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宣布澳洲開放進口美國牛 川普:其他國家注意了!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7/25 第61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輔導汽車業 經部有腹案 初步朝兩大方向規劃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對等關稅即將掀牌,台灣汽車關稅是否調降備受關注。據規劃,在關稅確定後,經濟部將與汽車業者協商,提出後續產業輔導措施,初步朝延續貨物稅定額減徵、以及調降國內無產製零件關稅兩大方向,力抗美國進口車。

國內民眾期盼調降進口汽車貨物稅,汽車價格有望因此下跌,但經濟部官員否認會調降汽車貨物稅。據了解,主要是考量一旦調降汽車貨物稅,還會牽動其他如水泥、玻璃、輪胎等貨品貨物稅,稅損擴大。另外,整體調降貨物稅,進口車、國產車都一樣,無助於確保國產車競爭力。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官員昨(24)日表示,經濟部與車輛公會、車廠保持密切聯繫,並逐家拜訪車廠,現待美國對等關稅確定後,經濟部還會再與產業界協商,經濟部做政策及稅式支出評估後,就會形成政策。

就經濟部掌握,對於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產業界意見主要集中在兩方面,盼政府支持。首先是延續貨物稅定額減徵。官員解釋,現依《貨物稅條例》第12條之5,買汽車汰舊換新減徵5萬元貨物稅,將於2026年1月7日屆期,業界爭取延續。

至於貨物稅定額減徵額度是否會提高至5萬元以上?經濟部官員表示,不急於馬上決定,將待關稅確定後,經濟部再與公會協商,並做稅式支出分析,完成公聽會程序,並希望在明年1月7日屆期前定案。

官員說明,相較於進口多為高價車,國產車現偏向較低價的「國民車」,若採貨物稅定額調降,降低一般民眾購車負擔,民眾會較有感,就有機會選購國產車。

其次是,在關稅確定後,經濟部研議調降國內無產製汽車零件,包括變速箱、引擎等關稅,以提升國產車競爭力。

經濟部強調,台灣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結果只適用於台美之間,待關稅確定後,就會針對美國進口車進行衝擊評估,並與產業界協商。至於美國進口汽車關稅是否會分階段調降等議題,仍須待談判結果而定。

 
台版CBAM元年 六項水泥產品 列第一波納管
記者邱琮皓、林政鋒、謝柏宏/台北經濟日報
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啟動,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昨(24)日表示,接下來以申報對象、申報產品、計算方式及申報方式等四面向展開規劃,主要的精神還是與歐盟對齊。確定六項水泥產品將是優先納管對象。

氣候署長蔡玲儀表示,申報對象方面,在密集與相關公協會討論後,對象將分為兩大類,一是進口應申報產品項目的進口商及經授權的申報人,二是國內生產應申報產品項目的製造商,也就是進口商、國內製造商都要申報。

環境部表示,預計9月底會明確訂定,申報產品也逐漸聚焦,將優先納管排放量大的產業,例如水泥、鋼鐵業,採取分階段納管。

舉例來說,環境部6月與水泥公會討論後已有共識,將比照歐盟CBAM針對水泥熟料、白色卜特蘭水泥等六項產品為列管產品,也是優先納管的產品項目;至於鋼鐵產品,今日將與鋼鐵公會溝通,由於品項較多,仍需要時間聚焦,將於10月底前確認。

在試申報制度的計算方式上,蔡玲儀強調,會以歐盟CBAM簡化版的計算方式為主,規劃在10月底提出、11月完成訂定;申報方式也會從簡,未來會訂定試申報程序、期程,建立模板與編撰試申報指引,預計今年12月底前訂定。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過去一年多不斷呼籲,必須制定台版CBAM,徹底讓進出口的水泥承擔一樣的碳成本。

 
機械出口萎縮 三大警訊 市場版圖出現明顯位移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機械出口遭遇寒冬,財政部昨(24)日發布統計專題,點出三大警訊。

包括機械業去年占出口比重降至新低,在主要機械出口國中下降最顯著;工具機出口規模較2012年高點幾近腰斬;工具機出口全球排名從2022年第五,直直滑落至2024年第八。

另外,機械出口市場版圖受美中貿易戰與美國製造業回流影響,出現明顯位移,2024年對美占比已接近四分之一,首度超車陸港;主要國家出口市場結構也大多呈現「美升陸降」。

財政部統計指出,我國機械出口與國際景氣高度連動,雖歷經美中貿易爭端、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在各國競相發展半導體產業、推升相關製造設備需求下,台灣機械出口在2021至2022年翻揚且接連創高。

不過後續隨全球經濟放緩、地緣政治風險等干擾,機械出口連續兩年衰退,2024年出口值241億美元,為近四年最低,較2022年高點縮減15.5%。今年上半年雖增4.3%,但因美中對峙及重建商機延後,未來展望尚非明朗。

受電子、資通等科技產品外銷高速擴張之排擠,機械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由90年代8.5%一路下滑,又受到中國大陸低價銷售、中止台灣部分機械產品優惠關稅,以及歐洲景氣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去年機械雖仍居台灣第四大外銷貨類,但占總出口比重降至5.1%,是有統計以來低點。

若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義大利、德國、新加坡機械出口暫比在13.6%至17.4%較高,中國大陸9.3%,與新加坡是唯二占比較2019年逆勢上揚,台灣占比降至5.1%,五年間降幅2個百分點最深。

另外,機械出口品項走勢趨於分化,傳產類機械外銷動能流失,工具機出口規模較2012年高點幾近腰斬,大減52%;生產半導體等機械則隨製造技術提升及科技產業鏈需求,表現相對強勢,且加速由陸港轉向東協發展。

 
台寶生醫攜手梅約診所啟動鳳凰城投資計畫 加速推動可負擔細胞療法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台寶生醫(6892)25日宣布,與美國最頂尖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完成一份投資條款清單(Term Sheet)簽署,這項條款清單是依據今年5月雙方簽訂的美國鳳凰城「創新基地」(Innovation Hub)合作意向書框架,針對資金、技術支援、人力與設備配置、成本分擔及利潤分配等相關權利、責任與義務等細節達成進一步共識,做為雙方正式合約的重要基礎。

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指出,近年來基因修飾細胞療法展現卓越療效,已躍升為現代醫療中最具潛力的治療手段之一,但高昂的製造成本與冗長的製程,成為限制其普及化的關鍵挑戰,而與梅約診所合作的一大核心目標,就在於透過專屬製程的共同開發,將目前昂貴且高效的細胞治療,轉化為普及且可負擔的醫療產品,雙方預計今年內啟動鳳凰城創新基地的首波投資計畫。

