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業廣場的匯頂科技公司展廳內,工作人員用「指紋膜(俗稱「複製指紋」)輕鬆將一品牌手機解鎖,但對應用了該公司活體指紋識別技術的另一部手機卻無法奏效。公司品牌總監曹暉說,想將後者解鎖,除了要驗證機主指紋,心率信號等信息也須匹配。中新社報導,這家企業正致力成為人機交互和生物識別領域積體電路設計的領頭羊,打造世界級的中國「芯」。
近幾年來,在廣州、東莞、深圳等地,像匯頂科技這樣的大批科技創新企業快速崛起,人才、技術、信息、資本等創新要素集聚,創新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縱觀國際創新發展經驗,美國矽谷等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區域,各類創新資源呈現出「廊帶」分布特徵。為了順應全球科技發展趨勢,保持珠三角在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中的競爭優勢,廣東官方2017年作出「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戰略部署。
在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焱看來,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可以加快珠三角地區創新資源優勢互補、優化經濟分配和產業布局,讓走廊內的產業升級更快,助力更多企業參與全球競爭。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指出,從自主創新能力、創新型經濟發展態勢、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三方面觀察,廣州、東莞、深圳已經具備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堅實基礎和顯著優勢。
楊軍指出,穗莞深三市聚集廣東六成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萬4805家;建立2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6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97家新型研發機構、44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集中布局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目前已邁開實質步伐。廣東官方日前公布相關規畫,提出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承載區,更好地促進大灣區建設;瞄準美國矽谷、波士頓地區,打造中國「矽谷」。
按照規畫,這條走廊北起廣州佛山交界處,經廣州主城區、東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區,南至深圳大鵬新區,沿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珠三環高速東段、穗莞深城際、廣九鐵路等復合型交通要道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區域,長度約180公里。按照「一廊十核多節點」進行空間布局。其中,十核是指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創新城、深圳阪雪崗科技城、東莞松山湖等廊內創新能力和潛力最強的十個區域。
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詹德村指出,在走廊建設中,廣州將承擔「創新大腦」重要角色、發揮主引擎作用。廣州聚集廣東近七成的高校、科技人才,97%的國家重點學科和全部國家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指出,深圳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市場化程度高、創新創業活躍,目前正在實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大行動計畫,加快推動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成為輻射帶動粵港澳創新發展的核心區和增長極。
東莞市長梁維東表示,東莞要從中承接和留住廣州、深圳創新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左右逢源,完善的製造業產業鏈是東莞發展的優勢所在,也是東莞在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獲得合理分工的一大重要基礎。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郭壯獅稱,穗莞深有各自的科技創新產業定位,將建立跨區域科技協同創新機制,促進走廊整體協調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