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展望 台灣明年GDP將回升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10/16 第57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外銀展望 台灣明年GDP將回升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9月出口終止連12黑,年增3.4%優於財政部預期。外銀第4季經濟展望近期出爐,對包含台灣在內的亞洲出口拾回信心,認為穩定跡象已經出現,台灣半導體銷售出現復甦跡象,星展集團預期台灣2024年經濟成長率將可回到3.5%,明年第1季達4.2%高點,後續逐季下滑,分別為3.5%、3.3%、3%。澳盛銀則預期台灣2024年經濟成長率回到3.3%。

但澳盛銀示警,半導體行業仍必須注意供應鏈中斷與全球經濟衰退的兩大可能性;星展集團則示警,台灣要注意大陸對台灣貿易限制,假設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終止,將影響台灣對大陸非電子產品出口,尤其石化業與機械業,因為在早收清單下享有關稅減免待遇、以及高度依賴大陸出口市場。

澳盛銀指出,2023年2月全球半導體銷售觸底後,就呈現成長跡象,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統計,8月半導體銷售額較前月增1.9%,連續六個月成長,年減6.8%探2022年10月以來新低。

澳盛銀指出,台灣半導體銷售也出現復甦跡象,主要受惠新款消費型電子產品推出,整體全球半導體行業正在從2022年衰退中復甦,行業前景雖然面臨挑戰,但前景仍然看好。

澳盛銀預期,台灣2024年出口年成長可達8.1%,2025年成長4%。韓國2024年成長1.6%、2025年成長2%。整體亞洲科技密集型經濟體,將可望受半導體行業復甦而受惠。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則指出,台灣9月出口轉正,早於集團內部原本預期第4季才轉正的時間點,樂觀看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包含智慧型手機等庫存可以在年底前清空,新手機型號問世加速汰換周期,另外ChatGPT應用刺激生成式AI投資,有利於半導體設備需求增加,有助先進晶片生產主導地位的台灣受益。

 
政府釋出綠電分配沙盒計畫 台達電:樂見其成
記者鐘惠玲、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政府釋出綠電分配沙盒計畫相關構想,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2308)昨(15)日領頭表態「樂見其成」;晶圓代工大廠聯電雖表示要等相關細節出爐後才能回應相關問題,仍強調該公司支持綠電發展,全力朝達成低碳承諾發展的決心。

台達電強調,集團於2021年即承諾全球再生電力倡議RE100,將在2030年達成全球據點100%使用再生電力的總目標,為台灣高科技製造業中,首家承諾2030年達到RE100目標的企業。

對於政府有意增加企業綠電調度彈性的政策,台達電表示樂見其成,並會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談到如何在2030年達成RE100目標,台達電分享,集團關鍵作法包括:透過節能與自發自用積極落實減碳、應用台達解決方案、優先鼓勵電證合一的再生電力及發展其他創新做法等,2022年再生電力已占整體用電63%。台達電並成立跨區域的RE100委員會及工作小組,由企業永續發展部擔任秘書處統籌,負責促進與實現所有當地台達據點的再生電力目標。

 
國內生技公司攻改良型新藥 大有斬獲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生技公司今年以來八家產品成功授權,其中有四家聚焦505(b)(2)「改良型」新藥開發,且獲得國際大廠認可,顯示台灣生技公司策略多元,除了發展學名藥、全新藥外,改良型新藥開發成果相對豐碩,價值也不輸給新藥。

昱展新藥(6785)更是將一項口服老藥改良成三款長效注射針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表現獲得原開發廠願意出高價買回所有權,凸顯台灣在發展505(b)(2)藥物的實力。

專注研發505(b)(2)藥物的漢達生技說明,505(b)(2)藥物是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藥物申請許可證的三大類別之一,相較於新成分新藥被歸類為505(b)(1)藥品,505(b)(2)藥品包括新活性成份修飾、新劑型、新複方、新劑量、新給藥方式、及新適應症,其主要活性成分為FDA之前已核准之藥物。

