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任內斷交多國,美國頻出手相挺,還通過助我固邦交的「台北法案」,尼加拉瓜卻仍與我斷交,成「台北法案」生效後首例。我國邦交國僅剩十四個,未來兩岸外交戰,台灣能靠美國協助而取勝嗎?
台尼斷交後不久,友邦資深外交官告訴本報,與台維持外交關係有其「複雜的運算」,美國支持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考量;若台灣友邦政府親美,肯定不想惹惱強大盟友,但若友邦與美國關係不佳,台灣就遭池魚之殃,就像尼加拉瓜的例子,且每逢政府更迭,都是一次新的變化與挑戰。
美國二○二○年通過「台北法案」,雖是為鼓勵他國與台灣增進關係,但迄今友邦常常只見華府揚起棍子,威脅要懲罰。
有些國家認為美國「偽善」
友邦外交官直說,有些國家甚至認為美國「偽善」,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卻要因為自己做過的事而懲罰他國?不承認中華民國的美國,助台固邦交、拓展國際空間「願意做到什麼程度」?
對於川普政府白宮國安會幕僚長、現「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葛雷(Alexander Gray)答覆本報說,「台北法案」提供適當的鼓勵。友邦外交官卻說,「現在美國祭出棍子,而非胡蘿蔔」,雖然台灣友邦會將美國的反應納入考量,但對尼加拉瓜無效,因尼國已面臨許多制裁,且發現自己愈來愈孤立,需要支持、認可,因而外交轉向。他建議,台灣應促請美方採取不同政策協助鞏固邦誼,與其懲罰斷交,應鼓勵友邦留下,貿易、市場准入、援助等都是誘因。
不過,我國仰賴美國維護邦交,也是無可奈何,譬如美國對宏都拉斯等國確有影響力,宏都拉斯總統當選人卡斯楚(Xiomara Castro)在競選期間曾說,勝選將與北京建交,美國官員赴宏國交涉後,卡斯楚陣營便改口。
卡斯楚一月底就職,台灣出席層級、與卡斯楚互動備受矚目;我國一名熟悉中美洲的前外交官說,目前情勢不穩,非蔡總統出訪的好時機,萬一訪後關係生變,豈不讓專程道賀的總統或副總統難堪?
立陶宛抗中 背後有美支持
立陶宛雖然與台灣沒有正式邦交,但以台灣之名設處,成「抗中先鋒」,背後有華府的支持,美國以六億美元出口信貸協議相挺;但立陶宛遭北京外交經貿施壓,面臨重大損失,國內出現矛盾與分歧,當立國總統說出「以台之名設處是錯」後,我便宣布設立二億美元規模的「中東歐投資基金」,鼓勵投資對台立雙邊有利的產業。
立陶宛所獲待遇,不免讓他國羨慕,台灣友邦也看在眼裡。蔡政府任內,增進非官方關係有所進展,卻痛失八個邦交國,背後有其複雜的大國競爭、各國利益、兩岸難題。「要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挑戰一直存在,艱難處境下仍須有效保住僅剩邦交國,是時候檢討、調整我國外交戰略。
▌延伸推薦:台灣斷掉所有邦交國? 美智庫鼓吹 我前外交官: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