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邁入第3年之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將深化與其4個印太夥伴的關係,儘管這4個夥伴國不是北約成員,但在俄中建立更緊密關係抗美,以及兩韓支持俄烏戰爭對立方的情況下,這4國顯得日益重要。美聯社報導,北約峰會今天在華府登場,紐西蘭、日本和南韓領袖連續第3年參加峰會,澳洲則將派出副總理出席。憂心北約對歐洲和西半球以外地區日益感興趣的北京,將密切關注這場峰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週在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說:「漸漸地,歐洲的夥伴看到地球另一端亞洲的挑戰與他們相關,一如亞洲的夥伴看到地球另一端歐洲的挑戰和他們相關。」
布林肯表示,美國正在努力打破歐盟聯盟、亞洲聯盟與世界上其他夥伴的壁壘,「這就是我們建立新格局的一環」。
隨著美中競爭升高,有著相同安全疑慮的國家開始強化關係。華府試圖抑制北京挑戰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北京則批評這是一種冷戰思維,意在圍堵中國無可避免的崛起。
一項未經證實的媒體報導稱,北約及其印太4夥伴國將發布文件,闡述他們的關係,以及共同應對網路攻擊和虛假資訊威脅的能力。北京昨天對此憤怒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控北約「不斷越界擴權,突破防區,挑動對抗」。
俄烏戰爭讓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及其盟友對立,強化了美國、歐洲及其亞洲盟友之間更密切合作的理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4月告訴美國國會:「今日的烏克蘭可能是明日的東亞。」
美國和南韓指控北韓供應俄羅斯軍火。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上月訪問平壤,他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了一項條約,雙方將互相提供軍事協助。
南韓和日本則是提供烏克蘭軍用物資和協助。美國也指控中國提供俄羅斯工具機、微電子和其他科技,讓俄羅斯得以製造武器攻打烏克蘭。
南韓總統辦公室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泰孝5日向媒體說明,總統尹錫悅前往華府,將針對俄羅斯及北韓的軍事合作釋出強烈訊息,與北約成員國商討應對方案。
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說,討論將「聚焦在我們共同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美國和平研究所中國暨東亞資深政策分析師加利奇(Mirna Galic)指出,這樣的夥伴關係不會讓北約直接參與印太事務,但可以讓北約和這4個夥伴在共同關切的議題上協調。
加利奇在分析報告中表示,舉例來說,他們可以共享情報,協調諸如制裁和運交援助等事宜,但不會介入他們本身區域以外的軍事危機。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安全外交暨戰略中心(Centre for Security Diplomacy andStrategy)主任西蒙(Luis Simon)則在防衛和外交事務網站「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撰文指出:「事實上,歐洲-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聯盟是圍繞著一個明確的支柱,亦即美國的軍事力量建構而成,這讓他們比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那種交錯的夥伴關係更具凝聚力,並具備戰略優勢。」
北京當局憂心華府在印太打造一個類似北約的聯盟。
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曹延中上個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提問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美國是否正試圖建立「亞洲版的北約」。
他還問到:「美國在亞太地區聯盟體系的加強,會對這一地區的安全與穩定產生什麼影響?」
奧斯汀回應表示,美國正在做的,就是與志同道合、價值觀相似,且以「自由開放印太」為共同願景的國家合作。
北京當局則是有自己結論。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景建峰在香格里拉對話上說,美國的印太戰略實質是繼續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以意識形態劃分陣營,挑起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