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雷昂哈特撰文列出10項罪狀,證明美國總統川普確實已干預司法,且可能繼續干預下去,但他也指出,川普也許永遠不會被彈劾。
雷昂哈特(David Leonhardt)的評論文章曾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他表示,很多原因讓大家不太願意談到彈劾總統。共和黨是國會多數黨,黨籍國會議員對此一點興趣也沒有。至於民主黨,需要專注於奪回國會多數地位,大張旗鼓地彈劾對他們贏得選票,可能沒什麼幫助。
雷昂哈特說,對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提出的第一個彈劾條款指出,尼克森「妨礙、阻撓且干預司法」。聯邦眾議院通過彈劾前總統柯林頓(BillClinton)的兩個彈劾條款之一,使用了同樣的措詞。
對尼克森和柯林頓的彈劾條款,都條列出兩人被彈劾的罪狀。尼克森的彈劾條款列出9項;柯林頓的則有7項。列舉他們的罪狀,目的是要揭露總統曾刻意試圖干擾聯邦調查。
雷昂哈特說,上週的報導指出,川普已試圖開除「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因此,現在正是應該列舉出川普罪狀的時候。
1. 2017年1月27日在白宮晚宴上,川普曾要求當時的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James Comey)誓言效忠。柯米當時正主導對川普競選活動的調查。
2. 2017年2月14日,川普要求其他官員離開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讓他與柯米私下談話。川普當時要柯米「放手」,放過對佛林(Michael Flynn)的調查。佛林前一天才辭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一職。
3. 2017年3月22日,川普要其他官員離開一場白宮簡報,讓他與國家情報總監柯茨(Daniel Coats)和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蓬佩奧(Mike Pompeo)私下談話。川普指示他們,說服柯米停止調查佛林。
4. 2017年3、4月,川普在電話中告訴柯米,要他祛除調查的「陰霾」。
5. 2017年5月9日,川普將柯米革職。5月10日,川普告訴俄羅斯官員,開除柯米已「祛除」通俄門調查的「沉重壓力」。5月11日,川普告訴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開除柯米是因為「俄羅斯這檔子事」。
6. 2017年5月17日,得知司法部已指派穆勒接手通俄門調查後不久,川普痛斥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Sessions)。這項派任使當局再度失去對調查的主導權,川普還指責塞申斯「不忠」。
7. 2017年6月,川普考慮奪回調查掌控權的多種選項。他一度下令開除穆勒,但遭白宮法律顧問抗拒才作罷。
8. 2017年7月8日,川普在空軍一號(Air ForceOne)上,協助長子小川普(Donald Trump Jr.)草擬一份內容虛假的公開聲明。
聲明中說,小川普2016年與俄羅斯律師會面,是討論認養俄羅斯孩童的政策。但小川普事後坦承,那場會面目的為討論俄國當局擁有、對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不利的消息。
9. 2017年7月26日,川普推文呼籲開除FBI副局長麥凱比(Andrew McCabe)。麥凱比是柯米與川普會談時可能的確證目擊者。這則推文是川普與白宮幕僚討論後,希望使FBI官員失去可信度的手段之一。
10. 自始至終,川普「做出錯誤或誤導的公開發言,以瞞騙美國人民」(引述內容出自尼克森彈劾條款)。關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俄羅斯扮演的角色,川普一再對情報單位的調查結論,做出不實發言。
雷昂哈特說,川普短期內不太可能面臨彈劾,甚至可能永遠不會被彈劾,但選民、國會議員、川普幕僚現在都該誠實面對,川普已干預司法。未來他還可能繼續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