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Bank 擬減資再增資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4/18 第534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LINE Bank 擬減資再增資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彌補虧損,LINE Bank(連線商銀)將在周二(19日)董事會上,討論減增資案,據初步提案,將採取先減資25億元、再增資75億元,減增資後,資本額將從100億元增為150億元,此私募現增案將全洽原股東認購。

LINE Bank是在2021年4月開業,等於開業不到一年,就因累積虧損快逼近資本額三分之一的法定上限,而辦理減增資案,也是純網銀增資的首例。

據數據顯示,LINE Bank到2月底止,累積虧損達25億元、每股淨值7.49元;LINE Bank將以2月底為基準做減資彌補虧損後,每股淨值可望回到近10元票面價。

此減增資案需經LINE Bank董事會及股東會通過,再報送金管會核准,依時程推估,最快資金到位可能得落在今年下半年。依LINE Bank規劃,此75億元私募現增案將在股東會通過後、一年內一次性辦理,減增資後、資本額將達150億元。

據透露,此減增資案,LINE Bank已一一洽詢原始股東,其中兩大股東,包括持股49.9%的LINE、及25.1%的北富銀,都表達將依持股比率增資,其餘持股僅5%的中信銀、聯邦銀(2838)、渣打銀、台灣大及遠傳,也多數表達支持態度。

據了解,這次不採直接增資、而是採「先減資再增資」,有三大好處,一是,可一次性彌補累積虧損,二是未來可容忍再虧損空間較大,三是,未來股東再掏錢增資的時間拉長,據估算,若是先減再增,下次再增資的時間可能落在2024年初。

依估算,目前LINE Bank資本額是100億元,若是採直接再增資100億元達200億元,以虧損三分之一計算,等於達67億元又得再跟股東拿錢,若以2月底已累積虧損25億元來看,換算還可再虧損空間僅42億元;若是減資後再增資,資本額剩下150億元左右,換算未來可虧損空間達50億元。

但這次僅洽原股東認購現增75億元、而非100億元,被市場認為,可能已有股東對純網銀後市發展,抱持審慎觀望態度「不想一下子再丟這麼多錢」,是否牽動未來持續增資時、各股東支持的態度,值得關注。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2月底LINE Bank存款餘額318.8億元、放款餘額56.1億元,累計前二月稅前虧損5.3億元,存放款量都是三家純網銀最大,但虧損也是三家之最。

 
LINE Bank力拚2024虧轉盈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LINE Bank(連線商銀)財務規劃,內部預計會在2024年之前、就拚「轉虧為盈」,且因為業務規模變大、風險性資產增加下,為了維持資本適足率,第二次增資可能會落在2024年。

LINE Bank是三家純網銀中,第一家洽原股東做私募現增案者,相關人士說,洽原股東認購,主因是LINE Bank目前僅是公開發行公司,沒賺錢又有累積虧損,基於維持現有股東架構,自然選擇洽原股東認購。但如果賺錢了,可能情勢也會改變。法人說,LINE Bank一旦賺錢就可以轉上市,辦增資時,就可以做公開募集,除了洽原股東、員工認股,還可做公開承銷,一般金融股的公開銷售都是發行新股的10%,籌資潛力更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也坦言,純網銀上路一年多,但至今稱不上「鯰魚」,有三大主因,一是當初三家純網銀申設時,都表明需要四~五年才會損益兩平,目前上路不到兩年,斷言成敗仍早。

二是,純網銀監理法規未能及時調整,但今年1月已找純網銀談過,之後會逐步落實, 三是,其中一家做跨國消費,但因為疫情關係而受阻礙,這三大原因都阻礙純網銀發展。

 
紓困特別條例 延長一年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因應未來疫情發展,行政院昨(17)日宣布,已於15日函請立法院同意《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的施行期間,均延長至2023年6月30日。該預算尚餘1,300餘億元,將用於執行防疫措施,政院暫無增加總額之修法需求。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日表示,特別條例的第19條第1項規定,原條例施行期間將在今年6月30日屆滿,但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於國際間還相當嚴峻,且衡酌國內疫情的發展變化快速,實難於今年6月30日前驟然停止。

羅秉成說,因相關防疫作為及防疫設備、物資,以及醫療量能等皆有持續採行與整備的必要,有需要繼續執行特別條例相關措施,且基於疫情發展變化難測,延長期間之長短,應從寬考量以為因應。

