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營收「這9大類股」成關稅受害族群 電腦及週邊設備成長最強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7/23 第614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上半年營收「這9大類股」成關稅受害族群 電腦及週邊設備成長最強
記者林勁傑/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上半年全體上市公司營收創下21兆4,232億元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4%,對等關稅似乎未造成明顯波動。但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檢視32大類股中13大類股營收呈衰退,以金融保險類股衰退幅度最大;其他衰退幅度達4%以上的九大類股為塑膠、汽車、建材營造、鋼鐵等,明顯是對等關稅最大受害族群。

CRIF指出,上市公司掛牌32大類股上中有19大類股營收成長,其中並有九大類股上半年營收成長達10%以上,分別是電腦及週邊設備、綠能環保、半導體、其他電子、資訊服務、生技醫療、電子零組件及通訊網路。另有13大類股營收衰退,其中以金融保險類股因金控及壽險業匯損嚴重導致營收衰退23.87%,衰退幅度最大。

其他衰退幅度達4%以上的九大類股分別為塑膠、汽車工業、其他類股、油電燃氣、建材營造、鋼鐵、紡織纖維及造紙工業,且這九大類股第2季營收衰退幅度都超過第1季,明顯是對等關稅影響下最大受害族群。若將生技醫療列入科技產業,在營收成長達10%以上的九大類股全部為科技產業,明顯呈現科技類股與傳產類股的強弱分明。

上半年營收成長類股中,電腦及週邊設備類股營收成長達38.82%,表現最強,甚至成長率還超過半導體類股的25.46%,是罕見下游產品成長超過上游產品的情況。尤其是電腦及週邊設備第2季營收成長率高達41.92%,表現更勝第1季營收成長,顯示市場需求仍然維持強勁。其中AI伺服器股的緯創(3231)、廣達(2382)分別成長87.36%、73.98%,是拉高類股成長的關鍵,技嘉(2376)、微星(2377)、英業達(2356)成長也都達20%以上。同類股中表現最猛的為神達(3706),受惠於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及雲端服務客戶的強力需求,以及車用電子及Edge AI 產品出貨也穩健重返成長,上半年營收成長高達120.93%。

至於半導體類股上半年營收成長25.46%,創下3兆550億元的同期新高,排名第三位。不過半導體類股第2季營收成長24.26%,遜於第1季的27.02%,第3季的表現仍然需要觀察。其中台積電(2330)上半年營收成長40.03%,雖然在同類股中營收成長排第8名,但是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5,069億元,仍是同類股營收增加最多的公司。同時台積電第2季營收9,337.92億元,較去年第2季成長47.40%,也腃過第1季成長的41.61%,成長動能充沛。

CRIF強調相對於電子科技業的表現亮麗,面對對等關稅的衝擊,傳統產業族群上半年表現極不理想;等待對等關稅放榜的傳統產業,應該做更積極的營運衝擊準備。

 
前財長邱正雄辭世 享壽83歲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融圈傳出,曾任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央行副總裁,產官界資歷豐富的邱正雄辭世,享壽八十三歲。據了解,邱正雄近一年多來健康狀況不佳,久病纏身,接近他的友人指出,如今他的離世,對他而言未嘗不是解脫。

據悉,邱正雄因為妻子前幾年健康狀況不佳,因此對妻子的照顧非常費心,卻因此反而疏於對自己健康的照顧,近一年多來他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連講話都沒有力氣,也令周圍友人及老部屬擔憂。

邱正雄也是美國艾森豪獎的得主,一位與邱正雄熟識的金融圈大老說,邱不只為人謙和,而且學問非常好,當年要不是他從央行被調到財政部,當時已是央行副總裁的他,應該早就當上央行總裁。

邱正雄也曾任安泰銀行董事長、永豐金控董事長,和台大經濟系與財金系的兼任教授,如今邱正雄辭世,也令不少友人為他惋惜。

 
台美擬合建太空港 國科會:拓展更多太空合作可能性
記者江睿智、科技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在台協會(AIT)釋出台美可望啟動「太空港」合作的訊息,國科會表示,台美的太空合作從過去到現在、未來,都在持續進行,對於拓展更多可能性,我方樂觀其成。

