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一般人能買的房價」? 楊金龍:目標太難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10/01 第52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打回「一般人能買的房價」? 楊金龍:目標太難
記者沈婉玉、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政府實施「健全房地產措施」,央行一年內三度出手,加碼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金管會也配合金檢,但房價是不是回不去了,可否回到一般人都「買得起」的價位?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坦言,「這目標太難了,一直以來都沒辦法達到」。

他強調,連續三波打炒房措施是逐步微調,希望房地產「軟著陸」慢慢持穩,「不要突然上去、又突然下來」。

三波信用管制 不能硬著陸

楊金龍昨天赴立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多位立委關切房市及房價問題。被問及是不是壓不下炒房,才持續加壓?楊金龍解釋,信用管制的目的是為了維持金融穩定,目前看來成效良好。

楊金龍解釋,之所以接連推出三波信用管制,不是因為政策效果不彰,而是要採用逐步微調方式,不會一下子大砍,不能讓房地產硬著陸。

至於是否贊成課囤房稅?楊金龍表示,稅跟選擇性信用管制共同推動效果更好。他也說,房地合一稅二點○、實價登錄二點○等政府健全房市政策七月才實施,不動產信用管制推出的時間也仍短,要觀察一段時間再評估效果。

國銀放貸金檢 常見四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與金管會聯手打炒房,後續動作連連。央行上周才再祭新一波打炒房措施,金管會去年底啟動的首波不動產專案金檢結果,昨天就已出爐。金管會檢查局金控組長江貽中直言,去年底專案檢查重點放在投資客貸款上,今年重點則會在央行新規定的基礎上,做更強化的限制。

金管會檢查局表示,國銀有四項最常見缺失,其中包含借款戶有投資客態樣,銀行卻以自用住宅條件核貸。其他缺失還有銀行沒有向借戶徵提明確的動工時程,或借戶多次辦理展期、沒有依約動工新建,有養地的情況,但銀行也沒有督導借戶要依約動工;工業區土地開發計畫不明確銀行也核貸;餘屋貸款的承做條件不符合內部規範等。

壓抑房價 三管齊下較有效

政策打炒房雷聲大作,但目前就連建商都認為「房價愈打愈高」。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日前表示「政策愈是打房、代表房市未來會更好」,昨也引發立委關切央行態度。楊金龍說,建築業者會希望房價愈高愈好,但所謂打房愈打房市愈好、房價愈高,「我不敢否定他的看法,有部分有道理,但某部分也是一種行銷策略。」

楊金龍強調,房市政策應該從需求、供給及制度面三管齊下,如社會住宅、租賃安排等政策,協助弱勢族群也能有屋住,如此對壓抑房價會比較有效果。

 
國際財經要聞
道指下跌548點 史指1年半最糟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股30日大跌,以低迷的市場情緒結束今年最糟的一個月。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開盤上漲後收跌546.8點或1.59%報3萬3843.92點。史坦普500指數下跌51.92點或1.19%收4307.54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3.86點或0.44%收1萬4448.58點。

由於利率上升、通膨擔憂和對中國房市的擔憂擾亂了美股,本月直到最後一個交易日走勢大多疲軟。史指全月下跌逾4%,是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糟單月走勢。道指和那指則是創下2021年最糟單月走勢。

Yardeni Research創辦人亞德尼(Ed Yardeni)寫道:「9月不負其歷史聲譽,大幅削弱股票投資回報,但情況不算太差。」「人們一直擔心更高的工資、能源價格和運輸成本將影響今年底前和2022年的收益。這肯定是接下來要觀察的事情。但到目前為止,分析師仍然相對樂觀。」

對通膨和供應鏈問題的擔憂繼續阻礙市場。Bed Bath & Beyond早盤下跌超過20%,該公司表示這些問題影響其第2季業績。這項消息也打壓其他零售股,Walgreens Boots Alliance和Home Depot分別下跌3.37%和2.57%,成為道指表現最差的2支個股。

最近幾周表現最好的能源和金融類股回落。高盛和摩根大通下跌超過1.3%。

科技股跑贏大盤,但那指仍連續第5個交易日下跌。科技股受到近期10□ 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上漲的打擊;本周之初該殖利率突破1.567%,但30日小幅回落。

由於對通膨的擔憂以及聯準會(Fed)明示即將開始減少資產購買,殖利率上升被視為不利科技股,因為它會影響遠期利潤,降低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DWS 集團投資長比安科(David Bianco)表示,「9月和10月一直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季節,預期盤中震幅會較歷史高點下跌約5%。但我們已經說過不會出現修正。」

他補充指出,「預計殖利率會上揚,這就是增持銀行股的原因。但我們不認為殖利率會飆升,只要真是如此,現有的估值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蘋果和亞馬遜在早盤走高後收跌。晶片巨頭輝達和Netflix成功守住漲幅,但收盤遠低於盤中高點。

Vital Knowledge分析師克里薩富利(Adam Crisafulli)寫道:「別陷入任何季末的陰謀說法,而未來幾周逐漸消退的行情、尤其是科技股,將繼續保持震盪。」

