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一齣生猛的鄉土悲喜劇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0/29 第115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一齣生猛的鄉土悲喜劇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給困在社會「好媽媽」期待下挫折母親的療癒書
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回溯歷史關鍵,探尋人類與未來科技發展之道
黑色優勢/揭開華爾街不為人知的黑錢流動
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
閱讀筆記 【書評•短篇小說】吳鈞堯/難以整除的蹺蹺板

新書鮮讀
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一齣生猛的鄉土悲喜劇
文、圖節錄自聯合文學
圖/聯合文學 提供
 《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帶領讀者重回臺語電影的黃金年代,懵懂的愛情、飄渺的明星夢、黑道角頭與戒嚴時期政治力量的權力傾軋,交織出一齣生猛的鄉土悲喜劇。字裡行間仍舊是黃春明一貫的悲憫筆調,將底層人物的哀傷與喜樂、卑微又尊嚴的眾生相描寫深刻入微,而始終不變的仍是對小人物的同情與關懷。

內容簡介:時間來到六○年代的宜蘭羅東小鎮。秀琴,是太和料理店店東的女兒,天生麗質,臉上總是掛著似有若無的笑意,騷動著在地男孩子們的情愫。一次,來自北投的臺語電影公司來到料理店內用餐,說笑之餘慫恿讓秀琴去當電影女主角。而後就在電影公司的誘騙與黑道角頭的脅迫之下簽訂片約。然而,眾人沒想到的是,酒家女艷紅的角色徹底挑戰了秀琴的價值觀。秀琴對於角色的羞赧不適嚴重影響電影拍攝進度。電影公司於是在夜晚安排公關酒宴,模擬電影情境,半哄半強迫讓秀琴慢慢適應。就在杯觥交錯間,秀琴也漸漸放下心魔,看似電影即將順利復拍之際,安全局于局長的介入卻引發了一場料想不到的意外,使得秀琴陷入頻臨潰堤的邊緣…….。

作者介紹:黃春明 ,臺灣宜蘭人。曾任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劃、導演等職。近年除仍專事寫作,更致力於歌仔戲及兒童劇的編導。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東元獎、噶瑪蘭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總統文化獎等。現為《九彎十八拐》雜誌發行人、黃大魚兒童劇團團長。著有小說《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莎喲娜啦.再見》、《放生》、《沒有時刻的月臺》、《跟著寶貝兒走》等;散文《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九彎十八拐》、《大便老師》、《毛毛有話》;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童話繪本《小駝背》、《我是貓也》、《短鼻象》、《愛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等。

搶先試閱:〈豬母稅〉

  漂亮的女孩,不止年輕人喜歡,上了年紀有錢有勢的企業家或是大老闆,他們雖然已有子女家室,還是有不少人也很想擁有她,來做老二或小三。這些人為了秀琴,自己製造機會,大小攤的交際設宴訂桌,自個打電話就可以和秀琴講講話;談話的內容除了菜單之外,天南地北還有他們的生意和企業的規模,想來打動秀琴的芳心。

  認識許甘蔗夫妻倆的親戚朋友,都非常羨慕他們有秀琴這樣的女兒,乖巧又能幹。他們自己也這麼認為,「但是查某子養大了就變成別人的。」秀琴已經十八歲了,當時女孩子大部分都早婚,十五、六歲就結婚,特別是窮苦的農家的童養媳。一般人超過二十二歲未嫁,人家就有話說了。秀琴的家裡想,至少也得留四年的時間。雖然還有一段時間,對許家就已經感到時間緊迫的壓力;要嫁給誰?真不捨。招贅嘛覺得比嫁出去更吃虧。平時就有不少人來提親,敢來的條件都很不錯,不但對女兒好,有保證,對家人也好處多多。

  「還沒了,學校剛剛畢業才十八而已。」許媽媽說。

  「十八歲最理想,不會太老,又不會太年輕。我們以前十四五歲就嫁的滿滿是。嫁娶是一種緣分,機會要是失掉了,就很難回來。」媒婆鼓起三寸不爛的蓮花舌,像說個祕密小聲的說:「我們這裡最大的木材製材所興大公司。這裡的松羅檜木,都由大兒子陳振興在經營外銷日本和其他國外,他今年三十二歲未娶,因事業無閒娶某。他現在欠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來管理財務,他們的買賣金額都很大。老頭家陳福星說,要是秀琴嫁他們做媳婦,錢銀的往來全都讓她管理。你們要到那裡找到這麼好的機會?」

「好是很好誰不知道。我們現在店裡面的工作也正需要秀琴,她至少還要做四年的幫手。」許老闆說得有點不捨。

  「再等四年?誰會知道四年後的事?到時什麼緣分都烏有了。我老實跟你們說,排在後頭,等著要嫁入陳家,大概從這裡排列,可以排到火車站那邊去了。」

  除了陳家愛秀琴,排在後頭的大概也排到臺北車站。許甘蔗暗自這麼想,只露出笑臉對媒婆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女兒也一樣。這件親事,我們家秀琴也都還不知哪。」

