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90期】解密台光電鐵血掌門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09第937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台光電如何讓輝達沒它不行?
鐵血掌門經營心法解密
《大而美法案》過關!
台灣企業赴美迎禮包
 
   
封面故事
   
台光電如何讓輝達沒它不行?
鐵血掌門經營心法解密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光電總部,已經在桃園觀音矗立30多年了,7月1日,烈日當空,廠區建物被曬得明晃晃地,今周刊採訪團隊拉開這扇向來不對媒體公開的總部鐵門,探訪這座神秘的CCL(銅箔基板)王國。

台光電股價最慘5元,22年後叩關千金股,這間低調的公司,如何成為市值超過3300億元的一方之霸,讓蘋果手機、輝達伺服器、雲端4巨頭,沒它不行?出身將門的董事長董定宇,正是它勝出的關鍵。

放眼目前最高規格M8、M8+等級的CCL技術、產量和市場,台光電都雄踞在市佔第一的寶座上。

現在台光電市值已經超破3300億元,把傳統巨擘如和泰汽車、遠傳拋諸腦後,但是台光電一如既往地,維持低調傳統,董事長董定宇更是神秘,幾乎從不拋頭露面。

這次,《今周刊》團隊獨家走入台光電觀音總部大門,直擊CCL王國的神經中樞。

拾階上二樓,肅穆感更撲面而來,幾面牆上,分別掛了裱好框的書法墨寶。一幅寫著三個大字「不貳過」,另一對聯,則龍飛鳳舞提字「勝己者勝天下」、「立自我成無我」,落款是書法家王文志,旁邊標註著「董定宇摘句」。

框裡字是董定宇自己的信條,也是給員工的教戰守則,而在台光電,董定宇的話就是金科玉律。

董定宇極度不愛曝光,不過,從台光電總部散發出的氣質,就能想像董定宇的風格行事。

董定宇是軍武子弟,是貨真價實的將門之後,他的舅公何應欽是歷史課本上會出現的人物,官拜中華民國四星上將,在抗日戰爭中地位僅次蔣介石,日軍戰敗的1945年,他代表中華民國,接受日本三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投降。

將門虎子,領兵打仗果然是家學淵源。「專注、決策力強。」只要認識董定宇,對他的評價都是如此。

2009年台光電打入蘋果供應鏈後,一直以來都和蘋果維持CCL材料獨家合作關係。然而2017年,情勢丕變。

但當年蘋果藉由更換材料為類載板,要壓低台光電價格,董定宇連報價都沒有,選擇暫時讓給日商日立、松下。但他深知日商價格壓不下來,產能也不足。兩年後,台光電果然發展出類載板技術,並殺回蘋果。

如今董定宇雖然頭頂著CCL冠冕,但在20多年前,他卻是在台光電幾乎濱瀕臨破產的時刻,毅然跳下來接掌家族事業。

台光電一度因投資、經營問題,欠稅2億、欠銀行13億,欠子公司員工3個月薪水。董定宇接下棒子後,才重新帶著台光電走上逆轉之路。「技術」、「生產」、「客戶」,對董定宇而言,都是企業往「101」頂點爬的關鍵。

台光電先守住獲利最高的技術:HDI板材料,並開始開發自己的無鹵素板材產品。蘋果公司率先決定全面採用無鉛或無鹵素?組件後,台光電先贏一仗。HDI更起了大作用,當輝達找上門,台光電立刻為輝達量身開發新材料,成為日後輝達第一代AI伺服器上的獨家產品。

台光電也不斷設廠擴充產能,並直接組成行銷團隊,直面輝達、4大雲端供應商等終端客戶。

這幾年,AI需求暴增,台光電在穩健基礎上成為霸主,在高階CCL上更無人闢敵,台光電現在幾乎統治了高階CCL M8、M8+領域,M9技術也取得領先。

堪稱工作狂的董定宇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做到不錯,就要投入。」在他帶領下,台光電確實走向歷史巔峰。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0 期謝謝!)

《大而美法案》過關!
台灣企業赴美迎禮包
今周刊•撰文:陳子萱

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延續川普過去的減稅改革,更加大企業優惠措施。但台灣企業赴美是否能真正受惠?而法案終止綠能補貼的措施,可能撼動全球的綠能布局嗎?

