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德的勇氣/庫德族人追求和平與獨立的故事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樂高雄電子報】提供讀者掌握高雄最「夯」的訊息,感受維持不變的人情味與不斷改變的新高雄。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1/29 第11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庫德的勇氣/庫德族人追求和平與獨立的故事
沒朋友,只有山/馬努斯島獄中札記
容身的地方/究竟要多正常,才叫正常人?
閱讀筆記 【書評•傳記】祁立峰/國民物理學

新書鮮讀
庫德的勇氣/庫德族人追求和平與獨立的故事
文、圖節錄自八旗文化
圖/八旗文化提供
擁有三千多年歷史、人口超過三千萬的庫德族人,為何至今不能成立自己的國家?許善德,來自伊拉克庫德自治區的台灣女婿,以第一人稱寫下華文世界第一本專著,述說庫德族人從被瓜分、屠殺,到獲得自治與和平的故事。這一切始於,2007年他在網路上認識一位來自台灣的女孩……

內容簡介:「台灣與庫德族的命運驚人地類似。我們都是民主國家,卻都受制於鄰近的大國。」 在《庫德的勇氣中》,許善德將向台灣讀者介紹庫德族人悠久的文化與歷史,以及過去30年來伊拉克庫德自治區追求獨立自主的奮鬥過程,特別是海珊政權對庫德族的迫害、庫德族人不屈不撓的反抗運動、美國的介入調停、中東周邊各國反應,以及2017年獨立公投的過程與後續效應。其中特別關鍵的是,當ISIS肆虐中東,世界各國都束手無策時,只有庫德族人挺身而出英勇作戰,不僅維持了伊拉克北方的安定,也收復了大片庫德族的傳統領地,鞏固了庫德族人在伊拉克內部取得自治地位的基礎。

作者介紹:許善德(Zanst Othman) ,伊拉克庫德族人,1981年生於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區,是家中么子,上有三個哥哥及一個姊姊。兩伊戰爭期間,他的父母堅持,儘管空襲不斷,孩子仍要正常上學,年幼的他因而對戰爭與死亡有過切身的體驗。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在海珊政府派軍屠殺庫德族人前夕,他與家人舉家逃難,在寒冷的雪天徒步逃亡至伊朗,過程中大哥、爺爺奶奶皆不幸喪命。直到美國與聯合國介入,確保庫德自治區成立,善德一家人才回到家鄉。

  2007年,他在英語學習網路上認識了日後的台灣妻子家華,兩年後為愛來到台灣。十多年來,他在台灣結婚、生子,並於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以中文寫下了庫德族的政治發展,並經常出席各類談話與政治評論節目,為台灣帶來第一手關於庫德族的歷史文化與政治局勢的資訊。未來,善德、家華,與他們的孩子,計畫返回庫德斯坦,繼續為庫德族的獨立自主奮鬥打拚。

搶先試閱:〈山是庫德族最好的朋友〉

 庫德族有句古老的諺語:「庫德人沒有朋友,只有山。」(Kurds have no friend but mountains.)事實上,整個庫德族散居在西亞高山高原之中,庫德族在群山的包圍下建立了家園與城市,度過數千年歲月,有悠久的歷史文明與自己的語言,人口有三千萬之眾。傳統庫德族人居住的地區稱為庫德斯坦(Kurdistan),庫德斯坦就是庫德人土地的意思。這塊土地的西半部絕大部分被劃入土耳其,西南邊則有一小部分劃入敘利亞,東邊則歸屬伊朗,甚至還有極小部分位在北方的亞美尼亞國境裡,南部則有大部分土地處在伊拉克境內北部。在伊拉克北部這塊一九九一年被劃設為「庫德自治區」(The Kurdistan Region),包括四個省分:艾比爾、蘇萊曼尼亞、杜胡克(Dohuk)及哈拉布賈四省,首都是最大城市艾比爾,而我的故鄉蘇萊曼尼亞是第二大城。「庫德自治區」東鄰伊朗,西鄰敘利亞,北接土耳其,南接伊拉克,位在整個庫德斯坦地區的南部。「The Kurdistan Region」台灣媒體稱之為「庫德自治區」,正式名稱是庫德斯坦地區,該區又稱為「伊拉克庫德斯坦」(Iraqi Kurdistan)或「南庫德斯坦」(Southern Kurdistan)。庫德自治區在名義上雖隸屬於伊拉克,卻完全由庫德人政府治理,伊拉克政府是無法干預的,也因此庫德自治區可以說是庫德民族三千年來唯一由庫德人自治的政府,當然,離真正的獨立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庫德人與米迪文化