近年來台灣開發出許多獲國際大廠青睬的藥物,其中不少走的是505(b)(2)法規,智擎的抗癌藥Onivyde就是先鋒;台灣微脂體也曾在2022年6月將長效關節炎止痛藥物TLC599,以6.7億美元授權給國際製藥大廠Endo International plc。

逸達則開發了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過去幾年陸續將歐、美、中國等全球主要市場完成授權,實收授權金超過新台幣10億元;漢達生技開發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TASCENSO ODT,也在去年將美國市場授權給Cycle Pharmaceuticals Ltd.,漢達獲得最高達5,600萬美元之權利金。

友華生技關係企業友霖生技發展的新複方降血脂新藥,在成功挑戰美國第四類藥物法規產品(P4)後,透過授權夥伴已自今年10月起小量出貨美國市場。

 
生技授權金衝上500億 昱展三產品權利金上看275億元最亮眼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生技今年授權成果大豐收,從年初至今,國內共有八家生技公司完成國際授權,授權金衝上15.4億美元(約新台幣500億元),創史上新高。其中,昱展(6785)、安基、國邑及藥華四公司授權金額均跨越1億美元。

這八家成功將產品授權國際的生技公司中,包括昱展、國邑、台新藥、東洋等四家公司都是以505(b)(2)改良劑型新藥獲得國際藥廠認可;安基、藥華、太景則是以全新藥物獲國際授權;博晟生醫則是以骨再生產品「骨生長因子」(Osteo-Inductive Factor, OIF)成功完成授權。

昱展的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因臨床一/二a試驗結果不俗,成功吸引原開發廠Indivior同意執行全球專屬授權之選擇權,創下台灣新劑型新藥賣回原廠首例。

昱展與Indivior合約包括一、三、六個月劑型三項產品,該公司可獲得的權利金最高可達8.6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75億元),創生技授權最高紀錄。

安基生技新藥也在今年3月宣布,其AJ201罕見疾病-甘迺迪氏症小分子新藥,成功將歐美市場授權給Avenue Therapeutics Inc.,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達2.5億美元。

國邑藥品6月也宣布,自行開發的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兩項適應症的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等合計最高2.25億美元。

藥華藥同樣也在6月宣布,與國際藥廠Pint-Pharma GmbH簽訂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Ropeg)拉丁美洲七國授權合約,里程碑金總金額1.1億美元;台新藥8月宣布,眼部術後發炎疼痛新劑型藥物APP13007美國市場,授權給Eyenovia, Inc.,簽約金、發展里程金及銷售里程金合計8,600萬美元。

太景生技今年3月宣布,流感抗病毒藥物TG-1000大陸及港澳市場,授權給大陸藥廠健康元藥業,除了簽約金人民幣2,000萬元之外,後續還有里程金及上市銷售後不超過11%之銷售權利金;台灣東洋6月也將微脂體兩性黴素學名藥Amphotericin B (Lipo-AB)的歐洲市場授權給國際藥廠,簽約金及後續三期里程碑金合計90萬美元。

 
國際財經要聞
IMF:干預日圓不符條件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IMF)高階官員14日表示,日圓最近的貶勢是基本面驅動,不符合該機構呼籲當局干預匯市的任何考量。

IMF亞太區副主任潘斯在被問到最近日圓貶值是否促使IMF呼籲東京當局干預匯市時,表示:「針對日圓,我們的認知是其匯率主要由基本面驅動,只要利差維持,日圓將繼續面臨(貶值)壓力。」

他說,IMF認為,只有市場嚴重失靈、金融穩定風險升高、或通膨預期失控等三種情況,才是干預匯市的正當理由,「我認為這三種考量目前都不存在」。

潘斯說,日本近期通膨展望的上行風險高於下行風險,因經濟正接近全能運轉,物價漲勢也日益由穩健的需求所帶動。但他也說,現在還不到日銀調升短期利率的時候,因為全球需求放緩程度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日本仰賴出口的經濟。