首波合作項目內容包括設立模擬GMP規格的製程開發實驗室(PD實驗室),導入台寶生醫獨家開發的FAST CGT平台,以及專為早期細胞療法產品設計的TDM(Therapy Design & Manufacturing)商業模式。同時結合梅約診所在全美醫療體系的研發能量與臨床資源,以加速PD實驗室的技術落地與臨床應用。未來該實驗室也將與台寶生醫CDMO業務無縫銜接,擴大雙方策略聯盟的綜效,並為公司建立長期且穩定的收入來源。

楊鈞堯表示,台寶生醫已轉型專注於調節性T細胞(Treg)的研究與開發,主要是看好其在防止自身免疫反應和過度免疫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且在免疫細胞治療應用的龐大潛力。

由於Treg療法的發展時程,較以癌症為主的CAR-T療法晚了超過五年,以至於目前的製程與產品設計多仿效CAR-T邏輯,缺乏真正為Treg細胞特性量身打造的技術平台。

台寶生醫不僅具備高純度、精準篩選Treg細胞的關鍵技術,更創新開發出以Treg細胞專屬大數據資料庫為基礎的FAST CGT平台,提供一套從細胞篩選、製程優化到品質控制的整合性解決方案。此平台不僅可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亦可顯著縮短製程周期,為調節型T細胞產品的商業化鋪路。

在全球Treg療法快速發展的浪潮下,台寶生醫已率先布局掌握先機,在本屆亞洲生技大展,公司首次主辦的「2025調節型T細胞國際研討會」,即以「建構免疫和平:實現調節型T細胞從科學走向臨床」(Engineering Immune Peace:Translating Treg Science into Clinical Reality)為主題,匯集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全球學術界及產業界在該領域的頂尖專家,包含多位與台寶生醫在調節型T細胞領域合作的重量級學者,展開一場跨學科對話,盼促進開發各種突破性醫療解決方案來應對人類最複雜的醫療挑戰,加速實現無慢性病的未來願景,獲得現場熱烈的迴響。

展望未來,台寶生醫將在目前建立的基礎上持續創新與升級,積極推動主力新藥的臨床收案進度,並啟動美國投資計畫,建立先進製程能力,攜手哈佛、梅約醫學中心等國際夥伴,共同拓展美國細胞醫療市場。

 
國際財經要聞
在社群宣布澳洲開放進口美國牛 川普:其他國家注意了!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24日宣布,澳洲同意開放進口美國牛肉,並表示,其他不願意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要注意了!

川普24日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後,澳洲終於同意接受美國牛肉:川普說,澳洲雖然和美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澳洲長年禁止美國牛肉。

川普說,美國現在可以大量販售美國牛肉到澳洲,這也證明美國牛肉是世界上最安全、品質最優良的;川普說,其他禁止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要注意了。

川普說,美國所有勤奮的畜牧業主今天都露出笑容,他也正露出笑容。

 
韓擬大舉對美投資、採購 關稅談判打算比照日本模式
編譯季晶晶、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與美國原定25日舉行高層貿易會談,但因美國財長貝森特行程衝突無法出席,將另外擇期舉行。由於日本已成功降低關稅,提高日系車廠競爭優勢,因此首爾當局現在壓力沉重,傳出打算比照日本模式,也將大手筆投資美國、擴大採購美國產品,甚至在造船業上合作。 □

南韓財政部表示,美方已提議儘快重新安排兩國財長會面。綜合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南韓擬比照日本和川普達成的協議,也設立投資美國的基金。韓聯社引述財經界人士說法報導,首爾當局先前已和三星、SK、現代汽車、LG等國內企業接觸,商討可對美投資金額,目前為止與企業約定投資金額約有1,000億美元。

政府方面可能與進出口銀行、產業銀行、貿易保險公社、韓國投資公社等合作,擬定包括融資等協助對美投資方案。若加上政府籌措的資金,可能提出更大規模的投資方案。

日本經濟規模是南韓兩倍多,如果要求韓方承諾同等金額恐不切實際。此外,包括現代汽車在內的部分韓企,都已先行在美布局。但相關人士指出,有日本先例,南韓勢必也須提出相稱的投資方案,因此亟需國內企業協助。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據傳與南韓談判時,提出4,000億美元的要求。盧特尼克原本向川普提交的日本方案也是同樣金額,最終被川普提高到5,500億美元。 □

此外,南韓也考慮承諾擴大採購美國特定商品,這部分也類似日本同意採購波音飛機及美國農產品的條款。 □

南韓還拋出雙方在造船業合作構想。首爾提出「美韓製造業復興夥伴關係」的構想,主張在造船等戰略產業深化合作,據傳美方深感興趣。美國曾呼籲盟友共同因應中國大陸造船實力迅速擴張,川普更多次點名南韓為理想合作對象。

南韓海事戰略專家金碩強分析,南韓能以造船業為談判籌碼爭取讓利。他認為,「最可行方案是與美方達成協議,每年維修一定數量美軍艦艇,或承造部分艦體。」目前已有部分美軍艦艇在南韓維修。

但雙方想深化合作仍有諸多障礙。首爾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教授禹鐘勳指出,美國本土造船廠面臨零件取得不易和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同時,美國保護本土造船業相關法規眾多,例如瓊斯法案(Jones Act)和伯恩斯–托爾弗森修正案(Byrnes-Tollefson Amendment),限制軍艦與商船須在美國建造。

 
稅率最低門檻正在上調 川普:對等關稅15-50%
編譯陳苓、周辰陽/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3日表示,預定8月1日起實施的對等關稅將從15%起跳、最高可到50%。這段最新談話代表加徵稅率的最低門檻正在上調,除了英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不會低於15%。

川普在華府舉行的AI高峰會上表示:「我們將實施一個直接、簡單的關稅,範圍介於15%到50%。」他並表示有幾個國家的稅率將設為50%,「因為我們與那些國家的關係並不太好」。至於其他多數國家,他可能直接設定關稅,因為有太多國家,「你不可能跟每一個都談判」。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23日上彭博電視時強調,美日協議應解讀為川普與全球各國進行「具整體綜效的協議」,「此乃是整體布局的一環」。

