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 傳出售香港子行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7/04/20 第414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富邦金 傳出售香港子行
記者韓化宇、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香港花旗的分析師昨(19)日出具一份報告,指出富邦金控將出售旗下子公司富邦銀行(香港),盤中時消息立刻傳遍法人圈,一度帶動富邦金股價上漲。對此富邦金僅回應,不評論市場臆測。

值得觀察的是,此消息早上傳出後,富邦金未在第一時間說明,在下午時發出簡短聲明,指出不評論市場臆測。

據傳,富邦金要出售香港子行已計畫一年以上,最主要目的是富邦金已有大陸子行「富邦華一銀行」,當初透過收購港基銀行(富邦香港前身),從香港繞道布局大陸市場的階段性任務已結束,同時兩岸金融投資已經開放,如今可功成身退。

另一個原因,法人猜測可能是富邦金旗下富邦人壽,投資荷蘭保險公司Delta Lloyd N.V出現約新台幣30億元損失,擬第2季認列,既然富邦銀行(香港)階段性任務已完成,不如趁現在賣掉,以填補富邦人壽投資失利,也不致損及金控獲利,也有助提振股價。

有「投資銀行教父」之稱的台北富邦銀行董事長陳聖德,曾在花旗服務;昨上午外資圈盛傳富邦銀行(香港)將出售,據了解,消息來源為一份香港花旗所發布的報告。有家外資券商看到報告後,將富邦金評等由「中立」調高至「買進」,目標價也由45元上修到54元。

金融股昨日表現黯淡,因出售富邦銀行(香港)的消息,富邦金股價一度上探47.4元,在一片綠綠油中逆勢上漲,但尾盤由紅翻黑,以46.5元作收。

富邦金在2003年斥資新台幣139.53億,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港基銀行75%普通股股權,再透過該行轉投資廈門商銀二成股權。這起收購案,不儘是當時國內金融史上最大的海外收購動作,在兩岸金融互不往來的年代下,也被視為繞道香港挺進大陸市場的創舉。

2011年富邦銀行(香港)股東同意以每股5.2港元,把剩下的25%股權全數賣給母公司富邦金,並於當年6月從港交所下市,完成「私有化」。

富邦銀行(香港)去年稅後純益港幣6.35億元,較前年成長22%,總資產為港幣960億元,年增5%。

 
富邦售港子行/能否成交 要北京點頭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市場傳出富邦金控要出售富邦銀行(香港),據了解,由於富邦金控仍透過富邦銀行(香港)持有大陸廈門銀行近兩成股權,但中國大陸主管當局對銀行股權出售「高度監管」,若大陸主管機關不同意,其實外傳的出售案,並無法成立。

法人圈也傳出,富銀(香港)不是要賣,是要引進第二大股東,也有說法是,富銀(香港)和大陸廈門持股一起賣。

富邦金昨天對外界傳聞,都表示不予評論。但據了解,富銀(香港)出售傳聞,在法人圈已傳了近半年,由於富銀(香港)已百分之百「私有化」,的確有利於「全數出售股權」;但相關人士說,富銀(香港)出售關鍵其實在,富銀(香港)仍握有大陸廈門銀行19.9%持股,若廈門銀行股權要移轉,須還要「大陸主管當局」同意,但大陸官方近期對銀行持股轉讓,都持極保留態度。

 
富邦售港子行/尋求策略夥伴…可能選項
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市場傳出富邦金可能出售富邦銀行(香港),引起法人關注。長期深耕兩岸金融產業的分析師指出,富邦銀行(香港)是富邦金布局與管理兩岸三地業務的大平台,「會不會這麼輕易出售?」還是未定數,對長遠發展更好的作法,或許是尋求策略夥伴。

分析師說,富邦銀行(香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約5%,但當地同業普遍有14%至15%,富邦金本身ROE也有13%左右;如富邦金真的出售香港子行,將資金回收作更有效運用,並提升整體ROE,也是頗實際考量,但如此一來,原本藉立足香港、布局並管理整個大中華市場的綜效,可能得重新規畫。

