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公設 陸宅擬實坪交易 每坪單價恐上漲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2/25 第43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財經要聞 不計公設 陸宅擬實坪交易 每坪單價恐上漲
陸住建部新規範 目的在保護消費者權益
陸銀理財子公司買永續債…官方力挺
陸地方政府穩投資 分析師:須緊盯債務風險
陸地方政府穩投資 推大型交通基建
「港人港稅」有望於2022年前實施 人大常委:越快越好
商情資訊 陸一二線城市 1月二手房價轉跌
逆勢熱銷? 深圳豪宅秒殺
有2.64億人的世界第四大人口國 被中國手機攻陷
北京瞭望/經濟變局 聽到「倒逼」聲音
陸銀理財 股市添4.6兆動能
比川普還有錢!這位中國監控業富豪身家2214億
浦東新區 逾600企業總部集聚
台東貨出去了!阿里巴巴電商設館賣
北京招工難 部分企業放寬招聘限制
百度2018總營收 首破千億人民幣大關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兩岸財經要聞
不計公設 陸宅擬實坪交易 每坪單價恐上漲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聯合報

公設比向來是購房者考慮條件之一,大陸住建部近日發布新規定的徵求意見稿,明定「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實際居住面積)進行交易」,也就是未來在大陸買房,有可能「買多少住多少」,擺脫公設面積過高的困擾。業界認為可能導致每坪房價上漲的問題。

中新社報導,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公設面積並不是愈小愈好,不計入面積價格,代表開發商同樣可以提高房屋每坪單價,此外如果開發商過度擠壓公設,會導致社區品質下降,包括走道、大廳等公共面積縮水。他認為,這項調整可能對開發商未來建房有影響。

大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日前發布「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也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室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

負責完成「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的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昨表示,住宅應以屋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是國際通行做法,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分析人士指出,正因為關係到每個住宅用戶的切身利益,目前大陸住宅建築主要以建築面積進行交易,會出現同一項目的建築面積相同而房屋內使用面積不同的問題,增加「公設面積傷民」的矛盾。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房產稅按房屋內面積徵收引發民怨較小,從更長遠的觀點看,未來要建設開放式街區社區環境,公共通道部分該如何徵稅,是否增加公設面積,如何緩解社會矛盾,都值得深思。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決定房價是供需關係,不是計價方式,房價計價方式的變化,只是統計數據不同,沒有改變市場價格。

 
陸住建部新規範 目的在保護消費者權益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負責完成「住宅專案規範(徵求意見稿)」的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昨(24)日表示,住宅應以室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是國際通行做法,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新華社報導,受住建部委託,2016年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現行「住宅建築規範」的基礎上,帶頭承擔「住宅專案規範」的起草任務,組織14家建築設計、施工、研究、高校等單位組成起草組。

經過兩年多的研編,完成「住宅專案規範(徵求意見稿)」,2019年2月18日,包括該規範在內的38項工程建設規範一併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住宅專案規範(徵求意見稿)」公布後,其中第2、4、6條「住宅建築應以室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受到關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大陸住宅面積計算方式主要採用建築面積或室內建築面積,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中「提高標準國際化水準」要求,這次規範徵求意見稿中,將住宅交易的面積統一按室內使用面積計算。

該負責人指出,這一做法可以解決兩個方面問題,首先是解決室內建築面積相同而住戶使用面積不同的問題,由於地域差異大、住宅結構類型多等因素,造成住宅牆體厚度不同,導致室內建築面積相同的情況下,而室內實際可使用面積不同。

其次是解決住戶使用面積不透明的問題,按室內使用面積進行計算易於住戶自行測量,實現「所見即所得」,而按室內建築面積計算,在沒有專業支持的情況下難以做到,可以說從技術角度明確按室內使用面積交易,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陸銀理財子公司買永續債…官方力挺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被大陸監管部門視為豐富機構投資者類型和實現投資資金來源多元化的重要著力點。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最近決定,支持商業銀行多管道補充資本金,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等,這也被外界看作是政府鼓勵理財子公司投資銀行發行的永續債。

