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92期】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 台股最悍生力軍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23第939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盤點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
有哪些生力軍?
周台英以學分要脅抽200管血
台師大沒說清楚的離譜疏失
 
   
封面故事
   
盤點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
有哪些生力軍?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我們一年大概生產…,50萬顆。」湧盛電機總經理萬芸榮語氣平穩地說道。即使在他所屬產業中,「50萬顆」已是應提高聲量的數字,他仍不疾不徐地解釋:「在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售後市場』中國,能達到50萬顆這個生產水準的廠商,估計不到10家。」

湧盛是全台最大的汽車空調壓縮機製造商,出口數量多年來占全國逾95%,其產品已與豐田、賓士、BMW、奧迪等品牌深度綁定。儘管如此,目前仍潛伏於興櫃市場,尚未上市或上櫃。

而興櫃市場的驚奇,遠不止於此。

今年6月,成交金額達866.9億元,月增幅高達121%。其中約4成增量來自單一個股——鴻勁科技。這家主攻AI晶片測試分選機的公司,已成為興櫃第二檔千金股,並在市值上超越致茂,成為台股半導體設備股第一大市值企業。

湧盛與鴻勁,只是潛伏在資本市場邊陲的「台灣之光」縮影。

根據《今周刊》與《經濟新報》共同製作的「2025年台灣未上市企業一百強」,無論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金融、生技醫療或綠能產業,均有營運表現不俗的公司浮上檯面。

獲利排名第一的明緯,EPS高達43.84元,是全球標準品電源供應器第一大品牌,銷售額位列全球第五。其次是EPS 32.9元、年增率72.3%的鴻勁。前十名企業多為半導體相關,例如和淞、矽科宏晟、慶康科技,也有傳產如新代、振大環球,以及壓縮機王者湧盛入列。

從產業別來看,金融業進榜最多,有17家,其次為半導體(11家)與生技醫療(9家)。值得一提的是,進榜的生技企業多非上市櫃,而是「公開發行公司」,其中,去年獲利成長高達214%的精能醫學,最具代表性。

精能由台大生醫博士林威佐創立,專攻「神經調節技術」,是台灣第一家進軍「生物電子藥」領域的醫療器材公司,並獲美敦力青睞投資與合作。其開發的StimOn疼痛舒緩裝置,已取得美國FDA與台灣衛福部許可,正式投入市場。去年,精能更將CDMO業務出售給可成,專注於療法平台與臨床布局。

在綠能領域,第68名的天能綠電也表現亮眼。成立僅4年,已成為台灣交易量最大的綠電供需媒合平台,並於今年六月登錄興櫃。總經理唐亞聖以「帶兵打仗」自況,靠著速度與信任突圍售電市場,並預期至2030年前持續維持每年20至50%的營收成長。

除了傳產與科技,餐飲業也有搶眼表現。國人熟悉的金色三麥,去年每股大賺10.01元,是餐飲榜首。董事長葉冠廷指出,他們靠的是「體驗式餐酒館」定位與AI工具Amazon Forecast導入,讓各門店能預測銷量、精準備貨,進一步降低兩成食材浪費,並計畫持續擴大AI應用至顧客數據分析與新品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百強榜中也有5家來自創新板。該平台設於2021年,原為協助尚未獲利但具技術門檻或創新模式的新創企業募資。初期成效不佳,直到今年「創新板2.0」上路後,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放寬轉板與公開申購條件,資金活水才真正湧現。截至六月中,創新板累計成交值已超越去年全年。

證交所團隊指出,像六月申請創新板的暉盛科技,股價兩日內即上漲12%,表現甚至超越同時間申請上市的資拓宏宇。這也顯示,在投資人眼中,創新板與上市櫃的評價界線正在模糊。

當興櫃市場的成交值可與上市指標股齊觀,當創新板企業的表現不再被視為次等選擇,這些「未上市好股」的亮度早已不再只是曖曖內含光,而是成為台股中不可忽視的潛行軍。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2 期謝謝!)