就整體國銀海外發展現況而言,富邦金是極少數將重心擺在中國市場的金控,其他大型金融業者多已將布局目光放在東南亞。不過,「南進」擴張東南亞版圖、抑或鎖定兩岸三地市場,究竟何者對國銀發展前景較有利,還有待觀察。

儘管富邦金已在中國大陸擁有富邦華一銀行,但考量香港為全球金融重鎮,金融相關商品發展與銷售都走在前端,富邦銀行(香港)應仍有一定重要性。

富邦金未來真的出售富邦銀行(香港),是否會將資金拿來買庫藏股呢?金融產業分析師直言,可能性偏低,把資金實施庫藏股,現階段應非創造富邦金股東回報的最佳策略。

 
財經觀點/水公約將生效 造船業商機夯
記者吳秉鍇採訪整理聯合報
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今年九月實施「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管理、控制公約」,預期將對造船業衍生出安裝處理系統商機,同時促使航商加速展開船隻汰舊換新步伐,有利新船訂單增長。

IMO係於二○○四年在英國召開的船舶壓載水管理大會上訂下兩個生效條件,一是必須獲得卅個IMO會員國家簽署,二是簽署國的商船總噸位應不少於全世界的百分之卅五。

去年巴拿馬政府通過簽署後,包括船籍國及總噸位數量超過生效條件,壓載水公約確認將於今年九月八日成為強制適用的法條,IMO並準備在七月三日舉行船舶壓載水管理大會,重新訂定船舶安裝清除生物、殺菌等處理系統的生效時間表。

壓載水公約實施對造船業而言,將有兩個市場發展面向,首先為符合IMO新法規,除近幾年來交付的新船均已安裝處理系統外,船齡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船隻普遍可能改裝。

依據權威航運資訊機構Clarkson去年八月調查,全球該區段船齡的油輪有四一四五艘、散裝船四五四三艘、貨櫃船三二三五艘、其他種類船舶達二萬餘艘,是潛在改裝客戶。

台船為例,去年接獲港商東方海外(OOCL)兩艘八千TEU貨櫃船改裝業務,每艘改裝約五十萬美元,預期隨著散裝船每三年一次進塢大修、貨櫃船每五年一次進塢大修,業務可望增多。

船齡十五年以上、廿五年以下船隻,在操作效率不好下,船東可能採取拆解行動,布局新船隊。全球該區段船齡的油輪四○一七艘、散裝船一二八二艘、貨櫃船八八二艘,其他種類船舶三點四八萬艘,對新訂單挹注有非常大助益。

(本文由台船副總經理曾國正口述)

 
名家觀點/審查董事候選人 不能球員兼裁判
陳玲玉經濟日報
股東會旺季尚未到來,大同經營權爭奪戰已在槍林彈雨中開打。起因是大同董事會「審查董事被提名人」的結果,將非公司派提名的十名董事候選人,以不符合公司法第192條之1所要求的證明文件等理由,全數予以「否決」,以致引爆雙方對簿公堂。

無獨有偶,台中地方法院曾於2015年1月針對三信商業銀行董事會封殺董事候選人案,判決該董事會決議無效。2016年5月間,台北地方法院也認為:董事會逕自否認董事候選人資料之真實性,顯然不當且無據,因此認定東華合纖公司董事會決議違反公司法而無效,且進一步判定股東會選舉董事之決議也屬無效。

回顧董事選舉採行「提名」制度的立法緣由,本是為了排除股東「盲選」董事的缺點,乃規定由「董事會審查」,以協助股東們從董事會決議通過且資格符合的董事候選人中選出董事。

但問題出在,「董事會」的董事本身可以擔任「下屆董事候選人」,則公司法規定由「董事會」審查「下屆董事候選人」,無異允許裁判可以兼球員。若然,冀求公司派組成的董事會公平對待其他股東依法提名的董事候選人,自是緣木求魚。