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報導,申萬宏源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表示,從海外經驗看,預計以險資、銀行資管為代表的追求長期、穩定、絕對收益的機構投資者,對永續債的偏好度較高,其中對於銀行資管而言,收益率較高的永續債是較為優質的標準化資產,預計將逐步發揮非標資產替代品的重要作用。

不過,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銀行永續債的互持問題有待進一步明確,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商業銀行之間透過協議相互持有的各級資本工具,或銀保監會認定為虛增資本的各級資本投資,應從相應監管資本中對應扣除。

也就是說,為了防止銀行虛增資本,對於銀行之間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互持資本補充工具的行為,需要從相應的監管資本中對應扣除。

 
陸地方政府穩投資 分析師:須緊盯債務風險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2018年大陸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創2000年以來新低,「穩投資」成為當前地方工作的重點。分析師建議,未來地方政府穩投資應走出傳統的政府投資發力模式,且亟需關注穩投資和防風險的平衡。

界面新聞引述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劉學智指出,去年投資增速大幅度回落,主要原因在於前期政策的疊加效應。包括去槓桿見效、實施強監管、地方債務管控加強、PPP項目全面清查、環保力道加大、財政赤字率調低,導致基建投資出現斷崖式下降。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分析,去年投資增速下滑的原因有:一是基建投資大幅下滑;其次,製造業投資增速較為疲軟,企業去槓桿,投資信心明顯不足;三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穩中趨降。

黃志龍指出,近年來消費對增長的貢獻在穩步提升,但投資始終是穩增長的主要動力。相對於出口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穩投資,尤其是體量較大的交通類基礎設施投資,對於地方穩增長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黃志龍表示,未來地方政府穩投資的關鍵,在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以及穩定民營企業投資信心,特別是要改善經商環境,減輕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負擔,這才是穩投資的長遠之策。

 
陸地方政府穩投資 推大型交通基建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春節假期後,多地推出穩投資政策,尤其是藉由重大交通工程來為經濟增長找靠山,例如上海推出浦東機場三期,浙江要蓋地鐵68.5公里。

界面新聞報導,在中國大陸,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一直被視為是穩增長的重要手段,但過度依賴投資也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愈演愈烈。分析師認為,未來地方政府需要從多方面發力穩投資,而不僅僅是依靠傳統的重大基建項目。

據統計,2018年大陸全國31個省市中,17個省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全國5.9%的水準,從區域上來看,中部和西南地區投資增速位居前茅。貴州、安徽和雲南分別以15.8%、11.8%和11.6%的增速位居前三,江西和湖北緊追其後,增速分別為11.1%和11.0%。

儘管過半省市投資增速超過全國水準,但投資明顯動力不足。和2017年相比,31個省市中,有25個省市的投資增速出現下滑,黑龍江、北京、天津、海南、寧夏、新疆等六個省市的投資增速更是由正轉負。

即便是排名居前的西南地區,也顯露疲態。2018年雲南、貴州和西藏投資增速分別較2017年下滑6.4、4.3和14個百分點。分析師認為,西南地區或者說整個西部地區經濟增長,依靠投資驅動的模式並未改變,在地方政府債務管控日益加強的環境下,未來投資增速肯定會持續趨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大陸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增5.9%,創2000年以來新低。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僅年增3.8%,較2017年下滑15.2個百分點。

面對投資增速持續下行的態勢,地方政府紛紛釋放加碼投資穩增長的信號,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強調要加強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交通領域的投資。

例如上海要啟動建設機場聯絡線和軌道交通崇明線,推進北橫通道、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滬通鐵路和滬蘇湖鐵路上海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港人港稅」有望於2022年前實施 人大常委:越快越好
記者羅家晴/報導/香港01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於本月出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今(24日) 表示,就在大灣區實施「港人港稅」方面,正與區內9個城市磋商及探討可行的補貼方式,他指措施有機會於2022年前實行。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今出席活動後表示,期望能早日於在大灣區實施「港人港稅」,他認為技術和經濟上無問題和負擔。他續指到內地工作的港人相信都是內地需要的人才,故「港人港稅」早日實施將有利吸引港人回大灣區工作。