  「是啊是啊,好事多磨,沒有說一談就成,所以人家說,媒人婆把人家的戶檻踩到垮。我看需要再多喬幾次,最後再請陳家來會面。」

  「陳福星他們一家人,昨天晚上才來店裡吃晚餐。有啊,大家都談得很愉快。」許太太約略知道,有些對象都是媒人自己先假定之後,再去打聽串門子的。

  自從秀琴拋頭露面,給太和多拉了些客人,也增加父母親接不完來向女兒提親的事。這樣的事給他們帶來喜悅,多少也帶來了困擾。有關婚事,跟秀琴約好四年後再說。再說秀琴在婚姻對象的資訊,多到她自己也搞糊塗;人才相貌,經濟條件等等好的人不少,就是還難拿定主意。然而更麻煩的事,是阿公和阿嬤,他們兩個老人早就交代,許家的後代只有秀琴這個女孩,為了許家的香火,她只能招贅不許嫁出。為了這件事,許甘蔗跟老人家爭辯到鬧翻。透過許甘蔗的兩個姊妹也來一起跟老人家溝通之後,老人家讓步說:「要嫁可以,但是要抽豬母稅,也就是說,生了孩子,頭一個是男孩子的話,冠姓時要姓許才可以。」

  「說是這麼說,也要看對方願不願意。有錢有勢的人,有誰願意去入贅?再說,秀琴嫁了之後,都生女孩時怎麼辦?另外……」老人家已經聽不下去了。老母親打斷兒子的話說:

  「好、好!我早一點死,你們要怎麼做由你們。」她喘了一口氣,帶著一點哀傷說,「我看我們許家的香火到此為止,絕了,絕了!」話說到此,整個房間都安靜下來,可是大家好像聽到秀琴吃吃的小笑聲,大家往秀琴看,只看到她低著頭,用手帕摀鼻子,好像在難過飲泣。

  「時間還很久咧,不要沒事找事煩。」許甘蔗嘆了一口氣,說著就走開,像關熄了火,沒一下子就煙消雲散,各自去做各的事了。

▶▶ 閱讀更多 黃春明 《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給困在社會「好媽媽」期待下挫折母親的療癒書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給困在社會「好媽媽」期待下挫折母親的療癒書讓台灣媽媽萬箭穿心的話:「那就是你的選擇呀,所以小孩跟阿嬤就比較親呀!」「你不過都在家陪小孩玩,還有什麼不滿足?」「你就是沒有更多時間好好陪孩子,孩子才這樣……」

內容簡介:【找回自己的名字】你不只是某某媽媽,你更是你自己。即使育兒忙碌不已,也請留時間給自己,那是滋養你自己的時刻,更是你往前走的力量。孩子會長大,會往外飛,而你的人生是自己的。彥琪心理師與公婆同住,目前育有一女一兒。她曾經歷工作與育兒蠟燭兩頭燒的兩難,也曾面臨先生無法給出理解與支持的窘境,更曾在多年擔任親子館副館長及諮商心理師中,聽聞也諮商許多因育兒而疲憊又焦慮的媽媽們。這是一本她寫給所有煎熬媽媽的療癒書。

作者介紹:陳彥琪(諮商心理師;前臺北市親子館副館長) ,過去長期擔任臺北市萬華親子館的副館長,現為看見心理諮商所治療師(諮心字002178號;上海二級心理諮詢師第1303000226200573號)。習慣在一大群孩子中打滾,與家長們暢聊辛酸甘苦,同時亦在二寶媽的路上奮鬥掙扎,定期於《風傳媒》、《育兒生活》撰寫心理專欄,分享伴侶、家人、親子之間的各種相處之道與磨合,以及個人的探索與成長。

  曾於兒童心智科門診、精神科與社區諮商中心、竹科企業擔任心理師一職,亦常受邀擔任父母親職教育講師、特殊身心之障礙兒童之團體帶領者、收容成人與青少年之各大監所、輔育院輔導老師及生命教育講師,並長期參與台北義務張老師的服務。現亦擔任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災難心理醫學首席顧問,以及經濟部工業局委託樂學網之幼兒AI教保學習發展平台計畫顧問。

  相信失敗、困難與挫折,都是促使個體重新成長的養分,而若有人能在這樣生命的缺口中,灌注肯定與同理、支持的穩定力量,便能協助我們走過逆境,並迎向陽光。

搶先試閱:〈孩子哭聲震天,老公竟能睡到打呼?老公都不幫忙育兒,怎麼辦?〉

媽媽們可能很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明明睡在同一間房裡,但遇到孩子夜半哭醒,第一個跳醒的卻永遠都只有自己。

偏偏不論是擠奶,還是親餵這件事,先生也無法代勞,於是只好吞忍這口氣,憤恨地看著先生呼呼大睡,自己繼續認命地哄著孩子。

雖然不想把「為母則強」、「天生母性」這件事情重重地掛在媽媽身上,但的確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當女性生完孩子後,聽見孩子的哭聲,大腦的反應真的有別於男性,甚至是未生產的女性,也會如此,且有跨文化的一致性。Netflix在今年(二○二○)上架了一部紀錄片《零到一歲》(Babies),裡頭指出作為母親,腦中的杏仁核就是比父親還要發達,這代表晚上會緊張的每個小時確認孩子有沒有呼吸、聽見一點聲響就會緊張的跳起檢查嬰兒床的,都是母親。這樣的機制也能確保孩子出生後,能夠因為母親的照顧而生存下來。

這結果似乎很容易讓母親感到不公平,好像我們天生活該杏仁核發達,就得認命照顧孩子?或許事實也非這樣絕對,也有針對男同志家庭所做的研究,發現「擔任照顧者」的角色時,男性的杏仁核活躍程度,其實可以跟生產完的女性不相上下,而異性戀的男性也是如此。透過照顧孩子的時間變長、與孩子的互動時間增加,異性戀爸爸的杏仁核還是有機會變得活躍。

那麼,媽媽們可以如何邀請爸爸加入呢?