9月的下跌導致美股第3季表現中等。本季道指下跌1.9%,而那指小跌0.3%,史指小漲,今年來仍上漲15%。

10月向來以劇烈的拋售而聞名,但總體而言,通常是季節性表現更好的開始。根據股票交易員年鑑,史指在10月平均上漲0.8%。

投資人也在密切關注華盛頓,因為參議院通過一項讓政府開門到12月初的法案,該法案也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Fed主席鮑爾和財政部長葉倫30日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葉倫再次呼籲國會提高債務上限,宣稱不這樣做將是「災難性的」。

數據方面,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36.2萬人,高於《道瓊》經濟學者預計的33.5萬人。

 
美元指數 衝一年高點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11月啟動購債措施退場的預期愈來愈濃,美元指數9月30日盤中衝上一年高點,盤旋於94之上,也讓市場已在擔心可能會被中國大陸成長趨緩拖累的新興市場,面臨更沉重的壓力。

評估美元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30日盤中走揚0.2%至94.504,為去年9月28日以來最高,美元兌日圓也一度升值0.2%,成為1美元兌111.71日圓,是去年2月以來新高。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報1.5289%,逼近6月中以來高點。

根據彭博資訊,在Fed暗示即將縮減購債規模的訊息後,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9月來已下跌約1%,開發中經濟體的美元債券價格跌幅9月來也已擴大至1.6%,都可能是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對於新興市場而言,美元升值的時機相當不理想。中國大陸實施的限電措施可能拖慢成長腳步,從而拖累新興市場經濟,且恆大債務違約的疑慮已經對新興市場債券造成壓力。

澳盛銀行集團信貸策略師納瑪齊表示,除了利率上揚和中國大陸房地產危機,美元上漲又為新興市場增添一項疑慮,「投資人在短期至中期內應保持審慎」。

信評較低的中國大陸美元債發行人所受到的衝擊較大,這些發行者多數是房地產開發商。

 
Google搜尋引擎改頭換面
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Google在29日宣布新的搜尋介面,將統合文字、圖片與影片,提供更多更直接的購物選項。分析指出,由於Google的電商廣告市占正遭亞馬遜(Amazon)蠶食,因而也正在調整策略,吸引更多商家投放廣告。

Google在29日召開的「Search On」年度會議中,宣布名為「多工統合模式」(Multitask Unified Model,MUM)的新搜尋引擎。這種搜尋方式利用人工智慧(AI),辨別各種圖片、影片中的商品資訊,能立即在搜尋頁面顯示出可向網路商家或者是當地商店購買的資訊,不必離開網頁。

例如,搜尋「攀登富士山」將會列出教學影片、登山客部落格與登山需要的器材購買連結。搜尋修理腳踏車掉鏈的教學影片,影片旁邊就會列出購買相關工具、零件的連結。點開同事的照片,可以搜尋他身上穿的新襯衫花樣,甚至還可以指定搜尋同花樣的襪子。

搜尋結果也將是圖文並列,不再只是目前的純文字連結,這種畫面將更類似亞馬遜的商品搜尋網頁。購物連結將可顯示商家的庫存,避免撲空。搜尋結果也會根據搜尋到的內容自動推薦相關影片或者其他的商品。這些新功能將在數個月內率先在英文版Google推出。

華爾街日報報導,業界人士形容,Google在網路購物廣告方面宛如「行屍走肉」,不敵亞馬遜的高速發展。美國53%用戶在尋找網購商品時,會先進入亞馬遜網站,而不是用Google搜尋,而沃爾瑪、Target等大型零售商也開始在網站賣廣告。

為了吸引更多商家,Google過去一年來已經取消必須付廣告費才能顯示在「購物」搜尋欄的政策,並且和網路購物平台商Shopify合作,讓商家更容易在搜尋頁面顯示商品資訊。

 
學者:美Q4經濟加速成長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小幅上修0.1個百分點至6.7%,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成長下半年將「先蹲後跳」,也就是在第3季減緩後,第4季到明年加速成長。

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率季比成長率修正值為6.7%,高於初估、與市場預期的6.6%。近來經濟學家也陸續下調第3季成長率預測,IHS Markit調整為3.6%,遠低於7月時預估的7.8%。

Decision Economics首席全球經濟學家西奈預期,美國第4季經濟將成長6.5%、明年第1季成長5.1%,都高於今年第3季的4.2%。

初步跡象顯示,隨著確診人數減少,美國的支出放緩正在觸底。餐館預訂網站OpenTable的數據顯示顯示,在9月28日止當周,餐館內用人數僅比2019年同期減少8%。

國際酒店業數據分析公司STR的數據顯示,在9月18日止的一周,美國飯店入住率為63%,為8月底以來最高水準。美國聯邦運輸安全局(TSA)的數據也顯示,航空旅行在9月中旬後已出現回升跡象。