劉怡翔今於電視節目中,被問到於內地爭取推行「港人港稅」的進度,劉怡翔指,目前橫琴及前海設特別安排,吸引人才,當地的合資格港人只需跟隨本港稅項繳付,差額則由當地市政府承擔。他指,正與區內9個城市磋商及探討可行的補貼方式。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期望盡早在大灣區實踐「港人港稅」,他認為技術上無問題,稅務總開支亦不大。

譚耀宗續指,到內地工作的港人相信都是內地需要的人才,故「港人港稅」早日實施將有利吸引港人回大灣區工作,認為「越快(推行)越好」,他強調民建聯將會在政協和人大方面以提案或建議方式提出,同時譚耀宗表示,有機會亦會向中央反映,若中央層面「開綠燈」,其他地方省市亦較易處理。

另民建聯今舉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座談會,席間譚耀宗向出席者簡介大灣區網要,並講述香港在大灣區的定位和機遇。他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量大,開放程度高,正好為香港,特別是年輕人拓展事業的新機遇。譚耀宗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獨特優勢,故香港應把握優勢與其他城方結合,可提升香港在航運、金融、留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的地位。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商情資訊
陸一二線城市 1月二手房價轉跌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時隔45個月,中國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由上漲轉入下降通道。中國國家統計局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中國四個一線城市以及31個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1%。其中,一線城市延續上月的跌勢,而二線城市二手房價由升轉降。三線城市二手房價仍然小幅上漲,但漲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中新社報導,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時隔45個月,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一線及二線城市二手房價首次出現由漲轉跌,說明房價本輪上漲周期已見頂,樓市轉折點出現。

從房價指數上來看,本輪房價上漲周期大致從2015年4月開始,彼時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二線城市止跌。張大偉指出,如果後續沒有明顯的信貸政策變化,預計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趨勢將延續。

新房市場同樣延續降溫態勢。數據顯示,1月份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共58個,持平城市4個,環比下跌城市共8個。與2018年12月份相比,環比上漲城市減少了1個,持平城市增加了1個,環比下降的城市數量保持不變。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2019年春節相比2018年提前小半個月,對1月樓市產生直接影響。去年12月份是各大房企全年業績的最後衝刺階段,而1月除了返鄉置業的熱點城市外,不少一二線城市的樓盤銷售已進入半休整狀態,樓市成交量減的同時,也同步影響到房價變化。

同時,今年人們返鄉置業意向減弱,也減緩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升態勢。反倒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大核心城市房價走勢穩。1月份,深圳房價的環比、同比均微幅下跌,其餘4個城市的房價指數保持上漲。但北京、上海、杭州的環比漲幅均低於70大中城市的環比平均漲幅。而廣州則在2018年12月以環比漲速3%位居全國首位後,開年伊始,房價漲勢有所平穩,漲幅回縮了2.1個百分點。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認為,一方面在於核心城市以「限購限貸」為代表的調控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認房又認貸」的嚴格執行,對於置業客群的購房資格和資金實力形成雙重制約,造成市場需求端的企穩;另一方面,在核心城市加大住宅供給的背景下,進一步加深了市場觀望,對價格敏感的剛性需求猶豫不定,改善客群選擇面趨窄,高端客群資格與資金門檻提升,置業需求的全面受限,這是造成核心城市房價企穩的主要原因。

 
逆勢熱銷? 深圳豪宅秒殺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農曆新年假期後,大陸樓市又轉趨活躍,土豪紛紛出手入貨。深圳一個樓盤日前開賣,其中一款面積約400平方米、售價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單位,短時間內已被搶光。

21世紀經濟報導,這個樓盤是華潤深圳灣瑞府,是深圳農曆新年後首個開盤項目,共有146個單位,面積介乎228至583平方米,售價介乎2448萬至1.12億元人民幣。

大陸媒體報導,這次開賣將會出售項目一半的單位,其中400平方米單位已快速賣光,230平方米、即售價最低的單位,大部分都已被認購,部分售價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單位,亦有買家認購。該樓盤開售半小時,已售出半數單位。