雖然經濟部曾於2015年以「經商字第10402404650號」函釋強調:董事會審查的事項以公司法第192條之1項所明載者為限,不得要求提名股東檢附公告事項以外之文件。但是,公司法並未規定,對於違反法令的董事長及董事個人科以懲處,自難規範私心自用、以身試法的董事會。為解決此問題,立法者不妨參酌金融控股公司法第54條而於公司法明定:「公司有違反法令或有礙健全經營之虞時,主管機關可以撤銷法定會議之決議、解除董事職務或停止其於一定期間內執行職務」,以期防弊。

有關董事被提名人之審查,因事涉「經營權歸屬」而十分重要。因此,公司承辦人在顧問指導下發現公司派的董事被提名人文件不全時,基於主場優勢,無不立即通知該等被提名人於董事會開會前補齊。但如文件有缺失的是其他股東提名的候選人,公司派即見獵心喜,於董事會中逕予決議「否決」。針對公司派董事不用「否決自己」的此種優勢,公司法第192-1條理應修改,明定董事會就文件審查結果,應給予董事被提名人明確的補正理由及時間,以期公允。

再者,被董事會「否決」的董事候選人,只能向法院尋求救濟。但法院三審歷時約4.4年,遠遠超過董事的三年任期,即使非公司派董事最終獲得勝訴定讞,也是遲來的正義,於事無補。如果聲請程序快速的「定暫時狀態處分」,則會面臨法院命聲請人繳交鉅額擔保金的困境。以大同案為例,台北地院裁准非公司派三名董事候選人的擔保金即高達2.6億餘元。這也凸顯目前法律坐令公司派與非公司派處於不公平競爭。

因此,經濟部日前提出「行政機構救濟程序」的構想,冀使受冤屈的董事候選人在法院之外另有合法申訴管道,以便在股東會開會前及時被列入董事候選人名單。此乃亡羊補牢之計,樂觀其成,且宜儘速實施。

總之,對於董事會「專責審查董事被提名人」所引起的技術杯葛與不公平,斧底抽薪之道應是修改公司法之相關規定,如上所述。至於有關爭議則宜由經濟部設置的特定行政機構迅速裁決,務使有能力、有意願的董事候選人有機會參與董事的角逐,這才是健全董事會的良策,也才是股東、股市之福。(作者是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國際財經要聞
寶可夢效應 臉書加碼投入AR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受人氣手遊「精靈寶可夢Go」啟發,臉書(Facebook)將進一步投入擴增實境(AR)技術,包括推出一套AR工具給第三方開發者,讓開發者能在臉書的核心服務上建立AR應用程式。

臉書執行長查克柏格在F8年度開發商大會上宣布,將推出測試版的AR開發者平台「Camera Effect」,提供各種AR工具,讓第三方開發者能為臉書App內建的「Facebook Camera」相機功能,打造客製化面具、濾鏡等各種功能。

臉書這個測試版AR開發者平台只開放給少數開發者。臉書表示,最初階段的合作夥伴包括運動品牌Nike、美國遊戲大廠藝電(EA)與華納兄弟公司。

「精靈寶可夢Go」去年在全球爆紅,吸引世界各地的玩家掏出手機捕捉出現在真實場景中的虛擬動畫角色。查克柏格認為,精靈寶可夢GO並非僅是短暫風潮,而代表著AR科技的到來比他想像還快。

查克柏格表示,臉書近來在智慧手機的臉書App加入相機功能,正是為了普及相關應用。朝AR邁進,也象徵臉書在進化之路踏出新的一步,並加碼押注AR技術、與Snapchat等社群媒體平台競爭。Snapchat推出能讓用戶在照片加上狗鼻子的AR濾鏡,大受歡迎。

查克柏格說,臉書的目標是加強把AR技術整合到智慧手機內,他之前認為人民要透過高科技眼鏡或裝置才能使用AR技術,但最近的精靈寶可夢Go等基本運用、和最近臉部濾境等圖像強化軟體崛起,讓他改變想法。

