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常態要基隆「類普篩」 指揮中心遭質疑雙標


【高雄畫刊】提供讀者掌握高雄最「夯」的訊息,感受維持不變的人情味與不斷改變的新高雄。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2/03/31 第776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要聞
焦點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基隆「類普篩」 指揮中心遭批雙標
記者謝承恩、許政榆、邱宜君、邱瑞聯合報
國內疫情多點爆發,波及校園,海軍官兵也確診,昨日新增五十六例本土個案,其中八例尚未釐清感染源,全國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已達十九條。指揮官陳時中直言,「個案多,很亂又散發」;疫情記者會都因而延誤。

基隆小吃店群聚事件再添十九人確診,陳時中下午趕赴基隆,宣布基隆「類普篩」社區採檢,希望抓出黑數,在第一時間圍堵疫情。

彰化縣衛生局曾因主動血清檢測遭懲處,去年五、六月雙北疫情大爆發,許多專家建議對藏有黑數的熱點地區普篩,指揮中心也拒絕;但這次處理基隆疫情,卻一改常態要求「類普篩」,外界質疑指揮中心雙重標準。

曾與彰化縣合作普篩的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昨表示,Omicron傳播力是原始病毒株的三倍,精準疫調、匡列採檢恐來不及,指揮中心如今積極處理是正確方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類普篩對象為基隆卅六萬市民,由中央發放快篩試劑,市府提報相關計畫,篩檢方式、人數、如何發放、回收等,預計一周內執行完畢,希望基隆模式可供其他縣市參考。

莊人祥說,去年是以社區篩檢、三級警戒措施限制民眾活動範圍,現在則希望在不限制民眾活動下「類普篩」,釐清疫情集中區域陽性率。

陳時中說,基隆疫情「多路散發」,還沒收斂,要非常提高警覺。基隆小吃店全案累計六十八人。此外,新北中和公寓周邊增六人確診,全案累計十七人;樹林科技廠增六人確診,全案累計廿九人;大潭電廠新豐宿舍再增十二人確診,累計七十八人;台東卑南家族群聚增二人,累計十一人;高雄化工廠增一人,累計廿四人。

陳時中表示,新增八例感染源不明個案分布於桃園、台中與雙北,台中婚宴群聚增三人確診,案二三二六六、二三二六八住在台北,案二三二七七是海軍一六八艦隊濟陽級軍艦官兵,家住基隆,官兵確診後,八十多名同袍採檢結果均為陰性。海軍艦隊指揮部表示,已啟動防疫機制,並完成兵力調整,不影響戰備任務。

一六八艦隊基地在蘇澳,但最近海軍在南部海域實施「海強操演」,各艦隊主力艦隻雲集高雄左營軍港,目前也有敦睦艦隊進出港實施演訓,此案例是否影響海軍操演,受到關注。 □

近日社區疫情多點爆發,加上清明連假將至,有專家以「老虎來了」形容這波疫情,陳時中回應「一定會謹慎以對」;各院占床率還不到四成,且重症比率偏低,「民眾看到幾十個案例就緊張,請大家戒慎,可以緊張,但不要恐懼」。□

 
TOP
專題
2050年淨零路徑再生能源占7成 企業批「天方夜譚」
記者賴昭穎、黃有容、陳素玲、彭宣聯合報
國發會昨公布二○五○淨零排放路徑,關鍵的能源結構部分,再生能源占比將從二○二五年的兩成,大幅拉高至六到七成,並納入約一成的氫能電力、百分之一的抽蓄水力,並保留百分之廿到廿七的火力發電搭配碳捕捉封存(CCUS),達成電力供應的去碳化。三大工商團體昨天同表擔憂,認為政府是在講「做不到的天方夜譚」。

政府評估未來每年用電需求以百分之二加減○點五個百分點的幅度成長,但未揭露節電目標。主委龔明鑫說,隨再生能源擴大建置,未來沒缺電問題,政府也會保留一定比率的綠電給中小企業購買。