相較之下,川普本月稍早曾表示,將有超過150個國家將收到關稅通知信,內文包括「可能是10%或15%的關稅,我們還沒決定。」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0日在接受CBS新聞採訪時則指出,包括「拉丁美洲國家、加勒比海國家與非洲的許多國家」等規模較小的國家,將適用10%的基準關稅。川普4月首次宣布對等關稅時,對幾乎所有國家徵收的基準關稅也是10%。□普林斯頓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葛羅斯曼指出,「15%是高關稅,若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我們將身處更貴的新世界」。

專家指出,美股從4月8日低點至今大漲27%,已反映出貿易協議的利多,現在唯一能阻撓漲勢的是美中貿易關係出現負面發展。花旗美國股票策略主管凱瑟(Stuart Kaiser)說,除非美中情勢大幅惡化,不然市場應該會把這些當成小事,並可能逢低買進。

美國設下的中國關稅稅率極為重要,美股對此有高度曝險。阿波羅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指出,標普500成分股來自中國的年度營收,達1.2兆美元,這個金額約是美中貿易逆差的四倍。而川普首任時,對陸開徵的關稅,已使商品成本在2015-2019年間大漲15%以上。成本走升會壓抑獲利,不利股價。

 
一周後揭曉!川普即將拍板「3大關稅決定」 形塑未來經濟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CNN報導,隨著8月1日關稅大限迫近,美國總統川普只剩一周時間斟酌三大貿易決定,最後結果可能形塑美國乃至於全球經濟的未來。

重大決定一:對等關稅上路或再延

川普4月2日宣布實施極其嚴苛的「對等關稅」,引發美國股市大跌,到4月9日已數度瀕臨熊市領域(從近期高點回跌20%),債市也亮起紅燈,迫使川普宣布緩課90天,預定8月1日再恢復徵收。

之後,川普和幾個貿易夥伴敲定協議,其中以中國大陸和日本最受矚目,讓投資人鬆了一口氣。華爾街普遍認定,市場必要時會施壓川普撤銷最嚴厲的貿易政策,這正是近來支持「川普總是畏縮」(TACO)交易的論點。

然而,如今美股又迭創新高,美債殖利率也回穩,川普這回可能缺乏再度「畏縮」的理由。

話說回來,從22日宣布的美日貿易協議優於預期推斷,白宮也許不願把重要貿易夥伴逼得太緊,以免高關稅造成的經濟痛苦和可能招致報復,會讓企業、投資人和社會大眾無法接受。換言之,川普最嚴厲的威脅,包括對巴西重課50%的關稅,可能終會下調稅率或是暫緩。

重大決定二:普及關稅

川普4月2日宣布的另一項關稅,是對幾乎所有進口產品一律徵收10%的「普及關稅」。近幾周來,川普透露他可能提高普及關稅,甚至把稅率加倍。川普10日對NBC新聞台說:「我們將要宣布其餘國家要支付的稅率,不論是20%或15%。我們正在評估。」後來他又頻頻拋出以15%作為新關稅底線的想法,23日在人工智慧(AI)峰會上又覆述一遍。

近幾周來,川普已致函十餘國,告知預定8月1日生效的新關稅稅率;接下來還必須逐一決定對其餘國家徵收的關稅。

觀察家預期,新的普及關稅可能訂在15%,因為美國最近與日本、印尼、菲律賓和越南敲定的貿易協議,都把關稅訂在15%或高一些。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美國即將與歐盟敲定協議,也把對歐盟進口產品課徵的關稅訂在15%。

根據耶魯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最近的報告,已實施的川普2.0關稅已推升美國有效關稅稅率,從大約2%提高到18%,是1934年來最高水準。那將導致美國每個家庭每年平均增加2,400美元的成本。倘若川普最後果真決定提高普及稅率,此數還會更高。

以美國每年進口3.3兆美元貨物計算,扣除豁免於新關稅的4,000億美元加拿大和墨西哥品項,那意味每年約2.9兆美元進口貨將被課15%的關稅,這4,350億美元的稅金將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埋單。這是極大的數字,相形之下,企業每年在美國繳的所得稅統統加起來也不過900億美元。

重大決定三:藥品關稅

川普一再表示,準備自8月1日起,對美國境外製造的藥品重課關稅,意味美國市售藥品絕大多數都會受影響。

川普將拍板的重大決定是:新關稅稅率怎麼訂、如何執行,以及涵蓋哪些藥品?

川普7月8日曾揚言,「很快」就會對製藥產業開徵200%的關稅,但也表示在全面落實前會給一段緩衝期,讓業者訂出計畫把藥廠遷往美國。之前,川普也曾暫緩實施針對特定產業的關稅,包括汽車及零件產業。

川普究竟會給多長的緩衝期,不得而知;就連藥品關稅具體計畫為何,也尚未明朗化。

病患維權人士和藥物供應鏈專家警告,大幅加徵關稅可能導致藥價高漲,並加劇藥品短缺。

川普希望促使更多藥品在國內生產,降低對進口藥的依賴。但提高美國藥品自製率需費時數年。一些藥廠已宣布在美擴大生產,例如阿斯特捷利康,但有些設廠計畫早在川普1月上台前就已著手進行;況且,縱有這些工廠,也無法完全取代外國進口藥。

 
稱日本千億投資「簽約獎金」 川普:開放各國用錢換低關稅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日達成貿易協議,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24日表示,日本基本上用錢買低的關稅利率,並表示,他也開放其他國家用錢換低關稅。

川普24日前往參觀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總部,現場視察其裝修工程。

川普表示,美日之間的貿易談判並不簡單,指日方談判代表團曾中途離開談判,直接飛回日本;川普指出,美日雙方多次交涉,雙方交涉時間長達數月,才得到現在這個結果,

川普說,日本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其性質不是貸款,他稱之為「簽約獎金」(signing bonus)。

對於日本承諾投資美國,又承諾開放市場,川普說,美國才給予日本15%的關稅,否則美國原來擬課徵日本28%的關稅;川普說,日本基本上用錢買低的關稅稅率;川普說,他也開放其他國家用錢來換低關稅。

 
要聞
台幣升轉貶 震盪1.46角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昨(24)日先升後貶,盤中震盪1.46角,最高匯價看到「29.2」字頭,但收盤貶破29.4元,以全日最低價29.402元作收,貶值4分。造成新台幣匯價上沖下洗,主要是外資買賣匯操作上下午兩樣情。昨日匯市成交量為16.24億美元。

