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就懂中國史》【新版】──更換版面設計+增修中國當代內容!
作家/白先勇 重磅推薦
今天台灣大、中學的課程,中國史課程極其薄弱,本書正好適合作為課外讀物,簡明易讀的參考書。
輕鬆掌握中國史!好讀、好懂!
內容文筆流利、研究扎實、不偏不倚,加上手繪歷史插畫、清晰圖表,帶你輕鬆一本就懂中國史。
中國歷史浩瀚久遠,龐大駁雜,該怎麼閱讀理解?
●以主題式、講故事的方式敘述中國歷史,並歸納出清楚易懂的歷史表格、圖表。
●以一眼就能看懂的目的規劃編排,收羅重要必知部分,以及添加許多有趣的歷史知識。
●兼具深度和廣博性,且富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以及活潑流暢的可讀性。
不枯燥!不乏味!不讓人昏昏入睡的中國史!
●哪個朝代窮到只會印鈔票?努爾哈赤竟然是外籍移工出身?
●雍正的血滴子是真是假?耶穌竟然有個中國弟弟?
●想當斷案如神的縣太爺,得考幾次試?誰是中國軍閥始祖?
●整個中國都升起了五星紅旗,為何台灣還是青天白日滿地紅?
●落後不用怕,看毛澤東施展何種手段「快轉時間」、「超英趕美」……
【精選書摘】第三篇〈近世中華帝國的光輝與滄桑〉
中國最後一次盛世:清初與盛清之世
人滿為患釀禍端
嘉慶三年,也就是西元一七九八年,英國政治經濟學者湯瑪士.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出版了日後影響深遠的研究專著《人口論》(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馬爾薩斯認為,糧食產量的成長永遠趕不上人口繁衍的速度。而糧食的短缺將會引發饑荒與動亂,如果又遇上天災,最後會使得人口大規模的減少,悲劇循環再一次重新開始。這就是有名的「馬爾薩斯陷阱」。
馬爾薩斯當然不會知道,在他發表《人口論》的五年之前,也就是馬嘎爾尼在承德覲見乾隆皇帝的那一年,有一位憂心忡忡的中國官員已經提出了類似的觀點。貴州學政(中央考試與教育特派員)洪亮吉以所見所聞,在〈治平篇〉當中寫道:
治平百餘年可謂久矣。然言其戶口則較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視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視百年、百數十年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洪亮吉已經看出:在經過百餘年承平無戰亂的歲月以後,大清的戶口數比起百年前增加了十幾倍之多。的確,在乾隆晚期,中國人口已經突破三億大關。
原先明末清初的各種動亂,使得華中、華北遭到嚴重破壞,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據說在明朝末年,四川省會成都慘遭流寇張獻忠屠城之後,成為無人的鬼鎮。如今已是瀕臨絕種動物的華南虎,當時就大搖大擺的在成都街市上漫步。
現在,大清度過了漫長的百年承平歲月。這些年裡,許多本來無主的荒地被認領,辛勤的農民全家總動員,開拓更多耕地,生產更多糧食;這些糧食能養活更多的人口,這些人又成了新的勞動力,更努力的找尋可耕之地。就這樣不停的循環下去,到了乾隆晚期,人口還在持續成長,但是已經找不到新的耕地了。
人口多了,不但有糧食問題,還跟著產生各種社會治安狀況。乾隆中後期的地方社會,拐賣婦女案件出現的次數非常頻繁;不但如此,據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孔復禮(Philip Kuhn)的研究,當時盛傳有若干巫師能行「妖術」,只要取得人們的衣物、頭髮甚至生辰八字,就能作法吸取受害者的魂魄轉為己用,稱之為「叫魂」。
這種集體歇斯底里的「叫魂」恐慌先從江南開始,影響所及高達十二個省分,甚至驚動乾隆皇帝下令徹查。當然,會吸人魂魄的大法師是子虛烏有的,歇斯底里的背後也有族群、政治的複雜牽扯,但是這樣的恐懼卻反映出人口膨脹後,社會人際關係重新調整所產生的集體焦慮。
人滿為患,糧食又分配不均,如果縣太爺或官府衙役再胡作非為、橫徵暴斂,碰巧遇上天災,那就是歷朝歷代爆發民變的時間點。地下組織如白蓮教或是哥老會的祕密堂口、香壇,平常看來只是老人泡茶下棋,婦女還願擲筊的社區聯誼中心,時機來臨時就搖身一變,成了一呼百應的造反指揮部。北宋如此,元末如此,明朝如此,清代也是如此;這就是嘉慶年間的「川楚教亂」發生的背景。
好了,在亂事繼續發展之前,讓我們追問一個重要的問題:從康熙到乾隆,長達百餘年的承平歲月,少有民變,大清是怎麼辦到的?
玉米番薯救大清
說來真是令人訝異,對於這個問題,歷史學界的新看法如下:讓大清進入百年承平、人口直線上升高峰期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君主的勤政愛民(雖然這也算原因之一),而是兩種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作物:玉米和番薯。
玉米和番薯來自美洲。玉米原先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作物,在十六世紀時傳入中國,產量比稻米還要高;番薯原來也是印地安人發現的可食作物,根莖和葉子不但全可以食用,而且挖起來就地生火,便能吃到烤番薯,方便簡單。更重要的是,番薯即使在貧瘠的山坡地也能夠栽種,一年四季都能生長,還提供多種營養素,真是國民健康食品。
這兩種作物先是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再傳到菲律賓殖民地,再由福建、廣東在海外經商者帶入中國。這也並不奇怪,廣東和福建地形多丘陵,多餘的人口沒地可耕田,只好往海外謀生。他們從海外引進這兩種作物,番薯和玉米在十七世紀中期從福建、廣東推廣到全國各地種植,許多人因此而得以溫飽,暫時止住了馬爾薩斯陷阱的形成。
產量大幅提高時,恰好是大清康熙年間,算是康熙皇帝命好的又一項證明,假如這兩項作物早二、三十年傳進中國,明末的歷史或許會有另一番局面也不一定。
不過,番薯和玉米只是推遲了人口增長對大清產生壓力的時間,延長了所謂的「康雍乾盛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且,根據孔復禮的研究,從康熙到乾隆的百餘年間,為了種植玉米和番薯出現的山坡地濫墾與森林濫伐現象,造成水土流失,最後形成大範圍的嚴重生態災難。當原來的農場耕地被雨水沖刷侵蝕,無法繼續栽種作物,當害蟲缺乏鳥雀捕食,成群漫天飛舞釀成災禍時,憤怒的業主加上破產的佃農,就是禍亂爆發的現成人力資源。如果地方知縣又不明就裡,是非不分,那麼玉米和番薯這次就幫不上忙了。
《一本就懂中國史》【新版】──以政治史為主要架構,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做為輔助的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