新售汽機車 二○四○全電動化

龔明鑫說,淨零路徑排除核能選項,因為核能的安全性和核廢料還沒有最終解決方案,核電廠址爭議很大,因此未參酌國際能源總署(IEA)保留一定比率核電的規畫建議。

龔明鑫指出,IEA規畫二○五○能源配比,再生能源都占大部分,建議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占七成,台灣地小無法拉這麼高,也面臨電力穩定問題,必須二○三○年前趕快布建儲能系統、智慧電網和強化電網韌性。

在運具電動化方面,淨零路徑也規畫二○四○年新售的汽機車要百分之百電動化,但龔明鑫表示,未來不會採禁售或禁買燃油車強制手段,而是透過補助提高民眾買電動車誘因,鼓勵車商加速發展。

在野促提配套 開氣候公民大會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淨零排放」除路徑外,後續執行面才是重點;民進黨政府應盡速研擬出推動「淨零排放」可行方案,不要像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一樣,只空喊口號卻做不到,還留爛攤子給後續政府。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政府二○三○中期減碳目標為何?高耗能產業如何轉型?是否有用水、用電總量管制?國發會應召開「氣候公民大會」,強化社會溝通,不能草草了事。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質疑路徑的電力供給風險,如果將來再生能源占比高達六成,基載電力要靠什麼?太陽光電與風力絕對不是穩定電源,是否隨時要面對限電?如果發電不穩,對企業發展才是致命關鍵。因此整個路徑方案令人擔心的是電力供應不穩,這對廠商是看不到成本與風險。

不見治理架構 無獨立執行機關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對龔明鑫把訂特別條例推給下一任政府很不以為然,認為淨零路徑講一大堆,最關鍵的治理架構,既無專法可管,也沒有獨立的執行機關,教人難以相信真能照表操課,如期如質達標。

 
TOP
淨零綠能極大化 有目標沒規畫
記者黃有容、陳素玲、賴昭穎/台北聯合報
國發會昨公布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二○三○年後能源轉型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將「極大化」,二○五○年再生能源將占供電六到七成,加上氫能及配合碳捕捉等技術的火力發電。不過,對於詳細配套與細部目標,甚至為何再生能源能夠飛躍式成長、對電價影響等,幾乎都沒有具體答案。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為達淨零目標,將推十二項淨零轉型關鍵策略,第一階段主要計畫至二○三○年止,總預算近九千億元。他說,這九千億元除國營事業四千四百億元、既有規畫一千二百億元,將新增計畫三千二百億元。是否舉債或訂特別條例因應?龔明鑫表示,目前公共建設預算一年約一千五百億元,可以再增加,也可分八年編列,每年四百億元。訂特別條例的部分,他認為「下一任政府來做比較合適」,但也不一定要放在特別預算。

淨零排放路徑中的能源轉型目標,再生能源供電占比是二○二五年目標的三倍以上、預計達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以達成整體電力供應去碳化。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台灣地小人稠,核電廠設置與核廢料問題爭議未決,與其他國家條件不同,因此核能仍不在規畫範圍內。

路徑圖對於再生能源規畫於二○三○年後「飛躍成長」,龔明鑫說,即使是國際能源署(IEA)規畫,也在等待新技術運用,預計二○三○年後逐漸普遍運用,效果才會顯著。也因此,國發會和環保署預計今年底公布二○三○年的明確減碳目標,國發會也規畫每五年在不影響「二○五○淨零」目標下,滾動式檢討淨零路徑。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目前目標二○二五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五點六GW、太陽光電廿GW,二○二六到二○三○年間,每年風電增加一點五GW、最終達十三GW,光電每年增加二GW,最終達卅GW;二○五○年之前再加速,光電裝置容量目標四十到八十GW、風電四十到五十五GW。他表示,經濟部已成立推動小組,將和日本、澳洲合作。

再生能源伴也隨電網調節議題,龔明鑫指出,未來需要更多儲能和電網裝置,預算編列兩者超過兩千億元,是未來十年中政府部門最重要工作。林全能則表示,會要求區塊開發得標的離岸風電業者,必須建設相應的儲能設施。