許多經濟學家最近幾周都調降對美國第3季經濟成長的預期,原因是Delta病毒肆虐,導致消費者減少外食、飯店和機票支出,也打亂辦公室和學校重新開放的計畫。

 
美歐英日央行示警 憂通膨居高不下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歐元區、英國及日本央行總裁9月29日同台討論全球經濟情勢時,都警告阻礙全球經濟成長的供應限制可能惡化,使通膨居高不下時間更久,但他們也認為,當前的物價急漲仍可能只是暫時現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預期,當前的物價壓力可能持續到明年。

鮑爾在參加歐洲央行(ECB)舉行的線上論壇時指出,「(供應)瓶頸和供應鏈問題並未好轉,這令人感到挫折,事實上還明顯日益惡化,我們認為這可能會延續到明年,使通膨維持在高點的時間比我們的預想還久」。

ECB總裁拉加德也表達類似的憂慮,指出經濟學家原認為這些供應瓶頸在幾周後就會消失,但現在不確定何時會結束,「過去幾個月經歷的供應瓶頸和供應鏈中斷,似乎仍在持續,在某些產業還加速,我能想到的包括船運、貨物運輸等」。

全球通膨近月來已因能源價格飆漲而躍升,生產瓶頸正進一步拉高物價。問題在於,央行無法影響短期的供應干擾,因此可能會先觀望,觀察經濟混亂情勢能否在不造成長久傷害的同時,自我修復。

鮑爾說,即便通膨最後可能證明為暫時的,但若物價上漲維持的時間夠久,可能助長通膨預期,拉抬整體通膨。拉加德說,ECB「密切留意」這些第二輪效應;與會的英國央行總裁貝利也說,會密切關注通膨預期。

不過,這些央行領袖也都認為通膨急漲只是暫時現象,物價漲勢將在明年趨緩,降回央行的目標值。鮑爾表示,很難在物價上漲的同時,評估影響有多大、或持續多久,但預期物價將回歸常態。

他也說,若通膨大漲非短暫現象,Fed也準備好採取行動,重申正「接近」啟動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措施,「當然,如果我們看到更高的通膨、且會變成重大憂慮,FOMC絕對會予以回應,動用手上的工具,確保通膨維持在符合目標水準」。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則說,日本製造商正忙著趕上暴增的需求,特別是科技產品,近期都沒有緩和跡象,「需求增加的腳步快到供應無法完全跟上,這可能會再延續一段時間」。

 
要聞
我參與CPTPP 爭取日政府奧援
記者張加、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周學佑昨天指出,日本是全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之一,若獲日本政府鼎力協助,將對台灣參與發揮重要作用,格外具有意義。

外交部舉行線上直播例行新聞說明會,媒體關心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對台灣申入CPTPP與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管制等議題。周學佑說,政府深切期盼未來與日本新領導人及其執政團隊,在既有的良好合作基礎,繼續努力並藉由區域經貿整合機制,持續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互惠互利關係。

至於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管制問題,周學佑表示,尊重並配合食安主管機關的專業判斷,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依據國際規範、科學數據,並參考其他國家的作法妥善處理;外交部未來也將繼續積極協助建構雙邊的對話平台。

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兼院長田弘茂說,現在日本在CPTPP扮演領導角色;岸田選上,他抱以審慎樂觀,是因為沒有一個政策、民意會永遠不變。

 
楊金龍:大陸限電 會有轉單效應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執行「能耗雙控」政策,對台灣可能造成何種影響?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30)日表示,有一些經濟機構確實調降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預期,但危機就是轉機,「如果它(中國大陸)的出口不好,台灣或許有機會迎來轉單效應。

楊金龍昨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中國大陸執行「能耗雙控」政策,並非為了達成碳中和理想而進行限電,主要是煤、天然氣的價格愈來愈貴,但中澳關係緊張,中國不願和澳大利亞購買(煤),再加上解封後,工廠生產需求增加,供給卻無法跟上需求。

楊金龍說,影響所及,有些經濟預測機構調降了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不過,如果中國大陸的出口不好,台灣反而有機會迎來轉單效應、對我們出口有幫助。

楊金龍不忘提醒,中國大陸限電對台商或供應鏈造成衝擊,有可能會影響到金融市場,央行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台美企業 強化投資交流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工商協進會與美國商會昨(30)日共同召開台美企業圓桌論壇,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也是重要的外人投資來源國,台美企業長期合作,是可信賴夥伴。從投資觀點看,台美缺乏租稅協定,會影響雙向投資。

林伯豐表示,工商協進會與美國商會去年9月9日簽共同聲明,支持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為持續推動台美簽署BTA及促進兩會合作,工商協進會與美國商會共同舉辦企業圓桌論壇,推動合作項目。

他表示,台美產業結構互補,供應鏈關係緊密,昨日會議邀請台美企業代表,就資通訊產業、5G、健康醫療、電動車、能源/化學等重點產業進行交流,共同探討企業合作及投資方向。