因此,行政院依法提請立法院考量上述國內外疫情發展情形,函請同意將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施行期間,均再延長一年,至2023年6月30日為止。

羅秉成指出,立法院通過的特別預算總額共8,393.39億元,迄今尚有約1,300多億元待執行,為配合特別條例的延長時間,特別預算施行期間也有一併延長之必要,以利繼續做為特別條例各項待執行措施之支應使用。但現階段暫無提出追加特別預算總額的修法需求。

 
外匯存底買股票 央行搖頭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擁有逾5,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逾七成投資美債,外界質疑,為何不用來購買股票、不動產等,賺取更高報酬率?中央銀行強調,外匯存底投資有三大原則,首重安全性,就是外匯存底的安全、不能被倒帳;第二是流動性,須隨時支援匯市需要,最後才是收益性,符合前兩項原則下,儘量往收益高的地方去運用。

截至今(2022)年3月為止,台灣擁有5,487.7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瑞士、印度,排名全球第五,但長期以來,我國外匯存底的配置比重均以美元債券為主,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外匯存底持有美債的比例超過七成,剩下才是歐元、日圓、人民幣等其他貨幣。外界與立委們時常質疑,央行為何不投資報酬率更高的股票、不動產等資產,要大量投資美債?

央行表示,央行替國家保有的外匯,就是所謂的外匯存底。那麼,央行的外匯存底是怎麼來的?國人對國外出口商品或提供服務所賺得的外匯,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因為國內是用新台幣來支付。因此,國人想把持有的外匯在國內使用,就要去銀行把外匯換成新台幣,銀行為保有足夠的新台幣資金,又把外匯賣給央行,就是外匯存底的來源。

央行強調,外匯存底的功能是當作國家用錢的蓄水庫,當平時國人有外匯需求,或國家發生緊急情況(例如受國際投機客攻擊,而危害國內經濟金融安定)需要很多額外的外匯時,央行可以提供充足的外匯,並穩定新台幣匯率。就像1995年發生台海危機、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時,央行都利用外匯存底打擊投機客,使國內外匯市場很快就穩定下來,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外匯存底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非常重要。

央行報告中指出,央行運用外匯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透過指定銀行供應國內正當的外匯需要,一個是存放國外孳生利息。而銀行所需外匯資金可以從匯市取得,央行扮演提供流動性的角色。例如,提撥部分外匯存底作為種籽資金,成立並參與台北外幣拆款市場,為我國金融國際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央行也辦理換匯交易業務,提供指定銀行外匯資金調度的便利渠道,企業因此可取得較便宜的外幣營運資金。

 
楊金龍:成立主權基金須立法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可以動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嗎?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曾說,是否成立主權基金是政府的職權,如果要成立,第一件事是要單獨立法,主權基金若要到海外投資、有外匯需求,可到匯市購買外匯,再到海外投資。

至於央行外匯存底是否可作為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央行2015年曾發布新聞稿表示,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的目的迥然不同,不宜將外匯存底以主權基金的方式操作。

央行指出,外匯存底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國對外交易的流動性,為挹注國際收支發生短絀時的外匯需求,目的在於調節供需、維持有秩序的匯市,資產管理操作原則須保持高度的安全性與流動性。

至於主權財富基金,目的為財富管理,以未來及當代國民的未來福祉為重要考量,著眼在創造更多的財富,因此,資產管理操作原則為承擔較高的短期價格風險,以獲取長期較高的報酬率。

央行強調,資產的報酬率與風險及流動性有關。報酬率較高的資產,其風險較高、流動性較低。外匯存底的投資標的須具備高度的安全性及流動性,不宜承擔高風險,因此報酬率必然相對較低。主權基金平常承擔較高的風險、報酬率較高;但發生金融危機時,往往無法全身而退,而遭受龐大的損失,平時較高的報酬率會被抵銷。事實上,我國的勞保、勞退、國民年金及退撫基金,雖無主權基金之名,但已有主權基金之實。

央行表示,我國如要另行成立主權基金,應先立法,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由專業機構管理運作,主權基金如擬投資外幣資產,應以新台幣從外匯市場上購買外匯。

