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十六歲,是孩子,也類大人,很快也會長成大人了。 在旅行途中,荳芽蝴蝶看到雪,蹲下來堆雪人;遇見貓,抱起來撫摸逗弄。這是天真孩子的表現,我從來不會限制。在薩爾斯堡,大部分的旅客搭纜車上郝恩薩爾斯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我們決定以登山的方式,沿路欣賞風景,爬上要塞,荳芽蝴蝶儘管爬得氣喘吁吁,還是陪著我們在雪地裡散步,沒抱怨也不喊累。這是類大人的成熟表現。
在父母眼中,兒女不管到了多大年紀,總還是被當作孩子。但,我們也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輩子當孩子。作為父母的我們,於私心於情感上,可以永遠憐愛子女;於現實於理智上,卻必須適時的放手,成全子女獨立成長。
旅行時,即便我是在荳芽蝴蝶身旁的,我還是不時的告訴她們:「如果是妳自己來旅行……」她們會知道,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協助她們將來的獨立自主。
我如此處心積慮的要培養荳芽蝴蝶的獨立精神,實在是深刻的感受到台灣教育對年輕孩子的過度保護,而,這保護在很多時候也就代表著「不信任」──因爲不相信你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所以我來保護你;因為不相信你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所以我來替你盯著。
國外的很多中學是沒有導師的,中學生被認為、被相信應該有足夠的能力自我管理,不需要一個稱爲「導師」的大人時時跟前跟後的張羅叮囑所有生活、課業上的事。
台灣的中學不只班班有導師,還有天天在親師之間傳遞叮嚀(老師叮嚀父母、父母叮嚀老師,孩子呢?)的聯絡簿。現在因為有line,又多了line親師群組,親師聯繫孩子的事務更容易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孩子對於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更能置身事外呢?
有一次我在蝴蝶的親師群組看到一位媽媽幫孩子問老師作業。我跟蝴蝶提起這件事,「如果妳不知道老師派的作業,請妳自己去問同學,如果妳來請我幫忙在群組問老師,妳會先挨我一頓罵。讀書、寫作業,是妳的事,不是我和老師的事。」
又有一次,我在親師群組看到一位媽媽跟老師說她的孩子假日沒有帶課本回家、無法復習功課。老師回覆在課堂上已經叮嚀多次。再過一個星期,週末,我又看到這位媽媽拜託老師交待孩子帶課本回家⋯⋯
老師和家長一來一往,交待叮嚀,孩子依然故我。孩子不用心思是他篤定有人會為他費心,父母為他做了所有事,漸漸的,他也就分不清什麼事是該自己做了。
快要開學了。我又在我們的親師群組裡密集的看到老師line來的各式叮嚀:請提醒孩子明天有開學典禮,要穿制服;請提醒孩子有服裝儀容檢查……
很多家長留言謝謝老師。老師真的很辛苦。但我收到這樣的提醒通常不轉達蝴蝶,她應該早就知道這些事,也應該「自己記住」,萬一不記得,她也要自行承擔後果。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很想對老師說,謝謝老師。但,請不要再當孩子的祕書了,老師的工作內容不包含這些雜務。放手吧!讓孩子學習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