另外,氫能與火力發電的碳捕捉,在國際間還沒出現成熟應用,林全能說,會透過國營事業進行研發實驗,並尋求國際合作,希望二○三○年後商業化使用。

至於淨零排放的能源目標,是否可能造成電價預期漲幅更大?龔明鑫認為,隨著再生能源規模擴大,成本與價格應會往下降,不過他坦言「現在是轉型期,需要配套措施」,而所謂的配套措施就是在電價費率審議會中提供更好、更多的資訊給審議委員。

 
TOP
冷眼集/趕鴨子畫大餅 顧選票鴕鳥淨零
記者鄭朝陽、賴昭穎聯合報

二○五○淨零路徑千呼萬喚始出來,蔡政府終於跨出歷史性一步,但檢視路徑內涵,除充滿趕鴨子上架的畫大餅策略,也不難嗅出在選票考量下的鴕鳥心態。

國發會雖然公布二○五○年淨零路徑,但之前的二○三○年中期減碳目標,至今仍是未知數,還要拖到今年底才能揭曉,這樣的路徑可信度有多少?難怪部會官員也答不出,從二○三○到二○五○年的減碳目標為何能飛快達成。

矛盾的還有淨零路徑預估到二○五○年,用電量年均成長率約百分之二,其中二○二一至二○三○年的成長幅度更高達百分之二點六左右,一方面放任用電成長看不見天花板,一方面又有綠能開發遲緩的變數,可以預見電力脫碳的成果將被用電成長抵銷,且淨零路徑也不見推動節電型社會的策略和目標,淨零達標難上加難。

蔡政府的能源轉型留了一手,就是留下兩成多的火力發電備用,將搭配碳捕捉再利用或封存達成火力發電的碳中和;先不談高昂的碳捕捉成本是否造成電價上漲,光是碳封存合適地點的盤點工作仍是一片空白,這分淨零路徑有科學依據嗎?

全球多國都訂出禁售燃油車的淨零策略,蔡政府版的淨零路徑就是不想喊出「禁售」二字,改以補貼提高民眾換電動車意願,還煞有其事地喊出二○四○年市售運具百分百電動化,這種變相禁售燃油車的手法,就是擔心得罪業者流失選票,當中包含全台一萬四千家的機車行如何轉型。但回望推行多年的補貼二行程機車車主換購電動機車政策,至今仍看不到終點。

學界與環團一再呼籲淨零轉型不能少了治理架構,亦即要比照減碳成功的英國和歐盟立專法、設獨立機關,才能處理龐雜的減碳基礎建設,並不斷以科研報告調整路徑、監督各部門執行淨零轉型,但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若要訂特別條例「下一任政府來做比較合適」,讓外界大失所望;既看不清修訂中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不夠全面,也不願面對行政院永續委員會長期只是橡皮圖章的現實,如何啟動淨零轉型這項世紀工程?

 
TOP
要聞
病毒擴散快速 專家:此時「類普篩」有點慢了
記者邱宜君、沈能元/台北報導聯合報

基隆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推出基隆卅六萬人「類普篩」,以期防堵疫情。多位專家都說,類普篩就是普篩。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兩者差別可能是篩檢範圍大小有所不同,此時以普篩來控制疫情,手段正確,但Omicron變異株傳播快速,「病毒擴散出去,覆水難收」,想藉此阻斷傳播鏈,已有點慢,效果有限。

「基隆普篩應針對高風險地區內,所有民眾都要進行篩檢,不要挑選。」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類普篩就是普篩,藉此了解當地真實感染情形,應搭配血清抗體檢測,如此才可找出所有感染者,控制疫情,同時也可推估基隆地區的自然感染率,但若感染者人多,如何居家隔離,則需後續配套措施。

黃立民表示,現在指揮中心處理原則應為「容忍確認個案數少、小規模的疫情」,但對「感染人數多、大規模的疫情」則積極介入處理;這一波Omicron疫情能否控制,需觀察兩大指標,首先疫情是否進入安養機構或長照中心,第二為清明連假、宗教遶境後病例數有無激增。

黃立民預估,接下來國內疫情都不會太好,確診個案將陸續增加,何時才能趨緩,還有待觀察。

過去兩年,眾多專家建議普篩,但指揮中心總是以各種理由駁斥,這次卻主動宣布「類普篩」,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表示,指揮中心如今確實較願接納各方意見,例如,機場落地採檢,以及一人一戶居家檢疫。