日本政府再度面臨對抗日圓持續貶值的壓力,因投資人押注美國維持利率更高更久,同時日本銀行(央行)仍固守超低利率政策。

為阻止日圓重貶,日銀去年9月和10月在市場上買進日圓,為1998年來首度干預匯市。

 
美國GPS主宰地位鬆動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問世近50年,遲遲未升級,如今中國大陸、俄羅斯、歐盟已開發能提供全球定位服務的替代衛星網路系統,挑戰GPS作為定位服務黃金標準的地位。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學界和國安官員告誡,升級延宕雖不代表GPS會失敗,但其他國家較現代的定位系統,可能取得全球商業影響力,代價則是美國的GPS使用下滑。例如大陸向非洲、亞洲官員展示時,會把自家先進衛星服務作為商業和研究夥伴關係的賣點。

在極端情況下,一國政府可能會提供不準確的數據給敵對國家,在兩國爆發衝突時,讓依賴其訊號的敵對國家智慧手機和車輛派不上用場。

大陸的北斗衛星系統,在2020年已達成訊號覆蓋全球的目標,目前在軌道作業中的衛星共46顆,比美國GPS的31顆還多。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也都已完成全球訊號覆蓋。日本和印度的衛星則能發送訊號到本國領土周遭的地區。

IQT電信執行副總裁休厄爾說,GPS相對其他衛星系統的優勢不再明顯,「主宰地位已被削弱」。

GPS會透過與民用訊號區隔的軍用頻段,引導美國的飛彈、船艦、軍隊,過去甚至連敵國軍隊都得仰賴這套五角大廈控制的系統。

由於民用訊號可免費使用,大陸、歐洲、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不會直接獲利,但這些新系統較先進的功能令人難以忽視。未來的智慧手機、汽車和工業設備製造商,可能決定預設狀態停用GPS,而是先倚賴大陸的訊號。

美國太空軍則表示,GPS持續在自己的領域樹立黃金標準,「雖然其他國家(的衛星系統)可能報告精確度改善,在(訊號)可得性也有同等表現,但GPS在完整度上仍是明確的領導者,也是唯一接受國際飛航用途的系統」。

GPS計畫在1973年獲得美國國防部的首次批准,並在1978年發射首顆衛星,到1995年才全面運轉,如今由國防部的新部門太空軍負責管理。

 
美經濟軟著陸 機率升高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經濟意外堅韌,使軟著陸的機率升高,但也使美國利率可能更高、更久,加上美元強勢,已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另外,今年夏季以來國際油價上漲,也可能使通膨死灰復燃。

華爾街日報(WSJ)最新公布的每季訪調指出,企業界與學院派經濟學者預估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降低到48%,低於7月訪調的54%,也是從年中以來首度低於50%。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周將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到2.1%,明年上修到1.5%,並表示「軟著陸可能性比原先預期更高」。然而,IMF對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預測卻黯淡得多,包括中國大陸成長減緩,歐洲經濟展望也轉弱,尤其德國將是唯一經濟萎縮的先進國家。

IMF總裁喬治艾娃警告,「經濟前景益發分歧」。IMF並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只成長0.9%,遠低於去年的1.5%。

IMF擔憂全球貿易減緩,可能象徵「去全球化」的新紀元來臨;地緣衝突與美中摩擦已顛覆原有的全球供應鏈,而供給干擾不僅拖慢經濟成長,也令投資者更加重視潛在的地緣震撼,可能推升利率。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哈瑪斯之間的衝突,導致能源市場動盪,又令各國聯想到去年初俄烏戰爭爆發後的震撼。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現在地緣緊張是實質的經濟風險。中東只要緊張升高,當然會對全球成長造成重大影響」。

