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示警:經濟與金融似已脫鉤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01/04 第50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楊金龍示警:經濟與金融似已脫鉤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帶來巨大衝擊,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指出,肺炎疫情帶來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雖然實體經濟仍相對低迷,但部分金融市場則呈強勁反彈,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似已出現脫鉤,恐加劇對金融不穩定的擔憂,甚至資產泡沫化的疑慮。

楊金龍在央行報告中指出,疫情已為全球及台灣帶來嚴峻的挑戰,央行期盼有效疫苗能儘速研發完成,且接種情況良好,有助疫情所致的衝擊早日減緩,如此一來,主要央行所採的寬鬆貨幣政策(QE措施等)方能有序退場,從而減緩金融不穩定的隱憂、減輕小型開放經濟體所承受的外溢效應。

楊金龍強調,政府、金融體系及民間部門均應持續性地支持疫苗研發,並致力防疫的相關措施,使大眾的生活及經濟活動等能早日恢復正常。

央行在報告中指出,疫情與氣候變遷均屬天然災害的一種,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問題若不妥善處理,其所引發的衝擊與挑戰恐甚於氣候變遷。

 
國際財經要聞
五利多 美經濟復甦 準備好了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2020年美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種族動亂,以及令國家陷入分裂的總統與國會大選等三大衝擊,致使經濟傷痕累累,但今年可望重整旗鼓,甚至將在新冠疫情受到控制後,開啟一段更具韌性、更持久的繁榮期。

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初美國經濟一片大好,失業率創歷史新低、勞工薪資提高、家庭財富與支出也增加,但3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重創經濟,且造成的破壞程度超過二戰以來的任何一場衰退。

去年5月發生非裔男子佛洛伊德在被警察逮捕過程中身亡,在全美各大城市掀起抗議風潮與動盪。去年11月的總統與國會大選又出現分治政府,民主黨拿下白宮寶座,但在眾議院的掌控優勢縮小,參議院由哪一黨掌控也還不明朗,致使經濟復甦步履蹣跚。

但今年美國經濟可望否極泰來,各項有利發展已為復甦做好準備。首先是新創公司正在蓬勃發展,去年第3季申請開設的新事業將近160萬家,遠多於一年前的不到86萬家。其次是金融業表現穩健,主要歸功於聯準會這次因應疫情的力道與速度,都遠超過對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表現。

再者,快速發展的網路經濟,遠距工作使企業維持營運,度過艱困時期。第四是高度有效性的新冠疫苗開始全面施打,使民眾可以走出家門、企業可以安全復工生產。第五是,聯準會指出,自去年2月以來美國人的儲蓄存款已增加2兆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10%有餘,這筆錢用於消費可望為經濟注入更多活水。

這場新冠疫情已暴露出美國經濟的缺陷,促使各界投資補強,例如擴大儲備緊急醫療物資、強化網路基礎設施、因應未來工作模式的變化等,在企業營運完全恢復正常後,經濟將迅速進入成長快車道。遠距上班漸受歡迎,也將讓上班族省下通勤成本,轉化為消費支出,原先的商辦空間也可改為其他用途。

 
疫情加速經濟去實體化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冠疫情加速美國企業和民眾轉向數位世界的步調,原本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的線上購物、視訊會議和遠距工作,已在短短幾個月內實現,且這些「去實體化」(dematerialization)的轉變可能形成長久趨勢。

從股市投資、企業支出模式到人們減少使用實體現金,都反映這個趨勢;投資人2020年青睞聚焦數位化、輕資產商業模式的企業,帶動Airbnb、亞馬遜等公司的股價大漲,而提供基礎設施以實現輕資產商業模式的公司,例如Shopify、 Zoom及微軟,也備受追捧。許多企業都正減少商辦空間和商旅預算,同時提高雲端運算、協同作業軟體及物流等支出。

華爾街日報指出,經濟正在經歷「去實體化」的過程。芝加哥西北大學經濟史學家莫奇爾表示,驅動「去實體化」趨勢的關鍵動能,來自資訊科技的進步,以類比和數位模擬創造更逼真的感受,也就是「虛擬化」。

影視娛樂產業已出現類似轉型,例如華納兄弟決定2021年所有影片都將在電影院和HBO Max串流服務同步上映,反映電影相關體驗的實體部分規模將縮小,而零售商提供模擬實際購物的虛擬體驗等技術,也提高了消費者對網路消費的接受度。