匯市昨天早盤美元指數延續本周偏弱格局,向97關卡靠攏,外資匯入和出口商拋售下,將新台幣拱到「29.2」字頭,最高匯價看到29.256元,勁揚1.06角;而下午盤外資反手買進美元匯出,新台幣翻升為貶,終場打回29.4字頭。匯銀研判,外資應該是領了上市櫃企業發放的股利匯出,引發新台幣先升後貶,至於央行僅是微幅調節。

央行統計,昨日美元指數貶值0.1%,包括歐元及主要亞幣幾乎全數走升,新台幣相對偏弱。

新台幣兌美元貶值0.14%,韓元升值0.54%、日圓升值0.23%、星元升值0.14%、人民幣升值0.11%,至於歐元也升值0.16%。

匯銀指出,近期美國與多國間的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談判期限將屆,使美元再面臨顯著壓力。

部分國家為爭取更有利的協議條件,匯率出現明顯升值,顯示市場對美國貿易前景與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升高。

此外,包含美國與日本在內的多國中央銀行,將陸續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市場普遍預期Fed和日本央行都將維持利率不變。

 
Google加碼雲端 協力廠受惠 廣達、英業達等迎伺服器大單
編譯葉亭均、記者林薏茹/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看旺AI後市,執行長皮伽高喊「雲端運算服務需求龐大」,上調今年資本支出至850億美元(約新台幣2.5兆元),較原預期大增100億美元(近新台幣3,000億元);財務長艾胥肯納琪也透露「明年伺服器供需仍將吃緊」,資本支出還會再增加,以迎接AI需求成長機會。

法人看好,字母大舉加碼今年資本支出,調幅達13%,並預告隨著雲端需求暢旺,明年還會再提升資本支出,意味Google將有更多AI伺服器建置需求,帶旺廣達(2382)、英業達等協力廠。

字母23日舉行財報會議,釋出看旺AI的訊息,24日美股早盤股價漲逾1%,輝達也漲約1%。台股AI族群昨(24)日股價走強,鴻海飆漲近半根停板、漲幅達4.8%,緯穎勁揚2.66%,廣達漲1.7%。

字母上季營收與獲利都優於預期,雲端業務Google Cloud營收成長近32%,是帶動整體營收成長主要動能。

皮伽在財報會議中表示,增加投資AI基礎建設,對於滿足雲端客戶不斷成長的需求至關重要。

艾胥肯納琪指出,上季多數資本支出都用於技術基礎設施,約三分之二用於伺服器,三分之一用於資料中心和網路設備,新增的支出反映要額外投資伺服器、伺服器交貨時間及加速興建資料中心,以滿足雲端客戶需求。

艾胥肯納琪表示,Google雲端服務的需求相當高,目前相當於1,060億美元的需求還未被滿足。她預期,明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增加,以迎接需求與成長機會,「我們正逐季提高(資料中心)容量」。

 
權王漲價照樣吸客 三原因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大客戶、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證實從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取得的晶片,成本比台灣生產的高,「但是值得」。業界分析,基於技術領先、無替代方案、不和客戶競爭等三大因素,就算台積電美國製造比較貴,客戶仍願意埋單。

技術領先方面,台積電已和全球多數AI創新夥伴合作。業界認為,現在可謂是「和台積電合作不是新聞,沒和台積電合作才是新聞。」台積電專注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不與客戶競爭,先進的技術和製造和客戶夥伴關係可說三位一體,近十年更搭配規模經濟,產生加乘效益,對客戶幫助良多。

其次,台積電先進製程持續享有領先者紅利,且無替代方案。法人看好,台積電和全球多數AI應用公司合作,隨著相關需求成長,帶動營收獲利成長,外資法人先前紛紛上修台積電AI應用營收的中長期預測,原先預估2028年AI相關應用可望占整體營收35%,但此目標可望提早在今年或明年達陣。

第三,台積電是三大廠(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唯一不和客戶競爭者,客戶可以全心全意信賴台積。

 
Google結盟OpenAI…非常興奮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OpenAI因應算力需求大增,日前宣布將Google雲端納入其雲端供應商名單,象徵AI產業進入合縱連橫時代,AI模型的競爭對手也能是雲端服務合作夥伴。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執行長皮伽23日首度談到雙方合作,直言「感到非常興奮」,期待拓展合作關係。

分析師於字母23日的財報會議提問,未來Google雲端與OpenAI在雲端基礎建設上的合作,可能如何拓展?皮伽回應,Google雲端是一個開放平台,有豐富的經驗能支持優秀的公司、新創公司、AI應用等,非常期待在雲端領域與OpenAI合作,並期待加大投資、拓展這段合作關係。

據了解,Google與OpenAI曾針對這項合作進行數月的討論,但由於OpenAI與微軟之間的排他性協議,而無法達成交易。直到今年1月,微軟調整與OpenAI合作模式,同意從獨家供應商模式轉為優先供應權模式,OpenAI與Google的合作關係才出現轉機。Google雲端供應拿下OpenAI大單之際,也積極推進Gemini模型腳步。

皮伽表示,旗下Gemini應用程式目前月活躍用戶已超過4.5億,持續看到強勁的成長和用戶參與度,每日請求量較第1季成長超過50%。

 
台新新光金控總座透露 新壽6月RBC可望過關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新新光金控(2887)昨(24)日揭牌,總經理林維俊捎來好消息,透露新壽6月底RBC(資本適足率)預料可以順利過關,目前不需要增資或發債,金控將成立兩大金控層級的中心,整合各子公司跨售事宜。

至於台新新光金新股上市首日賣壓出籠,股價下跌6.3%,他推測應是投資人「落袋為安」,屬於正常的資本市場運作,會當成新的起點,努力交出成績單。

林維俊表示,由於新台幣匯率升值衝擊,壽險業獲利與資本適足率(RBC)、淨值面臨挑戰,林維俊表示,新壽6月底RBC應可順利過關,已向金管會申報,目前暫不需增資或發債,將視營運與監理變化再評估。

在子公司人事布局方面,林維俊表示,都要一步一步來,金控層級架構已確定,接下來依序公布投信、人壽、證券、銀行,原則上會在各家實際合併日前,與同仁溝通後,再決定新組織架構與新人事安排。

前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成為金控資深執行副總,林維俊表示,他們未來將密切合作,希望實現「1+1大於2」的協同綜效。