報導指出,從這個樓盤的預售價格來看,能買入這些單位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可能是投資者;有大陸網友更認為這次銷情顯示「深圳不缺土豪」,不過深圳發展商未有確認上述的數據。

大陸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認為,瑞府銷售表現符合市場預期,但他認為並非所有豪宅銷情都如此暢旺,有地產代理稱,深圳部分每平方米售價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豪宅,近日紛紛下調價格後,成交仍是寥寥無幾。

 
有2.64億人的世界第四大人口國 被中國手機攻陷
記者陳言喬╱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智慧型品牌手機不斷在全球各地攻城撂地,尤其從2018年開始,以華為、OPPO、vivo、小米(HOVX)等大陸主要品牌手機集體爆發,迅速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市場領先。

科技互聯網的獨立觀察家平台虎龍吟稱,目前大陸國產手機品牌除了在中國本土佔據了絕對統治地位外,還在印度、俄羅斯、泰國等市場成為熱銷主流品牌並拿下市場銷量冠軍,在歐洲市場,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到了32%。

而根據Canalys最新發佈的調查資料顯示,在印尼,小米、OPPO、vivo、華為、Realme等中國智慧手機品牌已經拿下超過50%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印尼人每兩個人使用的手機中,就至少有一個用的是中國品牌的手機。且 2019年,印尼的手機市場將成為大陸手機品牌的天下。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超過2.64億人,人口總數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而且,印尼還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以及20國集團成員國。它的市場容量和經濟實力重要。

2018年的印尼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達3800萬台,比2017年大幅增長了17.1%,並創下印尼市場的歷史紀錄。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總體下降的大環境下,印尼智慧手機市場可謂異類。

在剛結束的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小米、OPPO、vivo和ADVAN(印尼本土品牌)排名前五。雖然三星依然奪得了印尼市場冠軍,但小米快速增幅已逼近三星。

第四季度,三星出貨量為240餘萬台,同比增長21.5%,市場份額25.4%。第二的小米出貨量接近200萬台,但同比暴增了139.4%(比2017年同期翻番還多)!市場份額提升至20.5%,大幅縮小了跟三星的差距。

OPPO第四季度排名第三,出貨量185萬台,同比增幅僅有0.8%,與2017年同期幾乎持平,市場份額為19.5%。

vivo在2018年第四季度同樣表現不俗,出貨量151萬台,同比增幅高達132.0%,市場份額也提升至15.9%。

按照這個趨勢,2019年上半年,小米很有可能超越三星成為印尼市場的新晉冠軍,而vivo則會超過OPPO殺進前三。

若僅算上小米、OPPO和VIVO三家銷量,大陸的手機品牌就已占據印尼市場的55.9%,這還不包括Realme與華為,Realme第四季在印尼的手機銷量達到15萬台,它與華為的銷量都在加快。

最失意的當屬印尼本土品牌ADVAN,它曾經是印尼手機市場非常受歡迎的品牌,2014年的時候,還一度佔據當地市場近三分之一的份額。不過,隨著小米、OPPO、vivo、華為、Realme等中國智慧手機品牌紛紛進入印尼市場,ADVAN的銷量就開始一路下滑。2018年第四季度,ADVAN的出貨量僅有約39萬台,同比大幅下跌了25%,市場份額更是快速下滑至4.1%。

 
北京瞭望/經濟變局 聽到「倒逼」聲音
李春/經濟日報
北京財經圈中,出現了一點點欣喜聲音,連那幾位最會說話的人,也只是語之不詳的說將有新行情、要迎大牛市。如此說話含含糊糊,其實只因領導要求對最重要的會議少說兩句,只能看中央官媒的表達。

說到官媒的表達,最值得看的官媒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這份報紙最近發了一組述評,其總標題都是「把握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看了三篇,之一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之二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之三是深化改革開放。

看完了不太理解,什麼是「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因為一般的理解,中國目前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又一次最嚴重的發展困局。同時對「新內涵」也不甚了了,猜想大概是指優化升級經濟結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及改革開放。

倒是有高人指點,說這一組述評,其實有些深意,因為有些事大局未定,有些話只能點到為止。但好好讀述評,特別是之三,仔細揣摩這樣幾個句子,如「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覺醒、偉大革命,正迎來重要戰略機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深化改革開放,正向推動是機遇,倒逼推動也是機遇」等等,可能有些收穫。

按行家的說法,中共中央機關報這種一組組推的述評,都來自更高的層級,都有特殊的創作安排,其中如上面那些句子是單獨一行行列的,並不是追究詩意,而是標示其非同小可的重要。想想也確實重要,比如「倒逼推動」暗指的是什麼,如真的指那事,這話是一般人敢妄議的嗎?