遠距和無接觸支付也興起,現金被減少使用。摩根大通的資料顯示,無卡交易(card not present)金額占信用卡總消費額的比重去年12月初已升至逾50%,高於2月時的約40%。

而且,在家上班的趨勢,預料也將延續至疫情結束後。芝加哥大學Becker Friedman研究所的訪調顯示,民眾在疫情爆發前,約5%工作日是在家上班,這個比率去年11月攀升至50%,受訪者也預期,疫情結束後,在家上班的時間比率為22%。

 
特斯拉去年交車量創新高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季與去年全年交車量都創新高,且都優於市場預期,去年產量提高也有利今年交車量繼續成長,帶給特斯拉多頭人士一份「新年大禮」。但分析師也提醒,特斯拉去年交車量未達成自行設定的目標、在中國大陸市場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顯示未來營運仍藏隱憂。

特斯拉2日公布,2020年第4季交車量為18萬570萬輛,比第3季才締造的13萬9,300輛新高紀錄,增加了29.6%;去年全年則共交付49萬9,550輛汽車,年增36%,高於市場預測的49.3萬輛,但未達到執行長馬斯克設定的50萬輛目標。

特斯拉表示,最新的交車量數據偏保守,最後的數字差異範圍可能達到0.5%以上。該公司也說,中國大陸上海廠已開始生產Model Y,預料近期將開始交車。特斯拉去年共交付44萬2,511輛Model 3與Model Y、以及5萬7,039輛Model S與Model X。

馬斯克2日也在推特發文表示,「為特斯拉團隊達成這項重要里程碑(交車量創新高)感到光榮」,「在創辦特斯拉之初,我原本(樂觀)認為(公司)存活的機率頂多10%」。

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指出,特斯拉的交車量數據高於市場的樂觀預期,甚至還達成華爾街預估的高標。New Street研究公司分析師費拉谷則聚焦於上季年增71%的產量數據,認為這有利於今年的交車量。特斯拉去年共生產50萬9,737輛汽車,包括45萬4,932輛Model 3與Model Y,及5萬4,805輛的Model S與Model X。

特斯拉上季交車量激增,已使華爾街預期該公司上季獲利有望創新高,並使全年出現歷來首見的獲利。

特斯拉還沒正式公布今年的交車量目標,但馬斯克去年曾說,今年交車量可望介於84萬到100萬輛。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測,特斯拉今年交車量將比去年增加60%至79.7萬輛,費拉谷更預估可達87萬輛。

然而,彭博資訊分析師指出,特斯拉2020年交車量未能達成自行設定的目標,顯示該公司仍還須努力提高產量,而且隨著特斯拉把經營重心轉向中國大陸市場,而大陸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將對特斯拉的利潤造成壓力。

 
陸想加入CPTPP 日相:門檻很高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產經新聞三日報導,首相菅義偉接受知名評論家櫻井良子專訪,對於中國大陸想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事,菅義偉表示,以中國現行政經體制很難參加。

中央社報導,櫻井專訪菅義偉時表示,去年日本、大陸、南韓、東南亞國協等國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日本期盼印度參加,但印度未參加。至於CPTPP,日本期待美國參加,但美國已退出,日本目前是這兩大經濟組織的大國。

櫻井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表態有意加入CPTPP,這很危險,經濟力是大陸建立霸權的最大武器,大陸會將這武器充分運用於RCEP,將來或許也會運用在CPTPP。

菅義偉表示,RCEP的協商,直到最後關頭日本仍努力勸印度加入,RCEP展現歡迎印度加入的態度,現在也歡迎印度隨時加入。

至於大陸想加入CPTPP一事,菅義偉表示,CPTPP要求成員國必須有非常高水準的市場開放,所以這對大陸而言,門檻相當高,以大陸現行政治和經濟體制很難參加。

櫻井表示,中國廿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國際社會承諾會遵守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等,結果並未信守承諾。她也認為加入CPTPP的門檻高,大陸很難加入,但大陸的作法就是以外交「詐欺伎倆」取得成果。

菅義偉表示,對於大陸想加入CPTPP一事,日本會審慎因應。如果CPTPP成員國沒有同意,大陸不可能加入,加上今年是日本擔任CPTPP輪值主席國,美國退出CPTPP後,目前有十一個會員國的CPTPP由日本主導,具有一定影響力。