  很多台灣人都以為中東只有阿拉伯這個族群,甚至會認為庫德人與阿拉伯人是同一族群。大家有這樣的印象我不覺得驚訝,也不會因為這種誤解感到不愉快,因為我們對亞洲的認知也是同樣不足。在很多庫德人眼中,台灣人、韓國人、日本人與中國人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差別。雖然庫德人喜歡亞洲連續劇,套句台灣的說法「追劇」十多年,但對亞洲各國的文化差異也是一知半解。我之前帶台灣朋友到自治區考察,曾經到我二哥家中作客,當時他家客廳正播放一齣亞洲古裝劇。我二哥一直以為那是韓劇,但台灣朋友只看了一眼就說那是中國連續劇。

  自古以來,與庫德族鄰近的民族主要是阿拉伯與波斯人,伊拉克主要由阿拉伯人組成,伊朗則是波斯人的後裔。庫德、阿拉伯與波斯這三個族群地理位置相近,世代混居,因此外界也常常分不清這三個族群的差別。但對庫德人而言,我們是米迪人(The Medes)的後裔是非常清楚的,我們的文化稱為米迪文化。米迪文化就像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一樣,都是世界文明獨立的一個系統,不會混為一談。即使庫德人在歐洲設立電視台,也將其稱為MED(Mede)電視。著名的庫德詩人迪爾達(Dildar)寫下的詩句後來成為國歌,稱「我們是Medes !」。米迪、波斯與阿拉伯這三個族群的文化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我們庫德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度較為保守,過去伊斯蘭教在中東世界大幅擴張時,相較於波斯人,庫德族對伊斯蘭教的抵抗甚為激烈,因此在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慘烈戰爭,很久之後才接受伊斯蘭教。而在語言方面,雖然庫德人分散在好幾個阿拉伯語系的國家,卻沒有受到阿拉伯文的影響,但波斯語就受到阿拉伯文的影響甚大。

  就如同前面所講的,任何台灣人一看到中日韓傳統服飾馬上就能辨認出不同,阿拉伯、波斯與庫德族的傳統服飾也都不一樣,波斯與庫德服飾色彩較斑斕多變,阿拉伯人則喜歡白色。在其他方面,這三個族群文化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例如庫德與波斯人的新年都在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阿拉伯則不以此為新年。雖然庫德與波斯的曆法一致,但庫德年曆到今年(二○二○年)已經有兩千七百二十年,因為米迪帝國建立是在西元前七○○年的三月二十一日;而伊朗年曆到今年才是一三九九年。另外在宗教上庫德人跟阿拉伯人大部分是遜尼派,波斯人則大部分是什葉派。