讀完文章再看會議。這兩天最重要的會議,以全球來說是華盛頓之會,以中國來說是中南海的學習活動。中南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定期要學習,以前大家注意請什麼專家去輔導學習,現在只留意學什麼和老大講什麼了。

這次最高級別學習活動,題目是「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而老大講話按公開報導的核心內容,是「要深化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的認識,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範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當然,通常這公開報導是整理審定後的話。

這也帶來疑問,北京即將召開人大政協兩會,北京兩會近年都是求穩大會,今年更要落實「六穩」,將其中之一的穩定金融拿出來說,也在情理之中,何況「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

但有人指點江山,說現在中美以貿易為名的磋商和未來以貿易協議為名的成果,涵蓋中國變局的許多內容,這些變局未來會以新一輪改革開放為名,其中一個最敏感的有待改革和開放的領域,正是金融。而未來的改革開放,可能正如人民日報的述評,是「倒逼」而來的。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茅塞頓開。

 
陸銀理財 股市添4.6兆動能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銀行業新的一場爭霸賽即將開始,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60億元中國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日前獲得大陸銀保監會批准設立,「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均已獲得監管單位批准籌設。

從註冊資本看,工行出資金額最高,以人民幣160億元排名第一;建行第二,資本為人民幣150億元;農行、中行和交行分別為120億元、100億元和80億元。

中國基金報援引業內專家分析,由於2018年第4季理財子公司新規,允許直接投資股市,市場普遍期待理財子公司,能為股市帶來人民幣上兆元(約新台幣4.6兆元)的增量資金。

截至2018年第3季末的數據顯示,工行的資產總額為人民幣28.2兆元,五家國有銀行的資產總計為104.57兆元,整個大陸金融行業的資產總量,大部分集中於這五大行中。

五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合計人民幣610億元(約新台幣2,836.5億元),遠高於同一銀行公募基金的註冊資本和淨資產,五家國有大行旗下公募基金註冊資本合計僅為25億元;十多年發展後,淨資產合計為202億元。

在競爭激烈的公募基金行業,五大行旗下的基金公司規模排名較為靠前。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報導,理財子公司的成立還有許多政策制度有待明確,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正研究制定標準化債權資產的認定規則,將對存量非標轉標(非標準化債權向標準化債權轉變)予以明確;大行預計會保留資管部,總行資管部與理財子公司如何進行業務協調、風險隔離也需明確等。

除全國性大中型銀行紛紛宣布理財子公司成立計畫外,已有江蘇銀行、北京銀行等11家城市商業銀行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兩家農村金融機構將設立理財子公司。

根據普益標準第四季調研問卷回饋的165家銀行數據來看,市場上至少有60家左右的區域銀行在進行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工作,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區域銀行家數還將繼續增加。

 
比川普還有錢!這位中國監控業富豪身家2214億
記者羅印/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國媒體披露,由上億台攝影鏡頭構建的中國監視網路,正在催生愈來愈多監控產業富豪。報導說,中國監視器行業淨資產超過10億美元(約台幣307億元)的富豪,至少四名。

美國之音引述彭博報導,影像監控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創始人龔虹嘉,資產高達72億美元(約台幣2307億),超過了美國總統川普。美國富比世去年公布的川普淨資產為31億美元(約台幣953億元)。

報導說,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公司」董事長戴林,是中國影像監控產業最新一名躋身10億美元身價行列的企業家,估計他的淨資產約為14億美元(約台幣430億)。

另外,「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利泉的淨資產為22億美元,「高德紅外公司」董事長黃立則擁有13億美元的資產。中國影像監視器材行業這四名頂尖富豪總資產估計超過121億美元。