詹長權表示,Omicron傳播力是原始武漢株的三倍,精準疫調、匡列採檢,難以即時應變,必須打破既有框架,指揮中心在基隆執行「類普篩」,全市居民快篩,積極處理是正確的方法,建議至少一周內篩檢二到三次,比較保險。

詹長權表示,東西方國家都有過大規模篩檢,西方國家採取鼓勵方式,中國則是封城、強制篩檢,事實上,限制活動是減少傳播的有效方法,但在台灣不可能強制執行,建議指揮中心篩檢要在一天內有結果,減少跨縣市活動,效果才會好。

 
TOP
疫苗保護力消退引爆疫情? 專家:群體免疫力剩六成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本土疫情升溫,病例愈趨散發,遍及各縣市。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本土疫情爆發時間點與疫苗保護力消退時間不謀而合,三月中疫情再起,關鍵在於全台群體免疫力只剩六成,三百萬人疫苗保護力已失效;接種BNT的青少年,保護力將於四月初掉到五成,恐引爆另一波群聚。

對此,指揮官陳時中看法不同,他認為,兩者關係不大,疫苗有避免重症死亡之效,但與病毒傳播沒那麼相關。

「群體保護力掉到四、五成,就很容易爆發群聚」。陳秀熙說,AZ疫苗保護期約三個月,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間,接種者保護力剩五成,當時桃機、電子廠群聚相繼爆發。莫德納保護期約五個月,今年三月中旬下降至五成,此時爆發桃園大潭電廠、基隆小吃店及警察、高雄化工廠、樹林科技廠等群聚事件。

陳秀熙表示,目前第三劑疫苗施打速度趨緩,十八歲以上成年人第三劑覆蓋率不到五成,來不及補足莫德納消退的保護力。再者,接種BNT兩劑的青少年,體內保護力恐在四月初掉到五成以下,令人擔心清明假期過後會再掀起一波本土疫情。

陳秀熙強調,靠傳統的疫調跟思維,已經無法阻擋Omicron病毒擴散,追求「病毒清零」太過理想,應以「重症清零」為目標。

 
TOP
類普篩如何阻斷傳播?公衛學者提醒三個重點要做到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要在基隆做「類普篩」,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表示,Omicron的傳播力是原始武漢株的3倍,抗體反應卻削弱了40倍,面對這樣的新興傳染病,仰賴過去精準疫調、接觸者匡列一圈、兩圈的方式,恐怕是來不及的,必須打破既有框架,快速應變,指揮中心如此積極處理是正確的。建議篩檢要一天內有結果、一周篩二到三次、民眾減少跨縣市活動與聚集,類普篩效果會更好。

詹長權表示,因為不知道傳染途徑、來源也不清楚,但是仍持續在傳染,所以要普篩執行重點都是「一天內要有結果」。愈多人在一天內有結果,才能夠在有機會提早擋住Omicron大約一天半的傳播循環。這就是目前指揮中心要趕快做的事,他建議,至少一周內篩檢二到三次,會比較保險。

詹長權表示,東西方國家都有大規模篩檢的先例,西方國家不強制,是廣泛篩、鼓勵篩,中國則是封城、強制篩檢。指揮中心目前不限制民眾活動,詹長權表示,其實限制活動是減少傳播的有效方法,如果不希望強制,指揮中心可以多講一些正面的作法,鼓勵民眾配合,這樣搭配著做,類普篩的效果會更好。

詹長權舉例說,可建議民眾減少跨縣市移動、盡量不要去人多聚集的地方、自行篩檢確認陰性才參加活動等。這是一個新的流行病,除了政府防疫策略要打破框架,全民都要一起持續學習、與時俱進。

過去許多專家都曾建議普篩,當時都受到指揮中心駁斥。這次指揮中心主動宣布要做「類普篩」,是否終於接受專家建議?詹長權說,這次是否有專家建議,他並不清楚,不過觀察過去這段時間,指揮中心確實是有逐漸願意接納各方意見。