1.引發興趣,形成責任感:

媽媽可藉由主動分享孩子的可愛與每天的不同,引發爸爸對孩子也能有自發的好奇與興趣,而不是每次被提醒要「負責」時,都是孩子正在哭鬧、需要管教而充滿負面感受。

2.主動給予任務,引導父親參與:

媽媽若已很習慣「我來還比較快」,也容易造成爸爸覺得「反正我也沒事做」的惡性循環。

透過媽媽明確地交付爸爸簡單、明確的任務,慢慢累積爸爸的成就感與功能感,參與程度也會漸漸提高。此外,父親若能感受到自己與孩子之間,原來也可以擁有有別於母親的連結,會更投入在「只有我可以」的專屬任務分工中,像是大肢體的遊戲、戶外的活動等。

3.給予鼓勵,而非一味指責、要求:

很多媽媽聽到「幫忙」反而會感到生氣,認為育兒本來就是兩人的責任。不過,若想讓沒有經歷過懷胎十月的爸爸趕快跟上我們育兒的腳步,適時地就爸爸的「幫忙」給予鼓勵、肯定,會遠比不斷透過責備、催促,而讓人想逃避來得有效。

▶▶ 閱讀更多 陳彥琪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回溯歷史關鍵,探尋人類與未來科技發展之道
文、圖節錄自台灣商務
圖/台灣商務 提供
企業販賣大數據,網路演算法歧視,國家機關掌控原始碼,在數位科技主導一切的時代,我們還有自由嗎?害怕隱私外洩的你,被網路制約的你,關心人權公義的你,在淪為無良政府及資訊大亨的數據包之前,唯有回到歷史找答案,才能脫離宰制,爭取更平等的數位未來!

內容簡介:當我們談到數位科技,總說要看向明天、放眼未來,然而,這只是讓人更搞不清楚到底該如何前往未來。本書作者莉姿.歐榭認為,我們該做的不是憑空想像,而是回頭看──看向歷史。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她用駭客的好奇心、史家的論述力,以及律師的精準度,回顧一些充滿革命性、對我們設想未來具關鍵價值的歷史事件及理論,引導讀者自由思考、對應當代或之後可能面對的問題。她以絕妙文筆展現了,當我們陷入科技資本主義掛帥的思維時,向過去學習,反而能看出許多為人權、平等及社會公義去爭取奮鬥的可能性,進而解放不同的數位未來發展選擇。這也是莉姿書中一再強調的:歷史是可用的,歷史是為未來而存在。本書為身處新世界的每一個人所寫。不論你是創業者、程式設計師、激進駭客、Facebook使用者,或是對科技沒有好感而拒絕使用新科技的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深刻啟發。

作者介紹:莉姿.歐榭(Lizzie O'Shea) ,澳洲律師、作家和廣播人。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研究法律、企業責任、數位科技及人權議題。

  她是積極推動改革的行動家。除了創立關注數位民主的「Digital Right Watch」組織外,另外與記者、律師等有志者推動「Copwatch」計畫,關注警察濫權及司法改革,也獲得社會極大關注。

  同時,她是經驗豐富的公益律師,專攻難民、維權人士和原住民權利。她參與多次公共訴訟,替弱勢者辯護,積極對抗社會不義。勇敢的行為受到多方稱許,更讓她獲得「人權英雄」之美稱。

  莉姿會定期出現在澳洲電視、廣播節目評論法律、科技、人權等課題。她的文章曾刊登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衛報》(Guardian)與《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上。

  作者網址:lizzieoshea.com/

  《衛報》專欄:www.theguardian.com/profile/lizzie-o-shea

搶先試閱:〈自動化可以減少工作並增進生活-停止工作,這樣我們就可以打造會吃富豪的機器人〉

在墨爾本大學舊法學院(old law quadrangle)的基座上有塊牌匾。學院建於一八五四年,這塊牌匾設立於兩年之後,紀念當時石匠的歷史性罷工。石匠拋下工具前往議會,抗議承包商不守約定,無視雙方協商好的工作時數。經過調查之後,政府正式裁定,同意石匠每日工時八小時的要求,自此開始,該辦法逐漸推行至其他產業。

這塊牌匾並不引人注目,而石匠的要求從今日標準看來,也很難稱得上基進。但這可是全世界對於挑戰資方勢力所發起的運動中,第一個制度性的認可,這股運動為我們帶來了週休假期以及每日工時八小時的制度。歷史學者彼得.勒福(Peter Love)寫道:「此事件是某地區全境針對整體產業與主要場所建立官方認定標準的最早案例之一。所有主要參與者都深深體會此結果的重要意義,並舉辦了一場慶祝晚宴。」這場晚宴標誌了勞工階級慶祝每日工時八小時傳統的開端,最後則演變成人們所知的五一勞動節(May Day)。

在北半球,「拋下工具」 的活動實際上與橫跨全球的降低工時運動相關聯。此事之濫觴是英格蘭的童工工時減少運動,通過於一八一九年的《棉紡織廠法案》(Cotton Mills Act)禁止九歲以下孩童在紡織廠工作、十六歲以下少年每日工時限制在十二小時以內。由此,為所有工人爭取減少工時的運動在全球開展。美國費城在一八三五年爆發大罷工,贏得每日工時十小時的條件。十多年後,一八四七年的英格蘭《工廠法》(Factories Act)規定女性及兒童每日工時上限為十小時。跟隨墨爾本工人一八五四年事件的腳步,爭取每日工時八小時的運動方興未艾,五一勞動節—最早自一八七一年起—便標誌著一場法律保障每日工時八小時的週年性國際呼籲。