查克柏格預告,人們未來可能應用AR技術在酒吧中傳遞虛擬訊息給朋友,或在實際上是一片空白的牆上發現街頭塗鴉。他也表示,AR技術未來可能與眼鏡結合。

 
銀行和汽車類股帶頭 歐股上揚
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彭博報導,在銀行和汽車製造類股領軍下,歐洲主要股市反彈。歐股昨天曾經歷5個月來最大跌幅。

道瓊歐洲600指數漲0.89點或0.24%,報377.24點。

英國股市FTSE 100指數跌33.14點或0.46%,報7114.36點。

法國股市CAC 40指數漲13.48點或0.27%,報5003.73點。

德國股市DAX指數漲16.01點或0.13%,報12016.45點。

 
中國政府去槓桿 促使影子銀行交易活絡
記者林筠╱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政府近來對打擊金融槓桿不遺餘力,包括抑制傳統放貸及緊縮債券融資,卻產生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中國的影子銀行又開始活躍起來。

根據人民銀行(央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的資產負債表外貸款激增人民幣7,540億元(1,069億美元),第1季增加的總額攀至破紀錄的人民幣2.05兆元。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央行極力抑制新貸款,迫使借款人改透過其他管道借錢,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

自去年年底以來,中國央行和監管機關已經採取措施來控制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包含調升短期利率、取締債券市場的槓桿交易,以及遏止房地產市場內的投機資金。這些措施讓依賴債務的借款人轉向影子銀行籌錢。信評機構穆迪估計,影子銀行這個監管機關也想降低風險的領域,規模約有8.5兆美元。

穆迪在3月的報告中表示,影子銀行扮演日益吃重的融資提供者的角色,成為大陸金融體系容易遭受房地產相關衝擊的主因之一。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為了抑制影子銀行業務,金融監管機關正共同草擬資產管理產品的新法規。

 
IMF警告 美國25%公司債償債能力脆弱
記者任中原╱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IMF)警告,美國企業由於狂熱發債,一旦利率上升,將有四分之一的公司債曝險,償還利息的能力降到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水準。

IMF發表「全球金融穩定」半年報強調,公司債是川普推動經濟成長政策的主要風險之一。IMF假定美國減稅會使預算赤字及政府負債總額增加,並預測未來五年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將比原先的預期高出11個百分點,此將推動美國利率上升,使企業的償債壓力加重。

川普減稅及鬆綁法規的目的在於企進企業投資及增加就業,並加速經濟成長。但IMF表示,也可能出現其他情況,就是政府擴張支出的計畫在經濟「不具生產性」。一旦川普的計畫導致預算赤字增加及通膨上升,將迫使聯準會(Fed)加速升息,使美元迅速升值,也使新興市場高達2,300億的美元債務更加脆弱。

IMF指出,美國企業的舉債成本也將上升。從2010年以來,美國企業的負債總額已增加7.8兆美元,「企業的信用基本面已開始減弱,為信用周期下降創造了條件」。

據IMF計算,如果財政擴張政策走錯了路,造成利率大幅上升,則美國企業將有4兆美元的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的22%)屬於「軟弱」或「脆弱」資產。

IMF財務穩定主管阿德林表示,整體來看,「美國企業部門仍然健康」,但「仍有一批脆弱企業」。目前企業償債成本占盈餘比率雖比金融海嘯時下降,但過去兩年平均利息覆蓋率卻大幅下降,獲利不到償債成本的6倍,「接近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水準」。

IMF指出,美國10%企業(依資產額計算) 的獲利顯然低於利息成本,其中大部分是能源業,但已擴散到地產及電力業。

另外中國信用膨脹仍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風險之一。2016年中國銀行業的資產總額已達到GDP的3倍,非銀行金融機構繼續擴大貸款,公司債發行額也激增。

阿德林指出,「信用如此之繁榮,可能相當危險。繁榮期愈久,信用將擴張愈大,也就愈危險」。

另外歐洲銀行業雖已有「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風險,「獲利能力持續偏弱,是一項系統性的不穩定因素」。