詹長權表示,如機場落地採檢,就是指揮中心去年12月問他時他建議的。他也曾提醒,檢疫旅館不見得比家庭安全,因為從旅館改裝為檢疫場所,環境不見得適合,回家一人一戶是合理做法,後來的新方案也漸漸多讓民眾回到家裡。

 
TOP
焦點新聞
農會法刪官派條文 綠委要翻案
記者鄭□、李承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會今天預計討論通過農會法修正草案,未來農會選舉賄選者,將由現行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為最重七年徒刑,罰金從九萬元提高到最重一千萬元。為降低爭議,農委會已自行刪除原擬增列三分之一官派專業理事的條文。

不過,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說,他無法接受農委會在重要改革縮手,法案送交立法院審議時,他會堅持恢復原有官派三分之一理事的條文。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政府沒有股分或投資竟可在農會官派專業理事,且可隨時改派,簡直成了「太上理事」,嚴重干擾全國農會運作;不管是上市櫃獨董或銀行、金控專業理事,也都是由股東選出,沒有人是政府選派。

他說,農委會知道會有重大爭議已從善如流,蔡易餘可以去了解後再決定是否還要堅持。

現行農會法規範,農會選舉有要求、期約或收受財物或其他不正利益等行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相關修正草案除了要提高刑責,預備犯者,擬處一年以下徒刑。

此外,目前全國農會理監事共廿七人,為強化農會專業效能,農委會提出修法草案增列三分之一官派專業理事,共十二名,由中央主管機關指派,專業理事名額不超過理事總額三分之一,堪稱農會史上重大變革。

不過,此舉引發蔡政府安插人馬的疑慮,被解讀為繼農田水利會後,也要將農會收歸國有。農委會上周報院版本,已自行刪除該項爭議條文;官員指出,將加強溝通,適時再提出修法。

蔡易餘指出,他無法接受農委會在提官派三分之一理事的重要改革縮手,全國農會是配合農委會政策實施,要避免被單一派系掌控,他會在立法院討論時,堅持要原有官派三分之一理事的條文,由一定比例的專業人員來執行全國農會政策。

蔡易餘說,全國農會不能流於單一派系掌控,在日本、韓國都有一定比例的官派人員運作,尤其全國農會跟地方農會不同,有些政策需要與農委會搭配,基本上也不用擔心官派後會影響農會自主。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說,他不知道決策為何轉圜,農會本就在自主性跟公益性考量拉扯;即便是加三分之一官派理事,是否能達到公益性,因為制度上未實驗過,也很難判斷,但農委會一定要堅持農會的公益性質。

一位農業縣綠營立委指出,他猜測農委會縮手,是因選票問題,許多執政黨立委也不敢去提官派理事問題。

民進黨團成員表示,黨團內部有不同意見,還要多討論,但三分之一官派針對性太強,正當性也會有問題,行政院也認為不妥。

 
TOP
蔡壁如爆 鏡週刊39人領鏡電視薪
記者吳亮賢、馬瑞璿、林麗玉/台北聯合報

鏡電視預計五月八日開播,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昨爆料,鏡電視與鏡週刊違法共用人力名單,包括鏡週刊副社長陳志峻在內,至少卅九人在鏡電視領錢,名字卻掛在鏡週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當初為何不調查,「鏡電視說謊騙來的執照,可以不撤嗎?」

鏡電視指抹黑 疑市府洩密

鏡電視昨聲明抹黑,質疑北市勞動局近日違法勞檢,並將公司員工清冊與投保資料洩密給蔡壁如,揚言提告,追究北市勞動局洩密與瀆職之責。蔡壁如昨反嗆,她引用資料無任何來自台北市政府,她將對鏡電視負責人提起刑事誹謗告訴。北市勞動局也駁斥,鏡電視指控子虛烏有,勞檢資料皆嚴加保密。

蔡壁如說,鏡電視於NCC審查過程時回覆「沒有在鏡電視領錢、做鏡週刊之事」、「與鏡週刊並無人員共用」等,為虛偽不實謊言,當初在NCC主委陳耀祥主導下,完全未經調查而放水護航,嚴重瀆職。她籲請檢調立即主動偵辦徹查,包括鏡電視前董事長裴偉掏空鏡電視資產之不法背信行為及不法金流之去向,到底支付哪些裴偉口中的「身分敏感人士」?