每日工時八小時運動在全球工人之間益發熱門,這是人類史上最成功的社會進步運動之一。其精神是國際性的,吸引數大洲、數百萬人的支持,而其訴求最終在許多國家達成立法。無論用什麼標準來說,這都是名垂靑史的成就。

從許多層面來說,那些為限制工時奮鬥的工人所搏鬥之課題,與當今社會所面臨的類似。十九世紀的工業化使得工作日轉變成前所未見的疾速型態。從前的勞動規律受到自然條件等限制,例如季節、天氣、日光;但工業化的機械可以不斷運轉,這意味著工作日的限制是由人類體能所定,一日工作結束是因為工人體力耗盡,彷彿人就只是個經濟單位而已。一九○二年,經濟史學者法蘭克.麥柯維(Frank McVey)下筆反省自己對每日工時八小時的支持,他描述了以下處境:「這麼多年來,人體的耐力竟然是勞動工作的唯一限制因素。工業化機械的組織目標就是為了生產及其利潤,在此概念下,工人被視為機械系統的一部分,而不被當作社會的一份子。」

描述關於工業革命對勞工施加的恐怖景況,最著名的應當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一八四五年的著作《英格蘭工人階級的狀況》(The Condit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在這本詳盡的作品中,恩格斯主張,工業化造成的經濟驅力及健康影響讓工人的狀況更惡化,雖然社會比起一、兩代之前生產力確實提高,科技也進步了。恩格斯是這麼寫的:「今日社會對待廣大窮人的作法令人作嘔。在這種處境下,下層階級的人如何可能健康長壽?除了死亡率提升、不斷的流行病、持續惡化的工人健康之外,你還能期待什麼?」

未來世界對於恩格斯的觀念有所迴響:數位科技的發展與工人的辛苦處境密切相關。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迅速發展,意味著工作已與其「時空條件限制」相分離。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人們幾乎一直在工作:在辦公室、在路上或在家裡,持續與裝置連線。至於其他勞工,計件經濟(piecework economy)則造就了不穩定的短期零工與長期憂慮。

這股趨勢與日益增加的經濟不平等同時發生。當前多數國家的財富不均情況是近三十年來最嚴重,像美國這種(年)收入不均的情況更是令人憎恨:全國收入前一○%高的家庭擁有全國二八%的收入。不過,至少這與其他國家的情況相去不遠。另一方面,財產不均(總資產減去負債)的傷害或麻煩是更大的:全國財產前一○%高的家庭擁有七六%的財富。耐人尋味的是,健康指數也在降低:平均預期壽命的年齡停滯,美國與英國還有部分區段人口正在流失中。中年白人死亡率則在提高,原因包括自殺與藥物濫用情形的增加。該現象之所以重要,在於此種趨勢跟其他年齡層及其他種族完全相反,也迥異於其他富裕國家的對應族群。雖然此種趨勢並沒有明確的原因,但看來跟生理痛楚、經濟困苦、精神疾病的作用有關。

與此同時,例如中國這個享有數位硬體製造業「獅子那一份」(lion's share)的地方,當中數百萬人的工作處境或許是最切合恩格斯論點的現代版本。這些人在工廠裡工作,工廠環境殘酷、甚至致命;生產活動是全天候的,生產速度有違人性,勞工薪資低廉,而爆炸死亡事故頻仍。邱林川(Jack Qiu)所提出的案例令人驚異,如富士康(Foxconn)所管理的這類工廠型態宛如奴隸制度。每座工廠像是個獨立王國,私人警衛對工人暴力相向的例子普遍發生,工人卻無法向公權力求助。工人離職需要面對龐大官僚式作業的阻礙,還要冒著喪失未領工資的風險。在二○一○年,上述情況釀成所謂的「富士康自殺快車」:五個月內有十五名工人企圖跳樓自殺,公司甚至還為此架設了臭名昭彰的「自殺安全網」。

數位科技的生產線問題其實在更早以前便已浮現,如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印尼的悽慘傳聞:這些國家是硬體製造原料如稀土或錫礦的產地。為了獲取這些商品,男人、女人、兒童在奴隸般的條件下從事礦工,往往會爆發衝突。諸多硬體產品的計畫性報廢(planned obsolescence),往往讓這些工人的犧牲及對環境造成的負面衝擊顯得悲慘且多餘。

▶▶ 閱讀更多 莉姿.歐榭 《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回溯歷史關鍵,探尋人類與未來科技發展之道》

 
黑色優勢/揭開華爾街不為人知的黑錢流動
文、圖節錄自樂金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若你問某個交易員,他知不知道有哪個基金沒有在買賣時利用非法資訊,他會回答你:「沒有半個,那種基金無法存活。」

 一直以來,華爾街的交易員最想要獲得的東西稱為交易「優勢」(edge)--也就是能讓他們領先其他投資人的資訊。然而,他們對優勢的需求,終究衝撞到了一條界線。事先得知某間公司的營收、聽說某間晶片製造廠會在下週被收購、提早收到某種藥物試驗的結果,華爾街通稱這種資訊--專屬的、非公開的,並且絕對會改變市場的資訊--為「黑色優勢」(black edge),它們是所有資訊中最有價值的。但,通常也是違法的。