  著名的伊朗歷史學家弗里德里希.斯皮格爾(Friedrich Spiegel)博士(一八二○至一九○五年),曾對庫德人做相當深度及廣泛的研究,是研究庫德歷史和米迪帝國歷史的權威。根據斯皮格爾博士的說法,沒有任何歷史資料可以證明,有庫德人以外的其他民族在庫德斯坦傳統領域存在過。換句話說,沒有波斯人的歷史和傳統文化進入過庫德地區的證據。斯皮格爾解釋說,該地區早期的部落和居民,就已經用庫德來命名,庫德人就是該地區的擁有者。根據著名的庫德歷史學家馬茲哈(Dr.Kamal Mazhar)研究,波斯人來到伊朗約三百年前,在那之前庫德人就已經建立帝國和文明。因此阿拉伯人、波斯人或庫德人不論是語言、文化與人種都是截然不同的。在中東世界,庫德族是僅次於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的第四大民族,這樣龐大的民族卻一直無法獨立建國,是世界上「無國家」(stateless)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我到台灣後,常想著台灣人與庫德人的命運是這麼相似又不同,台灣GDP排名世界第十七、外匯存底世界第五,社會安逸富裕,有著民主有效率的政府體系,與世界獨一無二的健保制度。台灣的這些條件都比庫德自治區進步與優越,但它竟也與庫德一樣,是一個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獨立國家。而台灣面對的敵人是現今世界上發展最快,也是最強大的專制國家―中國,它是一個實力與影響力遠遠超過伊拉克的巨大國家。不過,是幸也是不幸,台灣與中國隔著台灣海峽,這個天然的屏障讓台灣不必像庫德自治區需時時提防伊拉克與鄰國的侵襲與威脅。

▶▶ 閱讀更多 許善德, 陳鳳瑜《庫德的勇氣》

 
沒朋友,只有山/馬努斯島獄中札記
文、圖節錄自南方家園
圖/南方家園提供
 除了山,庫德族有其他朋友嗎?寂靜的汪洋中有一座孤島,島上囚禁著一群人,無法接觸島外的世界。他們在自己的國家遭遇各種苦難、欺壓、消音、欺凌,甚至種族滅絕,於是逃往他國尋求協助,卻被集中監禁在島上,連監獄外頭緊鄰的社會都看不到,遑論世界其他地方了。他們只看得見彼此,只聽得到彼此訴說的故事。

內容簡介: 監禁在太平洋小島長達五年,用WhatsApp偷偷寫小說的庫德族難民,卻贏得澳洲最重要的文學及非虛構類雙料大獎 庫德族伊朗記者布加尼欲尋求庇護,卻遭澳洲政府非法監禁於偏遠的馬努斯島六年。本書描述了島上令人震撼、慘無人道的生活,夢囈般的詩句、犀利的政治以及心理洞察的驚人交融。我不記得近來讀過其他作品這般將我深深攫住,它帶我貼近那些尋求庇護卻遭定罪、殘忍對待的人們,直探他們承受的一切野蠻的核心。——《The Apology》作者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介紹:貝魯斯•布加尼 Behrouz Boochani ,貝魯斯•布加尼(Behrouz Boochani)副教授為伊朗庫德族作家、記者、學者、文化倡議者、導演、庫德語雜誌《Werya》撰述作家。畢業於德黑蘭的塔比亞特莫艾倫大學與塔比亞特莫達勒斯大學,擁有政治學、政治地理學暨地緣政治學碩士學位。現為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雪梨大學雪梨亞太移民中心(SAMPIC)非駐校訪問學者、國際筆會榮譽會員,曾榮獲二○一七年國際特赦組織澳洲分會媒體獎、離散論壇社會正義獎、二○一八年自由維多利亞空椅子獎、波利特科夫絲卡亞新聞獎(Anna Politkovskaya Award for journalism)。獲聘任為新南威爾斯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兼任副教授及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學院客座教授。二○一三至二○一七年,他作為政治犯被澳洲政府監禁於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馬努斯島區域離岸受理中心(Manus Island Regional Offshore Processing Centre),二○一七年遭到強制轉移,繼續在東洛倫高難民中轉中心(East Lorengau Refugee Transit Centre)的三座新建監獄之一關押,後於二○一九年十一月成功逃亡至紐西蘭,現居紐西蘭基督城。