蔡壁如指出,鏡電視涉及的是我國新聞自主與言論自由,是民主法治國家最後一道防線,但當她問NCC在今年一月十九日核照前,知不知道裴偉透過「顧問合約」參與鏡電視?知不知道有大量鏡週刊員工的薪水是由鏡電視支付?NCC卻當做沒看到、沒聽到,也不願公布在接到具名檢舉函之後,究竟有沒有調查。

NCC:將查證人力疑雲

至於立法院要求NCC必須在三月底前提出鏡電視行政調查報告,今天是最後期限,NCC發言人翁柏宗昨說,報告已進入行政流程,將提交到立院交通委員會。

對於鏡電視風波,翁柏宗說,不僅會查證鏡電視人力疑雲,也會審視增資是否到位、取得執照後是否有非常規交易問題等經營議題。

 
TOP
村里長事務費增至5萬初審通過 地方喊窮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條例修正草案,村里長事務補助費將由現行每月四點五萬元增至五萬元,若三讀通過,適用下屆村里長。不過,增加費用全由地方負擔,例如新北市一千多里將增加支出近七千萬元;高雄市將年增五三四六萬元,民政局主秘林文祺說,當然是沉重負擔,若是中央政策也只能配合。

民進黨立委王美惠說,全台里長共七七六一人,每年將增加地方財政支出四億六五○○萬元,有些地方恐財政困難。苗栗縣、嘉義縣市、雲林縣、連江縣政府昨天都喊話,地方財政困難,希望中央補助。

村里長事務補助費廿二年來未曾變動,朝野立委共提出廿四個修法版本。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說,各地方財政情況好壞差很多,必須要全盤考慮,如果這筆錢提高,都是增加地方財政負擔,地方財政應合理調整。

至於可以補助哪些縣市?陳宗彥指出,中央補助款要面對廿二縣市,如果這筆支出補助可列入一般性補助計算,主計總處當然會納入,但哪些縣市可納入一般性補助,都有相關辦法。

 
TOP
唱歌要戴口罩、演講免戴□柯文哲:我都搞混了
記者林麗玉、胡瑞玲、沈能元/台北聯合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接連遭爆料「上台唱歌沒戴口罩」,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昨說,台上唱歌仍然要戴口罩。柯文哲說,該罰就罰,但中央規定,上台演講不用戴口罩,唱歌要將口罩戴上去,「搞到最後我都搞混了」。至於是否開罰,陳時中說由地方衛生局認定;北市衛生局則說,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針對柯文哲、黃珊珊沒戴口罩上台唱歌,陳時中說,不論3月1日公布的相關規定,或是4月1日起防疫規定,台上唱歌仍然要戴口罩,都沒有列為不戴口罩的規範。

柯文哲表示,目前中央規定,上台演講不用戴口罩,唱歌要將口罩戴上去,唱完歌要照相,可以將口罩拿下來,搞到最後他都搞混了;柯文哲還說,請來的歌星上去唱不用戴口罩,他臨時被叫上去唱卡拉OK的要戴口罩。柯文哲也說,該罰就罰,但事後看那個法,還是覺得很怪,他作為防疫的地區指揮官都搞混了。

柯文哲昨也在臉書說拍謝,並說他告訴衛生局依法開罰就對了,還標註「讓罰款到我為止」。柯文哲臉書也貼出什麼時候該戴口罩、什麼時候不用戴的四種模擬情境圖卡,要大家不要跟他一樣被罰,引發網友留言「怎有點酸酸的味道」。

陳時中解釋,相關場合要不要戴口罩,與社交距離、時間長短有關,如主播、致詞時不用戴口罩,這是應可以保持社交距離,而拍照不用戴口罩,這是因為時間短暫,但如果沒有社交距離或脫下口罩的時間太長,如唱歌的時候,口水都會噴濺,還是必須戴口罩。

對於陳時中說是否開罰應由地方來認定;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陳正誠表示,市長及副市長脫口罩唱歌部分,將依法先讓當事人做事實陳述,之後衛生局再依照事實陳述及證據來處理,「就如同市長說的,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TOP
兩岸新聞
一箭三星 天平二號A、B、C升空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3月30日10時29分,中國大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天平二號A、B、C衛星升空。