林伯豐強調,很高興停頓多時之TIFA諮商恢復運作,此時正是加強台美經濟夥伴關係良機,洽簽雙邊貿易協定談判是一個絕佳起點,因此再次呼籲台美雙方政府及企業支持更緊密的台美貿易夥伴關係,啟動洽簽BTA協商。

美國商會會長金奇偉表示,目前台美關係正處在一個特殊時刻。在新冠疫情中,台灣多次捐助醫療口罩,美國也提供疫苗,疫情反而促使兩國互動更緊密。

與會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指出,暫停五年的台美TIFA日前重啟談判,代表台美關係朝正面發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強調,逐漸緊密的台美合作關係,有助維持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另外,在昨日會議中,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在其主持的圓桌討論中,與國內及跨國公司高階經理人交流,發表他們認為美台合作最有發展潛能領域的看法,像是半導體、資通訊、5G、醫療科技、電動車、能源與化學等產業。

 
工業矽價飆 太陽能鏈再喊漲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強化「能耗雙控」政策,太陽能最上游關鍵材料工業矽生產重鎮雲南省為此要求當地工業矽業者,9月起至12月減產90%,重創全球供應,導致工業矽報價8月以來暴漲約三倍。此前太陽能業已掀起一波漲價風,工業矽大漲,將使得業界漲勢更猛,達能、聯合再生、元晶、茂迪等台廠產品也將搶搭漲價潮。

工業矽短期價格暴漲三倍,是大陸力推「能耗雙控」後,漲勢最大的電子原材料。業界評估,國內太陽能用料大多來自大陸,工業矽報價短期飆漲,業者為反映成本,中、下游端漲價勢在必行。台灣目前並無矽料製造商,僅達能提供矽料交易業務,而且貨源並非大陸,在模組廠積極搶料下,有可能會提高購料價格,達能受惠最大。

綜合港媒與陸媒報導,2020年前三季大陸工業矽產量地區當中,雲南工業矽產量占總產量的21%,僅次於新疆,在工業矽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雲南德宏州矽廠已於9月20日凌晨停產,除了德宏外,雲南另兩大產區保山也在同一天凌晨部分減產,但怒江減產計畫暫未明確。

業界人士表示,太陽能矽料去年底因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市場需求旺盛等多種因素,價格一路上漲,但在多家陸系矽料供應商擴產後,價格一度恢復平靜,如今又因「能耗雙控」效應影響,導致報價將再次上揚。

彭博全球太陽能研究部門主管Jenny Chase指出,大陸「能耗雙控」的影響,等於給多晶矽製造商又一個漲價的理由,未來全球太陽能產業從上到下,勢必都會受到干擾。

據悉,工業矽是太陽能多晶矽原材料,在材料占比中高達95%,而工業矽工廠則是利用燃煤發電廠的電力運作,目前工業矽生產重鎮雲南政府為降低能源消耗,已勒令產矽業者從9月起至12月減產90%,導致價格飆漲,進而使太陽能業產業鏈將再掀漲價潮。

在今年夏季之前,工業矽市場的行情走勢相對平穩,從2003年至今年8月期間,工業矽價格維持在每公斤1美元至2.5美元(新台幣28元到70元)之間波動,隨著雲南製造商大幅減產九成,8月以來工業矽價格暴漲300%。

此外,太陽能多晶矽價格自周三已跳漲13%,來到每公斤32.62美元,這也是2011年來最高紀錄,若從去年6月計算,至今價格已經翻漲逾400%,而中國大陸「能耗雙控」政策何時結束仍不得而知,未來矽料價格仍有可能持續上漲。

法人表示,對太陽能產業而言,由於最大生產國產能大減,但市場需求並沒有衰退,因此未來搶料的情況勢必會更加激烈,而包括矽料、模組等價格,短期內都有可能劇烈波動,對零組件供應商有利。(編譯葉亭均、記者林宸誼、陳昱翔、張瑞益)

 
漲價效應 台積排隊客戶少了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日前破天荒調升報價二成之後,半導體業界昨(30)日傳出,客戶排隊搶產能的隊伍已較兩個月前短,主因價格提升後,客戶為撙節成本,更精準剔除重複下單量。

台積電昨日並未評論市場傳聞及漲價議題。在今年7月的法說會上,台積電強調與客戶密切合作規劃產能,並投資先進和特殊製程技術,以支持客戶需求,同時在「客戶信任之下,獲取適當報酬」。

隨著客戶排隊搶產能隊伍變短,也讓真正需求的客戶有望提早拿到產能。外界解讀,此時龍頭廠出手,讓過熱的半導體產業踩了一下煞車,以免失速。也有市場人士憂心台積電客戶排隊隊伍縮短,可能與需求逐步降溫有關,是導致近期台積電股價疲弱的主因。

台積電昨天以平盤價580元開出後,一度翻黑,盤中一度奮力翻紅,但尾盤9,696張大單敲出,最後一盤從584元、漲4元摜壓至平盤580元收市,外資續賣6,137張,連三賣,凸顯市場不安情緒;周四ADR早盤則小漲約0.8%。

