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 今年估虧2,000億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6/17 第56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台電 今年估虧2,000億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營事業台電、台水昨(16)日都開股東會,台電報告,去年預估2023全年將虧2,785億元,但由於國際燃料成本持續走跌,全年虧損有機會收斂至2,000億元以內。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指出,雖然台電今年仍會有虧損,但觀察國際燃料價格趨勢,國際燃氣價格年減五成至六成,燃煤價格也從去年的每噸200元下修至每噸120美元,單純燃料價格預估,台電今年虧損預期可從2,785億元收斂至2,000億元內。

對於近兩年電價審議會議調漲平均電價8.4%及11%,是否有助緩解台電虧損?吳進忠回應,今年3月調漲11%預估可以帶來600億元收入,但今年全球經濟轉冷,台電售電量大幅度減少,仍要觀察評估「價漲量跌」的交互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若台電售電量高,收入就多,但供電壓力就很大;相反則收入減少,供電就較不吃緊。

小股東相當不滿台電虧損,關切台電何時可以打平累積虧損、發放股利。

台電表示,2014年起累積虧損逐年下降,如果不是去年年初發生俄烏戰爭,原本有望在今年打平,甚至出現盈餘,達到發放股利條件。但戰事爆發,甚至延燒至今,全球電力業者面臨俄烏戰爭開打的動盪都面臨大幅虧損。

台電表示,已向政府爭取到兩次電價調漲、1,500億元的資金挹注和500億元的特別預算,想辦法度過難關。小股東批評國際燃料成本變高不是理由,主要是政府壓力、不讓台電達到5%的合理利潤,虧損原因是行政院、經濟部及台電組成的「騙子政府」並揚言喊告。

台水公司去年稅前淨利1.7億元,中斷連年虧損。然而據台水財報,今年前五個月台水因受到升息、折舊、動力費及抗旱影響,累計虧損已達11.3億元。

 
國際財經要聞
日銀拚經濟 超低利率不變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銀行(央行)16日一如市場預期,維持超低利率不變,同時仍認定通膨將在今年稍後放緩,凸顯目前重點依舊是支持經濟復甦。日圓兌美元盤中應聲貶至七個月低點。專家指出,這項決策將壯大日圓空頭聲勢,當局料將擴大口頭干預匯市。

日銀維持短期利率目標在負0.1%不變,並且維持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在接近零的水準,也沒調整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0.5%上限,對通膨的預期則「最近多少沒變」,承諾「耐心地」維持大規模刺激措施,以確保日本在伴隨薪資成長的情況下,實現可持續的2%通膨目標。

不過,日銀也表示,必須及時關注匯率發展。日興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維爾表示,除了死硬鷹派之外,日銀的決策一直都不該令人意外,放空日圓兌美元的投資人也必須留意,若日圓大幅走弱,當局可能沒什麼警告就直接進場干預匯市。

瑞穗銀行資深市場策略師鈴木建吾指出,日銀表示必要時將加碼寬鬆,讓日銀和其他先進國家央行的政策歧異愈來愈大,日圓可能只會貶值,兌美元可能貶向142~143日圓區間,但不至於像去年一樣,貶破145日圓,向150日圓價位邁進。日圓對美元16日一度貶值0.9%,至141.57日圓。

法國農業信貸集團策略師佛瑞斯特認為,日銀在決策聲明中達成通膨目標的這一段落內,加入「伴隨薪資成長」這些措辭,有點更加鴿派;面對日圓貶勢,預料日本當局將擴大口頭干預匯市。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在政策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央行的2%通膨目標,物價將處於上升趨勢,但不確定性偏高,包括年度薪資協商的結果。

他說,儘管通膨率已經連續13個月超標,但未來仍有可能跌破2%,因此尚未調整政策,主要是當前的通膨被視為無法延續。

植田還說,引導政策時不僅需要觀察物價預估中值,也要考慮整體情勢;海外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是在判斷時非常重要的考量點。他認為美國升息的負面衝擊可能稍晚浮現,包括經濟可能萎縮。如果美國經濟轉為下滑,則將損及出口及多個金融市場。

 
美大銀行今年恐砍1.1萬人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近來紛紛宣布裁員,可能使華爾街大型銀行今年合計裁員數超過1.1萬人,逆轉疫情期間大肆招聘趨勢。

花旗集團本周向投資人透露,計劃第2季末前完成精簡5,000名人員,主要是投資銀行和交易部門員工。之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分別宣布裁員,數千人受影響。