對於太空港合作地點,AIT原本在臉書上貼文點出,台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有潛力升級為未來太空港,但在發文不久後,內文刪除「台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文字,引發市場討論。

太空港計畫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利用大型飛機夾帶太空飛行器升空,飛至廣闊的海域上空後釋放,太空飛行器點燃引擎、垂直穿出大氣層,調整姿態後以自由落體方式重返地表,最後降落於指定機場。

美國相當重視太空港發展。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官網提到,美國太空港在日益成長的全球商業太空運輸產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上月美國訂單跳增34% 金額達199億美元 連15月正成長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22)日統計,台灣接自美國訂單持續熱絡,6月自美國接單金額19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跳增34.8%,成長力道驚人,訂單更為連15月正成長,反映美國市場對AI需求不減。

此外,6月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訂單117.9億美元,年增15%,主要是IC設計訂單增加。

經濟部指出,6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6%,今年上半年平均海外生產比45.7%,雙創18年來同期最低。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主因是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廠商提升在國內生產比重所致。

美國及中國大陸為台灣前兩大接單來源國。經濟部統計指出,6月美國訂單199.4億美元,月減5.5%,年增34.8%,以資訊通信增53.1%較多,電子產品增39.9%次之。累計上半年1,119.9億美元,年增28.9%。

6月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接單117.9億美元,月增12.7%、年增15%,主要是電子產品增加16.7億美元、增加31.7%較多。累計今年上半年628.5億美元,年增2.6%。

黃偉傑指出,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之所以增加,主要是IC設計訂單增加,因陸系手機上市,手機晶片是由台灣生產。

此外,針對傳產貨品產能過剩,中國大陸現也開始減少供應,這有助於去化庫存,也可減少外溢到全世界各地。

自東協接單表現也亮眼。6月東協訂單96.7億美元,月減14.6%,年增41.7%,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1.6億美元、增48.6%較多,電子產品增53.5%次之。累計上半年訂單587.8億美元,年增28.3%。

6月自歐洲接單66.9億美元,月減3%,年增2.2%,也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2.2億美元或增7.2%較多,惟基本金屬減少0.8億美元或減 17%,抵銷部分增幅。累計上半年408.6億美元,年增1.3%。

6月自日本接單31.7億美元,月增12.7%,年增38.5%,同樣是資訊通信產品增72.8%,其他產品(如遊戲機等)增73.1%。累計上半年161.8億美元,年增22.8%。

 
台灣飛波士頓只要2.5小時?一圖看懂台美太空港合作
聯合報數位版聯合報數位版
 
國際財經要聞
美企瘋比特幣 川普媒體公司持倉達20億美元股價揚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購入加密貨幣做為準備資產,在美國企業間蔚為風潮,川普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的母公司跟進,表示已持有價值20億美元的比特幣,激勵該公司21日股價收漲3.11%。

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21日宣布,握有價值約20億美元的比特幣與相關證券,約占該公司流動資產的三分之二,並說將繼續購入比特幣與相關資產,且要依據市況,把手上選擇權轉為現貨比特幣。

川普媒體表示,這些資產將用於創造營收,並可能用來收購額外的加密資產。該公司未提供最新的購買細節,但說已另撥約3億美元現金,添購比特幣相關證券的選擇權。

川普媒體的做法,很難不讓人想到策略公司(Strategy)。策略是全球持有最多比特幣的公司,常被視為取得比特幣曝險的投資工具。策略公司自2020年宣布比特幣準備資產計畫以來,一路敲進,如今持有全球約3.05%的比特幣,總值720億美元。該公司近年股價水漲船高,今年來策略股價衝高49%,比特幣則漲26%,漲幅更勝比特幣。

不只比特幣,以太幣也成了熱門準備資產。BitMine建立了5億美元的以太幣準備資產,另一家儲備以太幣的公司The Ether Machine,要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

 
南韓74%稀土仰賴中國 力拚供應鏈多元化突圍
首爾22日專電中央社
中國利用稀土資源籌碼試圖影響他國,其中韓國約有74%稀土進口來自中國,為降低依賴度,及避免受美中兩大強國角力影響,開發替代方案技術、供應鏈多元化成為韓國政府重點因應方向。