報導指出,吉林日報曾披露,戴林2017年主導開發的人臉識別系統,可達到90%以上人臉識別精準度。人權組織擔心,中國利用監控技術進行大數據採集,旨在加強社會監管,這將加深政府對公民權利的壓制,並可能擴散到其他國家,破壞民主體制建設。此外,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這兩家公司的產品都因「國家安全」考量,被美國政府列入官方採購的「黑名單」。

市場研究機構IDC最近發布的報告預測,2022年中國安裝的影像監視攝影機將高達27.6億部。

 
浦東新區 逾600企業總部集聚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浦東新區已集聚各類總部企業超過600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04家,約佔上海市總量的一半。總部經濟不僅成為浦東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亦為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提供動力。

新華社報導,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王華表示,2018年,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萬億元,實到外資達到81億美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經濟整體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目前浦東已形成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大企業總部、營運總部、區域總部、高成長性總部等多層次寬領域的生態圈。

總部企業正成為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的動力來源。《財富》500強企業中有100家在浦東設立了創新中心、研發中心,浦東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設立全球性研發中心的集中區域。

在浦東新區,民營總部經濟也異軍突起。民營企業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落戶浦東以來,累計投資60多億元,在國內國際專利申請總量達200餘項,每年利潤平均增速超50%。截至2018年底,上海恩捷高性能濕法隔膜國內市場佔有率近50%。

吉祥航空從浦東誕生之初,就選擇了有別於其他民營航空公司的差異化戰略,自2006年9月開航運營以來,吉祥航空盈利能力、航班運行品質和運行效率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3%。

據悉,浦東總部經濟共享服務中心在深入研究美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營商環境以及在對浦東總部企業大調研的基礎上,提出未來的規劃目標—改單一服務模式為綜合性賦能融合共贏模式。下一步,浦東將通過賦能、融合、共贏的理念,打造浦東總部經濟發展的生態鏈。

 
台東貨出去了!阿里巴巴電商設館賣
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聯合報

台東縣長饒慶鈴本月廿一日赴大陸參加廣州旅展,同時前往北京開拓行銷通路,她表示, 廣州最大農產運銷公司廣州供銷總社同意旗下六十五間門市販售台東商品,並與大陸第四大購物集團北京「家有購物集團」簽訂合作意向書,也取得阿里巴巴電商承諾書,將開設「台東館」販售台東農產與伴手禮精品。

饒慶鈴表示,此行成果豐碩,台東縣政府努力在前頭開路,希望台東的農民、商家把握難得機會,絕對要顧好農特產及伴手禮品質,一起為台東在大陸打開亮眼的市場。

饒慶鈴廿一日率台東商界、農會代表等七十五人訪問團前往廣州,參加為期三天旅展,與廣州當地十家旅行社交流,推介今年夏天台東的熱氣球嘉年華活動,以及台東的美食與風土人情之美。

行程中拜會廣州市台辦等單位,並與廣州地區最大農產運銷公司廣州供銷總社簽定友好貿易合作意向書,廣州供銷總社承諾旗下六十五家門市銷售台東農產與伴手禮品。

饒慶鈴昨轉往北京,與北京「家有購物集團」董事長黃劍平簽訂合作意向書,家有購物集團將在旗下所有購物電視頻道與手機平台推介台東商品;台東縣府也取得阿里巴巴電商集團承諾書,將開設「台東館」販售台東農產與伴手禮精品,讓台東好物有機會躍上大陸量販市場與電商平台。

同行的台東工業策進會總幹事楊珍琪表示,廣州人口逾一千四百萬,這次台東縣府簽了兩合作協定,是台東農產品與伴手禮打進大陸市場重要斬獲。

 
北京招工難 部分企業放寬招聘限制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正月十五之後,大批返鄉人才回北京務工,企業也進入招聘高峰。新京報報導,走訪北京人才市場和招聘會發現,與往年春節後招聘市場的火爆相比,今年的招聘現場稍顯冷清。針對「招工難」情況,部分企業適當加薪,並放寬年齡等「硬指標」。