 
美股開盤多數走高 大摩推升金融股行情
紐約1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股今天開盤多數走高,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財報堅挺推升了金融類股行情,但IBM獲利疲軟則拖累了道瓊指數。

在華爾街開盤大約15分鐘後,道瓊工業指數下挫不到0.1%,站在20515.01點。

標準普爾指數攀升0.3%,來到2348.90點。

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漲0.5%,來到5878.96點。

 
限制外籍勞工 全球掀風潮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紐西蘭19日跟進實施美國與澳洲限制外國勞工的措施,推出「紐西蘭人優先」(Kiwis First)的政策,反映全球主要國家正掀起保護國內勞工的浪潮,但國內特定產業也可能因此面臨缺工困境。

紐西蘭移民部長伍德豪斯表示,將更嚴格審查技術移民的簽證,協助國內民眾在求職時擁有比移民更高的優勢。前往紐西蘭的移民人數正刷新歷史紀錄,主要來自英國、中國、印度、菲律賓及南非,雖帶動紐國經濟強勁成長,但也因此出現房屋短缺、道路壅塞和主要城市太過擁擠等問題。

紐西蘭的新措施包含將提高列入技術移民範疇的年收入門檻至近5萬紐幣(3.5萬美元),年收入在7.3萬紐幣以上的移民則歸類在高技術移民。紐國也把低技術勞工的工作簽證限制在三年內,再次申請簽證前,須先經過一段等待期。

澳洲總理滕博爾18日已宣布,將加強限制技術移民進入該國,廢除讓海外技術勞工前往澳洲的457工作簽證,改以兩個規定較嚴的暫時性簽證代替,讓澳洲人能優先贏得國內工作。數十年來,外國民眾與企業廣泛運用457工作簽證,讓具備特定技能的勞工能暫時留在澳洲。

美國總統川普也已下令要求檢討讓高技術外籍勞工前往美國的H-1B簽證制度,以落實「美國優先」的競選承諾。目標之一是修改或取消現有的抽籤做法,改以「擇優制」取代,偏好具備更多技能與更高薪的外國申請者,並責成聯邦部會加強執行在政府採購時、偏好美製產品的法令。

這些發展都反映全球正興起保護國內勞工的浪潮,這在英語系國家尤其明顯。但限制移民流入也可能加劇國內特定產業的缺工困境。例如,紐西蘭科技業和營建業正因缺工,而須從海外招募許多勞工。新加坡限制外國勞工數量後,也正影響國內經濟發展。

 
要聞
「情何以堪」富庶嘉南平原 人均所得吊車尾
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金融研訓院周三(19日)舉辦「前瞻基礎建設之金融商機」研討會,院長黃博怡致詞時指出,他家鄉的縣長前幾天在公聽會上講,嘉義縣是魯蛇,人均所得在台灣各縣市的排名,倒數第一或第二,比澎湖縣、台東縣的人均所得還低。看到縣長這番談話,真覺「情何以堪」。

黃博怡說,他早年讀書時,人人都講,嘉南平原最富庶;曾幾何時,因為扮演農業角色,人口外流嚴重,他1968年國小畢業,小學就讀的學校,當時有1,300人,現在則是連同分校,不到100位學生。

那所嘉義縣的國小,之所以有分校,是因為附近兩個學校已經廢校,變成它的分校。

黃博怡說,蔡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涵蓋五個項目,引發的討論,觀點見仁見智。但是,其中第五大項目城鄉建設,縣市政府非常關注,攸關城鄉發展議題,對南北平衡及整體台灣發展都有利、也很有必要。

他表示,台灣現階段經濟情勢亟思突破,新政府即將屆滿一周年,推出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有意義,不管刺激內需或營造友善環境,都是實際上需要且必要的舉措。