 
要聞
國安基金出清持股 投入護盤7.5億元賺2億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安基金下周二(12日)將召開例行委員會議,除討論最新財報外,因持股已出清,也將報告個股投資損益情況。據了解,國安基金這波護盤共投入7.5億元,處分後賺進2億多元,多數持股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在內都賺錢。

去年3月疫情引爆全球股災,國安基金在3月19日召開臨時委員會議,決議授權執行秘書啟動護盤;4月13日、7月15日,國安基金分別召開例行委員會議,決議繼續授權護盤。

去年10月12日再度召開例行委員會議時,決議停止護盤,並授權執秘釋股退場。

國安基金這波護盤共投入7.5億元,處分持股後約賺2億多元,其中買進的個股處分後,大部分都賺錢。

 
台積資本支出 傳220億美元創高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龐大資本支出是半導體製造業維持競爭優勢的必要投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持續擴展版圖、衝刺先進製程,業界傳出,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規模將達二二○億美元(約新台幣六二○○億元),超乎預期,創歷史新高,年增幅度近三成;也將帶動帆宣、家登及盟立等相關設備協力廠今年表現。

在全球晶圓代工先進製程之爭上,緊跟在台積電之後的三星電子,二○二○年資本支出約達三十五點二兆韓元,其中半導體業務占廿八點九兆韓元(約新台幣七五○○億元)。根據外電報導,三星二○二一年的半導體資本支出將不低於二○二○年。處理器巨人英特爾二○二○年的資本支出金額,則在一四二億至一四五億美元之間。

與上述兩家業界大廠相比,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雖然低於三星,但是高出英特爾不少。三星在晶圓代工部分積極投資以追趕台積電的心思眾人皆知;英特爾先進製程訂單是否會於近期決定釋出代工訂單給台積電,受到外界矚目。

對於今年的資本支出金額,台積電表示,該公司二○二一年資本支出將於一月十四日的法說會上公布。

業界人士估計,台積電今年資本設備的投資重點,應是五奈米、三奈米製程相關廠務與設備投資,還有一部分投入先進封裝及二奈米製程研發。

半導體供應鏈業者表示,台積電五奈米製程已量產,目前月產能約六萬片,正持續擴充,預計到今年下半年時,可達到約每月十萬片規模。業者透露,台積電對三奈米製程布局相當積極,初期月產能約一萬到三萬片,後續規畫的總產能規模將比五奈米製程還要多。

 
緯創集團 奪iPhone天線大單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緯創集團積極搶食iPhone商機,繼緯創取得iPhone代工訂單之後,集團轉投資網通廠啟�痐]傳出首度打入iPhone供應鏈,與日本電子業巨頭村田製作所分食今年iPhone 13系列新機毫米波天線大單,是台廠第一次供應蘋果攸關iPhone收訊品質關鍵的天線相關品項。

對於接獲iPhone 13天線大單,啟�眭磳隉A公司不表示意見。不過,啟�硌釣う讔禮貌i日前於法說會上已宣示,今年5G相關產品出貨將大增,尤其美國市場布局鎖定毫米波相關領域,看好今年來自5G的營收占比將較2020年大增二至三倍,隱約透露已有大單將至。

法人表示,相較於現在全球5G主流Sub 6,毫米波更可體現5G超高速、低延遲、廣連結的特性,被譽為是「真5G」,讓蘋果積極投入。毫米波iPhone天線設計更為複雜,啟�眽戙赲@米波領域多年,蘋果因而上門找啟�皉X作。啟�眹捖fiPhone天線,是台灣網通業一大突破。

啟�眲O緯創集團網通領域重要布局,今年成立逢25周年,緯創持股約22.6%,是最大單一股東。啟�皉b筆電內建天線已闖出一片天,全球市占率高達35%,位居龍頭,是緯創筆電代工接單的一大助力。

緯創集團過去在iPhone供應鏈僅以組裝為主,先前處份大陸昆山廠給立訊,並積極擴張iPhone非大陸生產布局。隨著啟�皏普iiPhone關鍵的天線供應鏈,意味緯創集團在iPhone整體供應角色更為吃重。

