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晶片)。在農業大省湖南省會長沙,一個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倡議打造的「種業矽谷」正加速建設。中新社近日探訪位於「長沙·中國隆平種業矽谷」的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和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瞭解大陸農業如何造「芯」。
在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內,種質資源正在低溫環境下「冬眠」。一排排並肩而立的儲存櫃上,密密麻麻存放著圓形的密封盒。盒內裝著一粒粒看上去並不起眼的種子。
作為重要的資源戰略儲備之一,這些種質資源可在庫裡保存50年以上,在需要時能隨時被「喚醒」。
「我們收集到的每一份種質資源都各具特色,在此保存可讓它們一直維持原狀。當科研人員或產業發展需要時,我們再將它拿出,發掘其優點,改良其缺點。」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資源研究室主任段永紅表示。
多樣化的種質資源是種業創新的源頭,蘊藏著各種改良現有品種不足的潛在可利用基因。自1992年正式啟動,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已保存了來自59個國家或地區、大陸境內3萬多份種質資源,涵蓋56種作物。
長沙「種業矽谷」數十個創新平台之一的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與資源庫相距不遠。這裡由政府、企業、園區、大學等共同建設,以分子育種、生物智能大數據兩個關鍵共性技術平台,為水稻、油菜、蔬菜、油茶等8個專業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在重大型戰略品種的選育上尋求突破。
在該中心分子育種實驗室,研究人員用一套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統對種子進行篩查,就能預判它將來長成何樣、哪些基因需要改進。這種更智慧的育種技術,可加速傳統育種進程,甚至解決一些傳統育種中的難題。
實驗室研究員黃剛舉例說,他們與袁隆平院士團隊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的抗性材料培育上進行突破,按傳統辦法大概需要5到8年時間,但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周期縮短到2年10個月。
如今,分子育種技術應用從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已擴展到蔬菜、水果、中藥材、畜禽、水產等40多個物種,加速推動了大陸種業從傳統育種到分子育種以及智能育種的轉變。
在長沙打造一個「種業矽谷」是袁隆平院士2013年發出的倡議。2019年5月,長沙市政府發布《長沙·中國隆平種業矽谷發展規劃(2019—2025年)》,定位於打造種業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種業發展最佳生態示範區和種業文化交流展示區。
如今,這裡聚集生物育種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近300家,擁有種業科研人員3900多名,種業、農業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5家,是大陸乃至世界生物育種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區域。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種業矽谷力爭創製出100項以上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新技術、新基因、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