 
市場3隱憂 推升金價看漲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俄烏戰爭加上升息等因素,近日市場持續震盪、推升黃金避險需求,國際金價在三月上旬衝上每盎司二○七○美元新高,中央銀行持有的黃金價值也暴增。台灣銀行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表示,俄烏戰爭帶來的直接影響已過去,後續要關注通膨壓力、各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等三大隱憂,金價長線持續往兩千美元關卡邁進,建議民眾可配置百分之五至十的黃金部位加強避險。

俄烏戰爭影響,加上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並啟動縮表,黃金避險需求大增,國際金價已從年初每盎司一八二九美元,來到目前約一九七三美元。

金價持續上漲,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跟著水漲船高,央行日前發布報告指出,目前持有的黃金庫存達一三六二萬盎司,以市價約一九七三美元計算,總市值高達二六八點七億美元(約台幣七七九三億元);且由於央行購買成本低於每盎司四百美元,扣除成本後,帳面未實現利益超過六二○○億元。

楊天立分析,除了戰爭因素,全球還有三大風險持續推升金價行情。第一是目前通膨基本上已確定,未來是否形成停滯性通膨則要密切觀察;第二,資產市場膨脹太快速,包括股債房市資產都大幅膨脹,市場一定會有波動,須一段時間調整,資金從資產市場轉往避風港,也推升金價走勢。第三則是政策風險,各國透過貨幣政策力抗通膨,但俄烏戰爭打亂政策步調,各國憂心衝擊經濟,貨幣收縮政策速度會放緩,使政策施行更加複雜,對政府來說是大考驗。

他說,戰爭後續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包括通膨下半年恐更嚴重,加上股市持續修正、債市也尚未走跌,若利率倒掛恐使經濟出現衰退,且預期全球房市也可能下跌,長期金價往每盎司兩千美元關卡邁進可能性頗高,建議投資人應逐步配置現金及黃金部位,黃金部位比率建議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渣打銀行也認為,即便利率走升的環境不利於黃金表現,但由於高通膨擔憂、地緣衝突的避險需求及貨幣儲備多元化,各國央行對實物黃金的需求可能會增加,預期未來的十二個月,黃金價格有機會挑戰每盎司二二○○美元。

 
國際財經要聞
蘋果史魯吉 自製晶片推手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公司五年前曾遇上一個難題:在iPhone大賣特賣之際,Mac電腦的銷售卻停滯不前,原因可能是這款個人電腦的設計或性能難以引起顧客的興趣。

但如今,蘋果在多年來自行研發晶片後,不僅Mac銷量飆增,也蛻變為晶片巨頭,而且在競爭對手都因晶片荒所苦之際,蘋果對晶片供應的掌控能力也更高、得以降低相關衝擊。這一切的幕後功臣,正是為蘋果打造最先進晶片設計團隊的硬體技術高級副總裁史魯吉(Johny Srouji)。

華爾街日報報導,史魯吉曾擔任英特爾工程師與IBM主管,在他的領導下,蘋果的半導體部門推動了一項冒險計畫:要以自家設計的晶片,取代蘋果筆電和桌機沿用了15年的英特爾處理器。57歲的史魯吉所領導的晶片部門,也為iPhone設計晶片,並已經協助蘋果提高其智慧手機和電腦的獲利能力。

這個部門還使蘋果能打進入潛在的未來產品,例如汽車或延展實境(extended-reality)耳機。M1系列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版本的M1 Ultra上月已亮相,而這款晶片是專為影音和繪圖專業人士使用的高階Mac所設計。

 
蘋果自製晶片使Mac東山再起 幕後功臣是「他」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五年前蘋果公司曾遇上一個難題,就是在iPhone大賣特賣之際,Mac電腦的銷售卻停滯不前,可能是這款個人電腦的設計或性能難以引起顧客的興趣。但如今不僅Mac銷量飆增,蘋果也成為晶片巨頭,主要拜多年來自行研發晶片之賜,而幕後功臣則是為該公司打造最先進晶片設計團隊的硬體技術高級副總裁史魯吉(Johny Srouji)。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前英特爾工程師、曾擔任IBM主管的史魯吉領導下,蘋果的半導體部門推動了一項冒險計畫:要以自家設計的晶片,取代蘋果筆電和桌機沿用了15年的英特爾處理器。這些M1晶片的效能遠高於英特爾產品,提高Mac的運作速度、且降低耗能,為蘋果電腦產品線的東山再起奠定基礎,尤其是在供應鏈中斷導致其他晶片市場混亂之際,蘋果現在已控制了這種重要零件。