周台英以學分要脅抽200管血
台師大沒說清楚的離譜疏失
今周刊•撰文:馬揚異

台師大女足隊驚傳學生長年被教練要求「抽血換學分」,引爆師對生霸凌、違反研究倫理等爭議。此案反映出學校教評會輕縱、學術倫理審查疏失等問題,背後隱藏的機制缺漏,必須持續追蹤檢討。

「大家認識我,是因為我(擔任足球國手)的歷史,但這不足以造成我傷害她們的理由。還是希望球員原諒我??,接受我的道歉。」7月19日,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教授周台英,在校方召開的記者會上,語帶哽咽對著鏡頭鞠躬致歉。

這是由周台英帶領的台師大女子足球隊員,過去8年流著淚、被迫抽取無數鮮血後,終於等到的一句道歉。

2017年起,台師大女足教練周台英,與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忠慶,在一系列精準運動科學研究計畫中,以扣畢業學分要脅女足隊員配合抽血,讓許多學生不堪壓力退隊、休學。

擔任吹哨者的前隊員簡奇陞控訴,寒暑假期間,隊員須連續抽血14天,每天抽兩管,大學間,她一共被抽超過200管血。甚至,抽血不是皆由專業醫護執行,因人員操作生疏,單次抽血常入針10幾次,在球員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輕縱霸凌》調查後保留教職

隨著荒謬事證逐一曝光,這起近年最黑暗的校園霸凌與學術倫理醜聞,引爆群眾怒火。儘管記者會當天,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親上火線說明、數度坦承失責,周台英更落淚致歉,但顯然為時已晚。輿論依舊一面倒,批評是「鱷魚的眼淚」。

眾怒難平,是因為早在八個月前,台師大就有機會詳盡調查、做出懲處,但校方一再包庇,只想息事寧人。

事實上,去年11月底,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就在質詢踢爆這起抽血案。當天,台師大依法展開調查,卻在事實未明朗前,直接發聲明否認強迫取血;周台英更在當晚將女足隊員關進隊室,飆罵33分鐘,意圖揪出吹哨的學生。

今年4到5月間,台師大陸續完成霸凌和學術倫理調查,確定當事人有霸凌行為、違反研究倫理,校方卻從輕處分,也未針對過往相關研究全面擴大調查。

雖然逆風發聲的簡奇陞,在得到校方道歉後,表明目的已達成,將卸下被害者身分、不再受訪;據傳,台師大系級教評會也在7月22日決議解聘周台英。但這起案件中,師對生霸凌遭輕縱,校方研究倫理審查失職等,都反映現行機制漏洞有待修補,需要社會持續關注追蹤。

首先是霸凌處理機制。今年4月10日,台師大校園霸凌防治委員會對女足案的調查結果出爐,經由外部專家參與調查,確認周台英強迫學生抽血、未事前填寫受試同意書等行為,已經構成師對生霸凌,建議予以解聘、2年內不得聘任為教師。

然而,台師大的系、院、校等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稱教評會),卻不採納這紙建議,只對周台英做出不予晉薪、不得兼職兼課、不得擔任主管職等五項行政處分,保留其教職,且未敘明處分理由,讓霸凌防治委員會失去功能,形同虛設。

事實上,根據《教師法》第14、15條,當教師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侵害,都應予以解聘、甚至終身不得聘任。過去多名女足隊員因不堪抽血的身心折磨而休學,早已構成解聘要件,教評會的處置顯然是輕縱。

儘管如此,依照現行《校園霸凌防治準則》,大學師對生霸凌案件的終局處分,若不到停聘、解聘程序,就不須報教育部核准,只要將決議書寄給雙方當事人,並附上救濟管道。也就是說,即使抽血案情節嚴重,但因為教評會「從輕發落」,反讓教育部無從追蹤校方處分、保障受害者權益。

教評漏洞》審議成員皆教授

依照台師大教評會設置辦法,三級教評會委員都是由系、院、校級主管召集各系所學院教授組成。儘管教評會主要負責教師聘用、升等與評鑑等工作,但在處理涉及學生權益的霸凌案中, 教評會清一色由教授組成, 未納入多元代表,恐怕難做出公正客觀的評議。

據了解,台師大霸凌委員會針對周台英做出解聘處分的建議,早在「第一關」系級教評會就被推翻,理由是認定周師有悔意;由於參與評議成員多是周台英系上同事,容易導致「師師相護」,院、校教評會也尊重並維持系教評會決議,造成輕縱結果。