大銀行裁員聲此起彼落,翻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眾銀行爭先恐後招聘的趨勢。當時遠距上班盛行,顛覆傳統模式,不得不大幅增聘人手因應。

結果,截至今年第1季末,華爾街五大銀行全球員額合計88.2萬人,創新高,比2020年3月底多出逾10萬人,與2022年底相比則幾乎不變。今年頭三個月僅高盛大砍員額6.4%至4.54萬人,是多年來最大降幅;摩根士丹利員額小幅下滑至8.2萬人;花旗持平。摩根大通未大規模裁員。

官方數據顯示,紐約證券業去年僱用的人力增加近6%,至少是20年來最大增幅。獵人頭公司DHR Global主管布蘭索佛說:「去年瘋狂招聘,許多公司表示業務繁忙,爭聘一流人才,以維持競爭力。」今年趨勢反轉,原先是走一人補一人,現在變成逢缺未必補。

美國頻傳區域銀行倒閉事件後,當局可能提高資本適足要求,促使銀行藉裁員砍成本,以保有更多現金。

 
美光遞橄欖枝 在陸大投資
編譯簡國帆、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產品上月遭中國大陸關鍵領域封殺後,16日宣布未來幾年將在西安封測廠投資人民幣逾43億元(約新台幣185億元),承諾繼續經營當地市場,向北京當局遞出橄欖枝;同時傳出計劃承諾投資印度至少10億美元設立半導體封裝廠,分散製造基地。

在美中科技角力戰中,美光成為北京當局目標;大陸中央網信辦5月宣布,美光在陸銷售產品未通過資安審查,大陸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營運商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美光宣布將向西安工廠投資人民幣43億元,大陸半導體界第一反應是「美光是真的不想死啊」。因為中國網信辦認定美光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對美光晶片禁令,使得使用美光存儲晶片的OPPO、vivo、小米、榮耀、中興等廠商不再採購,而2022年美光在中國營收33.11億美元,占總營收10.7%。

為了保住中國客戶,美光加碼西安工廠,還將大幅增聘人力。美光表示,將向力成西安子公司1,200名員工提出新的勞動合約,新的投資項目也將額外創造500個工作,使中國大陸人力增加到超過4,500人。

美光16日的聲明表示,未來幾年將投資西安封測廠人民幣逾43億元,除了收購台灣半導體封測公司力成旗下力成西安的封裝設備,並計劃在美光西安工廠加建新廠房,引入新產線,製造行動DRAM、NAND及SSD產品,以強化西安廠現有的封裝和測試能力。

美光執行長梅羅塔表示,「這項投資計畫彰顯美光對中國業務與中國團隊成員堅定不移的承諾」。美光中國區總經理吳明霞表示,「新加建廠房落成後,我們將在西安陸續引入新的設備及製程。收購力成西安資產使美光西安能夠直接營運所有封裝測試業務」。

儘管百般示好,不過中國網信辦目前仍未回應,美光在中國能否起死回生,還存在變數,因為此項收購專案將在大約一年內完成,需獲得中國監管部門批准。

 
英特爾加碼 拓歐洲版圖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特爾正擴大歐洲布局,16日宣布將投資多達46億美元,在波蘭西部建立半導體組裝與測試設施。同時德國媒體報導,英特爾在德國興建晶圓廠的計畫,將獲得德國政府99億歐元(108.3億美元)補貼,高於之前商定的68億歐元。

英特爾表示,這座位於弗羅茨瓦夫(Wroc□aw)的封測廠,將滿足「關鍵的組裝與測試量能」需求,預定2027年上線,屆時英特爾在德國東部的馬德堡晶圓廠也已完工並營運。英特爾表示,波蘭的設施將聘僱2,000名勞工,並且在興建階段和供應商的聘僱,額外創造數千個工作機會。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16日在華沙舉行的投資發布記者會上表示,「有了今天的投資,加上在歐盟的其他項目,我們對於能夠建立更強韌的供應鏈備感興奮。」波蘭總理莫拉維茲基指出,英特爾的這座工廠是波蘭史上最大的新創投資。

 
要聞
力成:持續強化與美光合作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力成(6239)昨(16)日宣布,日前收到美光科技將執行購買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資產權利通知。力成將於6月27日召集臨時董事會核議此資產買賣交易案,力成強調,與美光保有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可望在既有基礎上,持續加強彼此合作。

