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手機品牌OPPO,日前宣布Watch X2系列智慧手表,率先上線中國移動「一號雙終端」eSIM業務,成為2023年暫停後首個在消費級終端實現eSIM商用的案例。
中國聯通則悄悄上線eSIM手機業務測試頁面,顯示「在eSIM手機商用試驗階段,首次辦理本業務的用戶需透過線下通路辦理」,不過該頁面隨即被撤下。
eSIM是一種嵌入式的用戶識別模組,可讓消費者啟用電信業者的行動方案,而不需要在裝置中插入任何物件。eSIM能帶來許多好處,比如可以免去漫遊費用,還能更輕鬆地更換電信業運營商。
大陸電信商相關人士確認,電信商eSIM業務的確已經恢復,但仍集中在物聯網及智慧穿戴領域。
中國經營報報導,Omdia資深首席分析師楊光分析,eSIM在智慧手表、可穿戴設備上的應用進展較快,主要是因為電信商視為新業務進行拓展,同時消費者購買設備後可透過線上通路直接啟動服務,提升便利性。
eSIM技術由蘋果公司首先提出。在大陸,三大電信商早在2018年左右就推出過一號雙終端和獨立eSIM業務。但在2023年,eSIM因「業務維護升級」被按下暫停鍵。
三大電信商已低調恢復eSIM業務,但僅限物聯網與可穿戴領域,手機eSIM業務尚未落地。
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在對相關系統進行升級和優化,後續業務將逐步開放。而中國聯通步伐最快,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天津、北京、河北等25個省市重啟eSIM功能,並計畫年內覆蓋全大陸。
隨著今年大陸電信商又重啟eSIM,也代表該技術在大陸發展將駛入快車道。2025年,中國聯通在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期間與GSMA聯合發佈「AI全時空連接」行動計畫,聚焦AI、5G-A和eSIM技術的融合發展。
6月的上海MWC期間,GSMA又聯合中國聯通推出首屆eSIM專題展,並舉行eSIM峰會。中國聯通代表首次明確表態:「2025年開始,中國eSIM將進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