稀土作為能源及數位轉型的戰略材料,因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嚴重,受到各國政府嚴格管制,相關產業也因此轉移到規定相對不嚴格、且將此視為關鍵產業的中國,韓國使用的稀土原料也多來自中國。

據韓國貿易協會(KITA)2023年統計,韓國約有74%稀土進口來自中國,其中一些礦產對中依賴度甚至超過90%,例如用於永久磁鐵的釹、用於增強磁性的鏑及用於雷射及通訊設備的釔等,雖然中國官方未正式對韓國實施出口禁令,但從中國2023年加強對鎵、鍺等戰略礦產的出口管制,韓國企業就已關注到相關問題。

韓國西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許晶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稀土供應鏈不穩定在短期內可能造成採購成本上漲,擾亂蓄電池、馬達及各種國防裝備零件等尖端產業的生產計畫,長期來看則可能加劇需求國之間的資源外交競爭,另促使擺脫稀土密集型產業結構的新技術加速發展。

烏山大學未來汽車學系教授文學勳、大德大學未來汽車學系教授李豪根均指出,要靠韓國企業自己開發、生產稀土並不現實。

韓國的稀土蘊藏量約為2597萬噸,但僅占整體使用量的約2.1%,且品質不高,加工與精煉過程成本高昂,同時伴隨環境污染問題,缺乏經濟效益,因此目前幾乎沒有進行開採。若要在韓國境內自行開採,首先便會遭遇環境法規及危及鄰近居民健康的問題。

在這樣的狀況下,開發替代材料及供應鏈多元化成為最有效的應對措施。

韓國政府在2023年制定關鍵礦產供應鏈穩定戰略,2024年則開始擬定稀有金屬進口穩定支援法,進行擴大關鍵礦產庫存、實現進口來源多元化及實現技術自主等應對措施,具體包括擴大包含稀土元素在內的35種關鍵礦產庫存量,並擴大與澳洲、越南、印尼、非洲等國家的聯合礦產計畫,浦項製鐵(POSCO)等大型企業也已在澳洲及非洲投資稀土礦。

不過,李豪根示警,中國政府早已對大量海外礦山進行投資,例如智利礦山的第2大投資方正是中國,即使向外尋求其他稀土來源,過程中可能還是很難避開中國,研發替代材料更為當務之急。

文學勳對此建議,除推動海外資源投資及礦區確保,建立民間聯合投資機制,強化稀土戰略儲備系統及供應風險管理外,應集中支援開發替代材料及發展稀土回收產業,對於民間企業難以獨力開發的物質,應建立與公共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發體系。

許晶則指出,韓國在稀土材料的精煉技術,以及磁鐵製造、回收或替代材料開發上相對具有競爭力,例如目前正快速開發可以減少電動車引擎中稀土元素使用的「磁力馬達」技術。

他說,韓國政府面對「資源武器化」的時代,應擬定長期戰略,除了與美國、日本及歐盟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上合作,企業也應尋求更多元化布局。

 
川普「星際之門計畫」卡關! 軟銀與OpenAI意見不合 建設規模大縮水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上任後,在白宮與OpenAI執行長奧特曼以及日本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共同宣布「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目標是2029年前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AI基礎設施。鴻海(2317)曾傳出篤定能接到多數AI伺服器代工訂單,但該計畫目前進展緩慢,根據美媒報導,迄今未完成任何資料中心交易。

知情人士表示,孫正義與奧特曼在選址等關鍵合作條件上意見不合。儘管雙方在1月承諾將「立即」投入1,000億美元,但如今目標下修為年底前於俄亥俄州建成一座小型資料中心。

與此同時,OpenAI已獨自與甲骨文(Oracle)等業者簽下資料中心協議,三年後起每年支付逾300億美元,總容量4.5GW,接近Stargate年初設定的5GW目標。

 
美國星際之門計畫 被批「虛榮的把戲」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一月與OpenAI、日本軟銀和甲骨文宣布「星際之門」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計畫,如今傳出目標縮減。美國網媒AInvest廿一日報導,星際之門提出大膽願景,要抗衡中國大陸深度求索等對手AI模型,但面臨夥伴關係內部摩擦和財務壓力。