力成西安廠設立於2014年,主要提供美光科技供應全球電腦使用WBGA封裝技術的動態記憶體(DRAM)。依2016年1月生效的服務合約約定,合約滿六年後,美光有權利購買力成西安的資產,並約定當美光決定購買後,雙方有一年的執行資產移轉交割過渡期。

力成強調,移轉西安廠的營運不會對力成產生任何重大的財務影響,營業額的減少在一年過渡期後才會發生。力成去年已在台灣重建擴充新的WBGA產能,近幾年積極拓展邏輯及高階封測市場,且已取得明顯的進展,這些產能將持續貢獻營收及獲利。力成強調,移轉西安廠的營運對營收負面影響有限。

針對營運後市,力成日前法說會上提到,邏輯產品逐漸復甦但不確定性仍高。記憶體庫存去化時間比原先預期的長,第2季需求仍然疲弱。

 
鴻海印度設廠計畫 有眉目
編譯簡國帆、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印度經濟時報16日報導,鴻海集團(2317)正尋求開始在印度生產電動車,鴻海集團正與印度地方當局磋商這項計畫,印度代表團近期可能訪問台灣,會見鴻海集團主管。

外電報導,目前還不清楚富士康是否會透過合資企業,為多個品牌或單一品牌進行代工生產。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除了台灣之外,鴻海集團也考量在美國、印尼和印度等地布局電池供應鏈。由於電池是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必須在本地生產,供應鏈人士分析,既然考慮設置電池生產線,當然是配合當地電動車的發展,外界解讀,鴻海在印度設立電動車生產線呼聲頗高。

據了解,劉揚偉在今年3月時二度拜會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當時劉揚偉也在鴻海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陪同下,與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次長夏瑪(Alkesh Kumar Sharma)會面,外界推測,鴻海集團除了在印度布局電子製造、半導體事業外,也考慮在印度打造電動車生產基地。

鴻海電動車客戶新創車廠Fisker先前也表示,旗下電動休旅車(SUV)「Ocean」將於今年7月在印度開賣,並考慮幾年後在印度生產電動車。外界認為,鴻海為Fisker代工「PEAR」車款,規劃2024年量產,若後續「PEAR」要在印度開賣,也需要鴻海在印度的工廠支援。

 
IDC:NB明年掀換機潮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市調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昨(16)日表示,儘管2023年全球筆電將面臨兩位數衰退,不過,展望2024年,筆電換機潮預期將從第2季後展開,加上AI筆電熱潮帶動,預期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出貨量可再呈現雙位數年成長率。

筆電供應鏈包括品牌的宏□(2353)與華碩、代工廠鴻海、廣達、仁寶、緯創與英業達等可望受惠。IDC表示,全球筆記型電腦組裝產業因全球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導致市場需求不振,今年首季出貨量3,400萬台,較前季減14.6%,年減36.4%。其中,廣達占全球NB代工產業29.3%,穩居第一;仁寶排名第二,市占率20.8%;聯寶居第三位,緯創與英業達緊追在後。

展望未來,IDC預期,儘管經濟局勢仍然嚴峻,2023年第2季開始,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出貨量將因品牌廠商的庫存水位降低,而從第1季谷底逐步提升。

 
林百里:產品有AI才有賣點
記者吳康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代工大廠廣達(2382)昨(1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林百里表示,隨著ChatGPT問市後,目前市場上與生成式AI有關的產品愈來愈多,廣達從2016年就投入研發AI雲端伺服器,並透過旗下雲達成功搶進供應鏈,展望未來,無論什麼產品都要有AI才有賣點,廣達維持既有戰略,將持續擴充AI伺服器領域產能。

林百里透露,從去年有業者推出大型雲端AI服務後,整個AI應用市場迎來爆發性成長,不同業者相繼推出各種不同的AI雲端應用,使大家可以在不同對象、時間及地點的情況下,輕鬆使用AI應用服務,也帶動供應鏈對AI伺服器需求大幅提升。

他說,六年前自己不斷在公開場合向外界展現公司發展AI的決心,就目前市況來看,自己運氣還不錯,整個AI領域需求已不斷攀升,也證明廣達的戰略是對的;而針對蘋果最新發布的MacBook新機種,他認為,以Mac來講,一定都要有AI才會有賣點,廣達已將AI定為未來幾年重要的營運方針,並已取得非常好的業績,相信將來的前景會更好。

展望未來發展,林百里指出,無論是哪個領域的產品,一定都會跟AI技術開始串連,包括「個人電腦」、「雲端伺服器」、「車用伺服器」等,都需要有AI運算功能,目前AI伺服器已經是廣達的主力產品之一,公司未來也將繼續投入更大的研發能力,持續擴大旗下產能、激發自身創新潛能,全力開發出更多的產品,以滿足客戶及市場的需求。