全球通膨依然黏著,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也顯示通膨已止降,其他國家還要承擔美元升值及油價上漲帶來的通膨壓力。IMF將明年全球預估通膨率由原先的5.2%,上修到5.8%,而且並不預期大部分國家的通膨率能回降到央行的目標。

美元升值已使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償債壓力加重,而美國利率上升又使債務國更難再融資。美國財長葉倫表示,「這使一些負債沈重的低所得國家更難有財政運作空間」。IMF數據顯示,近60%的低所得國家都陷入、或瀕臨債務壓力,亦即這些國家可能無法償還債務。

展望本周,市場將緊盯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將在19日發布的演說,之後在Fed將進入11月決策會議前的靜默期。

他預料將呼應其他Fed官員此前發表談話的論調,根據彭博統計,Fed官員近幾周來最常提到的一詞是「通膨」,但也略帶「鴿味」,因為第二、三常提到的詞語分別是「按兵不動」與「保持利率穩定」。

本周發布的重要數據還包括美國9月零售銷售、中國大陸第3季經濟成長率。

 
油市供應可能更緊繃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已形成去年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國際油市遭遇的最大地緣政治風險之一。儘管石油流動迄今未受影響,但分析師和市場觀察家認為,若雙方衝突加劇,將帶來兩大潛在影響。

首先,若伊朗涉入哈瑪斯攻擊以色列的行動,美國可能加強或加速制裁伊朗,可能導致原已吃緊的油市供應更加緊繃。儘管受到美國制裁,伊朗石油出口今年來已大幅增加,彌補沙、俄兩國每日自願減產共130萬桶的部分缺口。

支持哈瑪斯的伊朗否認涉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的任何行動。目前市場對伊朗石油出口展望看法分歧,RBC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克羅夫特認為,拜登政府可能很難維持允許伊朗石油產量回升的「默許式制裁機制」,麥格理和FGE的分析師團隊則都認為,美國不會限制伊朗石油出口。

其次是華府牽線、要協助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邁向關係正常化的策略,可能脫軌。

美國已試圖協調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推動外交關係正常化,華爾街日報已報導,沙國已告知白宮,明年初願意增產石油,以協助達成協議。

但美國智庫戰略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卡希爾認為,這項協商可能已暫停,關閉了這個美沙合作的重要管道。

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國(OPEC+)迄今都冷淡反應這場衝突。

 
鋼廠淨零轉型 進度緩慢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車廠和鋼鐵廠正在締結綠色鋼鐵採購合約,並用來宣傳自己的環保成就。但問題是,這些環保鋼材的鍛造過程仍使用化石燃料,且無法確定這種狀況要多久才會改變。

彭博資訊報導,歐洲鋼廠正打算透過結合電弧爐和氫能,帶動這個仍在燃燒數十億噸燃煤、製造全球約7%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產業轉型。但由於綠色燃料產量未來幾年仍將遠滿足不了需求,業者坦承只會漸進轉型。

德國鋼鐵巨擘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和薩爾茲吉特(Salzgitter)正在尋找願意溢價購買其綠色鋼鐵的買家,包括賓士集團、福斯(VW)、寶馬(BMW)和福特汽車。但因缺乏大規模供應的綠氫,這些鋼材多數初期仍將以天然氣生產。

智庫Agora Industry資深顧問薩托表示,改用天然氣只是鋼鐵業轉型的第一步,還需要一套標示制度,顯示不同產品的碳排,「用天然氣生產的鋼鐵並非氣候中和鋼鐵,這終將是個問題」。

為防止業者「漂綠」,德國鋼鐵協會便在提案這種標示制度,只有以100%綠氫製造的初級鋼材可標示為「接近零」。蒂森克虜伯表示,根據在製造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鋼材將被分為許多等級。