他說,台灣的未來要再現風華,產業結構要做相當程度的調整,除了推動5+2產業進行結構轉型,基礎建設也應該做相對應的提升。

 
好文共享/促進投資 激發台灣經濟活力
管中閔經濟日報
什麼是台灣的深層問題?我認為問題就在政府和民間的思維。我們希望增加國內外投資,但我們的思維卻常在發展和環保中間糾結;我們希望有更多投資機會,但我們也排斥了許多服務,如教育、醫療或長照產業化的可能,甚至對許多新興產業抱持疑懼;我們好談區域經貿整合,但卻不願面對一旦加入這些整合,自己市場必須對外開放的現實。當我們不能確定自己要追求什麼,或者只想得到卻不願付出,我們就無可避免地陷在困境中左支右絀,左右為難。

前述說法必然會引起爭議。過去常見的批評是,這些說法就是開發至上、市場至上的老調。我無意在此爭論開發或環保孰重,以及市場或社會福利孰重,我想強調的是理清思維、知所取捨的重要。

當我們面對發展路徑的選擇,這些選擇都包含了不同價值的取捨與平衡。例如,製造業投資與環保是一種選擇,產業化與社會公益是一種選擇,甚至更隔絕或更密切的兩岸經貿關係也是另一種選擇。我們若不能理清思維,確定方向,政府不論提出什麼振興經濟政策(戰術),結果都會因為反對聲浪而轉彎、退縮,甚至因為內部掣肘,抵銷了政策效果。這樣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

如今台灣經濟活力不再,對於如何激發經濟活力,我的思維簡單而且明確,就是促進投資、促進投資、促進投資(因為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至於如何促進投資,我認為應考慮以下路徑:一、市場開放,二、產業化,三、兩岸合作。市場開放指的是:開放服務業市場,引進製造業投資,排除人才進入台灣的障礙。開放的市場會讓台灣成為國際企業與國際資金的主要選項之一,也成為國際人才近悅遠來之地。政府要有大幅度開放市場的決心,積極調整政府政策和法規,更要明訂開放時程表,在短時間內促其實現。

產業化是另一種促進投資的方式。目前政府在許多市場涉入過深,因此扼殺了產業生機。此外,多年來,兩岸貿易上台灣多出少進,投資上台灣只出不進,這種不平衡的經貿關係反而造成台灣經濟弱化。如今兩岸產業分工形勢改變,我們無法只將大陸視作生產基地,而應發展新的合作模式,讓台灣產業結合大陸市場、資金和人才,為台灣創造新的經濟動能。

前述三條路徑牽涉廣泛,都是跨部會的龐大工程。從目前行政院的組織分工,和我過去參與政府工作的經驗來看,這些工程恐都難以透過跨部會「協調」來完成。一個立即可行的作法是,強化行政院政務委員的功能:不同的政務委員負責推動重大跨部會方案,行政院長、副院長和這些政務委員組成「核心推動小組」,小組會議決策由政務委員向相關部會傳達,並指揮部會執行。

台灣過去的政策目標不明,政策方案總想討好各方,導致經濟長期盤桓不進。這篇短文因此強調理清思維,確立方向的重要。所有的新路徑都不容易,都需要擺脫許多包袱才能推動。若論思維與社會包袱之重,我們今天的包袱不會重過1978或1992年時的中國大陸;所以我相信,只要願意痛下決心,揚棄包袱,選擇改革的新路徑,經濟復興就有成功的可能。

(作者是中研院院士,本文節錄自經濟日報50周年社慶新書《全球新變局 經濟新路徑》)

 
國銀放款柬埔寨 獲利掉近七成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銀南向踢鐵板,美元放款利差六個百分點的柬埔寨,前年躋身為台資銀行南向獲利第三大市場,但去年五家國銀在當地獲利加總劇減三分之二,一年內少掉快七成獲利。銀行業者說,柬埔寨當局近年嚴格要求放款提存政策,同時大降放款利率上限,銀行想靠放款賺利差要有真本事,若踩到放款地雷,獲利恐會吐光。

政府為拚「新南向」,鼓勵各產業朝東南亞發展,執政黨立委也配合政策,質詢時總是聚焦國銀在中國大陸獲利「大不如前」或放款踩雷,但東南亞新興市場風險一樣高,稍一不慎照樣踢鐵板。