57歲的史魯吉所領導的晶片部門,也為iPhone設計晶片,並已協助蘋果提高其智慧手機和電腦的獲利能力。這個部門還使蘋果能打進入潛在的未來產品,例如汽車或延展實境(extended-reality)耳機。M1系列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版本的M1 Ultra已在上月首度亮相,而這款晶片是專為影音和繪圖專業人士使用的高階Mac所設計。

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效仿蘋果的做法,特斯拉、亞馬遜和臉書母公司Meta都正在自行開發晶片,追逐更強大的運算能力,以滿足自駕車、資料中心和虛擬實境(VR)等專業應用的需求。此外,像英特爾等晶片供應商正在競相改變其策略,砸重金投資以製造其他公所司設計的晶片。

決定擺脫重要供應商、轉而自行研發生產,對任何公司都是個痛苦的抉擇。況且,當時史魯吉能否成功製造M1晶片,猶在未定之天,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威脅2020年推出時程的情況下。但蘋果仍借重史魯吉14年的豐富幕後經驗,他將晶片團隊從45人擴增至全球數千人,包括他的祖國以色列在內。

CCS Insight分析師韋恩·林(Wayne Lam)說,藉由這項策戰略,蘋果已成為「半導體巨頭」。他估計,若以營收計算,蘋果已成為全球第12大晶片公司。這種巨大轉變也促使英特爾將部分注意力轉移至晶片代工,為以往購買英特爾設計晶片的公司所設計的晶片代工生產。

 
今年國際油價料將站穩百美元 因OPEC大量增產機率低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報導,美國西德州油價跌到負數雖已過了兩年,且一個月前油價還一度達到每桶130美元,但石油生產國迄今對當時的慘狀仍餘悸猶存,因此不願也不敢輕易大量增產。分析師普遍預測,今年國際油價將站穩在100美元以上。

市場專家指出,之前油價崩跌是因為爆發疫情,導致需求重挫;而現在油價上漲,目分是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供給受到干擾。這兩項嚴重影響需求與供給的因素,完全出乎市場預期。

現在由於疫後經濟快速復甦,造成需求震撼,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空前團結,只同意逐步增產,因而使需求回升速度超過供給增加,導致全球供給在去年中之後出現短缺,帶動油價上漲;今年更因為俄─烏戰爭,使短缺更加嚴重。

分析師指出,糧價高漲,加上對俄羅斯的制裁,使OPEC+的增產壓力更重,但OPEC+目前根本沒有能力大量增產。

先進國家已經陸續釋出戰略儲油,未來六個月將共釋出2.4億桶,預料將能抑制油價漲勢。但如果俄烏戰事拖長,且庫存迅速消耗,可能使今年內油價進一步上漲。

過去兩年來油價劇烈動盪,已使產油國擔心噩夢重演。分析師指出,生產者與貿易商都小心翼翼,以避免下跌風險,這種情況將延續一段時間,直到生產者相信需求將長期居高時才可能大量增產。再者,由於世界許多地區的油藏都缺乏商業開採價值,因此增產潛力有限。

分析家預測,只要俄烏戰爭未止,今年西德州油價仍將在100美元以上,不過下跌風險仍然存在;今年的頂峰可能已經過去,但基於油市及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因此仍可能出現噴出行情。

 
美股投資人 轉抱防禦股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經濟疑慮升高之際,擔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美國聯準會(Fed)積極升息可能衝擊成長的美股投資人,正轉向防禦類股,認為這些類股更能安度動盪時期且常能提供不錯的股利。本周市場將關注三個重點:利率、通膨以及俄烏情勢,特別是Fed主席鮑爾本周可能進一步提高5月升息2碼的可能性。