搶先試閱:〈書摘〉

  終於來了一群警察,一一喊我們的號碼。我進入走道時又得脫一次衣服,讓他們用儀器進行搜身。我的身體被這一連串檢查搞得精疲力盡痛苦不堪。我們究竟可能挾帶什麼上機,以至於要搜查到這種程度?顯而易見,我們承受著他們以安全為名遂行的監控凝視。或許,比如說,他們害怕有人帶刮鬍刀上機。或許,他們害怕那個人會把刮鬍刀橫在機長的脖子上,迫使機長改變航道,飛向澳洲大陸。

所以說,馬努斯島怎麼了?那是什麼樣的地方,讓他們認為有人會鋌而走險到這地步?這些警察對我們身體施加的維安凝視,還有那些閉路電視攝影機進行的監看令我憂慮不已。我覺得自己好像他們準備從一個監獄移送到另一個監獄的罪犯或殺人凶手,那些只在電影裡看過的情節。

來到第三間籠子,不再只有單調的聲音。幾位護士拿著手冊進來,一旁有身穿綠衣的翻譯陪同。護士開始說明馬努斯島上潛在的健康風險,提到會傳播瘧疾的長腳病媒蚊,還有其他我從沒見過、完全聞所未聞的蚊蚋,手冊裡印滿了圖片。或許其中一種蚊子正在馬努斯島虎視眈眈,待我一抵達,就立刻把口器刺入我的身體。對這些蚊蟲而言,我們是外來的異生物。我們外地人,會成為最脆弱的獵物,最理想的誘餌。

最漂亮的那名護士向我們解說細節。她說我們在那裡得照顧自己:「傍晚要吃抗瘧疾的藥,還要擦一種特殊藥劑,到那邊會發給。」她告訴我們瘧疾的症狀,還有其他一大堆瘋狂的事情,我根本毫不在意。那名護士的話與其說是對我們健康的關切,更像是一種威脅。像在警告:「馬努斯島很危險,充滿可能致命的熱帶蚊蟲,如果我是你,我會填好自願遣返申請表,滾回自己老家。」

護士的話掀起一陣騷動。羅興亞男孩的眼中明顯露出憂懼。他那雙黑色的杏眼環顧四周,在陌生人的臉孔中搜尋一個可能的庇蔭。但他不可能在我們身上找到任何一點平靜或安全感,於是繼續盯著前方的牆壁。

護士離開後,那位當過典獄長的老兄又秀了一手魔術,變出另外一支菸。菸是從他那聚酯纖維短褲的口袋裡掏出來的。簡直不可思議,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單單那一支菸,就讓我們把護士的警告、對熱帶病蚊的擔憂全拋到九霄雲外。每個人都對這位頭部長癬的典獄長另眼相看,充滿敬意。他也相當得意自己在伊朗監獄工作的經驗為他博得崇高的地位,笑得合不攏嘴,咧得每個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在如此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抽上一兩口菸帶來無比的舒暢。我愛那位老兄。我真佩服他穿越重重阻礙把那根菸挾帶出來的本事。他是名副其實的典獄長,深諳把菸藏在體腔或身體凹陷處的技巧。他太清楚要怎麼唬弄那些冷血警察,那些畜生。騙過那些混蛋對他來說根本輕而易舉。

這時我有些不知所措。我起身在戒備森嚴的牢房裡走來走去。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一大早就把我們帶出營,為什麼我們得花好幾小時在一個個冷冰冰的籠子之間兜轉,為什麼要持續不斷搜我們的身。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他們要極盡所能折磨我們。有時我偷偷瞥向那位頭上頂著癬痂的典獄長,盼望他再度施展魔法,變出另一根菸。但他只是漫不經心地跟友人大聲閒扯;我感覺不到他現在有一絲抽菸的慾望。