 
6月國銀房貸逾放終結連十升 下半年房市恐量縮 違約風險未除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昨(24)日公布統計,6月底國銀房貸逾期放款餘額86.3億元,終結連十個月走升,金融圈指出,6月銀行因應半年報,加大轉銷呆帳力道,以降低逾放比,下半年房市仍呈量縮,違約風險陰霾未除。

即便6月房貸逾期放款金額月減1.49億元,但逾放比仍連三月維持0.08%,持平於2022年8月以來的35個月高點,並已連續四個月站穩「8」字頭,為近四年同期新高。

「逾期放款」是指客戶積欠本息超過三個月,6月底逾放餘額仍連四個月站在「8」字頭高點,反映今年首季房市急凍、經濟環境動盪兩相力道疊加的結果。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說,6月逾放餘額略減,一是各銀行因應6月半年報作帳,二是新屋交屋衝高房貸餘額,這些剛交屋、變成逾放機率不高。

但他指出,除非銀行加強轉銷呆帳,否則限貸管制未解,又壓縮轉貸、增貸的機會,階梯形的房貸利率也開始往上加碼,房貸高逾放警報恐難除。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坦言,6月逾放餘額下降,是因各銀行增加轉銷呆帳力道,整體逾放仍屬穩定。

侯立洋指出,過去房貸逾放增加較多,有三大原因,一、中小企業主因疫情和經濟因素影響還款能力,二、央行升息、寬限期滿加重借款人負擔,沒有餘力償還,三、部分客戶因個人因素導致還款能力下降,並沒有特殊個案。

若以逾放比率來看,國銀房貸逾放比從2020年底的0.12%至今降到0.08%,顯示各銀行對房貸風險控管能力良好,金管會將持續監控銀行承做房貸狀況,若發現銀行對房貸條件寬鬆、或資產品質較差,將會加強個案監理。

據了解,有部分房貸高逾放者有收到金管會「關切」,已加大轉銷呆帳的力道。

金管會公布2025年6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11兆2,557億元,年增7.33%連九個月走低並是18個月低點。侯立洋說,房貸年增續走低,是因受央行政策影響,提高了民眾購屋成本、房貸門檻,使整體房市保守觀望。

 
6月不動產放款比率 回落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統計,6月底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是26.31%追平近三個月低點,有三家銀行承做不動產放款比率逾28%,較上月減少兩家。銀行主管說,6月台幣回穩,計算不動產放款比率的分母回穩,使比率下滑,擴大房貸放款空間。

依《銀行法》72-2條規定,銀行辦房貸、建融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以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30%為限。各銀行內部多以28%為警戒水位。

銀行主管說,5月美元驟貶,銀行外幣存款折算成台幣時會「縮水」,計算不動產放款比率的總存款(分母)下滑,使不動產比率拉高;6月美元回穩,銀行總存款增加,擴大不動產放款量能。

金管會公布依《銀行法》72-2條規定的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6月底國銀承做不動產放款餘額(分子)15.31兆元,存款加金融債餘額(分母)58.18兆元,分母月增0.7%遠高於分子月增0.28%,使整體不動產放款比率下降到26.31%,月減0.11個百分點。

 
6月住宅、建築融資 增速放緩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市影響如何? 央行昨(24)日發布6月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顯示,目前房市呈現「溫和調整」的修正格局,沒有「硬著陸」也不是「軟著陸」,因為6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仍創新高,只是年增趨緩;而建築貸款餘額也較上月增加109億元。

央行統計6月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為11.31兆元,再創歷史新高,較5月增加490億元,年增為7.38%,年增率是2024年1月以來新低;顯示增速放緩,但總餘額仍持續墊高,反映市場上仍有新房貸進入。

據了解,近期大型民營銀行還推出2.2%左右的優惠房貸利率,遠低於市場普遍接近3%的水準,顯示供需雙方皆未退場,市場氛圍維持一定熱度。

這也反映出當前市場並非處於所謂的「硬著陸」或「急凍」狀態,而是進入一個高檔修正期,房市正在進行溫和調整。

至於建築融資方面,截至6月底餘額為3.44兆元,較前月增加109億元,雖擺脫5月時月減1,161億元的陰影,但其年增率已降至2.01%,創下自2024年8月以來的新低。

由於建融餘額基期較小,加上建商投資金額通常大額、波動性高,月增減幅度也較明顯。

央行表示,儘管房市熱度稍降、成長動能趨緩,但貸款餘額並未出現明顯下滑,反映出市場尚未進入衰退或崩盤。建商對未來房市的態度轉趨保守審慎,在推案與融資策略上更加謹慎,尤其在總體經濟與利率環境未明下,資金調度顯得更為精細。

央行官員表示,從整體趨勢來看,建築融資雖然增速趨緩,但仍維持正成長,與房貸市場一樣,呈現出市場正在消化高檔價格與需求轉變的過程,屬於典型的「溫和調整」階段。

 
街口金科批泰山 揚言求償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食品廠泰山公司(1218)對街口金科起返還36億元投資款訴訟,二審將於下周一開庭,街口金科律師昨(24)日發出聲明指控,泰山不願以溝通解決問題,而以媒體惡意攻擊,嚴重損害其子公司街口電子支付利益。若泰山堅持不溝通且持續傷害金科,不排除向泰山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泰山狀告法院要求街口金科返還36億投資款一審勝訴,日前執行查封未果並指控街口金科資產疑有計畫移轉。律師昨代表街口金科聲明指出,與泰山簽訂合約為「投資合約」,自然是將投資款用於街口集團整體發展,一切合法使用。泰山於2023年8月間向台北地方法院起訴請求金科返還投資款後,因該案件導致證交所認為街口金科股權無法確定並拒絕街口金科上市計劃。

聲明續指,為符合股東對於上市期許,另成立街口網路金融科技公司(街口網金),擬以街口網金作為上市主體而街口金科則為最大股東,此計劃早已進行,且皆有向證交所報告,與街口金科及泰山民事一審判決結果毫無相干。

聲明強調,街口金科始終保持開放態度,希望能與泰山溝通以解決問題,無奈從未得到回應。至今泰山不願溝通,還不斷以媒體製造不實輿論傷害街口金科及其子公司,實無法理解其目的。金科依然希望能解決問題,並早於17日向泰山公司提出和解方案,惟至今尚未收到任何回應。

