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大陸第二長河-黃河,在中國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噶達素齊老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
黃河自陝西潼關進入河南,橫貫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鄭州、新鄉、開封、濮陽8市26縣(市、區),河道全長711公里。而以關中與河洛為代表的黃河文化,不僅是核心文化,也是主幹文化。走進河南,圍繞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黃河的故事,賦予這條母親河新的時代價值。
探索黃河流域夏朝文化,大禹治水、建立夏朝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然而,究竟是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夏朝,作為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由於缺乏足夠的考古證據,一度引起學界爭議。
1959年,史學家徐旭生在傳說中夏朝城市最集中的地區,即河南中部的洛陽平原及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帶,發現位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村的一處遺址。迄今為止,遺址出土文物數萬件,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統、最早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國家級祭祀場所等,二里頭遺址因此被譽為中國最早的「紫禁城」。
大陸考古專家如何確認二里頭遺址就是夏朝都城的呢?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表示,目前已確定二里頭遺址的年代範圍距今約3750年-3500年,時間上處於夏朝中晚期,其活動範圍也與文獻記載的夏朝主要活動地域比較符合。「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二里頭遺址的發掘,展現了夏王朝的社會生活圖景,讓曾被認為是虛構的歷史,變成真實可信的歷史。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是大陸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博物館依托二里頭遺址而建,匯集了二里頭遺址自1959年發現以來考古發掘研究成果的精華。共有五個基本展廳,館藏文物有2089件,主要為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骨角牙器等,去年10月建成開放。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文物,不少享有「國寶」之尊,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當屬「華夏第一龍」-綠松石龍形器。其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龍頭略呈淺浮雕狀,鼻、眼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對比強烈。專家學者認為,這件綠松石龍形器是夏時期的龍形器物,它的出土,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而在洛陽市新安縣,有一座中國大陸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千唐志齋博物館,也是大陸現存墓誌石刻的集中地之一。通過館藏的2000餘件墓誌銘及近代名家書畫石刻內容,可以了解歷史上黃河文化的重要分支-河洛文化,以及黃河治理的歷史。
千唐志齋博物館的創建人張鈁,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廣泛搜集歷代墓誌銘。由於擔心墓誌石刻損毀與戰亂,張鈁特意在家鄉鐵門的私家花園內修建了窯洞,將數千塊墓誌嵌入牆壁,使之得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