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終於在11月17日3讀通過廢除證所稅,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廢除證所稅後,預估今年日均量可達1200億元、明年將攀升到1300億元;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也表示,相信台股成交量很快就會回到1000億元以上。
量能變化相當明顯
不過,雖然市場一片叫好,但以確定廢除後數天的台股走勢來看,日成交量卻是愈來愈低,真的還能樂觀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時間上不至於等太久,現在就已經蠢蠢欲動了,而且目前已有回流的「些許跡象」!之所以強調有大戶歸隊「些許跡象」,主要是觀察大戶進或出的訊號,另外還有「明確證據」,至於什麼證據,可從歷史經驗說起。
大戶回流或流出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量」!大戶之所以是大戶,就是因為他們的買賣量夠大,一旦少了大戶的買賣量,成交量絕對會受影響。以2012年前後台股的成交量為例,在此之前,台股的月成交量常可以輕易突破3兆元,但在2012年拋出證所稅議題後,月成交量都不到2兆元,大多數時間都是2兆元不到,在1.5兆∼1.8兆元間遊走,較2012年前的3兆元相比,等於少了快一半。
月均量更慘,受2008年次貸風暴影響,台股在2009年1月出現月成交量只有8630億元的歷史低量,儘管如此,當時平均月均量都還有2.03兆元,本以為撐過最後谷底就能迎向光明,孰料後來證所稅議題發酵,台股長期的月均量甚至比2.03兆元還低,券商真是苦不堪言!但從這邊也可看出,「量」的萎縮,確實是大戶流出最明顯的軌跡。俗諺:「量先價行」,又說:「有量就有價」,台股在證所稅的戕害下,量能萎縮,其影響也反映在股市表現上。若與歐美主要市場與亞洲鄰國股市做一比較,可以清楚發現台股不論在累計報酬率或年化報酬率上都是敬陪末座,所以從股價表現也可看出大戶動向的軌跡。
另一個大戶流出的明顯軌跡就是「匯率」。如果大戶覺得稅率對自己不友善,當然會想將資金轉進歡迎自己的地方,美國有經濟復甦題材、日本有「安倍三箭」、陸港股有「滬港通」加持,都是這3年來大戶淘金之地,但不管大戶要將資金轉戰何處,都一定要先「賣台幣」,所以台幣匯率一定跌。從近3年匯率走勢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台幣自2012年證所稅議題拋出後,就一路呈現貶值趨勢,從這邊看大戶軌跡,可以說是相當明顯。
有3大理由吸引大戶
不過這些都過去了,落葉總要歸根,大戶當然也想資金回流,如今證所稅已確定廢除,大戶重回台股只是遲早的事。當然,大戶回流除了還是對台灣故鄉有感情外,也是有考量到一些現實面的好處。像是前面提到近年漲幅的部分,台股在這3年多當中是漲幅最落後的市場,未來證所稅以及總統大選的不確定因素消除後,台股有機會落後補漲,這是吸引大戶的理由之一。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4/11/27 No.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