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植物而言,「縫隙」這個居所並不會讓它們感到不舒服,反而是能自在生活的樂園。從蒲公英到櫸樹或白楊樹,以及生活在人群聚落、海邊、高山上的植物,在夾縫中求生存,也可以很自得其樂。
讓我們來認識生活周遭這些身姿婀娜的小明星,《縫隙中的花草世界》收錄上百種縫隙中的花草,文圖相映,邀你進入它們的世界!
【審定導讀】
這本書,讓你與真正生活在縫隙裡的生命相遇!
文/廖仁滄(《縫隙中的花草世界》審定者,任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
常有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把「在夾縫裡求生存」這句話掛在嘴邊,但真正在縫隙裡求生的植物絕大多數是默然無語的。
《縫隙中的花草世界》,是一本與真正生活在縫隙裡的生命相遇的書,記錄了生命在遭逢逆境時的求生之路。整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從欣賞縫隙植物打造出的景色開始,然後依序是逸出的園藝植物、歸化的縫隙植物、人類聚落中的縫隙植物、海邊的縫隙植物、高山的縫隙植物。從人們生活周邊開始,範圍拓及到海邊與高山,甚至是沖繩等日本外緣島嶼,由近而遠的帶領讀者認識縫隙裡的植物,並對縫隙中的蕈菇、果實的形狀、縫隙的應用、縫隙的生態系統等主題另以專欄方式穿插在書中,讓讀者對縫隙這樣的環境有更多認識。
本書所介紹的植物以目前日本國境內可見者為主,但所使用的相片有些來自加拿大、德國、印尼等其他國家。每篇植物的介紹文章,一開頭除了標題,都附有植物的日文名稱、拉丁文學名與植物所隸屬的科名,提供給各位讀者參考。許多植物因為沒有中文名稱,翻譯時會依每種植物狀況的不同給予一個中文名稱,緣由都已在該篇文章的附註中加以說明。
另外,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日本原書中所提及的日本歷史文化中專有名詞,也都另外加以說明。科名部分,原書採用的是《被子植物APG分類法》(The APG system,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system)。這是比較新的分類系統,與傳統以外部形態差異為依據的分類不同,主要依照植物細胞中兩個葉綠體和一個核糖體的三個DNA基因編碼的順序,以親緣分支的方法進行分類。繁體版亦沿用此分類法,因此部分植物所屬的科名,會與臺灣坊間部分相關資料不同,這些差異在各植物文章當中也都加以提及。
書中也提到許多關於日本植物的有趣現象,像是虎葛(烏歛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在日本關東與關西,竟有二倍體與三倍體的不同。而臺灣原生的臺灣百合(Lilium formosanum Wallace)已經在日本歸化,成為縫隙植物風景的一部分。東京大學的小石川植物園,是許多日本歸化植物的起源……像這類觀察記錄,都讓本書閱讀起來充滿趣味。另外,原書對植物日文名稱的由來,以及在人類生活上的應用也多有介紹,像是金線草(Persicaria filiformis (Thunb.) Nakai)的日本名「水引」,是來自它穗桿果實上的紅白二色,與日本人裝飾在祝儀袋(類似紅包袋)或禮品上的細繩相同;這類敘述讓讀者可從不同角度窺見日本文化。
日本原書裡,部分有疑義的文章已於繁體版刪除。在翻譯與審定期間,原書作者持續提供最新訊息與修訂,並針對親緣關係相近的近緣種進行說明。希望在這種臺灣與日本兩方共同協力的模式下,能讓讀者對縫隙植物圍繞著人類所形成的自然世界,有更多的認識。希望將來能有一本屬於臺灣自己的縫隙植物介紹,讓國人注意到這種身邊隨處可見、卻常常被忽視的自然環境。
《縫隙中的花草世界》,藝人、城市農夫/許傑輝 真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