薩爾茲吉特兩年前與賓士敲定首批訂單後,目標是2026年起生產190萬噸低碳鋼材。董事長葛羅布勒表示,客戶正準備以高於傳統高爐生產鋼鐵的每噸三位數歐元溢價,採購這些鋼材,「人們願意溢價收購,是因為了解他們也能成為綠色鋼鐵的先驅」。

薩爾茲吉特的直接還原(direct reduction)工廠初期將燃燒天然氣,碳排量比燃煤製鋼減少60%,同時逐步提高使用氫能的比率,到2033年達成鋼材的近零排放。該公司表示,福斯和BMW已其訂購未來產量。

不過,葛羅布勒也說,現在要敲定氫能採購協議還為之過早,因為多數計畫都還在早期階段,支援的基礎設施也還在草擬。

 
以國911事件 威脅全球經濟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以色列遭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哈瑪斯突襲後,正加強攻擊加薩走廊,即將發動「龐大」的地面攻勢,成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新威脅。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米希拉(Pankaj Mishra)指出,以色列遭哈瑪斯突襲,被形容為以色列的「911」事件,若中東地區再度發生衝突,後果將比2001年的美國911事件更為嚴峻。

以色列14日表示,正準備對加薩走廊執行「廣泛的作戰攻擊計畫」,預料將全面發動地面攻勢,同時告知以色列鄰近的武裝團體真主黨別發動攻勢,否則將「摧毀黎巴嫩」,並指控伊朗試圖透過敘利亞開啟第二條戰線。

伊朗則警告若以色列不停止轟炸行動,將有「深遠後果」,美國也派遣第二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前往地中海東部,以「遏止對以色列的敵對行動,或在哈瑪斯攻擊後任何擴大這場戰爭的企圖」,使衝突蔓延的憂慮升高。

若以巴衝突帶來更廣泛的中東緊張,可能造成重大的經濟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警告,原就不晴朗的全球經濟,飄來一朵新的烏雲。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也說,利率更高更久的時代來臨,加上中東戰火,全球經濟的中期前景「陷入麻煩」。

以色列遭受的突襲被形容為以色列的911事件。米希拉指出,美國2001年在911之後所發動的戰爭,曾嚴重傷害西方的力量與信譽,若中東地區再度發生衝突,後果將比當時更為嚴峻。

米希拉指出,現在不僅是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關係的「正常化」進程瀕臨危境,若中東爆發更嚴重且廣泛的衝突,勢必將使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資源減少。而且美國試圖媒合沙以和平協議,或構想中的印歐走廊,以反制中國大陸的中東影響力,如今能發揮的空間也將所剩無幾。同時,以色列可能發現這次若再發動強烈行動以確保和平,能得到的成果將更少。

米希拉指出,全球穆斯林民眾的「可能意識」獲得極度擴張,催發出「有為者,亦若是」的激情,可能造成的後果不應被低估,立即的危險在於電視廣泛報導哈瑪斯兇狠的畫面,可能會激發模仿行為。唯一可以希望的,就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本身呈現的弱點,能重新打開談判之路。

他認為,真正的正常化其實是以色列結束占領,巴勒斯坦成為主權國家,使哈瑪斯等恐怖組織不再因民眾苦難與無助而獲得滋養,否則各界都必須準備過比911之後更黯淡的日子。

 
要聞
漏稅自動補繳免罰 有前提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有關納稅義務人自動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則免罰的規定,以未經檢舉及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的調查人員進行調查為要件。

北稅局說,上述條文所稱「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當指各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的稽核人員,並不包含調查局所屬的處站在內。但條文中所稱「經檢舉」一語,並未限定檢舉人的身分,亦未限定須向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的調查人員檢舉。所以違章漏稅案件,經人向有權處理機關檢舉或經有權處理機關主動察覺或查獲者,均屬經檢舉的案件,無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補稅免罰規定之適用。

北稅局舉例,甲公司2014至2017年度虛報薪資支出3,000萬元,經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主動分案調查後,始更正申報及補繳稅款600萬元,後經北稅局審酌違章情節,按所漏稅額處0.8倍罰鍰480萬元。