AInvest說,星際之門希望打造美國的主權AI基礎設施,來對抗深度求索等全球各地的競爭對手,但該計畫執行上顯露幾個關鍵弱點。重要投資者軟銀在對星際之門和OpenAI做出數百億美元承諾後,面臨流動性問題。信評機構警告可能調降軟銀信評,迫使軟銀考慮出售阿里巴巴、安謀(ARM)的持股。

此外,儘管星際之門起初承諾更廣泛支持美國AI企業,但該計畫被指獨厚OpenAI,進一步侵蝕外界信任。有批評人士說,星際之門是虛榮的把戲。

華爾街日報廿一日報導,儘管星際之門起步不順,但資料中心開發熱潮不減,川普已說這是國家優先事項。路透廿一日報導,川普將贏得與中國的AI競賽視為要務,回任第一天就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意在消除石油和天然氣探鑽、煤炭和關鍵礦產開採的所有監管障礙,並打造新的天然氣和核能電廠,以讓更多發電容量上線。

川普一月廿一日宣布星際之門時,就說要將技術留在美國,中國等國是競爭者,「我們想做的是,我們要把它(技術)留在這個國家。中國是競爭對手,其他國家也是競爭對手...我將透過緊急聲明提供大量幫助,因為我們情況緊急」。

深度求索的生成式AI模型發布後震驚全球,當時白宮「AI沙皇」塞克斯一月底就曾說,美國仍主導AI領域,但領先中國的優勢僅三至六個月,美國公司過去有點太自滿。

 
台灣為何主宰晶片製造?外媒揭「重視1點」成關鍵 北美欠缺這精神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冠疫情期間的供應鏈衝擊,促使包含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加速將製造業遷回本國,尤以半導體為優先,但並非每個晶片製造生態系都精密到,足以打造驅動許多AI應用的高階處理器。

財星雜誌報導,英國半導體公司Graphcore董事長暨執行長涂恩(Nigel Toon)表示:「人們常忽略文化層面。」「為什麼最先進的半導體是在韓國、台灣、日本生產?這些地方相當重視高品質製造,而北美並沒有這樣的精神。」

南韓和台灣一開始也不是半導體強國。涂恩認為,這要歸功於在1990與2000年代,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外包,創造了讓其他企業專精於晶片生態系關鍵環節的機會。例如ASML製造台積電用來生產由蘋果設計晶片的設備。

即便各國政府現正聚焦建立本國的晶片製造能力,涂恩認為仍須建立一套系統,「人們可以說:『我掌握這個關鍵環節』,同時仍可以讓不同經濟體攜手合作」。

安謀(Arm)商務長暨副總裁艾比(Will Abbey)同意,半導體重要性與日俱增,正迫使各界重新思考投資方式,「這個產業的成熟程度,以及AI的成本,正迫使大家對資料控制和打造自家的基礎設施,產生新的思維」,「半導體與AI已從幕後走向幕前」。

 
要聞
6月銀行房貸利率攀16年新高 平均2.283%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昨(22)日發布統計,6月國內五大銀行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為2.283%,是近16年以來(自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水準;顯示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及銀行不動產自主管理影響下,民眾購屋成本持續墊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央行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要求銀行對不動產貸款進行自主管理,使銀行調整放款結構和利率,致使6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放款平均利率走高至2.283%。

央行昨(22)日公布6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049個百分點。利率下滑,主要周轉金貸款利率較5月下降所致。

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1%,亦較5月的2.236%下降0.015個百分點。

雖然本國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款平均利率在6月走低,攸關民眾家庭支出的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卻逆勢走高,由5月的2.282%,上漲至6月的2.283%,上漲0.001個百分點。

除房貸利率上揚外,其他貸款利率也呈現上升趨勢。6月資本支出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2.558%,為今年4月以來新高;消費性貸款平均利率亦升至2.678%,是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僅有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略微下滑至2.142%,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承作了較多政府部門與大型民營企業的低利貸款。

受到房貸利率上升與信用管制政策的影響,房屋市場買氣明顯降溫。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萬8,095棟,雖較5月增加5.2%,但年減幅高達24%。累計上半年建物移轉棟數為10萬202棟,年減26.6%,顯示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

