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應疑慮刺激,倫敦布侖特油價17日盤中漲上每桶80美元,為2014年11月來首見。近來國際油價居高不下,亞洲原油需求仍處於歷史高點,今年亞洲購買原油的成本據估算將增至1兆美元,比2015與2016年油價處於低點時多約一倍。
倫敦布侖特原油7月期貨17日盤中大漲1.1%至每桶80.18美元,為2014年11月來首度站上80美元價位。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期貨也一度漲1.1%,報每桶72.3美元。
美國未來幾個月恢復制裁伊朗,可能導致伊朗原油出口銳減的前景,近幾周來已推升油價。
法國道達爾(Total)警告,若無法取得美國的制裁豁免,可放棄數十億美元的伊朗天然氣計畫。專家指出,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的憂慮將揮之不去,供應疑慮持續盤踞在投資人心裡。
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代表透露,OPEC認為油價漲上80美元是由地緣政治因素、而非供應短缺引發,暗示OPEC不急著重新考慮減產協議,而美國上周原油庫存為連續第二周減少。
國際油價今年1月來已經飆漲約20%,加上美元持續走高,引發部分經濟體(特別是倚賴原油進口的亞洲國家)將受衝擊的疑慮。
RBC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指出,原油價格飆到2014年11月以來新高之後,亞洲最易受油價大漲衝擊。
根據產業數據,亞太地區每天消耗的原油,約占全球的逾35%,而亞太也是全球最小的石油產區,產量只占不到10%。
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4月每日進口960億桶原油,相當於全球消耗量的近10%。若以目前油價計算,中國每日進口原油的成本達7.68億美元,相當於一年2,800億美元。
其他亞洲國家也易受油價上漲影響,特別是印度或越南等高度仰賴原油進口、國民財富又沒大到足以吸收油價突然大漲的國家。
摩根士丹利指出,借款能力有限的窮國在進口成本攀升時,融資將遭遇難關,除非政府大力補貼油價,否則家庭開支及商業活動受油價上漲的衝擊將比富裕國家還大。
路透研究顯示,印度、越南以及菲律賓等開發中國家,燃料成本約占人均薪資的8%至9%,高於日本及澳洲等富裕國家的1%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