甲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主張該漏稅行為未經人檢舉,其即已更正申報及繳納所漏稅額,稽徵機關不應對其處以漏稅罰。

案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認為甲公司明知本案漏稅事實,其業經檢察官進行調查,始予更正申報補繳稅款的行為,不是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所稱未經檢舉的自動行為,自然沒有該法條規定免予處罰之適用,所以認定北稅局所處罰鍰適法允當,駁回甲公司上訴。

北稅局呼籲,納稅人如有漏報或違反稅法相關規定情事,在未經檢舉及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主動向稅捐稽徵機關補報及補繳所漏稅額,才能加息免罰。

 
遺產稅申報 有條件延長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一般遺產稅案件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六個月內申報遺產稅,如具有正當理由不能如期申報,應於申報期限屆滿前以書面申請延期,申請延長期限以三個月為限。

但由法院指定遺產管理人者,自遺產管理人指定之日起算申報期限,又遺產管理人依民法第1,179條規定,聲請法院辦理公示催告程序者,可於申報期限內,申請延長至公示催告期限屆滿後一個月內辦理。

國稅局表示,遺產管理人因須聲請法院催告程序,限定一年以上期間由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報明債權,其於法令規定期間未屆滿前,無法確定被繼承人死亡前未償債務,並自遺產總額中扣除,如此,遺產管理人無法於「6+3」個月內清點財產,正確申報遺產稅,是申報期限准予延長至該催告期間屆滿後一個月內提出申報。

國稅局提醒,遺產管理人仍應在期限內完成遺產稅申報,若是無法如期申報,也應於期限內申請延期申報,以免遭處罰鍰。

 
產險簽單保費連八月成長 航空、工程、天災、火險熱賣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產險業簽單保費連續八個月正成長,產險業前九月簽單保費達1,841億元,較去年同期1,679億元,年成長9.6%,其中,前九月航空險、工程險、火險及天災險的簽單保費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成長20%以上,帶動整體簽單保費成長。

根據產險業統計,19家產險公司9月的簽單保費收入總計約193.5億元,與2022年9月保費總收入170.5億元相比,成長率為13.4%;累計今年前九月簽單保費1,841.8億元,較去年同期1,679.6億元增加162.2億元,年成長9.6%。

統計前九月簽單保費共有四大險種年成長率超過二成,分別是航空險、工程險、火險及天災險,其中,航空險在疫後大爆發,前九月保費來到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6.3億元,成長42.9%;工程險則因各大產險持續拓展綠能、離岸風電等保險業務,簽單保費皆大幅成長,9月單月保費達7.6億元,與去年同期4.1億元相比,大幅成長84.2%,累計前九月簽單保費達84.2億元,年成長率達26.4%。

火險簽單保費成長率高,主要為再保費率提高,累計前九月簽單保費167.9億元,較去年同期135.2億元,年成長24.2%;另外,隨著極端天氣愈來愈頻繁,氣候災害事件增加,天災險簽單保費也有增加的趨勢,計前九月簽單保費達156.3億元,年成長同樣超過兩成。

此外,由於汽車市場銷售暢旺,加上第三人責任險費率持續提升,以絕對金額來看,產險前九月簽單保費金額第一名仍為汽車任意責任險,簽單保費達417.8億元,年成長近一成。

以兩大產險來看,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1.81億元,略受商業火險大型案件損失影響,但仍維持穩健,9月簽單保費47.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4%,其中企業保險整體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72.3%表現最亮眼;同時水險及新種險業務成長亦優於市場約3%至5%。累計前九月簽單保費收入444.4億元,年成長5.2%。

國泰產險9月稅後純益2.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9.6億元,9月簽單保費26.2億元,累計簽單保費239.2億元,年成長13%。險種經營方面,占比最大之車險業務,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11%;火險累計成長15%。