路透報導,儘管美股大盤走跌,但醫療保健、公用事業、消費者必需品和不動產類股4月來都上漲,維持今年來表現優於大盤的趨勢;標普500指數今年來跌了近8%,但公用事業類股勁升6%以上,消費者必需品類股上漲2.5%,醫療保健類股下滑1.7%,不動產類股則跌6%。本周一些藍籌股都將發布上季財報,包括醫療保健巨頭嬌生、消費產品大廠寶鹼、串流業者Netflix、美國鋁業等,但預料財測將乏善可陳,原因是營運成本增加。此外,鮑爾21日將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討會發表談話,預料他將強化5月升息2碼的市場預期。

但IMF本周預料將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美國公債市場近來出現短期公債殖利率高於長債的殖利率反轉現象,根據以往經驗,這是經濟衰退的前兆。

Greenwood Capital投資長陶德表示:「(防禦股)表現優於大盤的原因,是人們看到了所有這些阻礙成長的因素。」從歷史數據來看,防禦性股票也已證明價值。DataTrek Research發現,在過去20年經濟不確定時期,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和消費者必需品類股的報酬率,比標普500指數高出15至20個百分點。

 
長程輪擱淺美國東岸逾月 終於脫困浮起
華盛頓1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長榮海運旗下貨櫃船長程輪(Ever Forward)3月13日晚間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切薩皮克灣擱淺後,今天終於脫困並重新浮起。

法新社引述美媒說法報導,這艘船已於今天早上7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1時)左右被移走。此前船上的近5000個貨櫃中,近500個已完成卸載,此舉旨在減輕船身重量,並利用本周末滿月的漲潮,幫助這艘龐然大物順利脫困。

3月13日晚間,準備進入更深水域的長程輪因偏離航道,在距離海岸數百碼之處擱淺。

數週以來,美國海岸防衛隊一直在拖船和挖泥船協助下,努力試著移動長程輪。「卡船」現場也吸引許多觀光客聚集在岸邊爭睹。

長程輪船身長約335公尺,能載運近1萬2000個貨櫃,是在切薩皮克(Chesapeake)水域航行的眾多船隻之一。

切薩皮克是一個巨大河口,兩岸為巴爾的摩市(Baltimore)和維吉尼亞港(Port of Virginia),在美國東岸最重要港口中分別排名第2和第3。

 
葵花油危機衝擊食品業 德國麥當勞被迫換油炸薯條
編譯陳韋廷/即時報導聯合報
德國大報「法蘭克福廣訊報」報導,由於葵花油短缺與能源成本飆升,德國麥當勞被迫更換食用油來炸薯條。

德國麥當勞發言人說:「我們用植物混合油來炸薯條,包括葵花油與菜籽油,葵花油僅占一小部分。由於目前供應有限,我們將進一步降低葵花油比例。」

報導指出,葵花油是德國家庭最常用的食用油。許多消費者在發現葵花油供應緊張後,開始搶購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更加劇食用油供應全面短缺情形。目前,德國超市內的葵花油已經缺貨長達數周。

俄烏戰火持續威脅全球葵花油出口,兩國在全球葵花油供應占比高達80%。

 
要聞
輕症居家照護 防疫險將理賠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愈來愈多,為防止醫療量能吃緊,指揮中心推動輕症居家照護,防疫保單理賠將隨之放寬。金管會請公會邀集保險業者針對現行防疫保單進行檢視,提出一致性的認定方式,初步研議三大方向,包括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改在家進行醫療行為,將對應一般住院日額進行理賠等,預計本周出爐。

因應未來輕症居家照護,保險局已請公會邀集保險業者以「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檢視現行防疫相關商品條款內容,提出一致性的認定方式,引起各界關注防疫保單未來的理賠方式有何變動。金管會官員透露,目前公會已有研議三大方向,待各公司徵詢意見確認細節後,預計本周拍板定案。

首先,金管會官員指出,以既有的防疫保單來看,醫療保障的給付項目可概分成兩種,包括一般住院日額給付、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日額加倍給付。針對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理應不會發生重症,才會列為居家照護,因此目前研議方向為不適用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日額加倍給付。

其次,對於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如因在家進行醫療行為的話,將對應一般住院日額的方式進行給付,金管會官員舉例,若民眾購買的防疫保單,提供住院日額的保障,因防疫政策轉變,須改在家進行治療,保險公司將放寬理賠認定,比照一般住院日額方式處理,「該賠多少就是多少」。

最後,多家產險業者的防疫保單,多有提供千元至萬元不等的確診定額補償保險金,金管會官員表示,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亦是確診,保險公司仍得依保險契約負起賠付責任。

