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放手的時候 我才二十幾歲的時候,家母經常對我說:「沒結婚不要緊,只生個孩子也行啊!」 結果我依然一路錯過這兩件事直到現在。話說回來,最近已經很少有人對我說「只生個孩子也行啊!」這句話了,我想這或許是一種時代的變化。正當我這麼以為的時候,卻又突然發現其實並非如此。即使是現在,女性到了生育年齡(不是適婚年齡),周圍的人還是會一直催她快生快生。之所以不再有人這麼對我說,單純是因為我已經過了生育年齡罷了。仔細想想,最常有人對我說「只生個孩子也行啊!」是在三十五歲左右。而最常這麼說的人,就是那些有小小孩的朋友。她們雖然正處於育兒最辛苦的時期,但同時也是身為母親最充實的時期,出於一種希望好朋友也嚐嚐這份幸福與充實的心情,才會對我說「只生個孩子也行啊!」 這般一步一腳印的「生子」傳教活動,或許在深受少子化問題所苦的日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子傳教活動的主要對象就是單身女性。但同樣是單身,男性卻不會成為傳教活動的目標。雖然有人會勸單身男性結婚,但不會有人跳過結婚這一關,直接對他們說:「至少生個孩子吧!」因為男性不是「生產機器」,所以只會對他們說,先結婚把生產機器弄到手再說吧! 我們的確是「生產機器」,正因為如此,家母才能說出「沒結婚不要緊,只生個孩子也行啊!」這樣的話。只是大家似乎沒有發現,光有機器沒有原料,也無法製造產品啊!若不激勵一下原料供應商,就算機器們幹勁十足地說:「我要開始生產囉∼」也只是白忙一場。 沒有孩子的女性,到了四十歲左右,就會來到是否要放棄的分岔路口。看起來顯然是一條平坦大道的,當然就是「放棄」這條路。而且,周圍的人對於已經放棄的人,也特別溫柔。所以,大半的無子族因為怕麻煩,自然就往這條路上走去。另一方面,選擇「不放棄」的人,通常都極具行動力。不孕症的治療不但花錢,在精神和肉體上的負擔都不是開玩笑的。至於即使如此還是不放棄的原因,曾有一位持續嘗試不孕症治療的朋友告訴我:「就在快要停經之前,我突然聽到來自天上的聲音說:『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選擇不放棄的人,最辛苦的或許不是過程本身,而是要對抗這些眼光與氛圍。其實,對選擇不放棄的人最嚴苛的,就是選擇放棄的人。像我這樣放棄的人,雖說放棄了,但心底深處多少會擔憂「這樣真的好嗎?」所以看到那些為了懷孕始終不放棄的人,還是有些不安。一想到如果那些人最後真的實現夢想、生了孩子,心情自然很鬱悶。還會和放棄的人互相取暖,私底下埋怨,「有需要做到這種程度嗎?」「再說,如果現在生了,小孩二十歲的時候妳都幾歲了啊?又是獨子,小孩也真是可憐!」 懷孕、生產都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並不像工作,只要努力投入就能有相應的成果,所以愈是誠實的女性,愈是無法輕易地就生出孩子。正因為是「自然」,所以誠實、認真不一定能派上用場。渴望生小孩的人生不出來,沒太多想法的人卻輕易就懷孕。光是看到這樣的狀況,就已經充分理解,這世上很多事本來就無法隨心所願啊! (完整內容請見《無子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