 
人+科技…提升找房滿意度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傳統刻板印象認為房仲仰賴人際關係與銷售話術,只要利用AI幫忙找物件,房仲就會被取代;隨著AI發展的日趨完善,也引發許多人對於AI未來是否會取代房仲服務的焦慮。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AI確實能加快資料比對、依條件配對房子,但它讀不懂每一道需求背後的「人」的考量。

塗振宏指出,每一位消費者的需求和面對的找房痛點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服務過程中,需要房仲用經驗和細心去探索消費者面臨的狀況,協助釐清需求,幫助消費者做出最佳判斷。

塗振宏舉例,換屋的客戶不一定是為了改善生活空間,可能更希望就近照顧年邁的父母。

這些細膩的判斷與消費者的共鳴,正是房仲無法被AI取代的核心,「因此房仲是人與人之間的產業,才是永慶房屋最不可被取代的價值。」

不過塗振宏也指出,雖然房仲的角色無可取代,但「人+科技」的合作,將有效提高經紀人員的服務效率、經紀人員也有更多時間提供細膩服務,帶動消費者滿意度的全面提升。

永慶房屋從2000年起便投入房產科技研發,持續打造,如「AI智能配對系統」、「i特助」、「AI煥裝」、「AI導覽」等工具,把AI導入服務流程,讓同仁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服務上。根據永慶內部統計,在永慶AI服務上線後,平均縮短客戶近四成找房時間、縮減經紀人員超過八成的人力作業時間,提升成交效率。

隨著「永慶AI特助」的上線,塗振宏認為,有望帶來服務效率和品質的飛躍提升。

不過他強調,AI難以取代房仲角色,但可以為房仲帶來更多服務機會,因此在AI時代裡,永慶房屋仍要大舉徵才、培育更多夥伴,帶給消費者更好的購售屋體驗。

 
經發顧問促擴充AI人才庫 扶植新創投資、協助全球布局受關切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昨(22)日召開今年首場經發會顧問會議,此次採分組輪流開會模式,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會後轉述,多數顧問最關切三大議題,包括AI人才庫、如何扶植新創產業投資、及如何協助更多產業全球布局,希望在2040年培育千萬AI人才。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日親自召開會議,共17位顧問出席,包含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詹文男、Appier董事簡立峰、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永豐金董事長陳思寬、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此次會議,政院向經發會顧問報告AI新十大建設草案,並聽取產業代表意見,卓榮泰表示,各國已視AI為國力競爭關鍵,將顯著影響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前景。

劉鏡清會後召開記者會,並轉述會中顧問意見,他提到,多數委員認為,台灣現在百工百業都需要AI,擴充AI人才庫有其必要。且台灣企業中階幹部多是40歲以上,這年紀大多不熟悉AI,但又是決策者,政府如何幫這群人學會AI,非常重要。

原本在草案中設定2040年要培育百萬AI專才,主要偏重AI技術人才,但顧問認為,應將範圍擴大至會用AI工具的人才,以符合未來趨勢,因此顧問會議過後,將2040年培育百萬人才目標,調整為千萬人才,並規劃推動AI檢定認證,「像是英檢概念」,達成期程不變,一定會定在2040年,盼屆時大多數決策者都是AI人才。

其次,劉鏡清說,顧問也提到新創產業扶植,未來將透過導入國發基金,讓新創產業遍地開花,國發會預計8月底公布「創業綻放計畫」挑選百家新創產業,透過獎金機制投資,前三名可獲1,000萬獎金,剩餘的再挑選六名注資600萬,其餘達標企業可獲300萬補助。

劉鏡清表示,顧問提到目前國內新創產業最常賣給國外公司,如果可以鼓勵台灣大企業併購,對企業未來發展、技術面會比較好,未來也會朝向這方向研議是否有望在併購上給予租稅抵減等優惠措施。

第三,顧問也關心到的就是產業出海,劉鏡清說,會透過國發基金引導設立國際創業連結辦公室。

 
台版肥咖申報 件數、金額雙增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22)日公布113年度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CRS,俗稱台版肥咖條款)申報統計,申報金融機構共1,842家,申報澳洲、日本、英國稅務居住者金融帳戶合計超過20.3萬筆,帳戶餘額1,719億元,收入金額464億元,雙雙年增。