延伸閱讀

網路投保夯 旅平險占五成

 
境外金融中心獲利溜滑梯 全年恐探近六年低點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升息利空,重擊境外金融中心獲利。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八月銀行、證券、保險等三大境外中心僅賺13.22億美元(約新台幣421.7億元),年減23%,美元利率將續持高檔下,估2023年全年境外金融恐僅能賺約20億至21億美元左右,將探至少近六年來最低。

金管會公布銀行、證券、保險業境外金融最新獲利情況。據統計,今 年前八月59家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稅前盈餘13.4億美元(約新台幣427.8億元)、年減18%。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OBU獲利衰退,有兩大原因,一、美元利率走升、OBU跟總行拆借資金成本提高,導致其他淨收益減少,二、手續費淨收益,也是微幅下降。

銀行主管則說,美國升息、推升美元借貸利率,多數海外台商不願借高息美元、反加速還款,使今年前八月OBU外幣放款持續衰退,連銀行淨利息收入也衰退。

主力是自營業務(投資海外有價證券)的證券國際業務分公司(OSU),今年前八月獲利衰退幅度擴大。

據統計,OSU去年前八月開始轉虧601.8萬美元,今年前八月虧損更擴大到2,304萬美元,年虧跳增近三倍,更逼近去年一整年2,663萬美元的虧損額。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OSU損失擴大,是券商和客戶承作外幣債券RP(債券附買回交易)時,因美利率攀升,券商支付利息的成本增加,加上庫存評價損失擴大,兩大因素所致。

2018年美股重挫導致OSU虧損,2019至2021年則因股債市回穩才轉盈,但2022年又受到美升息導致美股債市崩跌,OSU又轉虧0.27億美元,今年前八月虧損更擴大到0.23億美元,OSU今年獲利也恐探近六年最低。

OSU表現不佳,連保險國際業務分公司(OIU)獲利也因升息利空而遭壓縮。今年前八月OIU稅前盈餘年減75%、降到411萬美元,其中產險業更是盈轉虧。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去年前八月產險業加一家再保業者的OIU還小賺462萬美元,今年同期則「翻黑」轉虧損78萬美元,主因巨災損失幅度和頻率增加,產險和再保公司經營上轉趨保守、業績也下滑。

壽險業OIU則因升息、業務量續減,今年前八月稅前盈餘也年減58%、降到489萬美元,產壽險OIU僅賺411萬美元。


延伸閱讀

美元利率走揚 壓抑OBU和OIU的需求

 
美元利率走揚 壓抑OBU和OIU的需求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高利率時代,壓抑了市場需求,也帶走了OBU和OIU的業績。據金管會8月底統計,OBU放款年減6.4%降到2兆2,625億元,OIU更慘,新契約保費收入年驟降逾三成掉到2,615萬美元,市場認為,業績要回溫可能得等2024年降息。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坦言,OBU放款掉、存款增,和美元雙率有關,美元利率走揚、推升OBU借款成本,讓台商借美元縮手,反更因美元高息、增加存款。

銀行主管坦言,美元高息時代,降低台商外幣借款需求,企業貨款入帳或定存到期後,就直接償還借款,若有資金需求也寧可先借台幣,使外幣放款量能驟減。

數據顯示,8月底整體銀行業OBU放款餘額2兆2,625億元,年減6.4%,存款餘額3兆6,081億元,年增2.3%,放款少了、存款變多,也壓抑了銀行獲利空間。

OIU也受高息存款吸走了保單資金潮,讓境外保單業績委靡不振。截至8月底統計,整體OIU新契約件數528件、新契約保費收入2,615萬美元,年減14.6%和33%。

不過稍露曙光的是,壽險業前八月OIU保單新契約保單八件,年增六件,新契約保費收入也跳增近三倍到353萬美元,顯示壽險業境外保單買氣已率先回籠。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