內容簡介:書中講述的是,華爾街最賺錢的避險基金創始人史蒂夫•科恩跨越違法界線,利用黑色優勢,賺進數百億美元,引來FBI關注、追查與纏鬥的故事……。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科恩的公司最後共繳納了18億美元天價和解金,其定罪的關鍵人物,竟然是台灣某半導體大廠的前職員!(哪一家呢?答案就在書裡,等著你去找)這是一個手握億萬資產的操盤手,運用黑色優勢(非法管道)獲利與監察機關周旋的故事,它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法律驚悚片,提出了一些緊迫且重要的問題:當一個人手握重權或坐擁億萬資產,擁有近乎無限支配他人的權力之後,最終,他想要的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呢?人的欲望無窮,那麼這種誘惑力又有多大?這個故事揭開了華爾街那些不為人知的權力故事。

作者介紹:席拉•寇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 ,前避險基金分析師,現任《紐約客》專題記者,撰寫有關華爾街、矽谷與政治相關主題。曾登上《查理·羅斯訪談錄》、CNBC、彭博、PBS NewsHour、WNYC、NPR等各大媒體節目,擔任商業與經濟議題的講者與評論員。

  作品散見於彭博商業週刊、紐約雜誌、大西洋雜誌、紐約時報與其他出版品。現居紐約。

搶先試閱:

2008年7月的一個晚上,FBI特別探員B.J.姜弓身坐在桌前,戴著耳機監聽一通電話。外頭一片漆黑,他還沒吃晚餐,肚子咕咕叫了起來。「拉傑,你最好聽我的,」一名女人用輕柔的氣音說,「拜託不要在這件事上拖累我。」

「知道。」一位男人說。

「他們要下潛了。」女人說。姜知道下潛(Guide down)是華爾街的常見術語,意思是公司預計要公布他們的營收將低於預期,這絕對是個壞消息。女人口中的「他們」是設立於麻州劍橋一間價值八億美元的網路科技公司,名叫阿卡邁科技。

「我會放空,你知道吧?」男人說。

女人軟聲說,「我們必須彼此配合。」她繼續說,「我們一起做這件事吧。繼續放空,每天都放。」這個女人是誰啊?他暗忖。她可疑到像是卡通裡才會出現的角色。姜一邊聽一邊做筆記。他在FBI的「監聽室」,一間沒有窗戶的簡陋房間,裡面放了十四臺老舊的戴爾電腦和各種風格迥異的辦公桌椅。這裡是曼哈頓下城聯邦廣場二十六號二十四樓,FBI紐約區辦公室的總部。房間其中一面牆邊擺了一個金屬櫃,裡面放滿了穀片營養棒、金魚餅乾和奇巧巧克力——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這裡監聽即時電話的探員們都仰賴這些食物維生。

多數人通常認為監聽是份爛差事,但姜覺得不然。他知道重點在耐心,只要你投入心力,終究會得到回報。他想要拿下狠角色,拿下金融世界裡的知名人物。而五十歲的拉傑是價值七十億美元的避險基金公司帆船集團的共同創辦人,是華爾街的知名交易員之一。

在監聽那通電話的六天後,姜看著阿卡邁對全世界宣布,他們未來公布的營收數據將會令人失望。一夜之間,阿卡邁的股票就從三十一點二五美元跌至二十三點三四美元。拉傑放空了八十七萬五千股,一週內賺進了五百多萬元。告知他小道消息的女人名叫丹妮爾.奇希,是一名交易員,她賺進了兩百五十萬元。姜想知道她從哪裡打聽到「阿卡邁未來動向」這麼有價值的情資,所以他申請調閱她的電話紀錄。他在通話紀錄中發現她在告知拉傑這項資訊之前,曾和阿卡邁的一位高階主管講過話。

「你做得太漂亮了,」拉傑在後來打電話給奇希感謝她的提點時這麼說,「你處理關係的手法太漂亮了。」

拉傑被錄下來的對話證明他違法了:他獲得阿卡邁的機密內線資訊,因此進行交易,然後獲利。他沒有使用密語或暗示。所有線索都完美呈現在錄音中,足以提起犯罪控告:電話在七月二十四日晚間打進來;拉傑在隔天放空十三萬八千五百五十股,賭他們的股票會下跌,接著他繼續放空更多股,直到七月三十日新聞發布為止。單單基於此證據,華爾街裡最成功的交易員之一,就有可能要鋃鐺入獄。姜覺得心情更加激動了。如果拉傑和奇希是用這麼隨意、這麼公開的方式交易內線消息的話,一定還有其他人也在這麼做。

FBI探員都對於他們聽到的內容感到萬分震驚,這些行為實在太明目張膽了,非常明顯都是違法的,而且似乎已觸及四面八方。他們每發現一個內線交易圈,就會找到另一個重疊的圈子,並因此得到一份新的嫌疑名單可以追蹤。問題遠大於拉傑這個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複雜網絡。探員們在監聽與研究對話紀錄和調查筆記時,有一間避險基金公司的名字不斷出現:薩克資本。

