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表示擬對日本核災區食品,從「地區式管制」改為「風險管制」,實施時間待行政院裁定。但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天表示,目前尚未收到衛福部的相關規畫,也沒有這部分的討論。徐國勇強調,行政院會以國人健康安全為最優先考量,在這個前提之下,也會參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做法,以及國際上的標準。被問到有沒有開放時程,徐國勇也表示,沒有所謂「開放的時程」。
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也說,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訊息。許輔受訪時提到,政府從前年開始就研議與國際管理措施接軌,採取「品項管制」,但「不知道衛福部會突然講出來」。
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昨天澄清,衛福部長陳時中主要是回應媒體提問,並參酌國際趨勢做意見表述,若針對日本食品改以「高風險食品」作為管制依據,食藥署會提出完整配套措施,確保食品安全後才會定案,但目前沒有這項規畫,對於解除日本核災區食品管制,也沒有時間表。
許輔說,例如美國限制日本福島附近共十四個縣市的高風險產品進口,台灣則對福島五縣市進行管制,以此例來說,其中就有九個縣市的差距,「這九個縣市的高風險產品,我們沒有在管耶」,因此,政府當時就擬採美國方式,針對高風險產品進行「品項管制」,原本想要討論,但因社會上意見太多,所以才先健全食安管理機制。
學者質疑,若直接更改管制方式,恐怕缺乏配套。許輔強調,跟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在邊境管制的檢驗沒有輸給別人。但他也承認,過去政府在溝通及資訊公開方面做得不夠,後續應該先把這個部分做好,讓國人能更明白各單位是如何把關的,這時候才來開放。
至於外傳政府加速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因台灣爭取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許輔表示,食安涉及兩千三百萬人的健康,也是基本權利,「我們不能用食安去換經貿」。但他也表示,應該說食安及經貿都要顧好。
日方盼早日合理調整
【東京記者蔡佩芳/卅日電】東日本大地震將屆七年,衛福部擬研議將地區式管制改為風險管制。對此日方表示,不便評論台灣內部的討論,但期待早日進行合理調整。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總務部長柿澤未知重申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希望台灣方面對日本食品進口管制可以依據科學根據、國際標準,早日進行合理的調整。對於目前在台灣內部討論的方案,日方密切關注,不便評論。
根據農林水產省資料,近幾年,加拿大等國已陸續撤銷進口限制,美國、俄羅斯也放寬進口限制。全球之中以「行政區」採取全面禁止進口,僅剩下我國和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