財政部表示,台灣與這三國投資往來關係密切,經濟表現優於其他主要國家,各項申報數據皆出現成長。

為透過稅務用途資訊自動交換防堵納稅義務人將所得或財產隱匿在外國金融機構規避稅負,我國與他國依照租稅協定及主管機關協定方式,進行CRS交換。台灣主要提供澳洲、日本或英國稅務居民金融帳戶資訊給三國政府,這三國也會將當地屬於台灣稅務居民的金融帳戶資訊,交換給財政部,協助掌握國人在海外收入情形。

國際財政司長李明機表示,113年度CRS網路申報已於6月30日完成,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統計,申報金融機構計有1,842家,申報屬澳洲、日本或英國稅務居住者持有或控制的金融帳戶資料,一共有203,336筆、年增近11%。在這三個國家中,以日本帳戶筆數最多、達134,317筆;其次為澳洲38,350筆;英國30,669筆為第三;成長幅度以澳洲增加最多、年增16.33%,英國年增14.05%區次,日本年增8.55%。

在帳戶餘額(存量)部分,澳、日、英合計帳戶餘額1,719億元、年增6.64%。以金額來看,日本861億元最多、其次為英國565億元,澳洲293億元為第三,但成長幅度中,以英國年增12.33%最多、澳洲6.93%居次,日本則為3.11%的個位數成長。澳、日、英合計收入(流量)金額464億元、年增25.75%,其中以澳洲191億元、年增達51.59%最為明顯,英國為75億元、年增15.38%,日本198億元、年增11.24%。

李明機分析,數據反映台灣與這三國投資往來關係密切,再加上去年台灣經濟、股市表現也相當不錯,也有可能與匯差有關。

 
追繳重購退稅 三個例外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桃園市地方稅務局表示,適用土增稅重購退稅案件,將列管五年,列管期間再移轉或遷出戶籍將會被追繳土增稅,但有三大例外,因子女就學需要、公務派駐國外或土地所有權人死亡而遷出戶籍,只要仍作自用住宅使用,確定無出租或營業,則可免追繳原退還土增稅。

《土地稅法》規定,若民眾出售自用住宅用地後,在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兩年內,重購另一筆作為自住使用的土地,且新購土地地價高於原出售土地地價,扣除原本繳納土增稅後,仍不足支付新購地價者,就可申請退還部分已繳土增稅。

為避免退稅優惠遭濫用,法令規定重購土地自完成移轉登記日起須列管五年,列管期間內,稽徵機關每年會清查,如有再行移轉、出租、營業或遷出戶籍等不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規定情形,會被追繳原已退還的土增稅;除非戶籍遷出,是因為前述三大例外情形。

 
川普「星際之門」卡關波及AI鏈 鴻海、神達等大筆訂單恐飛了
編譯季晶晶、記者吳凱中、林薏茹/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為強化主權AI布局而啟動的「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傳出主導方OpenAI與軟銀因選址等關鍵條款意見分歧,計畫宣布至今六個月進展緩慢,甚至毫無動靜,震撼市場。

星際之門計畫總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近新台幣15兆元),被譽為北美最大AI基礎建設。星際之門計畫卡關,市場憂AI基建規模可能大幅縮水,「協力廠大筆訂單恐飛了」,拖累鴻海(2317)、神達等主要代工廠後市。

受相關消息影響,台股昨(22)日由AI概念股帶頭殺,廣達重挫4%,緯創、緯穎、英業達、鴻海同步收黑。輝達周二早盤跌逾3%,甲骨文跌逾2.8%。

川普今年元月上任後,在白宮與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及日本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共同宣布星際之門計畫,目標2029年前投資5,000億美元,其中,OpenAI和軟銀各自承諾出資180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啟動這項計畫,初期合作夥伴包括甲骨文和阿聯業者MGX等。

