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他們,讓建築誕生了! 《建築的誕生:15位傳奇大師的生命故事,161件影響世界美學的不朽作品》 安東尼•高第,建造聖家堂奉獻一生的西班牙建築師。 他說:「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密斯•凡德羅,他掀起現代建築風潮,建造起讓紐約天際線脫胎換骨的摩天大樓,是前無古人的開創者。他說:「我不想改變這個世界,只想呈現這個世界。」 法蘭克•洛伊•萊特,他是發展出有機建築,實現結合自然、人與建築的理想,培養建築師的美國近代建築先驅。 勒•柯比意,他徹底顛覆建築標準,是建築師中的建築師。 貝聿銘,是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一位大師,他強調:「建築是人生的鏡子,是社會的縮影。」 安藤忠雄,對清水混擬土的熱愛讓他被稱為柯比意第二,他信奉:「你帶給一個人無,他必將思考從無知中能夠成就什麼。」 還有華特•葛羅培斯、阿瓦•奧圖、路易斯•康、金壽根、法蘭克•蓋瑞、阿道•羅西、倫佐•皮亞諾、雷姆•庫哈斯、札哈•哈蒂。 他們曾經立志作一名建築師,也曾經誓言為建築付出一輩子, 但他們不是一開始就找到自己的目標,也不是一路順利完成自己的夢想, 他們從默默無名到成為全球美學的指標, 他們從黑暗與沉默中走向光芒耀眼的世界舞台, 這一本濃縮了人類藝術與文化的建築之旅,加上建築師的傳奇人生, 讓你從漫畫與故事中,驚艷創意的啟發, 15位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帶領你走進一場翻天覆地的人文之旅, 誕生屬於你自己的建築知識史與生活思考。 【熱愛建築 深刻推薦】 建築是遮風避雨的場所,也是編織夢想的地方。建築是科技、社會,也是藝術、人文。《建築的誕生》細數百年來東西方著名建築師的情感世界、設計理念與傳世作品。一本具有知性美的書,帶領讀者進入建築的殿堂。 __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房地產代銷公司借用的大師名號和建築理念專有名詞,其實都源於建築師真實人生的生命經驗。本書作者敘事幽默流暢,精確描繪經典建築作品並融入漫畫的功力深厚,對20世紀以來建築典範的移轉演變過程有深入完整的介紹。__建築文資工作者 凌宗魁 《建築的誕生》一書由韓國建築師金弘澈所繪製,以漫畫的方式介紹歷史上知名建築師的生平、設計理念與重要作品,讀起來簡明易懂,同時充滿趣味!因為作者是建築師,所以在建築圖的呈現上也十分真確,並且抓到經典建築的重點,可說是寫實與趣味兼具的漫畫。非常適合青少年或建築初學者閱讀!__建築作家 李清志 建築師的出生、理念更甚至是日常生活,都影響著他們對於設計的作法與堅持,也因此發展出只屬於他們的獨特建築風格。《建築的誕生》藉由生動的漫畫介紹著20世紀建築史中15位重要建築師,讓讀者輕鬆了解建築史裡重要的人物與作品。__東京建築女子 李昀蓁 本書收錄了15位20世紀的重要建築師及其作品,閱讀本書就像是與這些建築師們一同吃飯聊天,透過他們的故事,感受建築獨有的魅力。__歷史Youtuber Cheap 建築是回答「該怎麼活才能活得美麗」這個問題的過程,而建築師是透過水泥與鋼鐵、磚頭與玻璃思考這個問題的一群人。因此我認為欣賞建築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去想「建築師在這裡用了什麼巧思、居住於此的人又希望過上怎樣的生活」。本書中介紹的建築師與建築物,也都與這個問題息息相關,雖然尋找答案是各自的事情,而且建築的種類也非常多,但希望各位在欣賞建築時,能自然地去思考這個問題:「我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__建築師 吳英旭 大多數人都不了解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建築故事,但只要開始認識,很快就會陷入這些建築的魅力以及故事之中。越是了解這些名聲顯赫的建築師與他們的作品,就會越覺得有趣。《建築的誕生》不只是一本大眾建築入門書,更是能夠吸引大眾對建築師產生好奇心的著作。__建築師 李日勳 《建築的誕生》介紹了20世紀建築史上最重要的15位建築師。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這些建築師重要的作品,並且完整傳達他們的理念。書中介紹的故事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與藝術,相信只要是對當代藝術有興趣的人,都能夠從這本書中獲得不少幫助。__弘益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系教授 鄭延心 【本書特色】 1. 完整收錄20世紀15位傳奇建築大師的生命故事,包含安東尼•高第、密斯•凡德羅、勒•柯比意、貝聿銘、安藤忠雄。 2. 輕知識,輕鬆讀:以漫畫說故事,161件影響世界美學的不朽作品誕生故事一次瞭解。 3. 以水彩風格的精緻插圖呈現建築之美,閱讀更添增想像。 4. 圖解建築工法: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一看就懂設計細節。 5. 學習有脈絡:15張大事記年表為你統整建築大師生平。 6. 建築大師名言語錄經典收藏。  >>>《建築的誕生:15位傳奇大師的生命故事,161件影響世界美學的不朽作品》 | | | |
|
|
 | | 【忠於自我的十種方法】方法1—《野蠻生長》 定義自我 就像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說的:「做自己吧,因為其他人已經有人做了。」 能夠定義自我,就等於找到了自我。 而這個「定義」,不只是要認識、理解自己,還包括要「接受全部的自己」。無法接受全部的自己的人,總在試圖隱藏,而隱藏就是一種說謊,別人當然不可能接受一個不斷對自己跟別人說謊的你。 本文摘自褚士瑩《野蠻生長》? >>>《野蠻生長:學會放任自己,擺脫被困住的人生》 | | | |
|
| | 不是我的錯—《我想成為不錯的人 雖然這並不容易》 這個週末我不斷想到, 可以選擇是否是我的錯的事,比想像中還多。 不完全是我的錯,因為不熟練, 錯也是在所難免。 2017.03.05. >>>《我想成為不錯的人 雖然這並不容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