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選擇,親餵是順利哺乳最簡單的方式,然而親餵母乳由於無法了解自己究竟餵了多少,新手媽媽容易感到不安,其實只要透過細心觀察,不安的感受也能一掃而空。 媽媽我餓了 對新生兒而言,吃飽、睡好是穩定孩子成長的首要大事,但由於寶寶不會說,如果肚子餓,哭泣往往已經是寶寶餓到受不了的最後訊息,IBCLC國際泌乳顧問暨愛哺母乳中心執行長蕭如芳提醒,新生兒只要感到肚子餓,就會開始慢慢左右轉頭嘗試搜尋乳房,張開嘴巴、吐出舌頭,此時若再等不到母親哺餵,就會開始吃手、吸舔嘴唇,如果媽媽仍然還沒發現寶寶的飢餓訊息,寶寶就會開始從小小聲的哭泣到放聲大哭,且有些寶寶一旦生氣大哭,就容易影響喝奶的穩定節奏,因此,建議媽媽不要等到孩子大哭才餵奶;此外,許多長輩會以手指放在寶寶嘴角測試寶寶是否飢餓,事實上,孩子表現飢餓會是自發性的行為,若因為手指放在嘴角而轉頭,常常是天生的反射行為(尋乳反射)所導致,不代表一定是飢餓的訊息。 看懂孩子的飽足訊息 因為不願意孩子挨餓,新手媽媽在進行親餵時,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寶寶沒有吃飽,除了不知道寶寶究竟吃了多少量之外,也因為看不到奶水消耗的量而感到不安,種種原因容易讓媽媽放棄親餵,然而,蕭如芳泌乳顧問表示,其實只要學會觀察寶寶反應與乳房狀況,親餵也能帶給媽媽安心感。 1.觀察尿布:無論是母奶或配方奶,一天當中只要有達到6片濕尿布,就表示寶寶當天的奶水攝取量足夠。 2.觀察乳房:當寶寶吸吮時,除了以聽到吞嚥聲來確定寶寶有吃到奶水,乳房慢慢的鬆軟,也表示奶水已逐漸被移出。 3.觀察寶寶:寶寶的飽足反應包括:將頭轉離乳房、對含乳沒興趣、滿足的放鬆四肢與手掌進入睡眠,蕭如芳泌乳顧問指出,當寶寶攝取足夠的奶水時,會睡得安穩、排便順暢、清醒時很有反應,且每個月體重增加至少500g,反之,若寶寶沒吃飽,他喝完奶後會顯得很不滿足、常常煩躁或哭泣,而且體重也不會逐月增加。 【完整內容請見2015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