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疾病,對症脊療
大部分腰痠背痛症狀是由勞累過度、姿勢不良、用力不當等原因引起的,這是脊椎受到不正常壓迫後身體發出的自然警訊,提醒您應該適度休息了。但如果休息過後痠痛的症狀仍舊沒有減輕,就應該找醫生診治。若是沒這樣做,這些被忽視的症狀經過長久的累積,將會導致嚴重的病變。當脊椎發生錯位後,很容易影響肌肉和內臟器官,造成功能性紊亂。脊椎中不同的椎體出現病變,會引發出不同的症狀,其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每一位患者應首先查明是哪段椎骨出現了問題,然後再對症治療。
★ 一、頸椎常見病對症脊療
頸椎的構造非常巧妙,它協同數十條大小肌肉靈活運動,不僅起到支撐頭部、保護脊髓的作用,還能讓人可以左顧右盼,獲取各方面視覺和聽覺的信息。在所有脊椎中,頸椎的活動度和工作量最大,每天向不同方向活動達幾十萬次,因此是脊椎中最容易受傷和形成退行性病變的部位。
● 1. 清楚認識你的頸椎
頸椎共7節,約占脊椎全部脊椎骨的3/10,其主要功能是支撐頭顱,擔負承上啟下溝通聯絡的重任。在7節頸椎裡,寰椎作為第1節頸椎,和枕骨在韌帶的幫助下形成了人體最堅強、最穩定的關節,牢牢地固定著頭部。而第2節樞椎和寰椎形成的關節是所有陸生動物特有的結構,可使頭部靈活地轉動,同時也很容易受損。常見的頸椎病主要表現在第3至第6節椎體間,因為低頭、抬頭是這4節頸椎的主要任務。(如下圖4-1)
頸椎部是人體重要的血液和信息通路,此處密集分佈著許多動脈和神經;人體的「電纜」——脊髓正位於椎體中間的椎管內,它傳達大腦的指令,指導著人體各個部件的運動和調節內臟器官的功能。由於頸椎是骨性結構,很堅固,自然而然起著保護脊髓、椎動脈和頸部神經在與脊髓連接前的很小一段(神經根)的重要作用。一旦頸椎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頸部肌肉、椎動脈、神經、脊髓乃至全身各個臟器的功能。同時,小小的頸部分佈著數十條大小肌肉,它們互相配合,隨時控制著頸部的運動方向和姿態。肌肉與肌肉向由肌筋膜相互隔開,這樣,在肌肉收縮運動時,就不會感覺到有摩擦的痛感和阻力的存在。
要保護頸椎免受病痛的侵害,首先要保護好頸部肌肉。人體的頸部肌肉在外部包圍著頸椎,就如同鋼筋外包裹著的混凝土。倘若離開混凝土,再堅硬的鋼筋也無法支撐來自上方的沉重壓力。人體的頸部也是如此。在受到外部的撞擊或慣性力時,強韌的頸肌能起到緩衝和保護頸椎的作用,若肌肉力量不夠,遇到較大撞擊時,頸椎則極易脫位,進而造成癱瘓等嚴重後果。與此同時,健康的頸肌是頸椎維持正常曲度和活動度的保證。因此,我們怎能不對至關重要的頸椎、頸肌懷有愛護之心,加以切實、周到、細緻的保護呢?
● 2. 頸椎病的類型與典型症狀
由於人體的頸部日常活動頻繁,且頸椎活動度較大,可前曲、後伸、左右旋轉、側曲和環轉運動,因此比較容易受傷或疲勞。此外,由於頸部的椎體連接比較薄弱,肌肉力量有限,在突遇較大的撞擊或慣性力時,極易脫位,造成癱瘓等嚴重後果。隨著年齡的增長,頸肌逐步出現勞損、老化、僵硬現象,頸椎的退化又相對比較早,骨刺、頸椎橫突孔變小或異位、頸椎間盤破裂或突出,都可能會壓迫頸神經根,使供應大腦基底血液的椎動脈受壓或扭曲,導致大腦供血不足,造成患者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衰退;嚴重者,頸、肩、臂、上肢功能及整個軀體都會受到影響。
通常,從感覺頸部不舒服到出現典型的頸椎病症狀會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就看我們對頸部最初不適症狀的處理是否正確。通常來說,頸部病變初期,我們會不時收到肌肉痠痛的信號,X光檢查顯示沒有不可逆的損害,此時通過治療能很快排除症狀;如果已經出現各種明顯的症狀,如頸部有比較強烈的疼痛,以及頭暈、頭痛、耳鳴、嗜睡、心慌、氣短、神經衰弱等,X光檢查也有輕度的不可逆損害(比如骨質增生、頸椎生理曲度消失等),就表明已經進入疾病的階段了,需要通過長期且規律的治療才能消除病症;如果有嚴重的骨質增生和椎間盤損害,並且已經讓你感覺有肢體遲鈍、麻木、肌肉無力症狀,就可能需要請醫生診斷治療了。
頸椎問題越早處理,越容易恢復健康。因此,當我們低頭、抬頭、左右轉頭,發現自己有肌肉痠痛或者活動範圍減少等情況時,就應好好檢查一下自己的頸椎是不是出問題了。
● 3. 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常見疾病,主要由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椎間盤變性、韌帶增厚而引發。辦公室工作者由於長期低頭伏案,造成頸後肌群、韌帶等組織勞損,因而較易患頸椎病。其次,中老年人患頸椎病者也較多。頸椎病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大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以後逐漸加重。
◎ 自我診斷
1. 主要表現為關節韌帶疲勞,頭、頸、肩、背痠痛,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痠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時伴有輕微的頭暈等症狀。
2. 嚴重者肩背部有沉重感,四肢無力,手指發麻,手握物不穩,行走時有腳軟無力的感覺,有的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3. 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耳鳴、平衡失調、心悸、心慌、胸悶、胃腸脹氣等症狀,甚至出現大小便失調、性功能障礙、四肢癱瘓等。
◎ 家庭療法
阿是穴:頸部疼痛僵硬處。
百會:在頭頂部,正中線上,兩耳尖連線中點,或前髮際正中直上5吋。
風池:在項後部,枕骨下緣,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中腧: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即低頭時頸背最突起的骨頭)下凹陷中,兩側旁開2吋。
◎ 專家提示
頸椎病患者應改變長期低頭伏案的習慣,不要在頸部過於勞累的狀態下工作、看書、上網等。久坐時,每間隔1小時便應站起來活動一下或練習伸懶腰動作。要選用軟硬得當、高低適宜的枕頭,改正不正確的坐姿,防止頸部受風受寒,積極治療頸部疾病。平時可經常做頸部自我按摩,以疏通頸部的經絡,防治頸部軟組織勞損。
~以上資料摘自《脊療 90%的痠痛都會消失》高海波◎著
人類智庫【華翔文創】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