7月4日美國國慶日當天,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國會通過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當作送給美國的生日大禮,「這項法案將讓美國像火箭一樣起飛!」他說。

這項長達近900頁的法案,內容涵蓋個人及企業減稅措施、終止再生能源優惠、削減醫療及社福支出、調高聯邦政府舉債上限等層面,在眾議院歷經超過7小時辯論,最終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些微差距驚險通過。

經參眾兩院修正通過的版本,除了將川普在2017年推出、原訂於今年底落日的減稅政策,效期改為永久以外,法案還同時加碼擴大企業投資優惠、加強石化業補貼。這項將加劇美國赤字的法案,被外媒評論是徹底實現川普意志。

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也說,《大而美法案》將複製川普第一任期的成功、讓美國成為最偉大的經濟體,「不過,這次要執行得更徹底。」

赴美設廠 享企業租稅優惠

儘管《大而美法案》的多數影響在於美國內政,但其中協助川普兌現「製造業重返美國」支票的企業租稅優惠條文,對有意赴美設廠的台灣企業來說,確實捎來一些好消息,預期能帶來利多。

根據法案,企業在今年1月19日後添購的設備或資產,支出可全額折舊;自2022年起在美國本土投入的研發支出,也可於發生年度全額扣抵。

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解釋,法案適用於美國「國內」公司,因此受惠對象將是在美國設廠、設立研發中心的台灣企業。

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台商能否真正享受優惠,還須觀察。蘇宥人進一步分析,台灣企業雖然會在美國進行研發,但智慧財產權可能登記在台灣,如此一來是否符合「美國本土研發」定義,仍有待美國政府釐清。

關於招商優惠的另一重點,則是將半導體等先進製造業的投資稅額抵免從25%提升至35%。這項條款僅適用於二六年底前的投資案,顯然是因為川普期待企業「加速」來美投資,但對台灣企業來說,就必須與時間賽跑。

蘇宥人提醒,與其他國家相比,在美國設廠的整體成本仍偏高,短期租稅優惠是否等於長期競爭優勢,企業赴美前仍應務實評估規畫。

而正考慮赴美的台企或許也還在觀望:川普為了振興美國製造業,是否還會祭出下一階段的招商優惠?

相較於「大而美」主要聚焦美國國內,蘇宥人認為,今年初美國眾議院通過、接下來將交由參議院審議的《台美類租稅協定》,主要可避免台美雙重課稅,是台商更要關注的議題。若能順利通過,將有助於減輕台灣企業的經營成本,這才是美國真正能送給台灣的一份大禮。

蘇宥人舉例,目前美國的股利扣繳稅額高達30%,也就是台灣企業若想把美國子公司的盈餘,匯回台灣分配給國內股東時,要先被扣掉三成稅金,「這個額度通常讓台商無法承擔,錢根本匯不回來。」

根據眾議院通過版本,股利稅額有望降到10%。蘇宥人觀察,目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正準備赴美,初期投資可能先歷經虧損,還感受不到扣繳稅額的嚴重性;但設廠3到5年後,當台商開始賺錢,若能有這些稅收減免,對台商而言是實質長期利多。

全新思惟 應認真打正規戰

面對川普帶來的不穩定局勢,時而祭出關稅威嚇、時而拋出優惠,讓企業看得眼花撩亂,專家則建議以全新作戰思惟因應。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林永智觀察,過去台商面對中國、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多是看到有利可圖就快速在當地成立公司,他形容這樣的做法,就像以非正規、小規模的「游擊隊」伺機攻入市場,登陸建立「灘頭堡」後,再讓母集團、供應大廠等正式部隊大舉占領。

「但面對美國市場,企業必須認真打一場『正規戰』。」林永智說,企業應從供應鏈高度擬定「前線戰術」、準備「後勤糧草」等完整計畫,再決定是否登陸。畢竟,美國的勞工文化、語言隔閡,對台灣幹部仍是挑戰之外,美國的法規複雜且執法嚴格,他認為,個別企業若貿然派出「游擊隊」試水溫,可能先觸法遭罰或踩紅線。

