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今年GDP預測 增速與2019持平


2020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1/16 第46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財經要聞 陸今年GDP預測 增速與2019持平
人行穩資金 放錢1.7兆元
李克強:保持貨幣充裕流動性
商情資訊 紅包更厚? 陸白領族7成沒年終
深圳針博會 宣布與歐羅維特合作
大陸金融監管沙盒 六應用搶鏡
安徽將增100個農產加工區
寧夏拚觀光 村子成網紅
吸引人才 廣東撥135億元補貼個所稅
深圳深商大會 5G將產生無數BAT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兩岸財經要聞
陸今年GDP預測 增速與2019持平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昨天發布報告稱,今年大陸GDP增長率基本與去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路透報導,「二○二○大陸經濟趨勢」報告預測今年主要經濟指標: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為百分之八點五,年降一點一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一,年增○點四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百分之五點一,年減○點一個百分點。

文章稱,二○二○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人民幣四十四點四兆元,增百分之七點八,增速小幅回落○點三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收窄。物價總體運行平穩,前高後低。二○二○年物價水平將處於政策調控目標範圍之內,總體處於溫和上漲階段。

報告稱,二○二○年,大陸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信號清晰可見,同時,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下,二○二○年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帶動大陸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北京經濟日報報導,在大陸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實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靈活調控政策下,房地產投資總體穩定,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但由於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居民儲蓄率下降、居民槓桿率提升、房地產投資觀念發生顯著變化等因素,使得房地產需求逐漸趨於平穩。

報告稱,「二○二○年大陸經濟增速將在新常態下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大陸將於本周五公布二○一九年GDP、投資、消費等主要宏觀數據。大陸社科院去年十二月發布二○二○年經濟藍皮書建議將大陸二○二○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百分之六左右,可適當提高赤字率。

 
人行穩資金 放錢1.7兆元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逆回購連歇15個交易日後,中國人民銀行昨(15)日推出逆回購及中期借貸便利(MLF)雙操作,投放資金人民幣4,000億元(約新台幣1.7兆元),以維護節前流動性合理充裕。

人行昨公告,為對沖稅期高峰、現金投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春節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昨天進行人民幣3,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年期MLF中標利率3.25%,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65%,均與上次相同。

中新經緯報導,資金面方面,截至14日,資金面收斂,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多數上行。隔夜品種上行45.9bp報2.5180%,為2019年11月18日以來新高,7天期上行13.2bp報2.6540%,14天期上行22.5bp報2.7350%。

中國證券報報導,2012年以來,大陸貨幣和信貸增長維持平穩態勢。但從趨勢上看,受風險防控、資本金約束、準備金限制等多項因素的綜合影響,金融機構的後續正常增長能力也受到限制,並集中表現在新增信貸和社融增長的偏緩慢(與往年相比)。展望2020年,降準降息仍是未來6-12月內政策選項,年內降息機率很大。

人行營業管理部之前召開2020年工作會議強調,要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長效機制;要探索建立區域宏觀審慎管理協調機制,深入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江海證券研報分析,為對沖節前資金缺口,人行將在下周開展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預計淨釋放長期資金人民幣4,500至5,500億元。由於此前的降準已經暗含LPR下調5bp,且近期經濟出現企穩跡象,MLF降息機率不大。

東北證券研報認為,春節前公開市場操作或偏寬鬆,目前投放力度不算大,考慮降準後,稅期和月底的峰值缺口有可能到達到人民幣3兆元,需要操作MLF等來應對。資金節奏上看,1月可能還會維持2019年11-12月的寬鬆資金面,且稅期影響可能不大。

 
李克強:保持貨幣充裕流動性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15)日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座談會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國政府網披露,李克強在會中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包括社科院高培勇、人民大學陳彥斌、財新智庫鐘正生、小米董事長雷軍、機械工業集團董事長張曉侖、前程無憂網執行長甄榮輝等學者專家和企業家出席發言。

李克強說,去年大陸發展遇到多年少見的困難局面。今年國內外形勢更為複雜嚴峻,做好政府工作需要付出更加艱苦努力。

李克強表示,要實施好宏觀政策,提振市場預期,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把減稅、節支作為關鍵,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政府真正過緊日子,大幅壓縮一般性開支特別是行政開支,確保制度性減稅落到位和保障基本民生。