聲明強調,街口金科子公司街口電子支付長期經營有成,持續維持電支龍頭地位,今年上半年更僅虧損1,900萬元,已近轉虧為盈,未來發展可期,無奈泰山不願以溝通解決問題,選擇以媒體惡意攻擊,已嚴重損害街口電支利益。若泰山堅持不願溝通且持續傷害街口金科,金科不排除向泰山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聲明最後說,關於雙方民事訴訟,街口金科並未做錯任何事且無法認同一審判決。二審審理程序即將於28日第一次開庭,期盼司法能還用心經營且無過錯之街口金科一個公道。

 
美推AI行動計畫 台鏈利多 台達電、國巨等吃補
編譯季晶晶、科技組/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3日簽署行政命令,啟動「AI行動計畫」,以鬆綁監管、加快出口及擴大資料中心所需的能源供應,全面加速美國AI發展。

這象徵美國AI戰略轉向,從前總統拜登時期的「高護欄」走向「輕監管、促創新」,法人看好,從AI晶片最大代工廠台積電(2330)、鴻海與廣達等伺服器代工,以及國巨的被動元件鉭電容,乃至於奇鋐、雙鴻與台達電、光寶等散熱、電源相關AI供應鏈都將全面受惠。

川普在「贏得AI競賽」的活動上宣布,「從今天起,美國的政策將不惜一切代價成為全球AI領導者」,「美國是啟動AI競賽的國家,作為美國總統,我在此宣示,美國將贏得這場比賽」。

他並簽署「AI行動計畫」行政命令,包含90項建議,主張對海外出口美國的AI技術,責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等機構找出、並廢止會阻礙AI發展和使用的規範。

在國內,川普政府強調鬆綁規範,改革許可程序並簡化環境標準,加速AI領域的創新,並且要對實施「造成負擔」AI規範的各州,限制核發AI相關的聯邦資金,同時以聯邦土地加速打造數據與能源基礎設施、支持開源碼模型和高品質數據組、孕育AI人才。

川普撤銷拜登2023年簽署、要求AI開發者進行廣泛安全測試並提交透明度報告的的行政命令,改由AI政策負責人薩克斯於六個月內提交新版政策路線。他也要求政府封殺AI系統具有「黨派偏見或意識形態議程」的企業,取得政府合約。

在全球舞台,川普政府將積極出口美國AI科技,力求讓美國技術成為全球AI標準,鼓勵企業提出「全棧式AI出口方案」,讓盟友能一站式採購AI硬體、軟體與應用,並由政府相關機構協助促成交易。

川普雖廢止拜登對AI晶片出口實施三級管制的行政命令,但也會對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關鍵零組件,實施出口管制,管制範圍從晶片走向更上游的製造設備零組件。並且提議,為執行能夠驗證晶片所在位置的先進AI晶片出口管制,以防流入中國大陸等外國對手,執行方式和成本等細節則仍待擬定。

分析師指出,台灣、南韓及日本將率先感受到川普政府AI治理新規的影響,川普政府要推動美國AI技術出口,將嘉惠這三地的供應鏈。

 
陸批准 鴻海、軟銀強攻美國製造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昨(24)日公告,無條件批准鴻海(2317)與日本軟銀集團海外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

該案核准內容顯示,鴻海與軟銀將各持股50%成立合資企業,在美國製造並供應伺服器和預製模組化數據中心。

據悉,鴻海與軟銀因應美國總投資額高達5,000億美元、用來強化主權AI布局的「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而成立上述合資企業。

在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啟動「AI行動計畫」,以鬆綁監管、加快出口及擴大資料中心所需的能源供應,全面加速美國AI發展之際,鴻海與軟銀合資在美主攻AI伺服器製造的合資企業案獲得大陸官方批准,剛好搭上川普宣布新政帶來的龐大商機。

IT之家報導,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昨日發布2025年7月14日至7月20日無條件批准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共11案,第一案就是鴻海與日本軟銀集團海外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該案已於7月14日批准。

 
特斯拉營運有壓 台廠戒備 馬斯克示警「可能會有幾季艱難時期」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特斯拉因電動車銷售持續下滑,上季淨利大減16%,執行長馬斯克23日示警:「未來可能有幾季的艱難時期,主因美國電動車補貼即將取消及關稅影響,都將打擊需求」。

特斯拉23日盤後股價一度重挫5%,隨後跌幅縮小至4%左右,24日早盤跌逾8%。市場擔憂,特斯拉後市走弱,貿聯-KY(3665)、和大、聯嘉等協力廠恐同步承壓。

特斯拉23日公布第2季財報,淨利由去年同期的14億美元降至11.7億美元;營收年減12%、降至225億美元,為至少十年來最大降幅。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4美元,略低於分析師平均預估。

馬斯克在財報說明電話會議中,態度罕見低調。他示警,政府對電動車的獎勵措施即將到期,將對核心的汽車事業產生影響。

馬斯克說,「我們在美國將失去許多獎勵,這讓我們處於一個奇怪的轉變時期」,「然而我們在自動駕駛方面,仍然在相對初步階段」。

他接著表示,「我們可能會有艱難的幾季,我不是說將會有,但是我們可能會有」。

特斯拉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交車量減少、平均車價降低、碳權銷售收入下滑。另外,能源事業的業績也走下坡。

上季特斯拉銷售碳權的營收為4.39億美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今年秋季稅改新制實施,將取消許多電動車補助和環保救濟措施,這類原先創造收入的碳權大多會消失。

特斯拉財務長塔尼亞(Vaibhav Taneja)說,川普政府的稅改法案以及關稅措施,都將打擊需求。

市場擔憂,特斯拉看淡未來幾季營運表現,恐影響相關供應鏈貿聯、和大及聯嘉車用業務後市。

貿聯是特斯拉電源管理線束供應商。針對今年車用線束6月表現,貿聯表示,整體車用客戶的出貨量低檔持平。貿聯今年增長,主要動能來自高速運算(HPC)等需求持續超出預期。