據了解,多數IC設計廠已於8、9月陸續接獲台積電調漲價格通知,同時依據新價格談判2022年產能分配,並評估生產成本。

業界指出,2019年以來晶圓代工缺貨漲價潮不斷,台積電一直自行吸收成本,除了少部分銷貨折讓取消,部分成熟製程報價,甚至比大幅度漲價的同業佛心,也讓各種生產壓力大舉湧入,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調度等不確定因素,更讓所有客戶都希望提前拿到更多產能,而有重複下單疑慮。

業界人士分析,台積電直到今年8、9月才宣步漲價,等於已和客戶共體時艱一段時間。台積電喊漲的兩個重要意義在於:釐清真實需求,以及促成28奈米成熟製程客戶轉進更先進製程或拉高特殊製程用量,順勢衝刺今年特殊製程占成熟製程比重提升至60%目標。

另一方面,台積電漲價也反映半導體材料與生產成本墊高、折舊等因素,除了有助於守住50%毛利率的長期財務目標。業界指出,目前看來,先進製程、成熟製程塞車情況已經沒有像兩個月前那麼嚴重,能讓真正有需求的客戶買的到產能,也大舉改善重複下單的情況。

 
美方要資料 台積:不會透露客戶機密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媒報導,美方要求台積電等國際半導體廠提供客戶名單等相關機密資料,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3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時指出,他會去了解美國商務部的要求,但保護台廠的立場他會站得住腳,強調會支持國內廠商。龔明鑫並親自致電台積電,了解情形,台積電也表達不會透露個別客戶的商業機密資訊。

南韓財經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在11月8日提交客戶名單、庫存狀態和未來的生產計畫等機密資料,以找出造成全球晶片短缺的原因。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邀請龔明鑫進行業務報告,針對美方的要求,成為林岱樺、曾銘宗、林德福、李德維、蔡易餘等朝野立委質詢的焦點。

龔明鑫答詢指出,國發基金是台積電大股東,持股約6%,他也擔任董事職務,關於比較重要的法規、法遵事項,公司都會在一季一次的董事會中報告,因此要等下次董事會公司提出說明,但每個股東都簽訂保密協定,在不影響保密協定之下,如果需要國發會對外說明,也許將來再配合。

國發基金表示,此為美國商務部針對「晶片短缺」的議題,徵詢相關產業以了解實況,並於9月24日在商務部官網上公開提出26個問題,希望各界在11月8日前主動提供資訊、以了解整體供應鏈上下游狀況,及(美國)政府可提供的協助。

國發基金指出,美國政府是公開徵詢各界提供意見,涉及層面廣泛,並非針對晶片製造業、台灣廠商或台積電單一公司。

而且此為自願性回覆意見,目前並非強制性回覆。且經初步審核,這26個相關問題是否須揭露特定客戶的商業資訊,填答人仍有裁量空間。

 
鴻海轉進俄州 搶Apple Car大單
編譯葉亭均、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市場傳出,鴻海美國電動車工廠將透過購買美國電動卡車新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的廠房,轉向俄亥俄州布局,最快本周將宣布這項重大投資案,除就近與當地新創車廠合作之外,外界解讀,鴻海電動車工廠布局計畫劍指蘋果Apple Car組裝大單,不僅擴大「美國製造」,進一步壯大電動車版圖。

這是鴻海在美國生產汽車的第一步,市場原預期鴻海會在威斯康辛州布建汽車相關產能。不過,鴻海昨(30)日並未回應相關消息。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Lordstown Motors將把旗下位於俄亥俄州的一座汽車工廠出售給鴻海,兩家公司最快會在本周宣布這項交易案,但金額不詳。Lordstown Motors發言人對上述消息不願置評。

供應鏈人士透露,外界原預期將用來生產汽車的鴻海威州廠,未來將專注生產伺服器與5G相關等資通訊(ICT)產品,俄亥俄州將成為鴻海在美國第一個電動車製造工廠基地。

知情人士透露,Lordstown Motors是在2019年底與通用汽車達成協議,收購通用汽車在1966年建立的這座工廠。這樁交易將協助Lordstown Motors強化現金部位,對於鴻海來說,則代表在美國的第一個汽車生產據點,此時正值鴻海加速進軍電動車布局。

鴻海積極打入電動車市場,推動獨立的MIH電動車聯盟,目前集結將近1,900家軟硬體合作夥伴,充分運用其ICT產業的全球布局與垂直整合能力,成為全球主要車廠的合作夥伴。

業界分析,鴻海電動車布局從電控、電池、底盤、車體、組裝等領域逐步打造,鴻海透過揪團打群架進軍電動車,不僅能分攤風險,也能藉由夥伴各自優勢提升整體戰力,最終的目的就是拿下蘋果電動車訂單,並藉由在美國有生產據點,符合白宮「美國製造」的最高原則。

尤其鴻海的強項在於整合與製造,若能集結新創、零組件夥伴,進而在美國建立生產工廠,更是拿下Apple Car的關鍵,這次併購Lordstown Assembly廠,更是重要的一步。