去年第3季蘋果發表首款5G手機iPhone 12,支援中低頻的Sub-6GHz頻段、高頻的28GHz、35GHz毫米波(mmWave)頻段,但因為僅美國電信業者Verizon等推出毫米波頻段5G商用網路,因此支援毫米波頻段的iPhone 12僅在美國市場銷售,業界估出貨量約2,500萬支。

業界人士分析,支援毫米波的iPhone天線是以射頻(RF)模組出貨,一支手機需要三個天線模組,由於毫米波特性較複雜,相關天線由晶片廠高通自行設計,並外包給日商村田生產。

隨著各國政府及電信業者陸續開放5G毫米波頻譜及建設5G毫米波網路,加上毫米波才能實現「真5G」,蘋果持續投入相關技術研發,今年的iPhone 13系列新機有望提升毫米波機種滲透率,並找啟�皉X作供應毫米波天線。

業界人士透露,蘋果積極與高通尋找第二個毫米波天線供應商,啟�硈陲怳凶鵅A拿下iPhone 13毫米波天線大單,與村田分食訂單。

法人分析,啟�皉b天線設計、封裝、測試、模組化及微型裝置天線模組化量產能力不錯,加上與高通合作密切,包含5G設備、5G車用以及WiFi 6、6E產品均使用高通晶片一起開發設計,也成為啟�眳酗UiPhone 13毫米波天線的關鍵因素之一。

 
半導體火熱 ABF載板廠沾光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持續衝刺3奈米量產,帶動載板商機大開。業界看好,台積電未來兩年為3奈米量產加速製程採用Chiplet(小晶片)設計技術,將帶動ABF載板所需面積放大,助攻欣興、南電、景碩等業者出貨。依據台積電規劃2022年開出相關產能,今年上半年相關協力廠將初步完成相關認證,後續並展開不同的專案合作。

台積電已在Chiplet技術耕耘十多年,因應市場發展與客戶需求,規劃2022年量產的3奈米效能與性能提升將大幅採用該技術,並帶動半導體相關產業出現新變化,尤以ABF載板新應用逐步浮現最受矚目。

業界人士指出,ABF載板耗用面積將隨3奈米擴大產業運用Chiplet技術而變大,主因Chiplet技術將多顆切割好的小晶片整合在一個先進封裝內,為了將這些不同功能的晶片整合,需要更大的ABF載板來放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不斷微縮,ABF載板更顯重要,在Chiplet發展之下所需的ABF載板總面積將因為製程的功能整合考量,反而逆勢放大,也是商機所在。

據了解,台積電2019年3月已經首度和欣興啟動專案合作,去年欣興更因相關需求擴建龜山廠,內部名為「旺旺專案」,外傳即是雙方為共同客戶的合作跨出關鍵一步。

業界觀察,隨著台積電3奈米產能開出,更將加速ABF載板用量與產業推進發展,也反映載板廠未來在半導體製程升級中,將扮演重要生態系統夥伴,甚至能逐步實現將一個資料中心所需高速運算晶片功能全數整合在一片晶圓載板上。

業界人士則透露,為了銜接Chiplet帶動的3奈米先進封裝製程所需,欣興近期也開始擴大採用新型態的測試應用,目標提高生產效率與良率。從產能來看,目前台資廠商最大載板有效產能是欣興,欣興也擁有最大ABF載板產能,景碩和南電在擴產之後二者約在伯仲之間。

 
英業達報捷 供貨亞馬遜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伺服器主機板出貨龍頭英業達2021年開年就傳出捷報,拿下雲端巨頭亞馬遜(Amazon)大單。據了解,該新專案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同時,為了因應逐漸擴大的資料中心需求,英業達不排除在墨西哥擴增SMT產線,擴大集團生產布局。

對於拿下亞馬遜大單,英業達昨(3)日不予置評。據了解,英業達過往是將伺服器主機板出給美國系統整合商ZT Group,由ZT在美國本土進行最後組裝,再出貨給終端客戶。

2019年,英業達因應美中貿易戰,斥資5,481萬美元投資ZT,除了讓英業達生產交貨更加靈活之外,也是看中ZT長年深耕大型資料中心一線客戶,加強英業達自身在白牌市場的競爭力。

據了解,此次英業達拿下的亞馬遜大單,新專案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同時,因應日漸擴大的北美資料中心需求,英業達不排除在墨西哥擴增SMT產線,藉此降低成本。