聯嘉作為特斯拉Model 3、Model Y與Cyber truck的LED車燈模組供應商,與特斯拉合作關係緊密。

面對馬斯克示警的關稅壓力,聯嘉的墨西哥新廠預計2026年第3季出貨,且產品不回銷美國市場,而是直接供應當地一階(Tier 1)車燈廠,此舉可有效規避關稅衝擊。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外資本月大買台股2,000億 電子權值股撐起多頭信心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25 第61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股市要聞 外資本月大買台股2,000億 電子權值股撐起多頭信心
就市論勢/台積先進製程鏈 搶鏡
永豐金證券首創台美股「股利再投入」 助攻複利放大
股市焦點 日股ETF 掀慶祝行情
兩檔ETF反分割議案 過關
海外ETF 兩大類受寵
半導體市值型ETF 有看頭
主動式債券ETF 操作靈活
不靠台積電也噴!老牛:00952卡位AI全產業鏈、反彈42%成長股月月配 小型潛力股也會衝
宇瞻 第2季每股賺1.02元
達運攻AI醫療 報捷
全新 第2季EPS 0.2元
美律 第2季EPS 0.01元 九暘-0.22元
台灣大 衝雲端遊戲商機
聯發科利多 大和喊買
和椿 6月EPS 0.07元
英業達智慧醫療 報喜
信邦第2季EPS 3.16元 毛利率向上
昆盈6月EPS -0.08元 橘子-0.22元
國泰台灣領袖50下月調高權重 台積新一波投資活水 來了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股市要聞
外資本月大買台股2,000億 電子權值股撐起多頭信心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股昨(24)日觀望關稅進度,權王台積電(2330)熄火,改由鴻海、台達電、廣達等電子權值股接棒,尤其外資再買超101.5億元,連八買、累計近千億元,7月以來大舉買超逾2,000億元,加權指數終場上漲55點,收23,373點,連二紅。 三大法人昨合計買超127.1億元,其中,外資續買101.5億元,連八買,連買金額累計966.9億元,7月以來已大舉回補達2,089.5億元, ...
 
就市論勢/台積先進製程鏈 搶鏡
陳釧瑤(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0/經濟日報

盤勢分析

美國解禁輝達H20晶片銷往大陸,以及台積電(2330)第2季財報優於預期並上修全年展望,推動台股加權指數走高。雖然市場原對第3季的關稅與匯損變動頗有疑慮,但從近期盤勢觀察,相關利空消息並未引發劇烈下跌,反而出現「利空不跌」現象。 關稅部分,儘管美國政府陸續宣布對多國產品加徵關稅,市場普遍認為仍 ...
 
永豐金證券首創台美股「股利再投入」 助攻複利放大
記者周克威/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AI浪潮加持,今年台股股利有望突破2兆元。為幫助投資人智慧存股、提升資產複利效果與有效掌握股利資訊,數位金融領航券商永豐金證券宣布,首創台美股存股「股利再投入」後,今年7月再全新推出配套功能股利查詢,為存股族打造一站式完成定存、股利投入與掌握最新股利資訊平台。 永豐金證券為業界首間同時提供台、美股利再投入的券商,推出的「股利再投入」功能,可自動協助存股族將收到股 ...
 
股市焦點
日股ETF 掀慶祝行情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日本參議院選舉塵埃落定,美日關稅談判也告一段落,且關稅稅率只有15%,低於預期。日股的不確定性大幅降低,激勵日經225指數重回4萬點,繼23日大漲3.5%之後,昨(24)日又漲1.6%,帶動相關ETF及基金表現。 CMoney統計,在日股相關ETF中,以富邦日本正2(00640L)最近表現最優,24日大漲2.8%,累計一周來大漲10%。至於原型ETF,則以復華日本龍頭最強,單 ...
 
兩檔ETF反分割議案 過關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期元大S&P日圓正2(00706L)、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反分割議案,在昨(24)日召開受益人會議,經受益權單位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受益人出席並二分之一以上表決贊成,且兩檔ETF投下贊成票的比例超過九成,反分割議案雙雙通過。 以24日淨值來看,期元大S&P日圓正2為6.05元、期元大S&P原油反1為6.56元,預計後續反分割執行倍數將為「四」。 據元大投信公告,期元大S&P日圓正2受益人會議開 ...
 
海外ETF 兩大類受寵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來海外股票ETF強勢族群吸引市場目光,特別是受惠於川普科技政策、美國關稅調整等題材的飆股齊發。從太空防衛、中國國企、加密貨幣到新興科技等多檔主題型及中國相關ETF過去一年漲幅亮眼。法人建議,可挑選具長線前景的相關ETF納入資產配置。 近來海外股票ETF兩大類飆股值得關注,包括受惠川普科技政策、美國關稅政策等,近一年漲幅領先者包括: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績效達71.3%,富 ...
 
半導體市值型ETF 有看頭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繼恢復晶片銷中政策,又將推動AI行動計畫,政策利多激勵下,台股AI、半導體類股攻高,今年以來半導體指數上漲4.7%,勝過大盤的1.4%,也帶動台股半導體相關ETF績效。 投信法人指出,AI市場蓬勃發展,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2034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達3.6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19.2%。隨著AI市場擴大,也使得AI基礎建設需求攀升,而台灣位居全球AI、半導體產業中 ...
 
主動式債券ETF 操作靈活
邱顯比(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所教/經濟日報
ETF原本是被動投資的代名詞,但最近幾年主動式ETF異軍突起。以美國市場為例,2024年主動式ETF流入金額超過2,900億美元,其中主動式債券ETF流入達1,040億美元。以規模而言,2024年底被動式ETF仍占整體ETF規模91%,但主動式ETF成長速率遠超過被動式ETF,預期主動式ETF占比超過10%市場規模的時間很快會來到。 台灣基金市場近年來ETF檔數及規模爆炸性成長, ...
 
不靠台積電也噴!老牛:00952卡位AI全產業鏈、反彈42%成長股月月配 小型潛力股也會衝
股海老牛/聯合新聞網
今年AI話題滿天飛,從影像生成到智慧機器人,個個都像從科幻片走出來。你心裡是不是也冒出一個大問號:「那我該怎麼投資AI?」 別擔心,老牛今天來分享一檔 主打AI供應鏈的ETF:凱基台灣AI 50(00952)。自4月台股回檔以來(4/10~7/18),00952反彈 42.3%,甚至優於0050的 40.8%,展現精準卡位AI主流的實力。

凱基台灣AI50 (0 ...

 
宇瞻 第2季每股賺1.02元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記憶體模組廠宇瞻(8271)昨(24)日公布第2季財報,受惠客戶積極備貨及整體記憶體價格上漲,單季稅後純益1.31億元,季增40.86%,年增46.97%,每股純益1.02元,雙雙攀上近六季新高。 宇瞻將於今(25)日召開法說會,法人聚焦下半年展望、記憶體價格走勢、DDR4市場供需、新台幣升值影響,以及伺服器布局等議題。 宇瞻財報顯示,第2季毛利率15.4%,季減1 ...
 