鴻海也分別與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美國新創車廠Fisker、泰國國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PTT),以及大陸吉利等公司簽訂合作協定,分別從設計、關鍵零組件、次系統、整車製造等不同領域切入,以提供完整服務,並打造電動車產業的新出海口。

鴻海預定在10月18日舉辦的鴻海科技日,將向外界展示鴻華先進所推出的三款主力電動車,分別是電動巴士、C級距,以及E級距的電動車。

 
廣東漲電價 七大台鏈警戒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多省電價10月起喊漲,台資科技廠重鎮廣東省尖峰時間電價大漲25%,驚動當地台商。由於電力是企業生產必須成本,再度牽動七大電子業敏感神經。

根據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登錄資訊,台商共有951家落腳廣東,以鴻海、台達、光寶、國巨等四大集團規模相對大,牽涉的產業別涵蓋蘋果供應鏈、組裝代工、連接器、被動元件、電源供應器、電腦周邊、音響設備等七大領域。

蘋概股共有鴻海、美律、晶技等廠商落腳廣東,以鴻海最受關注。鴻海昨(30)日並未回應廣東省電價大漲可能導致製造成本升高的議題。

外資法人預估,蘋果iPhone主要在鴻海大陸鄭州、深圳與太原三個廠區製造,廣東深圳占鴻海iPhone產能約兩成。由於大陸電價上漲,是針對所有企業,一旦製造成本上升,整體蘋概股都將受牽連,鴻海的競爭對手立訊在廣東也有廠房。

同為蘋概股的電聲元件大廠美律指出,全力配合當地官方相關政策,因該公司屬於耗電相對較小的產業,評估電價上漲暫無重大影響。石英元件大廠晶技表示,位於廣東的台灣晶技華南辦事處主要負責銷售,大陸生產基地位於寧波與重慶,預期廣東調漲電價影響不大。

台灣電源供應器三雄台達電、光寶、康舒也都在廣東省設有據點。對此,台達電表示,集團力行節能,且非高耗能產業,電力費用已在可控制的範圍中。未來將持續推動節能,廠區也會響應當地官方的錯峰政策,調整用電較多製程的作業時間。

被動元件方面,廣東更是大廠匯集重鎮,以國巨集團規模相對大,旗下凱美、奇力新都有工廠;另外,鋁電廠立隆電、設備廠雷科,以及千如、聚鼎等也都在廣東有投資。國巨指出,廣東廠區位於東莞,以後段包裝及出貨為主,耗電需求不若前端生產線這麼大,針對電價上漲,初步評估影響不大。

立隆電在惠州產能約占六成,立隆電先前表示,惠州廠已在上周(9月22日至27日)配合廣東電網執行「開一停六」錯峰輪休方案。法人認為,電價上調之後,公司費用也會同步增加。

連接器廠共有廣宇、宣德、萬泰科、岳豐、東碩、瀚荃等六家台資企業在廣東省有工廠。儘管連接器並非用電大戶,但當地相關台商仍密切關注後續動態。

此外,電腦周邊業者包括群光、昆盈、華擎、技嘉、建準;音響設備相關廠商亞弘電、志豐;以及壓縮機大廠瑞智、零組件廠毅嘉也在廣東落腳。其中,瑞智廠區位於東莞,主要生產半成品壓縮機馬達,毅嘉中山廠目前生產機構整合元件,占合併營收25%。

(記者蕭君暉、李孟珊、張剛瑋、陳昱翔、劉芳妙)

 
貨幣市場 資金拉「緊」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貨幣市場出現罕見的資金緊俏現象。受到季底資金需求增溫及上千億營所稅暫繳等緊縮因素,市場資金分配不均,致貨幣市場利率連兩日跳升,為預防流動性風險,中央銀行昨(30)日下令大型公股行庫進場提供資金,以紓解資金旱象。

根據央行資料,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平時多半落於0.08%~0.085%間,前天與昨日則分別跳升至0.103%、0.096%,主要就是受到季底與稅款暫繳等影響。

國內貨幣市場資金發生緊俏現象實屬罕見,金融機構資調主管表示,除逢季底與營所稅暫繳外,與疫情緩和經濟活動恢復活力,及銀行著眼季報績效,集中在9月底積極辦理放款業務有關。

因資金分配不均,導致昨日部分銀行與票券商拆不到錢,央行昨天下令大型行庫進場提供資金,暫時緩解資金旱象,但30天短票利率也由先前的0.2%~0.22%,跳升至0.24%~0.28%。

央行官員證實,近日確實致電數家銀行,要求支援拆款市場,並強調市場資金並非緊俏,只是分配不均,已要求銀行不要預留太多超額準備,同時也有部分銀行主動減少央行7天期定存單申購量、預留更多現金。