英業達墨西哥廠位於北部的華雷斯城(Ciudad Juarez),當地鄰近美墨邊境,包含英業達、鴻海集團皆在此設立伺服器組裝產線,是僅次於中國大陸的重要伺服器生產據點。

英業達集團經過近兩年分散生產布局之後,目前伺服器生產據點除大陸上海,還有台灣桃園、北美墨西哥廠及歐洲捷克廠,分別應對大陸、亞洲、北美及歐洲市場,以及不同的雲端、品牌伺服器客戶需求。

根據研調機構統計,截至2020年第3季,鴻海在亞馬遜伺服器代工居主導地位,囊括49.3%的訂單,之後依序為英業達(22.1%)、廣達(8.6%)、神達(7.6%)及其他(12.4%)。

英業達是全球伺服器(以主機板推算)出貨量霸主,2020年預估出貨336萬台,年增15% ,但若以集團來看,緯創集團出貨量則維持第一,將年增4%。

展望2021年,受惠於美系及陸系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成長力道,預估英業達伺服器出貨量年增逾8%,將超車緯創集團居首位。

展望今年首季,英業達指出,伺服器因季節性因素,第1季仍屬於淡季,下半年開始邁入出貨旺季。

 
台新金併購保德信 卡關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新金併購保德信人壽案審查進度備受關注,消息來源指出,目前卡在台新金處分彰銀持股以籌措併購資金的處分期間,金管會認為合理的期間,台新金尚未接受;調查中的台新銀理專弊案一旦開罰,也將影響併購案。

根據金控法及保險法,台新金併購保德信案,必須通過金管會銀行局的金控投資申請案審核,及保險局的保險業大股東適格性審查,其中財務能力及資金來源,都是審查的重要關鍵。

在資金來源方面,台新金將處分彰銀持股也列入方案之一。依金控法規定,金控投資股票須是以併購為目的,據了解,金管會的態度是,台新金只要賣一股彰銀就代表沒有併購意願,必須全數出清。

在處分持股期間方面,金管會認為不能太長才合理。但消息來源指出,目前為止,金管會認為的合理期間,台新金方面則尚未接受。

外傳台新金除賣彰銀外,也可能全數採現金增資的方式籌資,以避開處分彰銀的問題。但在保險局有關大股東適格性審查的五大原則中,「未來增資能力」依舊可能讓台新金面臨是否須處分彰銀才能籌足財力證明的考驗。

另外,時間壓力也是此併購案的另一難題。台新金旗下台新銀去年十一月中爆發理專涉挪用客戶資金高達三億元,該案會否影響台新金併購保德信,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曾表示,會綜合判斷跟考量。

知情官員說,金控投資管理辦法規定,金控申請投資須符合的條件中,包括「該公司及其子公司無有礙健全經營情事,且最近一年內未有遭主管機關重大裁罰或罰鍰一百萬元以上的處分案件」。在法令規定非常明確下,一旦金管會對理專案開罰而台新金併購保德信案卻還在審查中,則併購案勢必受到影響。

金管會裁罰有一定的作業程序,以玉山銀理專弊案為例,去年七月初爆發,原本金管會表示九月開罰,因首度要主管連坐罰,程序更嚴謹,最後延至十一月廿四日才開罰,從爆發到開罰約四個月時間。

台新理專案是去年十一月中爆發,快則三個多月,慢則四個多月,就可能做出處分。因此,台新金併購保德信案,除與保德信方面合約有效期間問題外,也可能面臨理專處分案的時間壓力。

據了解,身為彰銀第二大股東的財政部,為解決彰銀多年的僵局,也積極尋找買家承接台新金手中彰銀持股。願意承接的買家,包括公股事業及壽險公司等民營事業,合計可吃下一成多持股。近來引發爭議的寶佳資產管理公司,已確定不在買家名單中。

 
高齡族理財 六成愛買股票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面臨人口老化浪潮,退休養老靠自己是無可避免趨勢,但與國際上年齡愈大、風險偏好度愈低趨勢相反,調查顯示,在台灣,65歲以上老人家超過六成以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工具,是什麼原因讓台灣老人心臟特別大顆,比其他國家老人勇於在股市殺進殺出?