他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傳導機制,更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致力拓展就業管道,支持靈活就業,加強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做好就業保險保障工作,保持就業大局穩定。

李克強還表示,要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盡可能減少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干預,為企業生產經營、參與公平競爭提供更寬鬆環境,催生更多新企業,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商情資訊
紅包更厚? 陸白領族7成沒年終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聯合報

年終獎金領了嗎?大陸白領族今年紅包更「厚」,年終獎金平均值為人民幣九五四七元(相當新台幣四點一萬),比去年多出人民幣二四四七元,不過,發紅包不是皆大歡喜,僅三成白領能拿到,七成拿不到年終大紅包。

大陸人力資源平台智聯招聘昨發布「白領年終獎調研報告」。調查顯示,今年能拿年終獎相比去年幾近腰斬,其中,確定與年終獎無緣的白領占百分之四十,比去年高出近一倍;還有更多的人表示「不確定」,總計有七成白領只能看別人領年終紅包。

而今年白領年終獎金平均值為人民幣九五四七元,其中,國有企業中拿到年終獎的白領占比接近私企二倍。

統計指出,國企有百分之五十二點二表示今年確定發放年終獎,其次是外商、港澳台獨資企業有百分之五十一點四也會發紅包,而私企發放比率最低,僅百分之二十七點四能拿到,占比只有國企的一半。

另外,年終獎發放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年終獎平均達人民幣一萬三千二百七十五元,次為北京的一萬二千八百三十元,另有七個城市的年終獎金超過一萬元,依次是青島、寧波、南昌、瀋陽、貴陽、佛山、合肥。而年終獎平均金額最低的城市是蘭州,平均金額僅為三二六七元,僅為上海的四分之一。

中新網報導,能拿到年終紅包的人變少了,加上獎金兩極分化,導致白領情緒不滿,今年白領年終獎滿意度創下近三年新低。統計發現,近四成白領年終獎有增加,三成二白領年終獎與去年持平,還有三成白領年終獎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今年年終獎滿意度普遍下滑,可能也與整體經濟下滑有關。

 
深圳針博會 宣布與歐羅維特合作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深圳)針織品牌創新設計周暨深圳國際針織品博覽會啟動儀式日前在深圳舉行。發布會上,CKIW深圳針博會與歐羅維特(Eurovet)宣布合作。

中通社報導,歐羅維特擁有超過50年的經驗,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展覽主辦集團,專注於內衣、泳衣、運動服品牌及供應鏈,每年在巴黎、紐約、拉斯維加斯、香港及上海舉行9大國際盛事,INTERFILIERE是歐羅維特旗下的國際內衣泳裝及面料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表示,中國針織行業的發展,需要好的平台、好的服務來幫助設計品牌,推廣產品,促進交流合作,而CKIW深圳針博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CKIW深圳針博會總經理楊清雲表示,這次合作是整個針織行業走向廣闊國際市場的大事件。雙方合作的目的不僅是為全球的原輔料供應商及買家帶來更多的生機,同時通過這個多元且國際化的平台來促進行業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實現貼身服飾行業更好的成長。 INTERFILIERE每年都吸引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專業貿易觀眾和內衣參展商,匯集了全世界的5000多內衣品牌的15000多種商品。此外,INTERFILIERE將在CKIW深圳針博會設流行趨勢發布區,展示最新流行內衣及面料,分析流行趨勢、最新科技、設計和工藝產品等。

 
大陸金融監管沙盒 六應用搶鏡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首批六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名單,涉及物聯網與區塊鏈、信貸業務、手機POS創新應用等,其中,中國銀聯與小米及京東合作的手機POS與銀行卡的支付案,有望活化現有40億張銀行IC卡的使用。

鳳凰網報導,人行去年底才宣布要試點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不到一個月就公布六個試點名單,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有助探索建立中國特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體系,提升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效能,並有助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升金融便民服務水平、拓展金融服務通路等。

