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林靜君(諮商心理師、杏語心靈診所治療師)、陳景彥(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夫妻相繼退休後,本該遊山玩水、共享清福, 為何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或見面就酸言酸語呢? 又或者退休後幫忙顧孫,卻被子女抗議溺愛孫子,引發教養難題…… 面對退休後衍生的各種摩擦,夫妻間或父子間該如何溝通協調? 家人因退休造成生活型態改變而產生溝通問題,該怎麼辦?以下3個常見案例,請專家幫您解惑! 案例1》大男人主義,從職場移轉到家庭 3年前,月華的老公下班回來突然宣布工作忙了大半輩子,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待在家裡,卻常對月華做的家事百般挑剔,也幾乎完全斷絕社交生活,沒有朋友,甚至常數週足不出戶,只是看報或看電視,不然就對她頤指氣使,還禁止她外出和朋友碰面。一旦獲准外出,她還得事先為老公準備好三餐才能出門。 最近,月華眼睛四週長滿疹子,還得了胃潰瘍、喉嚨也長了息肉,卻不知起因為何,後來醫師發現她壓力太大,轉診去精神科,被診斷為「退休老公症候群」。 專家解析》 當出現生理症狀時,遵從醫囑是最基本的。而在心理方面,諮商心理師、杏語心靈診所治療師林靜君表示,溝通時情緒分成向內與向外,月華如果長期情緒無法向外發洩,只能忍氣吞聲(向內),久而久之便會造成生理上的疾病。 當事人必須學會照顧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試著把真正的想法說出來,同時兼顧照顧自己的責任。可以透過有效途徑來釋放壓力,例如:找姊妹淘訴苦、轉移個人嗜好。另外,時常處於高壓的生活時,可試著保留一塊屬於自己完整的時間,例如:給自己專屬的1個小時,這個小時內只做自己喜好的事情,這也是一種照顧自己的方式 。 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景彥也同意照顧自己的觀點,當月華身體恢復後,才有能力幫助老公。當月華尋求治療時,先生或許會看在眼裡,反省自己是不是也該做些改變或是尋求協助,這是一種間接的方式,並以太太為主角,畢竟太太是重要的支持者。適當的回饋、角色互換,是種默契的磨合,但重點是不要馬上點破這一層的關係。 當老公又嫌棄月華家事做得不夠好時,月華不用急著回應,避免兩人在氣頭上交鋒,等氣稍緩和下來時,可以告訴老公自己年紀也大了,體力不濟,詢問老公,有無改善的辦法?老公建議後,月華假如覺得可行,可用認同的口吻說:「我以前都沒想到這個方法!我可以試試」,不僅能增加老公的成就感,也有助於解決問題。 和先生溝通時,要先理解老公當下的狀態,思考他經歷過什麼,如此一來比較不容易受情緒波動,能做比較有效的溝通,進而協助渡過適應期。再來就是建立老公向外的連結點,建立起新的生活圈,例如:一起散步、參加活動。只要兩個人肯共同互助,就能一步一步慢慢建立默契。 案例2》退休阿公寵孫兒,兩代間如何溝通 銘祥退休後,會幫忙洗衣服及帶孫子小傑,但銘祥帶孫子的方式就是順著孫子,給他糖吃,和他一起看卡通。常在眾人面前問小傑:你最愛誰?小傑總答:最愛阿公。導致孫子只黏爺爺,不聽父母的話,讓父母十分困擾。銘祥不覺得帶孫子的方式需要調整,反而認為家人常找他麻煩及愛吃醋,抗拒與家人溝通。家人推測銘祥是藉由孫子的喜愛讓他有成就感,及能樹立家中領導者的威嚴。 專家解析》 林靜君心理師表示,在隔代教養方面,常因觀點不同而產生問題。如果在外面沒有建立新的生活圈,和孫子玩耍變成退休父母的生活重心,雖然不是件壞事,但在教養的分工上,父母要設立界線,明確讓爺爺知道他能做到什麼程度。 父母雙方必須事先設立標準與共識,內容越明白越好,很多時候衝突是因為孩子的父母與孩子的祖父母雙方態度、期待不一致,需求不一樣,而小孩會找尋最有利的方向。 建議父母將教養榮耀歸給爺爺,換個方式請爺爺協助,就能化阻力為助力。例如:爺爺常隨興變動小傑作息,但父母希望小傑養成睡午覺習慣,這時可跟爺爺說,「他那麼聽您的話,您一定有辦法讓他好好睡午覺。」其實父母是表達要求的一方,但刻意塑造一種特別感,讓爺爺產生一種獨一無二、只有他有能力做到的榮耀感,這樣能夠連結家庭的感情,進而控制對孫兒溺愛的總量。假如爺爺不願意,這時可幫爺爺找過去經驗,例如:「上一次您哼歌給小傑聽,他很快就睡著了。」藉此強化成功經驗,說服爺爺幫忙。 陳景彥醫師提醒父母不能只將心思放在工作上,回家後必須多費點心力在小孩的互動與相處上。假日可安排家族活動,藉由家族群體的力量,分散小孩單獨與爺爺相處的時間。當孩子漸大,想與其他小孩一起玩耍時,也可在家庭日邀請同年齡的小孩一同聚會,如此可讓小傑多與同齡的孩子互動,也能讓爺爺看到別的家庭大人如何與小孩相處。 ※延伸閱讀:布局快樂,夫妻攜手彩繪退休藍圖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105年8月號實體版或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更多健康訊息,請見大家健康雜誌部落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