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盼以綠能補足核電退場電力,國內第一座民間開發的地熱發電廠「宜蘭縣利澤地熱電廠」歷經兩年環評審查昨天過關。
負責籌畫的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高成炎預估今年可完成第一口試驗井,他希望透過公民募資、政府投資,兩年內募集十億資金,目標四年內完成十口井、二○二五年發電量達一○一萬瓦,完工後每年供電將近八億度,相當於核二廠十分之一的裝置容量。
長年反核的高成炎也是台大資工所兼任教授,二○一三年籌組「蘭陽地熱資源有限公司」,要證明地熱發電足以取代核電,規畫在宜蘭縣五結鄉開設民營電廠「利澤地熱發電廠」,總開發面積一點四九公頃。
全案去年送環評審查,但台灣過去沒有地熱發電經驗,環評委員審查時非常謹慎,針對鑽探是否會影響環境、造成地震或井噴等風險有諸多討論,兩年歷經四次專案小組、兩次專家會議、三次環評大會才通過,期間還發生專案小組召集人廖惠珠壓力太大請辭。
昨會中環評委員徐啟明擔心鑽探取水時,是否可能因管路老舊後、流體進入地下水造成汙染;五結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美華則提出,利澤地熱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鑽探過程恐誘發地震、地層下陷。會後,她更激動地說:「如果執意要蓋,會誓死反對到底!」
高成炎回應鑽探管採封閉式管子,外層以混凝土封閉,不會外漏;土地承載能力也已請結構技師簽證,他同意施工期間加裝地震觀測儀。
高成炎昨坦言,籌設多年他已「心力交瘁」,目前只有幾千萬資本,希望未來兩年內能募集十億資金,將透過公民募資,也希望宜蘭縣政府能投資。
由於利澤地熱計畫總經費上看一百億元。高成炎說,海上風機、核四一萬瓦都要一億五千萬元,地熱發電不僅只要一億,也能廿四小時穩定基載,是台灣相當適合發展的方式,只要利澤成功,將來核二、核四廠也能成為地熱廠。
台灣地熱=11座核四
地球內部溫度高達攝氏七千度,地表每往下一千公尺、溫度平均上升卅度,台灣因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受火山熔岩及板塊擠壓,地底下的熱能非常豐沛,可以說是地熱之島。根據學者估計,台灣地底下開發之熱能有三三六四○萬瓦,相當於十一座核四發電廠,以大屯火山群、宜蘭清水土場地區的地熱潛能最高,由於地熱發電不需要燃料,將地熱透過地下水從地底深處帶出後,經過蒸汽鍋爐即可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