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一個採訪日,台中港烏雲密布,風聲呼呼作響,這天是東方風能旗下一艘離岸風電大型海事工程船「東方海威」靠岸補給的日子。過去六周,這艘長達130公尺,紅白分明的龐然大物,就在彰化外海積極布建海纜,雖是疫後大趕工,卻也馬虎不得,不只開發商緊張,政府也盯著看,就怕風場完工日再跳票。
這艘船,有過半數的船員與工程人員是外籍面孔,英國籍船長Dewi Pritchard笑說,多元差異為管理帶來挑戰,不過,也因為這樣,彼此能互相學習。
過去十年,離岸風電建設在台灣,就是這樣靠著土洋學習,從零到有,將西方現代化的風電技術、人才與機器設備等搬移到台灣來。在台海上億、上兆元的風電大投資中,台灣喊出了「離岸風電國產化」,幾年時間過去了,台灣做得好不好?
「這幾年在地化項目落實,算是小有成績。」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受訪時,給出了他的評語。根據經濟部2018年發布的「離岸風力發電產業政策」,在地化的目標在於,推動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建構產業供應鏈,以便日後能搶攻亞太市場。
從2021年至2025年離岸風電第二階段遴選風場開始,政府勾勒的在地化重點項目,包括了,水下基礎、塔架、電力設施等;到了第三階段第一期區塊開發,國產化涵蓋項目更廣,舉凡陸上電纜線、海上變電站都納入,等於是從水下基礎到風機各零組件等25項,都要全面國產化。
楊志清說,在地化講求務實訂目標,現在已經開始盤點區塊開發第二期了,「我們會看業者準備程度,時程上來得及嗎?是口頭說說,還是已經做出行動?」
楊志清提到,幾年前曾問廠商,有無意願投入海底電纜,當時原本有廠商說好,但評估後放棄,沒想到相隔幾年,又有業者準備在高雄港投入國產化海纜廠。
楊志清口中的這家廠商,就是華新麗華(1605)。華新麗華近期宣布將與丹麥NKT集團旗下海纜公司合作,投入27億元,在高雄港興建海底電纜廠。
根據經濟部訂定的遊戲規則,三階風場國產化比率要超越60%,其中產製難度較高的海纜與發電機,並列分數最高的選作項目。對開發商來說,分數愈高愈有機會取得開發權,因此,打從華新麗華開始選地,就有開發商主動洽談。
須克服學習曲線
外部人看國產化落實,或許只是一張清單;但身處其中的人,卻是點滴在心頭。楊志清直言,2021年國產化項目主要有三個,其中,陸上電力設施和塔架,現在已百分百做出來了,但是,體積龐大、難度也高的水下基礎,還在趕辦中。
他解釋,疫情加上廠商需要學習時間,還要有人力參與運作,並生產出數量來,這些都未如當初所想順利,還有一點,「過去我們或許在壓力容器焊接製作上有些經驗,但把水下基礎的經驗想像成壓力容器技術,一開始的確有些輕忽了難度!」
每座水下基礎都有三隻腳或四隻腳的基樁(pin pile),還有管架(jacket),「水下基礎未來要在海水一泡20年,焊接品質必須一次做到位,以後沒辦法撈上來修,技術門檻相當高」,楊志清說。
此外,廠商交件也要配合海上風場施作期,每年清明節後到11月就是趕工期,錯過這時間,一堆產品堆在岸邊,開發商只能心急又跳腳。目前全台投入水下基礎的廠商,北部以世紀風電為代表,南部則是中鋼轉投資的興達海基為領頭羊。
實際上,世紀集團第一座水下基礎花了一年多,直到去年9、10月間,才成功克服學習曲線的障礙。經濟部統計,目前北部廠商已生產24座、南部14座,但是廠商估算,即使現在產能上來,台灣生產的水下基礎最多只能滿足國內六成風場需求。箇中原因一是人力,二是供應鏈。
人才供應鏈不足
在人力方面,去年7月監察院發布了「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國產化案」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廠商都有「缺人才」的困擾。舉例來說,水下基礎焊接工必須要有6G或6GR證照,即使是今日,全台擁有執照的焊工只有135名,但業者估算的需求,卻是2萬名。
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董事長賴文祥也提到,「現在供應鏈這一塊比較棘手!」策略長林明弘補充說 ,廠商能否即時提供零組件,同樣影響生產進度,「我們這邊『量』起來,後面供應鏈卻跟不上,很頭痛」。
依照政策設計,南部供應鏈廠商可向位於北部的世紀離岸風電廠供貨,但超大、超寬的鋼構產品不能走陸運,海運價格又貴,加上產品裝卸港務公司又要收取規費,就算供應商想交貨,成本也太高,賴文祥說:「不如我們自己做!」
值得注意的是,供應商多樣性不足,不僅領頭羊頭痛,開發商也有微詞。沃旭能源指出,三階一期推出25項必做的國產化項目中,有些項目的本土供應商只有一、兩家,不僅讓產業供應鏈相形脆弱,價格也可能被壟斷。
風機迭代速度快
此外,離岸風電技術迭代太快,也是難題。楊志清舉例,2018、2019年做在地化規劃時,那時每座風機6MW、8MW的設計就很大了,但「2021年突然9.5MW的風機出現了,14MW也被喊出來了,」他提到,風機迭代快,且朝向大型化發展,要避免「計畫趕不上變化」,台廠就得拚命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