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辦公室附近的某家鵝肉店,隔桌坐著三個男人在喝酒,看起來襯衫筆直,像上班族,兩個比較老一點,一個是年輕人,我判斷應該是日商公司或做貿易的,看起來,是那兩個老的主管,正在勸年輕人「喝酒」。
可是,年輕人舉著酒杯,卻遲遲不入口。
「我不能再喝了……等一下還要騎車。」
「喝啦,別擔心啦。」主管說著,嗓門蠻大,不過聽起來是清醒的。
「對啦,」另一名主管說,「我告訴你,我還是你這年紀的時候,天天都這樣喝,也天天開車,怕什麼。」
「做業務,就是要有膽量,」另一位主管補充,「這樣…業務才談得下來!」
「對啊,我跟你講,以前那個誰誰誰,多器重我,本來要給我一個副總做,」另一位說:「不過我不想去和那些人搶,不然我現在就是副總。」
聽到這邊,我覺得那兩個主管真的是唬爛仙,標準的好漢亂提當年勇,而這個年輕人繼續夾他們之間,接受教育──
「做個男子漢,」主管繼續說,「就是要有擔當,有肩膀,這樣才可靠,懂不懂?」
「人家大咖洨都是喊一句水會結凍,你敢大聲嗎?」另一個主管再說:「我們老闆最賞識的就是不怕死的人,年輕人,趕快發揮一下!」
「我現在是要教你,換作其他人我才懶得教咧!」主管再說。
原本我就當作是這種餐廳常有的、正在喝酒的應酬對話,但這三名男子講到最後,我開始傾聽他們的對話,因為他們的對話,將「喝酒」這件事和「膽量」扯在一起,也將「膽量」這件事和「職涯」扯在一起,我開始聽,聽聽看他們對年輕人有什麼樣的教導,結果,聽來聽去,我聽到的結論全是:
勇氣。
有膽。
不要貪生怕死。
然後,那還不要緊,證明以上的方式,就是發揮你的男性荷爾蒙,喝下更多的酒,然後冒險酒駕騎車回家!
我不記得對話的全部,後來那位年輕人有沒有接受兩個主管的「膽量」我不知道,那位年輕人是否還活著我也不知道,但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
我的結論是,有些人很容易將「膽量」,視為一個個人的競爭優勢。
在競爭的環境裡,好像比較有膽量的人,那個畫面就是他會比較成功。
在高壓的環境下,好像比較有膽識的,就是比較積極。
「軟弱」,等於失敗的同義字,而「強悍」,可視為一個競爭優勢?
但我覺得,那根本是這個一些男性主導之社會價值觀的錯誤延伸,很多地方根本就是錯置,如果將這樣的觀念教給下一代,會種下什麼樣的種子,我們不知道!
某天,在海邊聽過另外一段對話,其實還蠻好笑的;那是一對情侶,男生在拉著女生,硬要往比較深的海域走過去。
其實他們並未離岸多遠,但突然一個大浪,弄得情侶臉上都濕了,但男生還希望再大海的方向再走一點點,女生終於開始用力的抗拒、掙脫。
突然間女生大叫了一句:「你要去死,你就自己死,為何要別人一起死?」
這句是撒嬌,也是生氣,或許其實是一股極大的憤怒。
想想,每次我們在新聞上面看到,又是幾個人去戲水,最後幾個人溺斃,或是某個人先溺水,最後是救他的人溺斃,我們想的都是,為何每次這麼多新聞之後,大家卻總是還是低估了這些地方的危險性?
尤其,你仔細看,許多出事者,皆為多人同行,而少見一人獨行者,為什麼?
照理說,多人到一個地方,互相監督,多人意見,應該更不容易碰到危險啊?
就好像多人應酬,互相監督,應該比一個人獨自喝悶酒更不會酒駕才對啊?
但事實上呢?不必再說明,你也知道了。
在他們溺水之前,發生了什麼對話?
而那些對話,有沒有人,在宣揚「勇敢」的重要性,又有沒有人去保護「不勇敢」的決定?
還是說,有某人無情的告訴那位受害者,不勇敢,你什麼都不是!
你沒有競爭力!
你不是男人!
你不是正常人!
那麼,在這些人其中可能最「勇敢」的那個人,還有剛剛提到的那兩位日商公司主管,他們的「勇敢」,又是因為之前受到了誰的影響?
無論如何,如果這件事有一個「兇手」,那麼,那個「兇手」是永遠不會被抓到的。
逞勇好鬥是會傳染的,最後,那些溺斃的,是誰要追究這個傷害?
說不定,你我都曾經是那個「兇手」!
但從今天起,第一件事是要相信,「勇敢」根本不構成一個合理的競爭優勢;一個不勇敢的人,並不會影響他的格局、他的生涯、他的未來,反而讓他「保持清醒」,別陷入任何無意義、無意識的逞強,別陷入一時狂亂的peer pressure(同儕壓力),做出了不理智的決定!
在這世界要成功,可以靠「智慧」達成,而「膽量」並不在智慧的範圍內,請看清楚這一點,請看清楚「膽量」背後的空虛與無能、懦弱與悲哀!
(圖片來源: Stefan Geor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