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後冷戰時代的戰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與科技變革帶來的全新戰場》
內容簡介:民主世界的地緣政治霸權和基本安全,正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在局勢渾沌不明的世界中,戰略讓我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賦予我們實踐目標的力量!
★綜覽由古至今各大戰略理論與戰役精髓★
★深入理解軍事、政治戰略與現代世界的形塑★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是關於戰略的新世代權威著作,集結數世紀以來塑造戰爭和治國方略理論與實踐的關鍵人物。本系列共五冊,收錄了世界一流學者的全新研究,提供從古代到今日的戰略思想的全球視角,並審視經典和當今的主要戰略議題,同時對冷戰和後九一一世代的戰略思想給予更多關注。
本書於1943年發行第一版,當時正處於歷史上最糟糕的戰爭時期。第二版則於1986年發行,係因二戰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且核武發展引起了深思問題:戰爭用途以及武力與外交之間的關係,因此新一代的學者紛紛研究並修訂了這門學科所仰賴的歷史知識體系。在全球地緣政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此刻,對戰略及其歷史研究的重要性達到新高,故推出本書第三版。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從歷史上最富有影響力的戰略家身上吸取重要教訓,從修昔底德、孫子到克勞塞維茨,從拿破崙、邱吉爾、毛澤東、馬歇爾到習近平。重新檢視從古至今的軍事與政治戰略的發展,以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形塑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當代戰略全書5】後冷戰時代的戰略
冷戰結束後,美國贏得所向披靡的主導地位,卻也面臨著新舊交雜的各種問題。恐怖主義、核武擴散、叛亂橫行、非常規戰爭與網路安全。新科技的出現與戰爭模式的改變,考驗著過去長久以來的理解與認知。中國的霸權野心與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在在都對美國所帶領的國際秩序提出挑戰。隨著地緣政治的風險不斷升高,全球似乎再次朝多極世界的方向傾斜。因此,本書重新思考戰略的意義與功能,讓我們在動盪的世局中持續站穩腳步。
作者介紹:霍爾•布蘭茲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全球事務的季辛吉傑出教授,也是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學者。曾撰寫與編輯多本著作,包括《川普時代的美國大戰略》、《創造單極時刻》、《大戰略有什麼好處?》,以及《拉丁美洲的冷戰》,同時也是《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的專欄作家,並曾擔任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以及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的主要撰稿人。
搶先試閱:〈習近平復興戰略的第三個要素,便是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造成一支「備戰、能戰、必勝」的現代化軍隊。〉
中國軍隊的弱點,也就是在十九世紀末未能與西方及日本軍隊一起達成現代化變革,更是導致中國百年屈辱和清朝滅亡的核心因素。二○二一年七月一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演講中表示,「中國人民絕對不允許任何外國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任何人企圖欺負、壓迫、奴役我們,都要在十四億中國人民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習近平要求解放軍「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並達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正、絕對可靠」的地步。
在國內,習近平在中國軍隊的「重生」階段中,扮演了相當積極的角色。作為持續進行反貪腐運動的一部分,數十名資深軍官被解職。習近平利用其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加速了軍隊組織和能力的現代化進程。他參考美軍架構組建了新的聯合作戰司令部,建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軍隊,並發展能與美國匹敵的常規飛彈能力等等。
習近平的雄心壯志,以及中國在研發和部署先進武器系統方面的進展,都令許多外部觀察家感到驚訝。
在習近平執政的第一個十年中,中國的大部分軍事建設似乎都是為了實現中國的區域目標,
例如,增加針對台灣的導彈數量和先進程度,加強海軍及海岸警衛隊在南海維護主權的能力。然而,在習近平的第二個五年任期(二○一七至二○二二年)內,出現了新證據顯示中國有更大的全球野心。
二○一九年,北京公開展示了一種能夠擊中世界任何目標的洲際彈道飛彈;二○二一年,北京試射一種超音速飛彈,而根據專家宣稱,這種飛彈可在三十分鐘內擊中美國。新一代反艦飛彈、先進的雷達能力及迅速擴充的核武庫,全都顯示出中國決心擁有一支足以在全球範圍作戰的軍隊。雖然中國並未表示,其有興趣將美國作為目標,但對新型遠程能力的重視很可能是為了嚇阻美國,防止其捲入以台灣為主的衝突或其他區域性衝突。
在更大的地緣政治背景下,解放軍對於習近平在全球舞台上恢復中國中心地位的戰略來
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於二○一七年在西非吉布地(Djibouti)建立了第一個軍事基地。儘管該基地最初是設定成一個旨在協助打擊海盜的軍事後勤基地,但現在已發展成足以支援一艘航空母艦及數艘核動力潛艇的基地規模。這代表中國軍事戰略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轉變。中國向來都拒絕在海外駐軍或建造軍事基地,但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學者和解放軍官員都接受了海外基地的概念。例如,學者薛桂芳和鄭捷都認為,「作為一個不斷成長的經濟大國,中國自然有必要發展數量有限的海外軍事基地,以保護其國際貿易和海外投資。」他們也認為,中國需要更多的基地來執行「區域外」和「國際公共財」的任務。
例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早期階段(二○二○年三月至六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向四十六個國家提供了醫療援助。薛桂芳和鄭捷認為,「對於一個真正的大國來說,最理想的情況便是其軍隊應扛起其責任不斷增加及利益不斷擴大的每一步。」
截至本文撰寫之前,從東南亞到中東及非洲,有更多的中國軍事基地都正在列入考量之列。
在中國的復興戰略中,解放軍的首要軍事任務不是保衛海外資產,而是確保中國政府在與其他國家爭奪領土的主權,例如台灣、南海和釣魚台(又稱尖閣諸島)等。台灣尤其重要。
儘管中國從未正式統治台灣,但中國領導人堅持認為,沒有台灣就沒有完整的中國,復興有賴於統一。。孫中山是第一個表示統一重要性的人:「如果能夠實現統一,全國人民就會
過著幸福的生活;如果不能實現統一,人民就會受苦受難。」
鄧小平在呼籲統一時,則是傳達出一種急迫感,他在一九八三年聲稱,其政府將「完成我們前輩留給我們、尚未完成的統一任務」,並表示「像我們這樣年事已高的人,都希望能盡快看到統一的一天」。
江澤民則說道,「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血相連的一家人,無論屬於哪個黨派、哪個組織,都應該共同追求和平統一、民族振興的偉大目標。」胡錦濤在紀念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一百周年的談話中表示,中國和台灣應該「撫平過去的創傷,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習近平曾多次表示,統一台灣對中華民族的復興至關重要。
他試著鼓勵台灣僅存的幾個外交盟友承認中國,阻止台灣申請加入世界衛生大會等國際組織,對台灣採取威脅性軍事姿態,干涉台灣選舉,並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拒絕保持兩岸政治對話等,以各種手段來孤立台灣。此外,二○二○年秋季,中國還發布了一部模擬入侵台灣的影片。
二○二一年十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發表演說,他認為「台獨分裂主義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最大隱患」。
二○二二年八月,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造訪台灣,習近平便授權中國軍隊在西太平洋演習,展示其數十年來最重要的軍事實力。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霍爾•布蘭茲《當代戰略全書5.後冷戰時代的戰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與科技變革帶來的全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