澎湃新聞報導,這份監管沙盒名單中,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為基於物聯網的物品溯源認證管理與供應鏈金融、微捷貸產品、中信銀行智令產品、AIBankInside產品、快審快貸產品與手機POS創新應用。

試點單位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聯等11家機構,主要為持牌金融機構,也有持牌機構和科技機構合作,技術涉及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大數據、AI技術、區塊鏈、物聯網等。

工商銀行推出的「基於物聯網的物品溯源認證管理與供應鏈金融」,運用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應用基於物聯網技術採集產品的生產製造、質檢、庫存、物流、銷售等全生命周期特徵數據,不可篡改地記錄在區塊鏈上。預計涉及逾30萬人客戶,年交易筆數超過100萬筆、年交易金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

此外,在手機行動支付取代銀行金融卡提領現金之際,手機POS創新應用則更強調面向商戶,將低門檻的手機設備升級為安全可靠的POS終端,提供銀行卡收單、條碼支付收單、商戶管理等服務。由中國銀聯、小米數科、京東數科合作推出,面向小微企業、「三農」領域等商戶,以移動小額收單為主。有望活化現有40億張銀行IC卡的使用。

手機成為支付與收單業務的載體,涉及支付與收單業務的應用也有兩個。中信銀行智令產品由中信銀行、中國銀聯、度小滿、攜程合作推出,運用支付標記化、大數據等技術打造新型金融服務。

上述六個應用中,有兩個涉及信貸業務。其中,農業銀行推出的微捷貸產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打造「微捷貸」產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閱報秘書/監管沙盒

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最早由英國提出,目的是給新興的金融科技創新提供空間、風險可控的真實市場空間。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標誌著大陸在建構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安徽將增100個農產加工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14日在安徽省兩會系列新聞發佈會上說,今年安徽將建設100個以上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打造長三角綠色有機「大糧倉」、「大菜園」、「大果園」。發揮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作用,推動安徽農業轉型。 中新社報導,安徽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是中國5個商品糧淨調出省之一,也是長三角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盧仕仁說,該省把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

2020年,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1億畝、總產穩定在780億斤以上。此外,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盡量留給農民。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新增產值超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農產品加工園區3個,總數達38個;新增產值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10家,總數達90家。

2019年安徽全年糧食總產810.8億斤,增長1.17%,居中國第4位,實現「十六連豐」。

 
寧夏拚觀光 村子成網紅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19年我們村旅遊收入達2000多萬(人民幣,下同),人均年收入從10年前的2300元已經漲到11200元」。1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寧夏人大代表、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致富帶頭人焦建鵬表示,從脫貧到致富,找對產業很重要,鄉村特色旅遊是當地探索的路徑。

中新社報導,寧夏於2016年成為中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單位,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發展全域旅遊,寧夏把全區當成一個大景區來打造。全域旅遊給寧夏鄉村發展帶來了許多變化,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器。 以「中國最美休閒鄉村」龍王壩村為例,這坐落在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和黨家岔震湖兩大景點之間、緊鄰將台堡景區的小鄉村,依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千畝桃園、窑洞賓館、鄉村民俗表演等這些城市見不到的風景讓龍王壩在旅遊旺季時一屋難求。

2017年,龍王壩村還成為央視農民春晚西北部地區主會場舉辦地,一夜間,村子成了網紅。目前,冬季「半年閒」是制約寧夏全域旅遊發展的一大短板。因此,冰雪旅遊也成為寧夏的探索之一。

在寧夏最南邊的涇源縣,2019年12月剛剛建成的垂直落差758米、占地160萬平方米的六盤山婭豪滑雪場是西北地區最大、集接待滑雪旅遊和承辦國際比賽為一體的綜合性滑雪場。

滑雪場的地址需要有山、有水、有溫度,六盤山最適合不過。寧夏人大代表、涇源縣縣長馬威虎表示,建成這個滑雪場耗時三年多,但效益是明顯的。滑雪場用工300多人,其中90%的人是當地農民。其中還有當地100多個年輕人已成為了專業滑雪從業者,成為教練後的工資將在7000元以上。不僅幫他們致富,也助他們擁有了一技之長。