我不敢相信現在發生的事

所有的艱苦

顛沛流離

捱過的飢餓

一切的一切⋯⋯

全是為了抵達澳洲

我不敢相信現在又要流放到馬努斯

一座汪洋中央的的小小孤島。

來回踱步久了,我的頭開始有點暈,感覺其他人也不太高興,無可奈何又坐回硬邦邦的椅子,盯著牆發呆。我厭惡等待,厭惡不時要留意身側東張西望,厭為了毫無意義之事惡枯等數小時。我也厭惡必須打量別人的臉孔,這些人我一個也不認識。討厭至極,令我焦躁不安。這天應該是我們被送去馬努斯島的日子,我希望他們給個痛快,趕緊把我們丟上那座不知名的鬼島就好。不論何種命運等待著我們,我想面對它,立刻,馬上。

腦中翻來攪去的思緒令我疲憊不已。要被流放到馬努斯島這件事宛如懸在頭頂一整個月的鐵棒,隨時準備痛擊。每日活在鐵棒即將落下的恐懼之中有如凌遲。我希望他們快點送我們上機,我希望幾小時後就降落在島上。帶我們去就是了,就算我對那座島除了名字以外一無所知。至少我能確信自己身在何處,知道自己落腳在那座島上。假如此行已成定局,假如我必須在那受苦,我起碼也要自己感受那苦。有時實際經歷折磨,比起持續面對苦難將至的恐嚇還要容易。畢竟我這輩子不是沒吃過苦。

我承受過無數惡意

堅持過無數艱困的戰役

所以我準備好了

準備好被丟上那荒僻孤島。

然而有時你難免會想,為什麼一個人得承受此般極度折磨,一個人怎會遭遇此般極端苦痛?為什麼我這麼倒楣?為什麼偏偏在澳洲實施那條泯滅人性的法律四天後抵達?但這問題永遠無解。

終於,下一個籠子的開啟結束了這一日的坐立難安。這次他們不再拖拖拉拉。我們一個一個上前,他們問幾個問題,我們必須回答,然後就被送上一輛車。那裡有一名庫德語翻譯,她有雙碳黑色的明眸大眼,細長的眉毛,我說話時候,她有時會露出一種像是故作神祕的偷偷一笑。我不懂這笑的涵義。或許她對我們被放逐到馬努斯島這件事感到欣喜,但也有可能,她讚許我話語中的激烈。我回答移民署官員時試圖激怒他,或許她因此用那故作神祕的偷偷一笑表示讚許。

▶▶ 閱讀更多 貝魯斯•布加尼 《沒朋友,只有山:馬努斯島獄中札記》

 
容身的地方/究竟要多正常,才叫正常人?
文、圖節錄自經濟新潮社
圖/經濟新潮社提供
究竟要多正常,才叫正常人?一本書,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了解人的處境,思考安身於世的線索。中井久夫是日本精神醫學權威,執業與教學近半世紀。在行醫之餘,他也是一位作家。 1969年提出風景構成法(Landscape Montage Technique,LMT;治療者在患者前面,用筆把一張畫紙加框,對他說:「現在請你把我說的逐一畫在紙上,湊成一幅風景。」從中了解背後意義進而治療。

內容簡介:職場和社會篇:〈在職場工作的精神病患〉、〈棲身於社會中的精神病患〉和〈「連結」的精神病理〉 作者發現,精神病患痊癒,並不是指回到病發之前的狀態,而是相較之下,接受治療後比較「有餘裕」面對一切。當一個精神病患能懂得摸魚、裝傻,放過自己,就可以稱得上「痊癒」。 這本書,希望苦於尋找容身之處的讀者,可以從字裡行間了解人的處境,找到安身於世的線索。

作者介紹:中井久夫(NAKAI Hisao) ,日本知名的精神科權威,神戶大學名譽教授。1934年出生於奈良縣,京都大學醫學系畢業。

1969年提出風景構成法(Landscape Montage Technique,LMT;治療者在患者前面,用快乾筆把一張畫紙加上框,對他說:「現在請你把我說的逐一畫在紙上,湊成一幅風景。」從中了解背後意義進而治療)。

行醫之餘著作等身,著有《中井久夫全集》(共六集)、《中井久夫著作集:精神醫學的經驗》、《家人的深淵》、散文集《清陰星雨》等書。譯有《創傷與復原》(Trauma and Recovery)、《卡瓦菲斯(Constantine P. Cavafy)詩集》等書。