若說有哪個人能代表避險基金的崛起及改變華爾街的方式的話,絕對非薩克資本的創辦人史蒂夫.科恩莫屬。雖然他是個神祕人物,就連在他公司裡工作的人也都這麼認為,但他在二十年間的年平均報酬率落在百分之三十這件事,無疑是個傳奇。他特別引人注目的原因在於,他的表現並非基於任何一種已知的策略,他不像喬治.索羅斯或保羅.都鐸.瓊斯等著名投資人一樣使用眾人皆知的策略。科恩出名,並不是因為他把錢賭在全球經濟脈動或預測到房地產市場會衰退之上。他似乎能靠直覺抓住市場的轉變,當社會大眾即將要特別偏愛某個產業更勝於其他產業時,他總是能選擇最正確的那一刻入場。他會以野火燎原之勢買賣股票,一天之內交易數十次。年輕的交易員都渴望能為他工作,有錢的投資人乞求著能把錢放到他手中。到了二○一二年,薩克資本已成為全球營利最高的投資基金之一,管理金額達到一百五十億美元。華爾街人人都認為別名「小史」的科恩就像神一樣。

這種新致富方式很快就廣為流傳,數千間避險基金公司問世,每間公司都僱用了兇悍好鬥的交易人,四處尋找能利用的投資機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潛在資金像吹氣球般不斷膨脹,避險基金交易人開始為了在市場裡獲利做出不顧後果的舉動。

交易員把避險基金一直以來都想要獲得的東西稱為「優勢」(edge),也就

是能讓他們領先其他投資人的資訊。他們對於優勢的需求終究衝撞到了一條線,並跨越了它。華爾街通稱這種非公開資訊,並且絕對會改變市場的資訊,為「黑色優勢」(black edge),它們是所有資訊中最有價值的。

通常也是違法的。

若你問某個交易員,他知不知道有哪個基金沒有在買賣時利用非法資訊,他會回答你:「沒有半個,那種基金無法存活。」如此看來,黑色優勢其實就像菁英自行車界的興奮劑,或者職棒界的類固醇。一旦最頂層的自行車手或者全壘打打者開始這麼做,你只剩兩個選擇,跟著做或者輸掉比賽。

二○○六年,證券交易委員會、聯邦調查局和美國檢察官辦公室聲明,他們將開始追查黑色優勢,沒多久後他們的調查就讓他們把矛頭指向了科恩。他們發現,無論那些人在做什麼,科恩顯然是做得最好的那一個。

▶▶ 閱讀更多 席拉•寇哈特卡 《黑色優勢》

 
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他們是一群虛偽的思想領袖,假裝為了改變世界而努力,實際上,都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布局。只要略施小惠,所有的罪行都可以被掩蓋抵銷!這是一部充滿開創性的深入調查報導,探討全球菁英「改變世界」的努力,實際上點出了他們如何保護現狀、維持地位,並模糊製造出來的社會問題和責任。

內容簡介:一個我們時代中興起的睿智呼聲,大膽揭發政治和金融權貴如何馴化今日社會的心智我們聽到知名基金會董事長在豪華轎車上吐露真言,聽到前美國總統爭辯他的富豪捐款人是他們自稱的變革代理人,並參加一場創業家雲集的豪華遊輪會議,慶祝他們自利的慈善作為。那些行事不正義的人,擁抱真誠卻可疑的信念,宣稱對人類最好的事,剛好是對自己最好的事。《贏家全拿》是急迫的箴言,不僅掀開菁英的虛假面具,更對所有民眾發出行動號召。

作者介紹: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 Anand Giridharadas ,《真正的美國人》(The True American)和《印度的呼喚》(India Calling)作者。2005至2016年期間擔任《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國外特派員,也曾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撰稿。他是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研究員、MSNBC新聞節目的政治分析師,以及前麥肯錫(McKinsey)分析師。他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教授新聞學,並曾在TED主講台發表演講。他的寫作受到亞洲出版人學會(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肯定,也獲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Poynter獎學金以及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海倫柏恩斯坦獎(Helen Bernstein Award)讚譽。現居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葛德哈拉德斯的推特:@ANANDWRITES

搶先試閱:〈慷慨與正義〉

  儘管新慈善的規模擴大,但是社會仍有許多批評,其中一項批評是捐獻的錢是如何賺來的。萊許指出,新基金會備感困擾,「因為它們代表鍍金時代的強盜大亨可能以不公平方式賺進財富」。當洛克斐勒提議成立慈善基金會,以處理不斷湧進的錢時,遭致強烈抗拒的聲浪,譴責那些錢是不義之財。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總統說:「不管用這種錢財做多少慈善,也絲毫無法彌補取得它們的惡行。」人們對洛克斐勒不怎麼慈善地壟斷石油和不怎麼慈善地厭惡工會仍然記憶猶新。查爾斯•畢爾德(Charles Beard)與瑪麗•畢爾德(Mary Beard)曾描述強盜大亨「粗糙的富豪統治」,和他們如何「想方設法尋找較體面的保證和補償作為遮掩」。揭弊記者馬修•約瑟夫森(Matthew Josephson)在一九三四年寫的歷史書籍《強盜大亨》(The Robber Barons),被認為是創造這個名詞的人,書中寫道,他們如何「急於想捐出一部分掠奪而來的戰利品,好像害怕不交出多一點錢會招致上帝的憤怒」。

  其他批評集中在新慈善不但漂白了以殘酷手段賺來的錢,而且將它轉變為對民主社會的影響力。萊許寫道,這些新基金會「引發社會不安,因為被認為是極度反民主的機構,除非受到一群特別挑選的託管人管理,否則可能是難以根絕且無法可管的實體」。萊許引述長期擔任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論派牧師約翰•海內斯•霍姆斯(John Haynes Holmes)的批評:

