是要檢視,這個新創服務到底提供了什麼樣的價值。
至於台灣到底該不該推出自己的獨角獸呢?答案是要的,有一家獨角獸是具有指標意義的,吸引國外目光看到台灣也有很好的技術、人才、解決方案。但政策上是否要推動養一堆估值十億美元的獨角獸?本人以為用政策力量推動不是很好的事。KPI不能訂「要有幾隻獨角獸」。因為公司價值是資金供需決定,價值有高有低,也與中間的交易談判、投資談判有關。
高估值是雙面刃,替公司帶來明星話題等好的效益,但公司真的有這麼高價值嗎,就必須一直成長下去。以投資人角度,高估值並不是好事,因為很難進場,價值太高買不下手,每一輪往下募,金額就要往上加,否則就會「Down Run」投資人就開始跑掉了,因此定價是一門藝術,要找到合理價位。(本文由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副所長范秉航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