華爾街日報披露,星門計畫宣布已六個月,至今連一座資料中心的建設合約都還未敲定。知情人士指出,關鍵在共同主導專案的軟銀及OpenAI,對選址等合作方案關鍵條款經常意見分歧,核心為有多少資料中心,要在與軟銀支持能源開發商SB能源公司相關場址興建。

奧特曼也在一些並非由OpenAI與軟銀所資助的計畫,使用「Stargate」名稱,而申報資料顯示,「Stargate」商標是由軟銀持有。

星際之門計畫初期原預計在德州興建十個資料中心,並計劃擴大至更多州。據外媒報導,儘管雙方元月承諾將「立即」投入1,000億美元,但如今目標已下修為今年底前在俄亥俄州建置一座小型資料中心。

奧特曼和孫正義則表示雙方合作順利,奧特曼上周以視訊出席軟銀在東京的一場活動時,表示雙方初步目標是共同興建一座10GW(10億瓦)的資料中心。OpenAI和軟銀也在共同聲明表示,仍在多州推行計畫,正以超大規模與速度部署AI基礎設施。

OpenAI已獨自與甲骨文敲定資料中心協議,總容量4.5GW,若加上與CoreWeave敲定的更小型協議,OpenAI已取得星際之門計畫今年初設定的5GW目標容量。

星際之門投資額龐大,市場期盼該計畫為台灣AI族群業績添補丸。業界原預期,鴻海幾乎篤定吃下多數AI伺服器代工訂單。神達是甲骨文AI伺服器重要協力廠之一,也可望受惠。

 
選舉慘敗利空兌現? 富拓:日圓須警惕多重風險情境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陳文操指出,儘管日本大選結果公布後,日圓展現出一定的強韌,但目前市場上看漲日圓的投機性多頭部位仍處於高位。一旦出現提前選舉或放鬆財政政策的相關呼聲,日圓可能出現快速回跌風險。

陳文操表示,市場對於潛在的財政刺激政策,如減稅或額外預算支出,仍抱有一定期待。若未來政治風波導致相關政策落空,恐將對市場情緒造成進一步衝擊。從7月行情來看,日圓持續受到一連串「內憂外患」的壓力影響,美日匯率則呈現一波強勁上攻。儘管選舉結果兌現後帶來短線回跌,但整體升勢未被破壞。不過在中期走勢方面,結合第2季以來的反彈結構,仍有必要防範匯價在逼近 151.60 附近時,出現潛在的加特利(Gartley)諧波型態回撤。

自從日本央行今(2025)年1月升息後,市場預期其將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日圓曾一度大幅反彈。不過,自4月下旬以來,受政治不穩、美日關稅談判緊張及日本央行持續偏鴿等多重因素影響,日圓匯率陷入劇烈震盪,短期內恐難有明顯突破。

石破茂在上任初期曾強調貨幣政策正常化,其立場一度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然而,隨後的政策表述漸趨模糊,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將於7月30日至31日召開的政策會議上維持現行利率立場,但也可能上調最新的季度通膨預測。

近來日本食品價格飆升,進一步推高整體服務業成本。6月扣除新鮮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年增率達到3.4%,創下去(2024)年1月以來新高,並超出市場預估的3.3%。

日本央行這次上調通膨預測,可能暗示新一輪升息即將來臨。該行也持續密切關注通膨的潛在韌性,尤其是在工資—價格螺旋效應逐漸浮現之下,通膨已朝著其2%的政策目標邁進。

受此影響,隔夜指數掉期(OIS)所反映的市場隱含升息機率近期明顯上升。然而,日本央行的政策動向仍受到美日關稅談判進展的制約。

選舉後局勢對日股的影響更加複雜。不過從技術面來看,匯價短期走勢相對清晰。日經指數5月下旬以來維持震盪上行格局,目前仍未遭破壞。而 40,000 點整數關卡將成為觀察市場人氣強弱的關鍵分水嶺。

從波浪結構來看,股指在6月底突破今年1月創下的年內高點後,市場自去(2024)年7月以來的大型ABC調整浪可能已經告一段落。

若指數進一步上破年內高點,將有望奠定再次挑戰歷史高位的技術基礎。相反,若走勢跌破近期升勢的關鍵支撐,則可能意味著市場已開始反映包括政局不穩與關稅不確定性等在內的負面衝擊。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