中新社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總體設計師高雲逸表示,本發火箭具有新狀態和模式、新基地和能力「兩新」的特點。火箭進行多項技術改進,提高火箭的測試覆蓋性和可維護性,發射操作更為簡捷。火箭不同軌道、不同發射場的箭上狀態更加統一,產品化水平更高。通過更大規模的組批生產,能快速回應客戶發射需求,最快可將合同履約時間縮短到6個月。在今年已確定的發射計畫之外,已安排部分箭體提前投產。

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新發射模式首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亮相,體現新發射模式靈活性強、操作性好的優勢,降低對發射場保障能力的依賴度。

報導稱,此次火箭是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固體火箭總裝廠房運出的第一枚運載火箭。此前已有兩發長十一火箭在海陽東方航天港的臨時廠房完成箭體總裝、測試。

目前,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一期已正式投入運行,將具備年產10發固體運載火箭的能力,二期工程建設也在進行中,投入使用後將具備年產20發的能力。後續,長十一火箭以及計畫今年完成首飛的捷龍三號固體運載火箭都將在這裡出廠。

今年長十一火箭還計畫從大陸內陸發射場和海上發射點執行多次發射任務。後續,試驗隊將進一步穩定批產技術狀態,形成快速回應、快速履約的滾動生產模式,並著手研製面向快速發射衛星的標準化星箭接口,提高火箭的任務適應性。

這一次發射的衛星主要提供大氣空間環境測量以及軌道預報模型修正等服務。

 
TOP
邱太三再籲北京正視「面對中華民國台灣事實存在」
記者羅印沖/綜合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在會中指出,政府將在維護國家主權與台灣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兩岸良性互動。他並呼籲北京,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台灣的事實存在。針對大陸國台辦批評「相互承認主權」是妄圖升級兩國論,陸委會昨晚回應,堅決反對國台辦以錯誤定位、脅迫粗暴的言論行徑面對兩岸政治分歧。

陸委會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堅持,絕無妥協空間。

陸委會日前舉行討論「俄烏情勢與中方應處觀察」的諮詢委員會議。邱太三在會上稱,俄烏戰爭牽動地緣政治及全球經濟格局,也對台海情勢有深刻影響。政府將在維護國家主權與台灣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兩岸良性互動;更呼籲對岸放棄強加的政治框架及武力恫嚇,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台灣的事實存在。

與會學者認為,俄烏戰事是俄方長期勢力擴張之舉,但低估情勢,最終以談判解決的可能性較高。北京將從俄烏戰爭觀察俄國的作戰經驗、烏克蘭的抵禦及國際制裁,並藉此推演台海衝突可能情況,但當前將以「和統」為優先。

中共勢必總結經驗,作為應對未來台海衝突時,以美為首的西方報復制裁,並更加確立「對台總體方略」的主動權;因涉及美中爭霸,中共將台海問題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利益相結合,不會貿然採取非和平手段。

軍事方面,學者表示,俄烏戰爭對中共解放軍有很大啟示,尤其是俄軍遠程精確打擊被高估,而俄方對相關戰況誤判,凸顯出獨裁專制國家軍事將領投領導人所好,未有正確情報分析,此亦將影響中共領導人對軍隊的信任。因中共認定台灣問題是內戰延續,學者建議政府在適法性、詮釋權及防衛等要研議應對、沙盤推演及強化韌性。

經濟方面,與會學者建議,政府就中共未來倘發動戰爭可能的經濟準備(包括支付體系、其內循環支撐,及相關戰備物資準備等),建立觀察指標,也及早因應中方可能對台經濟制裁。

學者也強調,此次戰爭顯示認知戰與資訊戰之重要性,烏方有效利用網路對外宣傳發聲、爭取國際支持,值得我方學習。

 
TOP
國際新聞
俄攻勢未歇 克宮稱談判沒進展
記者張文馨、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俄羅斯廿九日宣布將降低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北部大城切爾尼戈夫的攻勢,但兩城仍持續遭攻擊。俄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卅日表示,俄方正面看待俄烏談判,但迄今並無突破進展。