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重創全球股市,美股罕見的兩周內熔斷三次,連縱橫股海70年的股神巴菲特都說,「活了89年來第一次遇到」時 ,見多了大風大浪的台灣老人,根本「沒在怕」,反而是股市裡最英勇的一群。

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富邦投信合作,自2017針對不同世代在退休理財的態度規劃,進行「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發現國人投資理財工具以股票、共同基金以及儲蓄險為主,但是台灣年輕族群購買股票等高風險產品比率偏低,未退休族群資產配置比例,沒有隨年齡增加而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年齡愈高,股票投資比重愈高。

中經院調查時間是去年3月23日至4月8日,國內疫情緊張,台股仍在萬點之下;調查顯示,65歲以上未退休長者,以股票做為主要理財工具的比率高達六成,在所有年齡層占比達到最高,55至64歲族群投資工具以股票為主的,也占了53.7%。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國際上慣例是,愈接近退休,年齡愈高者,風險偏好會降低,漸以保守穩健投資工具取代風險性高的資產,持股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但是台灣恰好相反,台灣老人特別愛做股票,這點跟國外年老族群不太一樣。這些老人年輕時歷經高成長階段,報酬率都較高,現在百分之零點幾的報酬率對他們不太有吸引力,他們喜歡高報酬,所以股票一直是高齡族群主要投資標的。

 
彰銀股買家 寶佳不在名單中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尋找買家承接台新金(2887)手中彰銀持股,願意接手的買家,包括公股事業及壽險公司等民營事業,合計可吃下一成多持股,對於近來引發爭議的寶佳集團,確定不在買家名單中。

據了解,為讓台新金從彰銀順利退場,並籌措併購保德信人壽資金,財政部積極尋找買家,承接台新金手中彰銀持股,財政部接觸的對象,包括公股事業、壽險業等民間公司。

有關人士表示,買家都已找好,現在就看價格。據了解,為讓事情圓滿解決,財政部與台新金方面已溝通多次,台新金有其要求,但對財政部來說,市價是最大公約數。

目前願意承接的買家,包括公股事業、壽險業等民營事業,合計可買下的持股應有一成以上,這對台新金處分手中22.5%的彰銀股權,應有不小助益。

至於買家名單中,去年9月曾傳出的寶佳,有關人士表示,名單中確定沒有寶佳。

去年傳出找寶佳參與承接彰銀持股時,財長蘇建榮在立法院答詢時未予證實,只強調「按照院長指示來處理」。知情人士表示,當時主要是公股金融機構的建議,但財政部並未點頭。

寶佳近來因捲入勞動基金炒股案,上周才被證交所公告,從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名單中剔除,創下這項簽署名單遭除名首例。

 
企業、銀行 發債大躍增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今年債券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包含企業及金融機構紛紛趁市場低利環境籌措長期資金,國內公司債與金融債2020年全年發行規模突破新台幣1兆元,其中公司債發行金額順利突破8,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櫃買中心分析,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嚴重受創,國內債市利率走低,下半年景氣雖自谷底稍有回升,但由於疫情反覆,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仍高,市場利率在第3季後持續走跌,企業及金融機構均趁市場低利環境發行債券籌措中長期資金,使得國內企業發債量大幅增加,國內公司債及金融債2020年度發行規模在12月29日衝破1兆元大關。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公司債合計發行8,271億元;金融債方面,發行金額為1,920億元。

櫃買中心表示,受到利率持續探底影響,國內公司債及金融債發行市場呈現空前盛況,其中普通公司債發行量創下歷史新高,發行量高達7,574.98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逾一倍,轉換公司債發行金額為696億元。並有12家企業發行金額超過200億元,而台積電(2330)更是睽違七年之後再度發行公司債,發行金額達1,200億元為國內企業之首。其他發行金額逾200億元公司包括台電、富邦金、中信金、鴻海、國泰金、亞泥、遠東新、中華電、日月光投控、台灣大,以及台泥。

此外,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金額也是近五年新高,達1,920億元,並有十家銀行發行金額超過100億元,包括農業金庫、台企銀、□豐商銀、永豐銀、中國輸出入銀行、北富銀、第一銀行、彰銀、凱基銀行,以及上海商銀。顯示不管是本國企業或金融機構在此低利環境下,均積極透過發行債券以鎖定中長期資金成本,今年仍可望維持充沛的發行動能。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