廣達近期股價挾AI題材發威,5月起在外資銀彈力拱下,量價齊揚,昨天收最高點149元,上漲2元,創逾20年新天價,累計5月以來,外資買超逾13萬張,針對股價一路衝高,林百里昨日會中歸功股東們的支持,也重申公司將創造更好的成績來回饋股東。

受惠產線缺料緩解、帶動出貨明顯回升,廣達去(2022)年合併營收達1.28兆元,年增13.47%,創歷史新高;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289.57億元,年減13.95%;每股純益7.51元,為歷史次高,昨天會中通過去年度配發每股現金股利6元,配發率79.9%。

延伸閱讀

廣達開發新品 瞄準車電應用

 
Pure Storage新品亮相 助攻台廠
特派記者李孟珊/美國拉斯維加斯15經濟日報
全球企業力拚產品上市速度,又能兼顧節能減碳效益,Pure Storage在此次Pure Accelerate 2023上,推出次世代FlashArray//X 及//C機種,較傳統儲存降低74%的整體管理成本,助力全球企業包括台廠客戶瑞昱(2379)、強茂等,用最有效率的儲存產品線提升產品量產速度。

瞄準資料成長、應用程式型態改變,企業必須以更少能源、更短時間完成更多任務,Pure Storage推出次世代FlashArray//XTM和//CTM R4機種,全新FlashArray在效能和規模都大幅躍進,提升高達40%的效能。

同時,為實現讓客戶擺脫硬碟的束縛,並回應急遽上升的資料成長需求,更將擴充以取代傳統硬碟為目標的Pure//E家族產品,推出全新的FlashArray//,將儲存容量門檻下修至1PB,相較於硬碟,能夠幫助客戶減少80%電力與空間、60%營運成本,以及85%電子廢棄物。

 
信用卡市場 8月洗牌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Costco聯名卡、SOGO聯名卡分別在八月上旬、八月中旬易主,牽動信用卡市場版圖。

今年五月最新前五大信用卡流通排名中,前五大分別是國泰世華、中信銀、玉山、台新、北富銀。

其中國泰世華銀以一○二七萬流通卡量,領先第二名中信銀的八七三萬張流通卡量,約有接近二百萬張卡差距;至於此次取得Costco卡發行權的北富銀,流通卡量則為六二八萬張。

接連失去Costco聯名卡、SOGO聯名卡後,原是流通卡、簽帳金額「雙冠王」的國泰世華銀,是否因此失去冠軍寶座?要看目前緊追在後的中國信託商銀,是否因此縮小和第一名差距。

金融業者指出,Costco聯名卡目前有二百七十萬張發卡量,北富銀取得發行權後,累計發卡已達百萬張。

 
三公股行庫 新董座上任
記者夏淑賢、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兆豐金控(2886)、合庫金控與台企銀昨(16)日董事長同步異動,分別由原任合庫金董座雷仲達、台企銀董座林謙浩與輸銀理事主席劉佩真出任,三人都以延續公司優勢與佳績為念,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三家公股金融機構昨天同日召開股東常會,其中合庫金並全面改選董事,一如之前規劃選出,會後新任董事長同步上任。其中,雷仲達、林謙浩都是主持完原任公司股東會後,再到任新職,兆豐金則是由代理董事長胡光華主持股東常會,通過修改章程增列發行特別股條款,為下半年將登場的現金增資做準備,增加增資工具選項。

昨天三家公司董事長交接典禮均未開放媒體採訪,其中,雷仲達是在上午主持合庫金控股東會受訪,談到對轉戰兆豐金董事長的計畫,雷仲達說,「先找出兆豐的利基,像外匯、國外獲利等,加強具優勢的核心業務,做得不夠好的部分,也要加以改善。」

雷仲達表示,自己會將「幸福企業」理念從合庫金帶到兆豐金,「雖然兆豐的員工已經非常幸福了,我要持續擦亮兆豐幸福企業的招牌、讓員工的幸福再升級。」

林謙浩在台企銀締造獲利翻倍、破百億創新高的佳績,秉持16字心法--「心存善念,全力以赴,面對問題,勇於任事」,據了解,這16字箴言也將延續到合庫金、銀,希望合庫金同仁也同樣以此為念,攜手合作讓合庫金更好。