獲獎榮耀:2013年度文化功勞者、《卡瓦菲斯詩集》1989年獲得讀賣文學獎、《家人的深淵》1996年獲得每日出版文化獎。

搶先試閱:〈找到安身於世的線索〉

【編者序】

▌找到安身於世的線索

在日本,具有文學素養的精神科醫師不在少數,中井久夫是其一。

生於一九三四年的中井久夫是日本精神醫學權威,執業和教學經驗近半世紀。他不只是在門診為病患診療,也進行居家醫療(往診:應邀出診)。一九九五年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他號召一批精神科醫師深入災民收容所,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進而研究創傷後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行醫之餘,他也是一位作家。日本Misuzu書房結集出版《中井久夫集》共十一冊,收錄他從一九六四年至二○一二年橫跨近半世紀的隨筆。他注重與病患建立關係,深入觀察對方一舉一動的臨床實證,而不只是用藥物解決患者問題,筆調屬於人文關懷的醫療寫作。

我們從《中井久夫集》節選七篇文章,看看他如何從關懷的角度出發,陪伴精神病患走過心靈風暴。本書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學校

選文:〈霸凌的政治學〉

作者以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立場,解讀霸凌的權力關係。他發現,孩子比我們想像更世故,早就知道學校�堛瘍v力關係,看穿霸凌就是政治學。孩子之間的霸凌,並不是單純的「欺侮、羞辱」,而是「奴化」的過程,有「孤立化、無力化、透明化」三階段。原本是受害者的一方,為了不再受到霸凌,而成為加害者的跟班,最後甚至成為加害者。

霸凌的所有過程都在晦暗之處進行,大人很難從幽微的細節中察覺霸凌,往往要到受害者自殺之後,大人們才發現原來小孩受到霸凌所苦已久。

文藝評論家柄谷行人在書評中指出,「這篇文章並不是從心理學或精神病理的立場討論霸凌,而是以政治學的角度解讀霸凌,也就是說,霸凌就是權力關係。」

第二部分:家庭

選文:〈精神科醫師眼中的青少年問題〉、〈父母的成熟與孩子的自立〉和〈家人的深淵〉

家庭是養成人格的起點,然而,成長過程中(尤其是春青期)發生的家庭風暴,以及隨之而來的家人霸凌,往往是受害者成年之後,罹患精神疾病的主因。

作者分析父母邁向成熟與孩子尋求自立的過程,討論家庭中的霸凌(情緒勒索)對於一個人的影響。他以居家醫療的親身經驗,說明如何向精神病患說明:「這麼多人之中,也有人不是那麼有害、也不那麼咄咄逼人、會在你能接受的範圍內試圖幫助你。」

第三部分:職場和社會

選文:〈在職場中工作的精神病患〉、〈棲身於社會中的精神病患〉和〈「連結」的精神病理〉

作者探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強弱,如何影響彼此。他深入觀察病患的一舉一動並和病患建立關係。他發現,精神病患能夠「治癒」,並不是指回到病發之前的狀態,而是相較之下,接受治療後比較「有餘裕」面對一切。當一個精神病患能懂得摸魚也好、裝傻也好,放過自己,就可以稱得上「治癒」。

在每篇文章最後,作者都附上書寫年份,那是一個思覺失調症還叫做精神分裂症或分裂症的年代。讀者閱讀本書時,不妨視為精神醫學發展的回顧,透過精神科醫師的立場,了解人的處境。

希望這七篇文章,能夠幫助受困在暗處的人,找到安身於世的線索。

▌霸凌的政治學

長久以來,大家認為霸凌(bullying)可能是日本獨有的現象。有一次,我問了美國在這方面的專家,他告訴我,霸凌不但多得很,在美國更嚴重的問題是校園有真正的幫派分子。有一部分高中甚至必須警告學生不准帶槍上學,並且在校門口檢查,演變至此就太嚴重了。不過,先不談帶槍上學,日本也有人勒索高額金錢,由此可知,在日本,霸凌者也有一部分已經幫派化了。

