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登場,重頭戲將拍板2016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和第13個五年計畫(2016年-2020年)。尤其「十三五」規畫不僅是大陸未來五年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更因為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及投資地區、百萬台商經營的重要市場,「十三五」規畫將影響未來兩岸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
在大陸經濟放緩成新常態下,中央經濟工作閉門會議上,官方已將2016年的目標經濟增長率設定在6.5%-7%區間調控,這是歷年來最保守的底線。台灣產業界必須思考在大陸市場尋覓出商機與規避風險,從台灣較具優勢的利基點著力,找到兩岸產業合作的新機會。
從「十三五」規畫定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首先可以肯定環境生態保護會是大陸深化改革主軸的第一要務。
其次,大陸力拚工業轉型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不只推動自動化機器人,更著力推進智能製造;發展半導體產業自主供應鏈的企圖心更是明顯。
這兩年兩岸產業在競合趨勢下,原本台灣較具優勢的太陽能、面板等產業已經遭遇慘烈打擊,且半導體產業也被急急追趕,今後兩岸製造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面臨「走不出去」,何不在大陸市場借力使力,尤其是「十三五」大力發展的「一帶一路」政策利多,搶搭大陸「走出去」的轉型列車。兩岸企業合力,在地化與軟實力互補結合,在「十三五」將具有先發優勢。
更該前瞻的是,台灣的服務業還有不小的勝算。目前大陸服務業發展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46%,「十三五」期間將提高到54%,雖然想大幅追趕十幾個百分點,但台灣服務業在GDP占比已高逾七成,顯勝大陸20幾個百分點,對大陸市場絕對有明顯的互補優勢。
台灣布局大陸「十三五」市場商機,應該積極發展服務業,尤其針對大陸服務品質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製造服務業跟生活服務業,「十三五」宣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大陸老年人口有2億多,每年還增長800萬人,老人安養產業會是「建成小康社會」可預期的商機。另外比如餐飲、文創、還有台灣溢出的教育人才等,兩岸服務業市場有很多鏈結成功的可能性,此時擴大開放合作,正逢其時。
前瞻「十三五」兩岸合作,台灣不應再存有要求大陸讓利、提供投資優惠的思維,而是要求能在公平競爭的環境,合法保障投資興業,才能創造永續合作的發展空間。
大陸「十三五」開局,而台灣也再度政黨輪替。520總統就任談話,勢必成為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關係的新指標。兩岸產業交流的下一步,已經預見「冷和平」的到來。所幸民間產業交流不會卻步,而且勢必扮演更積極的對話角色、主導地位。只要政策能擴大民間產業交流、互動,兩岸關係就沒有預期悲觀。
台灣必須掌握「十三五」規劃趨勢,針對兩岸產業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議題提早因應,進行交流對話。更應該前瞻未來,找出兩岸合作的契機。(作者是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