達運攻AI醫療 報捷
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達運(6120)轉型強攻AI生技精準醫療報捷,董事長蔡國新昨(24)日表示,已孵育出四家新創企業並開始量產出貨,同時陸續取得全球多國專利,具備提供核心生物晶片能力,能結合AI分析平台與儀器整合能力提供全流程自動化方案。隨著品牌客戶陸續放量上市,明年新事業營運將比今年成長五成以上。 達運本業為背光模組,考量面板產業波動性大,近年積極轉型, ...
 
全新 第2季EPS 0.2元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磊晶廠全新(2455)昨(24)日公告第2季稅後純益3,600萬元,季減七成,年減八成,每股純益0.2元,下探近九季低點;上半年稅後純益1.93億元,年減50.8%,每股純益1.05元 ...
 
美律 第2季EPS 0.01元 九暘-0.22元
記者陳昱翔、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電聲元件大廠美律(2439)昨(24)日公告第2季財報,受新台幣急升影響,單季每股純益僅0.01元,近乎損益兩平;上半年每股純益1.43元,較去年同期獲利腰斬。 美律第2季稅後純益262萬元,獲利較首季3.53億元與去年同期4.91億元均銳減,單季每股純益0.01元,不如去年同期2.24元。上半年稅後純益3.56億元,年減58%,每股純益1.43元。 美律預計下周一(28日)召開線上法說會,說明第2季財報內 ...
 
台灣大 衝雲端遊戲商機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大(3045)昨(24)日宣布,與輝達合作營運的雲端遊戲服務「GeForce NOW聯盟 Taiwan Mobile」會員突破40萬人,今年以來付費會員年增27%,並推出新方案「鈦金方案時數制」,依遊玩時數計費,藉此積極布局遊戲事業新科技引擎,搶攻次世代娛樂市場商機。 台灣大指出,「GeForce NOW聯盟Taiwan Mobile」雲端遊戲服務讓玩家可在一般筆電、低規格的PC、Mac、Android裝置、iPhone,或搭載Andr ...
 
聯發科利多 大和喊買
記者徐牧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發科(2454)將於7月30日召開法說會,大和資本於最新出具報告中指出,聯發科AI ASIC業務將新增一名客戶,預計2027年該業務規模將增長至目前的三倍,營收占比將達一成,看好其後續營運持續增溫,因此將評等從「優於大盤」上調至「買進」,並且目標價由1,550元上調至1,666元。 大和資本指出,近期地緣政治引發的外匯波動程度高於預期,因此將聯發科2025年每股純益(EPS)預估下調5-6%,不 ...
 
和椿 6月EPS 0.07元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和椿(6215)近期股價多次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昨(24)日公告自結6月稅後純益617萬元,年減73.8%,每股純益0.07元。 和椿昨日遭證交所列為注意股,原因為最近六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達25.16%,且24日之週轉率為31.57%。 和椿受惠台積電法說釋出人形機器人發展前景,加上6月營收年增73.4%,創同期新高、歷史次高,雙利多發酵激勵近日股價大漲。 對於人形機器人營運布局,和椿與中 ...
 
英業達智慧醫療 報喜
記者吳康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英業達(2356)近年積極布局智慧醫療等高毛利產品線;旗下榮文生醫也成功在智慧健康醫療市場取得一席之地,而主力產品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系統已攜手馬來西亞合作夥伴Wellspring Solutions Sdn Bhd推動取得馬來西亞醫療器材註冊證(MDA),預計今年內可完成取證,屆時將能深化與當地醫療院所的合作。 榮文生醫因應日漸增加的癌症腫瘤細胞檢測需求,攜手集團夥伴英華達打造CTC自動檢測 ...
 
信邦第2季EPS 3.16元 毛利率向上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信邦(3023)昨(24)日公布今年第2季財報,受關稅及匯率雙重影響,第2季營收77.36億元,季減5.1%、年減6.8%;毛利率24.71%,季增0.2個百分點、但年減0.92個百分點;第2季稅後純益降至7.59億元,季減17.8%、年減18.8%,單季每股純益(EPS)3.16元。 信邦指出,第2季毛利率呈現季增,係醫療、汽車、綠能及工業應用等產業之毛利率較第1季提升;第2季營業外利益較第1季減少,主要受新台幣升 ...
 
昆盈6月EPS -0.08元 橘子-0.22元
記者劉芳妙、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電腦周邊大廠昆盈(2365)昨(24)日公布自結6月稅後淨損1,800萬元,每股淨損0.08元,主要受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強升導致匯損衝擊。 昆盈近年因產品結構轉型,聚焦自有品牌,捨棄OEM代工,並以拉丁美洲、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地區為銷售市場,毛利率逼近四成,營運邁入成長軌道,同時透過新開發的Copilot鍵鼠、鍵盤以及藍牙、Type C等系列新產品,提高產品價值。 昆盈上半年營收4.67億元, ...
 
國泰台灣領袖50下月調高權重 台積新一波投資活水 來了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金管會放寬ETF追蹤指數中單一成分股30%上限限制,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的追蹤指數「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率先宣布8月調整指數,將調高台積電比重,以對齊大盤,預估將為台積電帶來30億元新資金買盤。 統計至昨(24)日,台積電占台股大盤權重約39.7%,國泰台灣領袖50的台積電權重約31.4%。目前62檔台股原型ETF中,半數持有台積電,平均權重 ...
 
網路爆紅馬祖景點TOP 5!鹿島漫步、石屋秘境、歷史與美景的結合
原來馬祖這麼好玩?這篇帶你解鎖馬祖南北竿五大人氣景點!從療癒系動物體驗、海島秘境、宗教文化到藍眼淚探險,跟著這條跳島路線一次玩爆,療癒指數爆表!馬祖景點Top1:大坵島,這裡的梅花鹿早已習慣人群,會主動靠近求餵食,超級可愛!手拿桑葉,牠們會圍著你團團轉,記得注意有角的大鹿,別被頂了∼

提醒家長:信任+陪伴才是最強防護罩
暑假期間孩子使用手機與上網時間增加,與其嚴格禁止,不如多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討論「在網路上遇到奇怪的人怎麼辦」、「對方說要送禮物、見面,該不該相信他?」透過情境演練,讓孩子練習辨識風險。建立起信任與對話,是最有效的防詐方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