林永智建議,企業要先了解自己在美國市場及供應鏈的角色,例如中型企業作為半導體供應商,不一定要隨大廠進軍美國,而是思考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助攻」。整個供應鏈也可藉此討論價格、物流成本的合理負擔機制。

綠能轉彎 不削弱減碳趨勢

除了向全球企業招手,《大而美法案》另一個備受矚目、同時也將牽動全球與台灣的焦點,就是大幅刪減綠色能源補貼。此舉意味著全盤推翻拜登政府政策,讓美國能源政策180度大轉彎。

2022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拜登政府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及通膨惡化而推出的《降低通膨法案》(IRA)。這部預算4370億美元、號稱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氣候因應計畫,其中有超過8成經費用於減碳,包括電動車、太陽能、節能家電等補貼;以及透過綠色投資推動淨零轉型,這也是目前台灣環境部「綠色成長基金」的重要參考依據。

但這套政策實施不到3年,就被川普按下歸零鍵。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直接刪除電動車、潔淨能源等稅收優惠,還反過頭來擴大對石油及天然氣業者的補貼,對美國再生能源發展造成嚴重衝擊。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美國綠能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動力,只剩下州層級政策,以及企業的RE100(國際再生能源倡議)承諾。他引述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預估,川普此舉將讓美國2035年的再生能源占比,從50%降至25%;美國從2005到2035年的減碳幅度,也將從44%銳減至25%。

儘管美國淨零政策遇逆風,但布局綠能產業的台灣企業,目前也不必過度擔憂。

「川普政策並未具國際擴散性。」趙家緯分析,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全球能源投資報告,2024年全球能源總投資金額約3兆美元,其中已有2兆美元為潔淨能源,化石燃料僅1兆美元,且兩者差距仍持續擴大,顯見能源市場已徹底質變,不會因為川普政策就回歸往日光景。

此外,在規模兩兆美元的全球潔淨能源投資當中,美國的投資額原本就僅占15%,只要歐盟、中國等重要國家仍堅持減碳目標,綠能產業不至於出現萎縮。

尤其,再生能源仍是填補AI產業電力缺口的關鍵拼圖。趙家緯指出,儘管美國大舉開採阿拉斯加天然氣,但最快也要30年之後才能供氣,這段期間,仍需要太陽能、風力、儲能等再生能源補位。因此從全球減碳趨勢,以及業界務實考量來看,企業不會輕易放棄再生能源投資。

川普政府試圖用包山包海的《大而美法案》,一口氣滿足所有的政治目標,台灣企業看似也從中獲得相當優惠,但面對多變的川普與美國政局,台商若想在美國安穩落地、長期發展,仍需有綜觀全局的戰略思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0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北捷電扶梯「兩側站立」為何難見效?日本地鐵花1年「單側行走減9成」怎辦到的?

日圓史上最甜價「0.2019」!換10萬台幣多賺8張環球影城門票,再衝一波換匯?

環球晶股價600?300元,營收下滑逾1成、獲利腰斬過半...沒搶到AI商機?

宏佳騰推油電整合大計,新款瞄準學生客!二代接手改革,打造台灣首輛跨騎型微電車

「1元台幣兌5日圓」匯率升到夢幻價,搶買日股史上最甜時機!達人授教戰祕笈

贏家通吃 5大產業起漲不回頭
近一個月來,以歐洲、韓國為首的股市表現相當強勁,不是創歷史新高就是今年新高,包括美元走軟的美國亦同,這次美股反彈,半導體族群力道不弱,美光及低基期的設備應材、科磊都反彈過今年高點。當然甲骨文、博通及微軟率先創新高,輝達距離高點不遠,台積電ADR亦同,顯見資金對於AI還是相當青睞。

大稻埕乾貨行貓店長一條街 粉絲遍布全球卡哇伊人氣PK
大稻埕許多看似嚴肅的老闆,一聊到貓就整個人融化,笑容滿面地細數自己的愛貓很會撒嬌、多才多藝,人氣旺盛甚至有日本客人回國後還特地寫信來問候貓咪等等。這些喵星人悄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大稻埕古意盎然的紅磚街區多了幾分溫柔的風景。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