基本上,什麼是霸凌、什麼不是霸凌,中間必須畫一條清楚的界線。開玩笑、嘲笑、捉弄、遊戲等全都不是霸凌。界定是不是霸凌最簡單的基準,在於是否具備相互性。

以捉迷藏為例,用猜拳或其他規則決定誰當鬼,這是一般的捉迷藏。如果是一開始就規定誰當鬼,那就是霸凌。拿背包、就連派人跑腿都一樣,只要有相互性就沒問題,沒有,就是霸凌。

捉迷藏,如果變成霸凌型捉迷藏,理論上應該就不好玩了,但取而代之增大的,對一部分人而言是權力感;對多數人而言,則是免於淪為犧牲者的安心感。很多人就會從中學到依附權勢的好處。

小孩的社會具備了權力社會的一面。小孩正因為在家庭及社會中沒有權力,會更渴望權力。小孩在家中權利(譯注:原文為「權利」無誤)受到愈多限制,受愈大權力管束,就愈會加劇他們的渴望。

關於孩子成為霸凌者的研究很少。他們會出現在研究中,是在家中遭到暴力相向的情況。或是想說話卻沒有發言權,受無力感折磨的情況。比方說,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在家庭中,對父母或上一代婆媳之間的不和有話要說,卻說不出口而痛苦萬分。

並不是這樣的小孩都會成為霸凌者,很多會成為被霸凌者,結果應該很多都會罹患精神官能症(按:以過度焦慮、憂鬱、畏懼,及強迫性症狀為主,外表看來和常人一樣,但當事者主觀上卻自認病得很重,會自行求醫治療。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疾病,如焦慮症む以緊張和不安的情緒為特徵め、歇斯底里症む以代償性的身體與精神症狀來取代心理衝突め、憂鬱症む心情低落鬱悶め、畏懼症む不尋常的害怕め、強迫症む不可抗拒的荒謬思考和行為め、慮病症む執著認定有身體疾病め、精神生理反應む長期壓力導致身體功能失調め等等;俗稱「精神衰弱」)。最近,看住院患者的病例,有遭霸凌 經驗的人多到令人生厭。另外,有些人設法克服了霸凌,然後這個經驗會左右他的職業選擇。

大約二十年前,我隨口到處問我的精神科醫師夥伴是否有類似經驗,小時候總是遭到霸凌的人占多數,包括我自己在內,我是不折不扣老是遭到霸凌的孩子。不過,有一位說自己小時候是霸凌別人的那一方,當時害得好幾個孩子拒絕上學,現在幫小孩看診是為了贖罪。

但是,並不是有補習班在教人如何霸凌。觀察霸凌者的手法,你會發現,實在太多都是從家庭內霸凌中學來的,例如配偶、婆媳、父母和兄姐之間的相互霸凌。學到的不只是方法,還有威脅的表情或致命的一句話。還有,一般要說出來會有些顧忌,有些是從某些教師的態度學來的。一部分的家庭和學校,根本是霸凌學校,親切又仔細地教人如何霸凌別人。

不僅如此,小孩每天都眼睜睜看著很多事情,大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內心暗暗覺得不公平。在小孩眼中,當家庭和學校都有大人可以霸凌別人,那麼獨獨小孩不准霸凌,就是一種不公平。他們認為這種事必須設法不讓別人發現;然而,這是得失的問題,跟道德上的情感又是兩回事。對他們而言,這跟抓學生抽菸的教師,自己的辦公室卻煙霧彌漫,是一樣的意思。

▶▶ 閱讀更多 中井久夫(NAKAI Hisao)《容身的地方》

 
閱讀筆記
【書評•傳記】祁立峰/國民物理學
祁立峰聯合報
《楊振寧傳:規範與對稱之美》書影。(圖/天下文化提供)
推薦書:江才健《楊振寧傳:規範與對稱之美》(天下文化出版)

