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債券市場持續兩年多的牛市行情,正在大逆轉,前兩年密集發行的公司債、企業債,4月開始進入到期兌付高峰期,到年底前將有人民幣4.12兆元(約新台幣20兆元)債務到期,年增23%,債務規模創史上新高;不幸的是,企業信用違約風險已經開始引爆,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已經有14家違約,並且從民企擴散到央企,恐引發金融風暴。國資委控股的中鐵物資在4月中突然公告旗下人民幣168億元債券全部暫停交易,緊接著,包括東北特鋼等103支債券,規模共人民幣1,009.1億元,集中在4月宣布推遲或取消發行,金額是去年同期的3.4倍。加上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已經有14家爆發債務違約,涉及27支債券,其中19支屬公募債、八支私募債,債務風險已經蔓延到央企。
彭博報導,大陸債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評級下調潮。中誠信國際對信用債公開評級變動顯示,今年來債務主體評級已連續33次下調,較去年17次幾乎翻倍,顯示債市瀰漫悲觀看法。投資人抱怨,債券市場恐將成了沒娘的孩子,只剩跌(爹)了。
債市生病,不僅股市也跟著吃藥,更讓大陸好不容易才見起色的經濟復甦,又蒙上陰影。因為債券是重要的融資工具,占大陸社會融資總量的一半,重要性比股票要大的多。一旦因債務違約而影響融資,對經濟將造成嚴重衝擊。
彭博報導,因為「去產能」,嚴重虧損的鋼鐵及煤炭業,還款能力比較差,估計第2至4季度煤炭信用債到期規模約人民幣6,317億元,鋼鐵為人民幣2,734億元,合計比去年增34%,較2014年增逾一倍。
估計今年債券市場面臨企業債到期兌付規模將創史上新高,彭博報導,從4月開始將連續三季度進入償債高峰,債務總量達人民幣4.12兆元,較去年增長23%。
中投證券分析師田元強指出,原本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就會抽貸,若信用債集中到期,企業流動性壓力雪上加霜,恐將爆發信用違約。
一旦信用違約爆發連鎖效應,恐將進一步惡性循環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海通證券首席分析師姜超指出,違約風險將使企業借新還舊的成本變成無底洞,導致再融資受阻,到時就會衝擊實體經濟,掀起企業倒閉潮。
企業信用債風險正在升溫,興業證券分析師黃偉平指出,光靠銀行採取貸款展期的緩兵之計還不夠,政策必須出手救市,才能解決系統性金融危機,穩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