根據柬埔寨國家銀行二○一六年年報統計,台灣赴柬埔寨投資的五家國銀去年獲利加總僅一○九○萬美元,較前一年度的三千三百卅二萬美元,一年內獲利減少兩千多萬美元,減幅高達六成七。

五家國銀表現不一,前年在柬埔寨大賺九百多萬美元的玉山銀行,去年虧損兩千萬美元,獲利排柬埔寨卅六家銀行的末段班。玉山金控財務主管表示,去年在柬埔寨備抵呆帳提存金額達四千五百萬美元,但該數字已在去年度反應,不影響今年獲利。

另外三家以「分行」型態赴柬埔寨投資的公股行庫,表現相對不錯。深耕柬埔寨十八年的第一銀行,連續兩年擠進當地商銀獲利前十名,兆豐和合庫銀行獲利成長中,但五家國銀在柬埔寨獲利加總,仍較前一年度大衰退。

資深銀行家、柬埔寨銀行公會理事梁敬思指出,新興市場經營風險高,尤其許多國家財務透明度低,除買賣合約、發票可造假,財務報表「有報表跟沒報表一樣」,若只根據這些文件就放款,卻不徵信或實地查核放款企業及擔保品,踩雷風險高。

 
台泥國際私有化/張安平,從反對者變主導人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為嘉新水泥創辦人張敏鈺之子,是嘉泥第二代,曾任嘉泥董事長、副董事長,現任嘉泥董事長張剛綸是他的侄子。嘉泥張家和台泥辜家為世交,加上張安平又是辜家女婿,今年1月台泥前董座辜成允意外辭世後,他臨危受命接下台泥董座。

事實上,台泥曾在2013年11月向嘉泥提出台泥國際的收購案,當時以每股3.9港元的溢價條件收購,歷經5個月磨合,嘉泥最後以價格太低為由拒絕,收購案因此破局,當時身為嘉泥董事的張安平,在嘉泥董事會中對此案投出反對票,阻卻台泥將台泥國際私有化的進程,如今他接下台泥董座,反成為此項收購案的主要推手,可說是造化弄人。

 
高明賢 出任板信銀總經理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土地銀行前總經理高明賢轉戰板信商銀,板信銀昨(19)日為新任總經理高明賢、副總經理林芳祺舉行就任典禮,董事長劉炳輝表示,板信銀成立60周年,希望借重高明賢為板信銀注入新思惟,而甫上任的總經理高明賢也已擘劃六大方針,使板信銀朝向優質化與多元化發展。

高明賢說,板信銀長期深耕房貸及土建融業務,有其專業領域及豐厚人脈,但受限於銀行法72-2條規範,未來應該朝向優質化與多元化發展,在有限的資源下慎選案件,才能帶來有效的獲利

另外,也要充實商業銀行業務布局,加強一般企金授信及外幣放款業務,在穩固獲利上,提升授信品質與專業尤顯重要,未來將透過組織與業務運作模式之調整,發揮更大效益。

財富管理業務是銀行獲利核心來源之一,如何運用板信銀既有在地深耕的社區關係,發揮區域型銀行同理心的理財服務,相信更能獲得客戶認同,在低利率時代,財務操作也是開創獲利的重要渠道,未來也會加強該項業務。

面對金融數位(Fintech)巨浪來襲,高明賢表示,在傳統銀行業務提升數位化服務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區域型銀行在資源有限下,自行發展新業務可能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是透過策略聯盟與外部資源共享共榮;在享受科技創新的同時,資訊安全是個重要課題,日後將提高資安位階,以提供客戶安全且信任的金融環境。

 
央行潛規則…不碰股票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曾在中央銀行擔任一級主管的退休官員指出,在央行任職期間,因為職務敏感,完全無法操作股票和外匯,等到退休了,才拿出幾十萬元的退休金操作台股,打發時間之餘,還能賺點零用錢。

