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帶我們走入同溫層時代 文/鄭緯筌(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理事長) “[Personalization] moves us very quickly toward a world in which the Internet is showing us what it thinks we want to see, but not necessarily what we need to see.” -- Eli Pariser, TED Talk “Beware online ‘filter bubbles’” 依據個人偏好設定的媒體內容,我們透過網路看到一個「想看到」的世界,而不是「必須」看到的。 --伊萊.帕理澤:當心網路上的「過濾氣泡」 當今全世界最多人讀的「書」,可能已經不再是聖經、可蘭經等宗教經典,而是人生沒有它就失色許多的臉書Facebook。 曾幾何時,我們的生活作息已然被臉書所制約──和親友聚餐或旅遊時,大家習慣先在臉書上打卡,彷彿唯有透過這種昭告天下的「儀式」,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倘若遇到工作不順或不開心的事時,也不忘在塗鴉牆上吐吐苦水,而朋友們隨手按下的讚、大心、哇或怒等表情符號,更儼然成為群眾的心靈救贖。 社群媒體瓜分了人們太多的心力與時間,更值得注意的是臉書透過演算法和大數據的運算,很輕易地就掌握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興趣和價值觀,於是不斷投放各種精準的廣告來勾引你我,甚至讓我們更容易陷入單一面向的認同,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七月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高達63%的受訪者是透過臉書來了解新聞脈絡。「從臉書看天下」看似方便,卻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結果──這不但造就了所謂的「同溫層」現象,你可能不知道,隨手點下的讚或轉貼分享,更成了商人覬覦的數位資產,用來拆解和模擬網友們的各種喜好和欲望。 匯聚了許多聰明腦袋的臉書經營團隊,為何三天兩頭就在修改演算法與使用介面呢?其用意昭然若揭,一方面高舉重視使用體驗的大旗,實則更希望可以「黏」著每個人,讓我們在它的勢力範圍中花更多時間交朋友、閱讀新聞、撰寫網誌、瀏覽照片與觀賞影音。 但弔詭的卻是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佐克伯,去年的新年新希望居然是減少接觸媒體?他希望增加自己的閱讀時間,並許下每兩周要讀一本書的心願。我佩服他劍及履及的決心,但讀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這裡面凸顯了巨大的矛盾?臉書帶給我們的究竟是便捷的社交服務,還是潛在的思維風暴呢? 臉書的演算法,悄悄地影響了人們觀看世界的角度與面貌。以筆者為例,我有2670位臉友,但臉書卻不允許我自行瀏覽所有朋友的動態──無論我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它霸道地決定讓我只看到約莫三成朋友的最新動態,而其他七成的內容,則是綜合了我的搜尋歷程與各種按讚、分享記錄所自動遞送,當然也包括了並不愛看的廣告內容。這樣的過濾機制,加速了「同溫層」現象的迸發,也讓我們的視野受到侷限。長遠來說,這並非是件好事。 就在六月底,臉書宣佈再次調整演算法,讓家人和朋友的貼文得以優先出現在你我的塗鴉牆上,同時把傳媒的貼文順序往後調動。聽起來是臉書重視朋友圈的互動,並回歸社交的本質,但沒有人知道其背後的真正動機?究竟是為了打壓想帶走巨大流量的新聞媒體,抑或又有哪些商業邏輯的算計?這一切,還有待觀察。 如果我們一時半刻無法脫離臉書的宰制,那麼該如何減少這種「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的影響?從今天開始,我們需要注意自己的數位足跡,也該思考在臉書上謹言慎行:真的喜歡某篇文章的觀點,或是支持網友的意見才去按讚、分享,同時更要多增加從不同管道或媒介去理解這個世界。而對企業來說,也該理解粉絲數和觸及率只是粉絲團眾多經營指標之一,比增加貼文頻率更來得重要的是建立具有特色的內容策略,才能爭取到更多網友的認同。 臉書的快速崛起,更讓我們理解虛擬的網路國度看似美麗,也容易讓人迷戀或深陷其中,唯有擁抱人際社群,並思考其中的脈絡發展,才能領略與感受到真正的溫度。 是誰,帶我們走入同溫層時代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6年8月號 訂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