劉佩真上任台企銀董事長,交接典禮致詞中也特別盛讚林謙浩,於兩年多任期中為台企銀轉型,從資本結構、獲利能力等各項數據都寫下歷史新高,績效有目共睹。

劉佩真強調,接任台企銀董座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將繼續拓展非利差收入、調整收益結構,並維繫優化資產品質,也要積極搶占各地區疫後恢復與台商轉移商機,提升海外獲利比重。

 
談台新、新光合併 吳東亮:任何案子都有興趣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新金(2887)昨(16)日召開股東會,股東關注與新光金合併的可能性?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首度回應,「任何案子我們都會有興趣看一看」,但他強調,一定會遵守金管會金金分離、產金分離的規定,並且提升股東權益等兩大原則。

新光金6月9日完成董事改選,外界關注「金金併」議題,吳東亮表示,目前台新金跟新光金沒有任何合作的案子,不過台新金從台新銀行時代以來,對任何合作、併購對象保持開放態度,一路走來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他強調,合併需滿足兩大因素,首先是要顧及台新股東權益,第二,對於所有合作、併購案,金管會都有明確規定,近期金管會多次提示金金分離、產金分離,這個界線會嚴格遵守。

吳東亮對併購保持開放態度,他提到,在符合規定下,若將來有機會,任何案子都會有興趣看一看,但最要緊還是提升股東權益。

另外,吳東亮表示,去年全球景氣持續受供需失調、烏俄戰爭影響,通膨問題更加嚴重,美聯準會、歐洲央行及其他成熟與新興市場經濟體央行也採取激進升息手段抑制通膨,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但台新金核心業務穩健成長,2022年台新金稅後純益148.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09元,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息0.51元及股票股利0.42元,共計0.93元。

展望未來,吳東亮指出,台新金今年前五月稅後純益73.7億元,年增140.8% ,但地緣政治、通膨和利率走勢都是不確定因素,未來需要滾動觀察,將抱持審慎樂觀態度,在亮眼基礎下為股東創造更大收益。

 
玉山金新團隊 「鐵三角」成形
記者楊筱筠、李秉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完成世代接班,玉山金(2884)同時通過三年以來最大組織異動。玉山金控昨(16)日舉行董事會,全新經營團隊新領導梯隊全新亮相,原玉山銀行總經理陳茂欽升任玉山金總經理、玉山銀行總經理則由玉山法金執行長林隆政接任,「黃男州時代」的新經營團隊露面,但仍將待主管機關核定後生效。

玉山金控兼玉山銀董事長黃男州昨日指出,至今年3月底,玉山金資產達3.5兆元,邁向第四個十年要成為「亞洲的玉山」,率先切入亞洲,因為台商在亞洲據點最多,但在第四個十年將嘗試在北美與歐洲設點,並希望財富管理、私人銀行透過台灣串聯香港與新加坡,打造財富管理平台。

玉山金昨日宣布,日本福岡分行將在今年7月開業,同時董事會也提出希望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增設代表人辦事處,聚焦東協地區據點。目前玉山銀海外獲利貢獻已經達到35%。

對於台積電即將到熊本設廠,轟動日本與九州,黃男州說,自己每次到福岡九州,談話對象、政府單位每個人談話都會聊到台積電,熊本類似台灣的中部、福岡就像台灣的台北,加上玉山銀與日本九州金融集團旗下的鹿兒島銀行及肥後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玉山將可望當橋梁,協助前往九州投資的台商完整服務。

其次,玉山金為了加速有機式的成長,黃男州宣布,特別於董事會下設立「科技諮詢委員會」,也將成立「科技法遵小組」,前者由黃男州擔任召集人,延攬簡立峰、盧希鵬、簡宏偉、高嘉良等幾位在國內外人工智慧、數位賦能、電子商務、資訊安全等領域頂尖的專家學者擔任外部委員,持續提升在數位發展、智能應用、資訊研發與資安管理等領域競爭力。

「科技法遵小組」則將蒐集人工智慧相關發展法案,重視科技如何遵守法律規定,去年玉山AI模型上線模組已經達到100個,今年還會增加,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以及客戶時間。

最後,將持續倡議綠能融資,昨日通過由張綸宇擔任玉山金控永續長,由於玉山銀有世界各地的綠能融資經驗,黃男州指出,把相關經驗帶回台灣後,能讓國內在能源轉型融資評估上有參考依據。