該名官員說,彭淮南以身作則,名下沒有任何一張股票,自然也不喜歡央行的主管們炒股,就算沒有明說,但這已是央行高層們心目中的「潛規則」,盡量避免任何惹禍上身的可能。

有趣的是,許多在中央銀行任職的官員,都被周圍的親朋好友視為投資專家,常遇到身邊的家人朋友請教他,最近適合操作哪些外匯、該買美元還是英鎊時,這名退休官員說,其實最好不要講,因為匯率很難預測,講不對了,會被對方怪罪害他賠錢,講對了也沒有功勞,因為對方會認為是自己判斷精準。

在央行訓練了一身操盤本領,大半生都為國家貢獻盈餘,等到退休後,才能過過乾癮,拿些小錢操作台股、替自己的財產加值。對於投資的撇步,該名退休官員說,其實很簡單,不需要天天進進出出,先徹底研究盤勢後,看準趨勢進場,在趨勢沒變以前,也不用急著買賣,以免白做工,是投資的基本原則。

講完大趨勢後,對於該買哪些股票,官員隨即閉口不談。因為在央行數十年,除了練就操盤本領,還有口風緊的特色,想和他們要「明牌」,就和預測新台幣匯率會升還是貶一樣困難。

 
中型壽險 擴大市占突圍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的中型壽險公司紛紛喊出「兆元資產」、「擴大市占率」的營運目標,意圖在競爭激烈的壽險市場當中可以生存,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2015年中信金併購台灣人壽之後,原中信人壽與台壽合併後發揮了綜效,使得併購後的台壽資產突破兆元,不僅讓壽險公司排名洗牌, 其他中型壽險更備感競爭壓力,三商美邦人壽力爭今年底之前資產要突破兆元;而全球人壽也喊出這1、2年兆元資產的目標。

法人分析,中型壽險公司大多是非金控下的獨立壽險公司,大多是缺乏金控其他子公司的奧援,例如銀行的獲利挹注,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壽險市場要求生存和穩健經營,就必須要擴大資產規模,提升營運獲益;以及如何有效降低保單成本,增加保單的利潤。

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指出,美元正處升息趨勢,以資產面來看,對壽險公司有利,中型壽險公司首要面臨的問題是擴大資產、提升投資績效,再來需考慮如何有效降低保單成本,讓公司可以穩健獲利。

法人認為,尋找策略投資人或併購標的,是中型壽險公司圖生存方式之一,但這往往需要時間和長期規劃及機緣,短期內要靠自身努力,才是中型壽險當務之急。

 
全球人壽 拚資產突破兆元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玻美孚2009年承接AEGON全球人壽全部股權,至今已第8年,鮮少舉行記者會的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昨(19)日首次說出對全球人壽的目標,希望「做強、做大」,在這一、兩年內資產規模可以破兆元。

全球人壽公布新的品牌標誌(LOGO)並公布營運績效,去年的總保費收入為939億元,初年度保費(FYP)為286億元,稅後純益超過30億元,資產總額約9000多億元。

馬君碩說,雖然今年新台幣升值,衝擊壽險公司獲利,但全球人壽今年首季還有獲利。

全球人壽自2013年承接了問題保險公司國華人壽資產與負債,保單成本相較業界仍是偏高,保單成本再4.27%左右,去年底整體的報酬率4.07%,去年底仍有微福的利差損,馬君碩表示,這1、2年保單成本每年以10多個基本點(bp)下降,預期很快就會有利差益,加上保單的死差益、費差益的挹注,可以讓全球維持穩健獲利。

就資產配置方面,全球人壽大約八成在固定收益型資產、兩成在風險資產,僅5%在國內外股票、5%在房地產;近幾年有合建分售的開發型不動產利益陸續進帳,今年全球人壽也競標地上權標案,最受矚目的就是以41億多元標下光華商圈裡的希望廣場,未來將規畫成複合型商用大樓。

據壽險公會統計,全球今年首季FYP為68億元,市占率大約在1.94%,在業界排行大約是11名左右。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