我任教的大一國文課程,有一篇江才健《吳健雄傳》的節選,對於江的傳記文學體感性紀實兼容的文風很熟悉。江對物理學之歷史觀、大局觀等知識知之甚詳,卻又單筆複筆細微調控的凝縮與張弛。

此次江才健的《楊振寧傳》隔了十八年後重新再版,還收入一篇〈再版後記:東籬歸根〉,猶如古代注疏劄記學一般,增補楊振寧這些年來的新動態——當然也包括楊與差距五十幾歲的年輕妻子翁帆相戀結婚等事蹟。

我覺得這也是網路時代的無奈,問起楊振寧作為名人的事蹟,與獲諾獎的「宇稱不守恆」論,或其知名「楊—密爾斯規範理論」相較,娶嫩妻之類緋聞關鍵字,才會是社群與流量之所在。

楊振寧一生事蹟自然浩繁,但撇開物理學專業或八卦緋聞,我覺得這部傳記的開頭非常精湛,作者並非從其「楊大頭」(楊振寧幼時外號)的童年往事寫起,而是從1978年8月,楊振寧見過鄧小平後,在天安門廣場繞了一圈,「心裡很不痛快」。

不痛快主因在於鄧小平當時要中國全力發展高能物理學,要搞大加速器。但楊振寧認為中國當年的鋼鐵產量僅美國與蘇聯的六分之一,並沒有與世界強國賽局發展物理學的條件。

近來兩岸形勢緊張,台海兵戎險危,再加上物理學與核武等戰爭科技間錯綜複雜的連結,讓《楊振寧傳》如此開場饒富隱喻。我看傳記才知道,楊振寧獲諾獎時,拿的還是國民黨發的中華民國護照。他也曾為了《自由中國》雷震事件,透過吳健雄向胡適說項。

七○年代國際局勢轉變,中華民國不再能代表中國,或許是親情壓力,或許是國族與原鄉的複雜認同,這位第一個獲諾獎的華人沒有來到台灣,最後選擇歸根回到中國。即便學術歸學術,政治歸政治,但從各種意義來說,楊振寧都只能是中國之光而不會是台灣之光。

江才健在序中稱牛頓、愛因斯坦為跨時代的零級物理學家,而楊振寧、費米等則為第一級的物理學家。但物理的知識本來就是在一個量子級距的微型世界裡,去推測宇宙的寬闊與度量。所以我在想這些認同啊,政權啊,意識形態啊總有一天會煙消雲散,如星河如塵埃,但這些科學家的知識與視域會成為人類文明最珍視的資產。

當然,傳記裡也提到另一件趣事。楊振寧初赴普林斯頓時,還跟幾個物理研究生熱中拼字遊戲,直到有天看到報紙頭條寫:湯川秀樹獲物理獎,成為第一個諾獎的日本人。他告訴自己得清醒了:「楊振寧,你在這裡做些什麼事?」學術再怎麼獨立再怎麼自由,終究存在著國與國間的博奕賽局,但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一個學者的真正姿態。執著,好勝,為了真理或辯贏別人世界觀而堅持到最後。更何況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不同,那是一整個世界運作時的定律與規範。

 
2020年台灣智財界十大事件回顧
2020年全球共同的關注焦點,莫過於至今仍未平息的新冠肺炎疫情;但在今年的台灣智財界,也有不少能成為里程碑的大事件發生,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值得社會記憶或關注的台灣智財界重要大事。

巨人也愛泡湯?礁溪溫泉燈花季超好拍
在礁溪溫泉廣場打造彩虹隧道、蝴蝶夢公園、星光廊道;湯圍溝溫泉公園還有多座大型藝術裝置,鋪陳繽紛的燈海廊道,即日起到03/01每晚6點準時亮燈,讓夜裡的溫泉鄉更有氣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