近兩日急著找錢的銀行資調主管表示,「原本擔心會更緊俏,幸好老大(指央行)出手了。」

 
濫頭寸多 國銀存放比探新低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8月現金股利入帳,加上企業貨款回存增加,金管會昨(30)日公布國銀8月存款增加逾4,642餘億元,創下今年單月存款次高,存放比則進一步降至70.12%,創下史上新低紀錄,存款與放款差額首度突破14兆元,濫頭寸問題不輕。

所幸在國內總分行與海外分行獲利回升下,今年1至8月底獲利2,444.7億元,締造史上同期次高紀錄。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8月現金股利發放、企業獲利佳貨款收入增加,導致存款大增4,642億元,是放款2,442餘億元的近二倍,存放比相對較低。其中以兆豐銀、北富銀、中信銀、華南銀行存款增加最多,北富銀是因關係企業富邦人壽轉投資股利入帳,中信銀是因大戶、企業與政府資金回存較多,兆豐銀則是壽險、企業與政府都有存款明顯增加的情況。

國銀存放比從2018年起就逐年降低,前一次新低在2020年底降至70.24%,今年8月底又進一步降低至70.12%再締新紀錄,主要是存款速度增加比放款快。

銀行局也公布,截至8月底國銀累計稅前盈餘2,444.7億,年成長8.9%,僅次於2019年同期的2,595.2億元,創下史上第二高紀錄。顯示今年雖有國內疫情擴散,但前八月獲利已顯著改善。

林志吉說,國銀獲利貢獻主要還是來自國內總分行,占約三之二,稅前盈餘1,596億元,並維持17.6%的年成長率,不過要留意的是投資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少了121億元。

在獲利結構方面,海外分行成長率最高、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與大陸地區分行則陷衰退窘境。

林志吉分析,海外分支機構前八月獲利20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5%,單月獲利2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二倍,主要是去年提列呆帳費用比較高、基期較低。

至於OBU前八月獲利較去年減少82.5億元,主要是放款減少,利息收益減少。林志吉說,放款減少近1,500億元,主要是海外經濟活動還沒完全復甦,利息收益則減少約73億元。

大陸地區分行因提較高呆帳費用,利息、投資淨收益縮減,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17.3億元,年減44%,衰退最嚴重。

大陸衰退是否受大陸經濟下滑衝擊?林志吉說,主要有三大因素,利息跟投資淨收益各減少約3.6億與7億元,呆帳費用與準備增加5億元所致。

 
營業稅退稅 申請標準放寬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疫情紓困,營業稅退稅申請標準已經放寬,台北國稅局昨(30)日表示,受疫情影響的營業人,可以將當期營業額與過去兩年同期比較,只要任一同期符合營業額衰退15%的要件,便可進行退稅。

配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延長至明年6月30日止,相關稅務協助措施的適用期間也跟著延長,官員表示,其中跟大多數營業人相關的項目,在於開放營業人向各地國稅局,申請退還營業稅溢付稅額的措施。

官員表示,最高退稅額度為30萬元,為協助因疫情影響而營運困難的營業人,財政部前已訂定退稅作業原則,而且還大幅放寬適用的對象,現在只要是疫情期間任連續兩個月的平均營業額,較2018、2019、2020等「任一年同期」,平均營業額衰退達15%的條件,就能退稅。

用實際案例來說明,官員表示,假設有間目前仍在營業中的甲公司,今年5-6月期申報的平均月營業額為500萬元,比較基準就可以是過去三年的同期5-6月營業額。

官員表示,甲公司近三年的營業額波動很大,在2018年,其5-6月平均營業額為1,000萬元,2019年同期卻掉到550萬元、2020年同期平均營業額只有400萬元。

在此例中,官員表示,如果只和去年同期相比,甲公司今年營業額不算衰退;但因為本次紓困放寬標準,甲公司可以主張,今年5-6月的營業額,較2018年已衰退達15%以上,藉此主張退還溢付營業稅,便可以成功。

官員表示,紓困期間可受理退稅的總額為30萬元,甲公司帳面上可能只有溢付25萬元營業稅,但本次申請退稅成功後,在紓困條例、退稅審核原則適用期間內,未來又有新增溢付營業稅額的話,最多還可以再多退5萬元,有需求的營業人可以留意相關紓困措施。

 
保險錢進公建 金管會鬆綁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了引導保險資金更多投入公共建設及五加二新創產業等實體產業,金管會昨(30)日宣布修法再放寬二大措施。一是繼創投之後,再允許保險業投資於相關私募基金,符合主管規定可達到實收資本額的25%。

此外,亦開放保險業以投資股權方式參與公共建設,例如都市更新規劃設計,得在一定條件下,由該被投資公司分回不動產。此草案預告20天徵詢外界意見,最快年底前上路。

保險局統計,國內保險業至今年6月底,投資在五加二及公共建設方面金額達906億元,創投事業部分有262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為引導保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及五加二新創產業等實體產業,增加保險業投資之多元管道,並兼顧社會公益及經濟發展,預告修改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