我毫不懷疑現在指導這些基金會的人,例如,代表洛克斐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人,是有智慧、有見解和有遠見的人,而且有最良善的動機……我的觀點是從民主的整體思想來看……從這個觀點,讓我認為這個基金會和角色一定很厭惡整個民主社會的概念。

  正如萊許指出的,今日要聽到這種批評已經很難得了。「我們已走過漫長的一百年,」他寫道:「慈善在今日廣受尊崇,富人創立的基金會不再受到公眾或政治上的質疑,而是獲得公民的感激。」現在很難想像美國總統或許多具有影響力的記者,譴責富人捐獻金錢。的確,在偶有記者違反這個規則時,其他記者會很快強化這個規則。慈善內幕(Inside Philanthropy)網站創辦人,也是這個領域少數具有批判精神的有影響力記者大衛•卡拉漢(David Callahan),最近出版一本談論這個主題的書籍《施予者》(The Givers),《紐約時報》書評人也是一位同行記者的態度,透露出這些施予者藉由一個世紀以來的說服得到多少效果:「許多讀者會氣惱地雙手一攤:難道我們現在應該抱怨有錢人變得太有社會意識嗎?這個作家到底想要什麼?」

  在二十世紀初對慈善的顧忌很普遍時,人們可能很難想像到了二十一世紀初的記者斥責同行記者批評菁英的權力。但是那個時代和今日不同,回饋金錢無法買到對施捨者的寬恕,無法讓人無視於金錢的來源並保持緘默,不會讓記者感覺對富人抱歉和急於為他們辯護,也封鎖不住人們質疑為富人製造財富的體制。當時的慈善文化是人們創造出來並逐漸普及的,而在創造這種新文化的思想貢獻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卡內基在一八八九年寫的一篇文章,當時他正是一個對未來會如何看待慈善最感興趣的人。

  卡內基以〈財富〉為標題的文章,被後人稱為他的「財富福音」,這篇文章協助建立慈善的新願景,不僅反駁他和其他人面對的種種批評,並且有效地瓦解批評者與質疑者的正當性,還質疑他們質疑的權利。卡內基先澄清所有對他和其他施捨者如何賺錢的嚴厲指控,並紓解對私人權力支配民主體制公共事務的憂慮。批評者似乎想要一個卡內基和洛克斐勒不以極端手段奪取金錢的世界,如此將使他們擁有較少可以施捨的財富,進而限制他們可以發揮的影響力。如果卡內基想要反駁這一點,就必須辯稱先有極端的奪取,接著以極端的施捨是最佳選項。

  發表在《北美評論》(North American Review)的卡內基福音,先聰明地指出批評者思想的謬誤,他宣稱不平等是壞事,但卻是真正進步無可避免的代價。「人類生活的條件不僅被改變了,而且是有了革命性改變。」卡內基寫道。不平等是比外表看來更好的東西,他解釋:「我們今日所見百萬富翁的豪宅和工人陋屋的對照,反映出文明帶來的改變。然而,這種改變不應該引起悲嘆,而應被視為十分有益且受到歡迎。」階層的形成是進步向前的代價。

  當然,即使不平等是進步的代價,當時崛起的百萬富翁不一定要從他們的事業裡壓榨這麼多財富,也不必然要給勞工這麼低的薪資。如果沒有這種貪婪,勞工就能改善陋屋,即使不是升級為豪宅,至少也有像樣的房子。卡內基駁斥這種說法,他說,沒有別的選擇,你必須以最積極甚至吝嗇的方式營運,否則只有倒閉一途:

在競爭法則下,僱用數千人的雇主被迫斤斤計較經濟的計算,其中支付給勞工的薪水是重要項目,而且雇主與受僱者、資本與勞動、富人和窮人之間總是會有摩擦。

  這是卡內基的兩步驟思想的第一步:如果你想要進步,就必須讓富人盡一切可能賺錢,甚至讓不平等擴大。他說,企業家值得擁有這個許可,因為「組織與管理是罕見的才能」,它的方法是不容質疑的。卡內基寫道:

因此,我們接受並歡迎一些必須容忍的條件;環境的大幅不平等;企業、工業和商業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如果有人質疑這些企業管理者的智慧,卡內基說,他們的才能已被「擁有才能者總是獲得巨大報酬的事實所證明」。換句話說,富人必須可以盡其所能賺錢,因為當他們可以這麼做時,往往可以賺很多錢,進而帶來所有人的進步。

卡內基以這些概念來有效地宣稱,創造財富的經濟體制是無庸討論的。現在可以來談福音的另一半─施捨:

這引發一個問題,如果前面說的屬實,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唯一問題,就是在文明創立的法律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的正確管理模式是什麼?