俄羅斯和烏克蘭廿九日在土耳其談判,俄國同日宣布將降低攻勢,被外界解讀談判有所進展。但俄國表示,俄方樂見烏克蘭以書面詳細列出終結衝突的條件,對此予以正面看待,只是和談並無突破跡象。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和談說不上很有希望或有任何突破,有待努力之處仍多。」

俄國原本宣布將減少在基輔、切爾尼戈夫等地的攻勢,但切爾尼戈夫州長喬斯說,當地卅日仍遭砲擊,「我們不相信俄國人,俄軍說話從不算數」。

另外,俄軍加強對東部頓巴斯地區攻勢,並持續砲擊東南部要城馬立波。克宮表示,俄國總統普亭廿九日在電話中對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除非馬立波守軍投降,砲擊才會停止。

紐約時報指出,熟悉內情的官員和分析家認為,從俄軍最新動向看來,俄國並不急於結束戰爭,雙方談判至少還會持續幾星期。

對於俄國稍早宣稱降低攻勢,美國總統拜登表明不信。拜登說,「等著看吧」,在真正見到實際行動前,他不會相信俄國聲明的任何一個字。他說,北約盟友也在這點上達成共識。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說,「烏克蘭人並不天真」。他表示,烏克蘭人已從這次入侵和過去八年在頓巴斯的戰事學到教訓,那就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事就是具體結果。

美國國防部表示,俄軍已開始將非常小數量的部隊從基輔附近的據點移走,類似重新整備,而不是撤離或退出戰爭。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說:「烏克蘭其他地區可能遭受重大攻勢。這不代表對基輔的威脅已經結束。我們認為他們可能想重新部署在其他更優先的地方。」

英國國防部情報報告說,俄軍很可能將戰鬥力量從北部轉移到東部的頓巴斯地區。

 
TOP
俄顧問嚇到不敢說實話 美:普亭被誤導未掌握戰事全貌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拜登政府30日釋出一項情報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感覺被軍方誤導,以致不了解戰事全貌,普亭個人與俄國軍方將領間的緊張升高。

白宮聯絡室主任貝丁菲爾德(Kate Bedingfield)表示,俄國資深顧問太過畏懼普亭,不敢告知戰事挫敗和受經濟制裁後的嚴重程度;此外,普亭自覺受到俄軍誤導。

貝丁菲爾德表示,「這顯示俄羅斯犯下戰略錯誤」。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記者會表示,普亭在過去一個月來每個戰爭的轉折點都並未收到來自俄國國防部的完整報告,這是一名美國官員的調查結果,五角大廈同意此結論。

柯比說,普亭發動這場戰爭,卻不了解所有真實內容,也可能完全不了解俄軍在烏克蘭的挫敗情形,這點令人不安。

 
TOP
頻接觸確診者 拜登再打第4劑疫苗
華盛頓30日專電中央社
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核准50歲以上與免疫不全者施打第4劑疫苗後,近來身邊頻出現確診者的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施打第4劑疫苗,並宣布一站式官方網站,提供民眾相關訊息。

儘管美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逐漸趨於穩定,民眾生活也逐漸回復正常,但拜登(JoeBiden)近來卻反而多次與確診者有所接觸,包括2周前訪問華府的愛爾蘭馬丁(Micheal Martin)與拜登同時出席華府國立建築博物館(National BuildingMuseum)舉行的愛爾蘭盛會。之後是訪歐前夕新聞秘書莎琪(Jen Psaki)確診,遞補莎琪陪同訪歐的副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在返回華府後也被檢測出陽性。

頻頻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也為鼓勵尚未完全接種的民眾施打疫苗,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昨天核准50歲以上或免疫不全者施打第4劑莫德納或BNT疫苗,或是打單劑型嬌生疫苗與追加劑的民眾再追打一劑mRNA疫苗後,拜登今天施打第4劑、也是他的第2劑追加疫苗。

拜登今天在白宮宣布美國政府一站式的官方網站,方便民眾了解施打疫苗、取得口罩與檢測劑等相關資訊,他也隨即在鏡頭前公開施打第4劑。拜登今天接種的為BNT疫苗。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