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失婚的她們 藉畫畫療癒自己 |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 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策展人高嘉蔚想告訴大家,單身也能很快樂。她從去年起策畫為期十年的畫展「藝術治癒自己特展—失婚慶典」,邀失婚者提起畫筆用藝術療癒自己、以舉辦畫展為目標挑戰自己,進行一場藝術療癒教育。她還打算將十年過程拍成紀錄片、為失婚者做口述史並寫成碩士論文,讓社會不再歧視失婚者。 高嘉蔚正就讀台師大教育研究所,並擔任 ...... | |  | 台灣地圖立體書 集資預購 |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 出版界面臨轉型危機,十年前崛起的群眾集資,近年成為出版界的行銷利器。聯經出版社打造的「台灣地圖立體書」,上周推出集資預購,原預計兩個月賣一千五百套,沒想到上線兩天集資預購量便破兩千本,迄今已破三千本。 聯經二○一七年出版插畫家陳又凌繪本「台灣地圖」,收錄廿二縣市獨特景點,迄今累積五萬本銷量。聯經今年決定將此書從平面「升級」為立 ...... | |  | 「尋琴者」高峰對談/張瑞芬:郭強生是文學界大谷翔平 |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 郭強生以「尋琴者」獲聯合報文學大獎,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說,郭強生以琴喻情,寫的音樂知識,其實對照的是人生;向陽說,尋琴者的表現方式如詩,張瑞芬則說,郭強生是當今文學界的大谷翔平。 聯合報文學大獎昨舉行贈獎典禮,典禮後詩人向陽 ...... | |  | 王者之音檔期敲定 今起換票 | 本報訊/聯合報 | 因疫情延期演出的「漢斯季默:好萊塢王者之音」電影音樂會,將在明年四月廿一至廿四日回歸,因檔期因素,場地改至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並增加周末場次,已購票觀眾須辦理換票作業,憑新票券入場,預計九月廿三至十月十三日辦理換票作業。 為感謝持續保留票券的觀眾,主辦單位祭出優惠大禮。只要十月十三日前完成換票,將可獲得一組udn售票網尊榮折扣碼,除了可使用優惠碼邀朋友加購「漢 ...... | |  | 韓良露遺作「與巴黎出了軌」出版 |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 「歲月是無情的,而幸福是屬於那些懂得把握當下,累積美好記憶的人。」作家韓良露辭世六年,她的夫婿朱全斌去年自台藝大傳播學院院長一職退休後,全心整理妻子作品,上周出版韓良露遺作「與巴黎出了軌」。韓良露在書中描述人生各階段在巴黎留下的美好記憶,配上朱全斌「伴遊」時的攝影照,是先生為亡妻完成的深情之作。 朱全斌表示,巴黎是韓良露在世界 ...... | |  | 臺文館升格歡慶至12月,首場系列活動今正式啟動! | 國立臺灣文學館/聯合新聞網 | 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將在2021年10月17日正式揭牌、升格為三級機構!進化版的臺文館,是文學愛好者的年度最大盛事,9月25日正式推出系列慶祝活動,未來論壇先登場,升格當天有揭牌儀式、文青市集、現代舞、現代舞等活動,然後還有演奏會和大型戲劇演出,外加多項裝置藝術,熱鬧不凡。 臺文館是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以四級機構的身分營運18 ...... | |  | LINE TV數位劇場 北藝節目上架 | 本報訊/聯合報 | LINE TV數位劇場成立至今滿一周年,本月新增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兒童藝術節」及「台北藝術節」系列節目,優惠活動邀觀眾加入數位劇場。 北藝中心每年固定推出「兒童藝術節」及「台北藝術節」,今年特與數位劇場合作,一共上架廿部優秀作品,其中十三部親子戲劇可免費觀看;以台北車站作為中心的「北車寫作計畫」,邀請了五位創作風格迥異的編劇,書寫北車的各種樣態,創作各約卅分鐘的短篇 ...... | |  | 李仙得爭議大 學者:讀史料自己解讀 |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 「斯卡羅」讓男主角李仙得大紅,有人認為美化李仙得。研究李仙得多年的故宮院長吳密察認為,李仙得就是「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者」,從不同事件解讀會得到不同形象,如「羅妹號事件」中他是鴿派,「牡丹社事件」卻是鷹派。有歷史學者評價李仙得「可能是西方涉台事務史上最多姿多彩、最具爭議性人物」,吳密察鼓勵讀者閱讀「台灣紀行」等第一手史料,自己解讀李仙得。 吳密察指出,「斯卡羅 ...... | |  | 嫩如「肉味豆腐」 Liz用「獅子頭」找尋記憶中的奶奶手藝 | 陳睿中/撰文 | 居家防疫期間,有好多不方便,休閒娛樂、社交外出都被迫暫停,但少了外食多了自煮,簡樸的家庭料理卻讓親人的愛更多了。「獅子頭」是美食家Liz對奶奶的溫暖記憶,你也有真摯感人的一道菜的故事嗎?遠東SOGO宅料理競賽活動開跑,分享你的料理、故事,就有機會抽到人氣料理家電! 本身祖籍南京,加上家族曾經有居住過香港、遊學海外的經歷,因此美食家Liz ...... | |  | 斯卡羅吹起台史小說熱 但歷史小說不該有「蝶妹」? |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 公視夯劇「斯卡羅」上周寫下大結局,不僅引發全民對「羅妹號事件」的熱議,也帶動台灣歷史小說熱潮。歷史小說在台灣一向是相當冷門的文類,2015年成立的台灣歷史小說獎,雖祭出120萬元的首獎獎金,舉辦五屆以來卻只頒出一次首獎。擔任五屆決審的作家李敏勇認為,台灣形塑與閱讀歷史小說的社會氛圍並不成熟,期待「斯卡羅」為台灣歷史小說開創新的局面。 兼營新書和二手書的TAAZE讀冊生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