今年寧夏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對全域旅遊作了更詳盡的規劃。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咸輝表示,2019年,以旅遊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對寧夏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2020年,寧夏將加快建設全域旅遊示範區,提升景區品質,開發生態遊、休閒遊、冬季遊等業態,確保全年旅遊收入和遊客人數均增長20%以上。

 
吸引人才 廣東撥135億元補貼個所稅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為吸引港澳台等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前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東省政府在2020年預算報告中提出,將提撥人民幣31億元(約新台幣135億元)落實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差額補貼政策,按大陸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給予補貼。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14日開幕,廣東省政府會上提出2020年預算報告,「財新網」報導,在預算報告中,廣東省將對珠三角九市安排人民幣31億元,落實大灣區個稅差額補貼政策,實現高端和緊缺人才稅負成本與香港趨同。

去年6月22日,廣東省財政廳網站就發布「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該通知提出,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額涵蓋: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營所得;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等。

這項稅務優惠範圍涵蓋大灣區九個城市,分別為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和肇慶市。稅務優惠有效期追溯至2019年1月1日生效。

報導稱,15%是香港納稅人薪俸稅(即大陸個人所得稅)的標準稅率,具體徵收稅額採取根據年收入水準進行累進制計算,稅率範圍為2%至17%。

畢馬威早前一份報告舉例稱,假設一名納稅人的年收入為人民幣72萬元,在享受大灣區的稅務補貼前,實際稅率為20.15%,享受補貼後的實際稅率為13.75%,若在香港需繳納的薪俸稅實際稅率為12.03%。

適用這項個人所得稅差額補貼優惠的「人才」,須符合三項條件:一、須為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或為取得香港入境計畫(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香港居民,或為台灣地區居民,或為外國國籍人士及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回國留學人員和海外華僑;二、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且在此依法納稅;三、遵守法律法規、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

此外,申報人另須滿足「高端人才」或「緊缺人才」的相關要求。對於「高端人才」與「緊缺人才」的定義,廣東也有相應規定。

廣東省政協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吳學明表示,15%的稅負標準是參照香港的標準稅率15%制定,目標是營造「類香港」的較低稅率環境。此項政策針對高收入的高端人才釋放紅利,收入愈高受惠程度愈大,應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到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生活。

 
深圳深商大會 5G將產生無數BAT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正在深圳舉行的第六屆全球深商大會,14日舉辦「5G時代,大數據論壇」,不少行業知名企業家認為,隨著5G新時代的到來,將會產生無數個行業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中新社報導,5G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業內認為,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隨著5G落地,一場技術革命與產業升級滾滾而來,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不斷創造商業機會。

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張海濤表示,5G並不是單打獨鬥的技術,5G將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形成新一輪技術革命,深刻影響各行各業。 光啟集團總裁劉若鵬說,超材料技術與計算機、大數據、算法、微納製造相結合,融合出全新的主動賦能的材料技術應用體系。在5G大時代,最終還是要通過具體產品終端落地。他表示,航空技術、超材料技術等重工業領域尖端技術、材料技術,或許是接下來真正能讓5G和人工智能落地的非常關鍵的新技術環節。

2019年是5G元年,5G為社會和生活帶來全新變化。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湧說,5G網絡建設不僅僅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意味著挑戰和機會。他認為,5G會帶來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將帶來端到端的發展機遇,這個新時代會產生無數個行業的BAT。

他表示,對於中國而言,在5G時代要做網絡強國的主力軍,數字經濟的使能者。大數據、雲計算、5G的融合,將會帶來更多機遇,中國聯通將和各產業合作方共同推動5G的發展。5G的標準仍在演進,技術的融合也在持續,重要的是5G和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控制技術、視頻技術等技術結合。

 
第一個!阿爾斯特嘉年華被踢出世遺名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4國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今年首度在拉丁美洲召開,也首開先例,以反猶太色彩鮮明為由,將有160多年歷史的比利時阿爾斯特嘉年華,從無形文化遺產名單裡剔除。

台北市哪區最不宜居?網點名這「5區」的缺點
近日一名網友在Ptt好奇詢問,「台北市那麼多區裡,哪一區最不宜居?」許多網友對此發表看法,紛紛點名這「5區」,包括內湖、南港、萬華、文山,以及士林區的社子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