在招聘現場注意到,各展台貼出的「招聘簡章」中,僅有一家傳媒廣告公司明確「後期製作」一崗只招收男性,「這個崗位經常需要熬夜趕後期,如果女性入職一段時間後承受不了壓力提出辭職,會導致公司人員流動頻繁,不過特別優秀的女生我們也可以考慮。」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在傾聽招聘負責人和求職者交談時,不少企業為招賢納士放寬了對年齡、工作經驗等限制。例如,一家企業招聘新媒體運營崗位人才,要求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但HR實際交談時稱,只要業務能力成熟,只有一年工作經驗也無妨。還有一家招聘文員的企業直接將招聘啟事上的「38歲以下」改為「35歲以下」,一些企業將「六險」的特色福利用彩紙打印出來,貼在展區。

在眾多行業中,互聯網行業高薪推高年輕求職者期望。央企、國企仍然最受求職者青睞,這類企業展台前能摞上十幾份簡歷,但往日求職者排隊等待面試的情況已不多見。還有一些小企業的展台上沒有一份簡歷。

「現在的用工環境不像以前了。」一位文姓女士來自一家食品生產企業,在人力資源崗位幹了11年。文女士介紹,目前行政管理、文員、人力等崗位應聘者年齡偏大,多在38-39歲。「我們想招年輕人,但互聯網公司、新媒體等行業薪酬較高,推高了年輕人的期望,他們剛入職就想拿到七八千元的月薪,一對照傳統行業,覺得薪水太低且增長慢,卻忽略了自己毫無工作經驗。」

在老國展舉辦的招聘會上,不少求職的年輕人是「海歸」或者京外大學應屆生。一位法國留學歸來的求職者稱,自己所學專業是大數據,對工作的期待除了平台好、發展空間大之外,更在意是否能解決北京戶口,對於薪水反倒沒有具體要求。

招聘會現場,韓女士為在日本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兒子物色工作,「孩子明年3月畢業,通常2月至6月是日本的招聘季,我們希望今年6月就把他的工作定下來。」韓女士介紹,兒子學的是當下熱門的「人工智能」專業,希望能進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期待月薪在3萬元左右。

今年40歲的陳女士表示,上家公司倒閉後的四個月裡,她一直沒有找到新工作,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求職要求一點點降低,「以前在企業是高管,現在就想找個前景好、穩定的企業,職位不重要了。」

 
百度2018總營收 首破千億人民幣大關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搜尋引擎網百度昨日公佈其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百度總營收為1,023億人民幣,其中第四季的營收為272億元,同比增長22%,超出華爾街預期;淨利潤21億元。大陸企業面對寒冬,百度將靠AI「把握這個時代的底氣與勇氣」。

根據新浪財經,受惠於愛奇藝會員服務、雲等業務的強勁增長,四季度其他營業收入比同期暴漲104%。2018年百度的總營收也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較2017年增長28%,年度增速高於2016到2017年的20%。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2018年對百度來說是關鍵的一年,我們將人工智能應用從搜索拓展到更多業務領域,如訊息流、語音助手、AI解決方案和自動駕駛,讓更多用戶、客戶和合作伙伴從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中受益。」

百度CFO余正鈞也表示:「百度業務正在由移動互聯網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雲和自動駕駛多元化拓展,並將堅定持續地投資。」

據第一財經獲得的內部郵件中,李彥宏評價道,百度AI商業化的探索正在「撥雲見日」。他表示,2018年中,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從用戶紅利期逐步進入技術紅利期。這意味着技術的價值和意義正被重新認識、重新評估。「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定『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略,聚焦主航道,打好關鍵戰役,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圈。」

 
辦公室生力軍 流程機器人
近年開始吹起工業4.0的風潮,流程機器人也乘風而來,財會人員或許會有疑問,系統已經e化了,為什麼還需要導入RPA?而RPA是否又真的可以達到提升效率與品質的目的?

無肉新食潮!草食系料理正夯
當餐食融入日常,從健康、環保出發,再延伸至質感呈現,這時代吃素不再是老人家的事,而是掀起一股有點療癒的草食新食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