此次修正有八大重點,包括董監派任與管理機制、投資後管理方式等,其中有二項開放最受關注。

一是開放保險業投資五加二產業相關私募股權基金,因此次修正是新增項目,且創投與私募基金相似,因此明定保險業投資配合政府政策項目之私募股權基金,其投資單一基金限額為該基金實收資本額之20%,倘符合主管機關規定,投資限額為該基金實收資本額之25%。

保險局同時強調,無論是原先的創投還是新增得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後管理機制都不得將壽險資金用於介入公司經營權。之前有壽險資金介入東元經營權之爭,保險局與業者討論後,決議業者將研議自律規範方式處理,納入內稽內控管理,若違法可處以60萬~1,200萬元罰鍰。

第二大開放是考量保險業以投資股權方式,參與公共建設,可能依主辦機關之規畫設計而由該被投資公司分回不動產,張玉煇舉例,這部份一些都市更新規畫就可以適用。

保險局表示,為衡平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監理規範之一致性,並兼顧政府核定都市計畫發展及保險業資金投資不動產以獲取長期穩定收益為原則,因此明定保險業以轉投資特定目的不動產投資事業(SPV)方式參與公共投資,其被投資公司可以分回不動產屬於住宅部分。

 
陸電價若升 台製鞋自行車業盤算漲價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廣東省傳出10月大幅調升電價25%,不僅台資科技廠神經緊繃,也牽動製鞋、自行車、線纜等傳產台商,指標廠包括寶成、美利達、華新麗華等。相關台商均表示,目前在可控範圍內,不排除適當漲價因應。

全球製鞋龍頭寶成表示,「電價調漲還算小事,如何讓供需穩定才是大事!」,廣東限電措施讓許多企業停工停產,導致出貨受到影響,相較之下,調漲電價還在預期可控的範圍。

寶成在廣東的東莞、黃江及中山擁有三處生產基地,當地政府要求「供二停五」。寶成說,初步了解,每周約有三天可能停電,所幸三處生產基地都備有發電機,因此生產線作業一切正常。

對於調漲電價,寶成說,生產成本增加是可預期的,對營運不致造成太大影響;但企業關切的還是十一長假休完後,限電措施是否繼續執行。一般民間企業從今天開始休十一長假,預計休到10月5日。

同屬廣東台廠的美利達表示,該公司屬於低耗能產業,電費占製造費用比重很低,會配合當地官方政策,努力推動節能,由於產品還是銷售供不應求,營運面不受電費漲價影響。

線纜大廠華新麗華指出,電價調漲確實會對旗下從事電纜事業的東莞華新廠生產成本有所影響,將繼續推進節能,預期生產成本將墊高,目前該公司雖還沒有調漲售價的規劃,但正醞釀中。

 
和泰Pay上線 攻千億數位商機
記者邱馨儀、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和泰攜手中信,攻千億數位購車市場。和泰集團昨(30)日宣布,攜手中國信託發行「中國信託和泰聯名卡」,未來將綁定和泰pay,可無上限金額購車,還可享集團相關業務消費回饋「和泰Point」,僅購車市場規模就逾千億元。

和泰車指出,和泰Pay數位支付登入和泰集團會員並完成信用卡綁定,即可在已串聯「和泰Pay」的服務內消費,使用「和泰Pay綁定中國信託和泰聯名卡」購車,消費者免負擔手續費,還可享有支付車款1%之和泰Points無上限回饋。

和泰車董事長黃南光表示,日本豐田社長豐田章男的全球策略方向中,豐田從汽車公司轉型為移動服務公司,和泰集團也加速轉型,除了汽車銷售與周邊事業,也以移動需求為重要業務,包括iRent、yoxi計程車服務等都是新的事業範圍,與中國信託共同打造的和泰Pay進入步導入數位工具。

黃南光強調,在面對汽車業百年一遇的巨大變化,和泰面對未來的競爭環境持續推展各種創新商業模式,明年並將推出和泰商城,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打造完整的會員生態系。

中國信託銀行數位營運總處支付暨消金產品處資深副總經理陳德風表示,中國信託和泰聯名卡的發行目標20萬張,希望一年內達成;和泰集團一年新車交易金額1,000多億元,目前都使用現金,導入信用卡後,這1,000多億元都是這張聯名卡的目標潛力市場。

和泰車表示,透過「和泰pay」,消費領域包括買新車,進場維修保養、iRent與Yoxi等集團業務,旗下目前已經有400萬和泰車主基礎,概估年刷卡買車、消費金額會先看到450億元。

和泰車指出,該公司明年第2季建構和泰商城,發展電商事業,這也是台灣首家汽車業者發展商城、跨足電商事業的變身之作。屆時,將擴大數位消費的版圖。

另外,和泰車也指出,初期該公司與超商合作,以和泰Points兌換商品,並透過全新體系的基礎進一步成立和泰商城,進軍電商事業,預期未來將為和泰集團創造更多的商業模式與營業規模。

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說,看好和泰集團可望藉此成功變身轉型,目前並評估和泰商城納入大金、旅遊業的可行性。未來和泰商城將不以汽車相關領域為限,並將深入消費者的生活之中。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