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速跨境匯款、到確認鑽石真假,甚至防範選舉舞弊,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顛覆性創新力量讓全球許多企業與組織前仆後繼投入開發。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預測,全球投入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支出在2022年將達117億美元,平均每年投資成長率將達73%,光是2018年支出就已達15億美元,是去年的兩倍。目前金融服務業對區塊鏈的投資最積極,因為擔心這種具有去中心化特色的技術將瓦解既有金融體系。當前最知名金融區塊鏈結盟計畫包括瑞銀主導的「多功能結算貨幣」、IBM等科技巨擘主導的開源區塊鏈架構超級帳本Hyperledger Fabric平台,以及逾80家金融機構組成的R3聯盟。
2015年推出的多功能結算貨幣計畫,陸續獲得德意志銀行等十多家大銀行參與。銀行將資金存放在央行帳戶做準備,央行則發行等值的數位抵押代幣,作為金融機構間移轉及清算使用,藉此去除清算所的中介處理,節省交易成本與時間。
R3已推出通用於金融產業的分散式分類帳平台Corda,□豐集團(HSBC)5月宣布,已利用Corda平台協助農產品集團嘉吉(Cargill)和荷蘭ING銀行完成全球第一筆端對端即時貿易,為阿根廷黃豆運往馬來西亞發出信用狀,使交易處理時間縮短至24小時,遠低於以往紙本作業所需的5至10天。
數位貨幣 各國央行研議
加速跨境匯款交易也是區塊鏈發展一大重點。以往想匯款至國外,須透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或「西聯匯款」等國際匯款機構,不僅需時數日且手續費高昂。為加以改善,新創業者瑞波公司(Ripple)矢言要讓跨境匯款在幾秒內完成,並發行瑞波幣(XRP)企圖成為國際跨境交易的主流貨幣。例如日本金融巨擘SBI去年成功主導47家日本銀行參與、利用瑞波系統完成境內轉帳測試,今年則完成日、韓銀行跨境匯款。區塊鏈也可為沒有銀行帳戶、被排除於金融服務體系之外的幾十億人口改善生活。例如IBM與區塊鏈新創業者Stellar與轉帳業者KlickEx合作,為東南亞打造縮減跨境匯款成本與時間的區塊鏈技術。不少國家央行與證交所也積極探討區塊鏈應用,例如英國央行的新版即時總額清算系統將開放給區塊鏈交易公司使用,中國、香港與泰國都在探討央行數位貨幣的可行性。
證券交割 10分鐘可結算
證券方面,區塊鏈將有助證券交易日和交割日間隔從1至3天縮短至10分鐘,例如澳洲證交所已計劃成為全球第一個利用區塊鏈來管理股票結算與交割業務的大型交易所,泰國證交易所則推區塊鏈募資平台,協助新創企業成長。
商品溯源 足跡將全都露
在非金融領域,IBM、微軟、埃森哲與德勤都積極投入區塊鏈各項應用。例如物流方面,IBM已與航運巨擘馬士基合作,利用Hyperledger Fabric平台追蹤所有航線1,000萬個貨櫃即時狀態。
區塊鏈的不可竄改特性也極適合供應鏈管理領域應用,例如微軟與供應鏈管理服務商Ardents推出區塊鏈產品追蹤平台,打擊假藥分銷,也可用於橄欖油與蜂蜜等產品防偽溯源;IBM和沃爾瑪、雀巢等企業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食品供應鏈,在食品抵達銷售者手上前先找到變質食品。京東集團與IBM等機構共同成立中國第一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鑽石巨擘戴比爾斯成功利用區塊鏈平台追蹤鑽石從開採到零售的完整過程,讓消費者不會買到戰爭地區的「血鑽石」。
區塊鏈也能應用於版權與產權管理,例如柯達與百度分別推出區塊鏈數位圖像產權管理平台,瑞典、荷蘭、迦納、英國則嘗試用區塊鏈記錄地籍與房地產權。
能源區塊鏈新創公司去年籌得多達3.24億美元資金。至於健康照護、保險等產業也嘗試導入區塊鏈,連獅子山共和國也靠區塊鏈協助總統大選、避免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