對此,民進黨立委范雲建議,未來教評會處理類似案件,應比照《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第30條,在做出「由重轉輕」的議處前,通知被害人陳述意見,並評估讓霸凌防治委員會或調查小組成員得列席說明,才能讓被害人與專家的聲音傳入教評會。

除了霸凌案件處置失當外,這些研究計畫荒腔走板的抽血過程,也反映校方對於研究倫理審查的輕率態度。

監督失職》七年未查出違規

台師大說明,涉及女足隊強迫抽血的多項研究計畫,都有通過學校倫理審查委員會(以下稱倫審會)審查。關鍵在於,計畫主持人後續沒有依照計畫執行、違反研究倫理。

此外,台師大也點出,除了前述通過倫審會審查的計畫,另有一項周台英自籌經費執行的計畫,沒有申請國科會補助,未送倫審會審查,校方無法掌握計畫執行狀況。

然而,在熟悉研究倫理審查的專家眼中,這些解釋不僅意圖卸責,更有違專業。

一名專精人體研究與臨床試驗的法界人士指出,倫審會針對已通過、執行中的研究計畫,都有不定時「實地查核」機制,監測計畫執行是否偏差。以本案來看,受試者是學生,屬於人體研究中「易受傷害族群」,又是參與侵入性的抽血實驗,按照常理,台師大倫審會應該針對這類高風險研究加強抽查,甚至在執行期間與受試者電訪,避免受試者權益受到不當侵害。

儘管大學研究計畫數量龐大,每月召開一次倫審會,不見得能夠即時掌握違反倫理的案件。然而,台師大女足隊的抽血行為最早可回溯到2017年,到2024年被踢爆前,倫審會竟不曾在查核過程中發現違反倫理情節,難辭其咎。

至於周台英自籌經費的研究項目,該名專家點出,無論有無申請國科會補助,但凡涉及人體實驗,計畫都應該交付倫審會審查。

然而,台師大在記者會上只以一句「因為沒送審,所以不知道有沒有採血」簡單帶過,淡化校方作為研究機構的監管責任,也未具體提出未來如何把關自費研究的倫理審查,難以取信社會大眾。

此外,針對部分研究由「學長姊」執行抽血,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吳欣席指出,抽血屬於廣義的醫療輔助行為,當時研究送審計畫也有註明抽血會由專業醫護人員執行,計畫主持人卻違反計畫,不僅違背研究倫理,更恐涉犯《醫師法》密醫罪,衛福部作為《人體研究法》主管機關,應加強把關這類違法行為。

台師大一句遲來的道歉,雖然換來部分女足隊員的原諒,但這樁駭人醜聞,不僅反映由教授組成的教評會,容易忽視受害者聲音與霸凌調查小組專業意見,更凸顯現行倫審會查核機制失靈亂象。

這些結構性問題,不僅台師大須深刻反省,作為主管機關的教育部、國科會,也應該檢討教評會的霸凌處議程序,強化對各研究機構倫理審查的監督,才能避免未來仍有無聲的學子,再度成為制度漏洞的受害者。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2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首批退稅585億元!362萬人符條件,入帳時間、退稅對象方式、3梯次時程一次看

鴻海(2317)目標價300元,真的假的?達人從3指標預估合理價

5年專利侵權訴訟逾80起!專利連結制度上路,為何卡住國產學名藥?

三政策助攻陸港股大漲,後市仍有戲?

台積電二奈米加持明年成長動能,法人紛調升獲利目標!想入手待拉回月線再布局

倫敦博物館 可預約摸館藏
博物館蘊藏歷史文化瑰寶,但許多文物並未公開展示,而是鎖在倉庫裡妥善保存。英國倫敦新開幕的「V&A東倉庫」(V&A East Storehouse)開放民眾線上預約,在專業館員的協助下,讓大眾免費、近距離欣賞,甚至觸摸有興趣的館藏。

台灣職場 vs. 美式商務:8句看起來很禮貌,其實有點怪的英文
你是不是也習慣用:"Sorry to bother you again." "Please kindly confirm." "We will wait for your reply." 你以為很有禮貌,對方卻不回信、或是表情冷冷的?問題不是英文有錯,而是用了「東方邏輯的英文」,在語氣文化上出了錯。今天來看看這8句常見的「禮貌陷阱英文」,怎麼說,怎麼寫,才能在美式職場真正做到「有禮但有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