新任銀行總經理林隆政則指出,新上任後三大目標明確,第一為人才培育,第二具焦ESG發展,著墨綠色金融,第三為衝刺海外布局以及國際金融跨境業務,以增加海外資產獲利、客戶數量為重要發展方向。原金控總經理陳美滿宣布退休,仍為金控董事會一員,黃男州表示,她將持續在玉山貢獻心力。

 
全家股東會 董座葉榮廷:將加速展店
記者何秀玲/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全家(5903)今(16)日召開股東會,承認去年度盈餘分配案,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6.5元;全家董事長葉榮廷表示,今年將持續展店,去年淨展店數158家,今年展店有望超過150家。

全家去年台灣全家新開店舖數為238店,閉80店,累計店舖數4,138 店,去年營收突破907.4億元,年增8.5%,稅後純益18.4億元,年增37%,每股純益(EPS)8.25元。

葉榮廷表示,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生活樣態與消費模式已然轉變,不僅居家時間增長、外出移動距離縮短,且偏好更有效率的購物渠道,推升「快行動」與「懶商機」的消費趨勢。

全家透由通路密集與社區深耕兩大優勢,快速對接消費者虛實雙棲、就近購取的社區化消費型態,數位渠道、實體店舖雙管齊下,於會員APP推出「全+1 商城」及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同時輔以店長社群揪團促購,線上下單、就近即可快速取貨,滿足消費者多元管道購物需求。

此外,全家看準國人在家簡單煮的生活型態,推出「FamiSuper 超市店」全新店型,以快速、質優、健康、家庭需求四大選品策略,提供消費者多元選購需求,並推出下廚懶人包「Fami 煮煮」,提供百道料理菜色,滿足消費者對時短及居家烹飪的需求。

 
中鋼首度編製十年期發展策略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中鋼(2002)董事長翁朝棟昨(16)日在股東會上透露,因應國際競爭情勢變化,中鋼首次編製十年期(2023年至2032年)經營發展策略,擴大中鋼經營視野。碳中和是挑戰也是商機,中鋼與石化業合作的「鋼化聯產」商機高達800億元、前景璀璨。

翁朝棟指出,相較過去五年經營發展策略是「從現在看未來」,十年經營發展策略則是「從未來看現在」,透過建立未來事件表,審視將面臨的重大挑戰,擬定十年因應策略與具體措施,具體布局策略方向。

他說,未來的中鋼不再追求「量變」、生產更多的鋼鐵,關鍵在「質變」、要從鋼鐵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創造綠色溢價,在綠能減碳以及公司治理各面向持續精進。

股東發言指出,目前與AI沾到邊的企業股價都大漲,很多百元以上甚至上千元,而中鋼很多年前就導入AI與工業4.0,但是股價只有29元、30元,想了解相關進度。

翁朝棟風趣地說,不知道股東要談股價的問題,「不然我就穿皮衣來」,引起全場會心的笑聲。

 
SCFI運價指數 連二黑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旺季指標、6月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指數及運價出爐。根據昨(16)日公布最新一期SCFI指數,下跌45.54點至932.31點,周跌幅4.64%、運價指數連二周下跌。四大長程航都下跌,其中以遠東到美西線、以及遠東到美東線的運價跌幅較大,兩者都跌逾13%。

6月SCFI是7月貨運旺季到來的重要參考指標,航商表示,現階段回升速度還是緩慢,指數運價出現低檔盤整格局,上周SCFI指數翻轉下跌,本周表現相當重要,航商普遍對上半年市況抱持保守看法,但也指出,現貨市場運價已經逼近成本價,再下跌空間有限。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遠東到東南亞及遠東到南韓都與前一周持平。

根據最新一期運價,北美市場跌幅較深,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1,207美元,較前一周下跌181美元,跌幅13.04%;遠東到美東每FEU達2,103美元,較前一周下跌332美元,跌幅13.6%。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808美元,較前一周下跌23美元,跌幅2.76%;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1,601美元,較前一周下跌25美元,跌幅1.53%。

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普遍認為,運價谷底已過,近期下跌主要是反應市場貨量不足,運價先前連續反彈,三家業者5月營收同步出現月增走勢,今年第3季旺季表現仍舊可期。

國內物流業者指出,隨時序步入貨櫃輪的傳統旺季,對海運後市維持審慎樂觀;目前貨櫃輪需求還是受到俄烏戰爭以及通膨影響,今年第1季貨量及運價都同步大跌,第2季營收出現逐月回穩,推估7月開始歐美會開始補庫存,如果俄烏能夠停戰,市場需求會更強勁,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不過仍在正向發展軌道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