  卡內基權衡不同的施捨財富方法,並嘲弄其中最常見的兩種:交給後代子孫與在死後施捨。前者培養出庸弱的子孫,後者則是浪費潛在的協助時間,並且讓受益者等待富人死亡。事實上,卡內基有別於當時和現在的許多人,認為懲罰性的遺產稅可以鼓勵慈善,「在所有形式的稅法中,這似乎最明智」。如果富人知道大部分財產在死後會消失,可能會在活著時就被說服捐獻出來做善事。

  主動施捨自己的財富,是卡內基唯一支持的方法,因為依他所見,財富屬於社會,擁有就是囤積。富人應實踐「適度、不浮誇的生活,避免炫耀或奢華」。對於保留的財富,他「只是比他貧窮同胞的代理人和託管人」。囤積因此類似於從公眾盜竊:

一輩子持續囤積大量財富的人應該知道,善用財富在公益用途將會造福社會,也應該知道以國家為形式的社會不能被剝奪應得的一份。

  合理化極端奪取的人在這裡鋪陳一項極端施捨的理論,它很動聽,不只是因為施捨給大眾,還宣稱你不需要,而大眾可以拿來利用的錢並非真的是你的錢。卡內基提出一個你有權想盡辦法賺錢的極端思想,和你有義務回饋的極端思想。「它是一個奇怪、聽起來矛盾的畫面。」歷史學家李維寫道:「卡內基坐在書桌前,寫信給在卡內基鋼鐵公司(Carngie Steel Company)的助手,要求他們減薪,然後寫信給另一個慈善助手,給他錢(藉由減薪賺來的錢)任意施捨。」

  所以,對卡內基來說,不平等只是奪取階段與施捨階段之間的短暫狀態。他寫道,回饋是「財富暫時不平等分配的真正解藥,是富裕與貧窮的和解─一個和諧的統治」。這種暫時不平等的思想很重要:對卡內基而言,不平等是短暫的─是進步所不可或缺,但是很快可以因為進步的果實而逆轉。

▶▶ 閱讀更多 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 《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

 
閱讀筆記
【書評•短篇小說】吳鈞堯/難以整除的蹺蹺板
吳鈞堯聯合報
《黃金男人》書影。(圖/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推薦書:章緣《黃金男人》(聯合文學出版)

章緣《黃金男人》收錄八件短篇小說,篇幅最長的是〈像狗那樣忠誠〉,六十頁篇幅、比重達全書四分之一。文學不是數學題,但比例的多寡或可當作檢索,看看與左篇、右文的相關,然後我發現,它可以當作鑰匙,打開黃金男人的「門」。

〈像〉是全書唯一的擬人化作品,以喬治狗,看待老主人身邊事。湯爺爺不忘老情人,從美國搬回上海,到白阿姨工作的市場,看她幫人修改衣物。白阿姨在兩年後,才放下對湯的怨,每月兩回盛裝打扮,偶爾料理晚餐聚會,猶如夫妻。湯爺爺樓上住著小徐、年邁的徐媽媽,以及最佳「狗配角」艾美。

艾美一出場就嚇壞人,溺死在浴缸中,這事嚴重打擊喬治,牠愛慕艾美久矣。艾美高高在上、捧在小徐手中逛街,跑過地板的磨爪聲是牠的天籟,不曾正式交談、交往,竟如此死去?喬治的遺憾正是有情眾生的遺憾,他與她,轉身而去的原因是什麼?

〈黃金男人〉的楠子,轉身而去與周敏慈結婚,為了遮掩難被祝福的同志愛;〈折頸之歌〉吳雙接受汪美霖的勸,不赴趙斌的約,在保全窮苦出身的他光明的未來。身為一條喬治狗,最大的幸運是獲得主人無限上綱的信任,老湯說,「喬治啊,你知道這世上什麼最痛苦,是背叛啊背叛……」

信任與背叛,一體兩面。艾美信任小徐,讓主人把牠放在注滿水的浴缸中,〈大海擁抱過她〉,新婚的葉明慧以為母親會說些體己話,哪知道一如尋常賓客,從她端著的銀盤取了顆糖果就走了。艾美的信任被小徐推翻,她負責老母的吃喝拉撒,一個沒留意讓艾美冤枉溺斃;葉明慧被弟弟哄騙赴美照顧老母,在母親重男輕女的遺囑中,她再被丟下了。兩位老媽媽都失智了,不認識自己女兒。

愛情以及消逝交織為主題,小說的標語寫得到位,「時間之流有愛、有死亡」。其實還有「信任」,喬治成為主人敘述的對象,因為跟妻子、朋友都不能說,只能選擇跟狗說。人與狗無話不說,但也無話可說。

還有「將老」這一題。〈王的女人〉美麗優雅的女主人在幾年內變老,老公忽然中風,居家除了香水與酒香,屎尿將是一天日常。時間在蹺蹺板正中,未來注定崩壞,走過的路可有什麼不平衡、能否彌補?眼前的路況能透過哪一種頻道收聽?

小說站在蹺蹺板上,無法精算出平衡點,靠左多老去一點,成為把屎把尿的女兒或人妻,往右就少老一些,殘缺的愛情可有機會喚回?時間就是更衣室了,三十歲與五十歲不會穿同一款衣裳,這也是章緣的歲月修練,而我以為她選擇了不能說話的喬治當索引,為我們述說,已來到、以及將來到的座標。章緣在精簡的運筆中,為主題去重,臨場感與生活氣味足,讓讀者摸索自己,在哪一道人生算式上。

 
買預售屋 3招停看聽
買屋是成家立業的重要階段,台灣房市正熱,不少預售屋喊出「輕鬆付款」,更是不少人選擇的產品。但買預售屋前,除了多看、多比較,以下三招「停看聽」,更是將成為準購屋客的你,不可忽略的重點。

旅遊作家帶你遊他的故鄉 溫士凱眼中的新竹市
走進新竹,就像打開一扇與舊時光連結的窗,溫士凱出生於新竹縣竹東,小時候在客家文化環境長大,最期待的就是「進城」的時光,走入新竹市看見東門圓環城門的佇立,嘴巴裡可以吃到當時鄰居都羨慕的814冰棒就是那時最甜蜜的回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