疫情尚未見遏止之勢,台灣將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新防疫模式,產險業者透露,新防疫保單將依損害填補原則進行設計,針對輕、重症提供不同的給付項目,比照傷害險的模式,「小傷賠小錢,大傷賠大錢」,現階段評估以既有防疫保單,搭配新保障需求,亦或研議推出新款的防疫保單,但後者牽涉費率問題,可能需耗費二、三個月的時間。

 
銀行高利存款專案 提前喊停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融市場波動震盪,加上迎戰通膨,國人資金尋找穩定高利停泊處,導致部分存款專案都已經提前喊停。例如,將來銀行的1.2%的6個月定存以及1.5%的12個月定存,原本截止日期到5月底,因為額滿,兩個活動已經提前結束。另外,星展銀的1個月年息2.58%的豐收美元專案,即便門檻為2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8.2萬元)起跳,4月7日也宣布提前截止,因為已經達到新台幣25億元的總額度承作量。

因應通膨,國銀業者指出,台幣高利活儲以及美元存款專案近期都受到投資人青睞,希望可以讓手中資金有停泊地方,其中因美國聯準會(Fed)激鷹派升息訊息,帶動美元指數站上100,增加投資人投資美元意願,高利專案受到相當多資金追捧。

4月起,國內新台幣存款利率最高仍為數位帳戶的活儲,最高仍有2.6%,部分銀行反映央行升息,也已經啟動調升數位帳戶存款利率;美元存款專案部分,1年期定存利率最高喊到1.3%,7天期短期存款利率最高則有10%。

新台幣存款專案中,最高仍為遠東銀的bankee,給出5萬元以內最高有2.6%活存利率,優惠利率享有6個月,優惠利率可以到今年年底。

而星展銀反映央行升息,已經在3月25日啟動調升星禧數位帳戶新台幣活儲利率,從0.1%調升到0.16%,但帳戶餘額必須在5,000元以上。

美元高利存款中,中信銀給出7天期美元定存方案,一共兩種,第一為今(18)日的快閃8.88%美元優利定存專案,每人限承作一筆,限定每筆1,000美元(折合新台幣2.9萬元)整。

第二為My Way數位存款帳戶,4月起後新開立外幣數位存款帳戶者,只要以該帳戶內同幣別活期存款轉存「數位外幣優利」,即享該帳戶7天期10%美元定存專案,同樣限定1,000美元、每人限存一筆。

遠銀則給出3個月1.6%美元定存,單筆申購門檻1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291萬)起跳,假設存5~10萬美元,利率降至1.35%,專案總額度限量1億美元。

長天期的一年期美元定存,則尚有玉山銀還有花旗銀推出,玉山銀給出的4月美元專案,最高1年期定存達1.3%,門檻1,000美元起跳,6個月天期也有1.1%存款利率。花旗銀則推1年期美元階梯式定存利率專案,分為四期、每期利率分別為0.5%、1%、1.5%以及2%,單筆最低承作金額2萬美元起跳。

 
防堵逆選擇投保 拉長生效日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隨著本土確診案例連日破千例,匡列隔離人數也大增,產險業者發現,不少民眾已知是接觸確診者的高風險群,仍向保險公司投保防疫保單,為避免出現「逆選擇投保」及道德風險,多家公司紛紛將投保生效日,自零時後的隔日拉長至最多隔五日生效,以避免民眾的投機行為,減少理賠瑕疵事件的發生。

所謂「逆選擇」是在契約簽訂前因雙方握有不同程度的資訊,而存在資訊不對稱,導致有一方會因為資訊缺乏受損害下,反而作出損害自身的選擇。

為防止部分民眾逆選擇投保,多家產險公司拉長防疫保單投保後的生效期,以市售的防疫保單來看,富邦產、明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等業者,將防疫保單的投保後生效期,自原先的投保隔日後生效,拉長至投保第五日生效;國泰產則是投保最快第三日或第四日後生效;兆豐產險也拉長至投保日後天起算。

產險業者觀察內部數據發現,不少民眾投保防疫保單幾天內,就因確診或隔離申請理賠出險的案件,較事先投保而出險的比率高。

按照常態分配來看,投保天數較長的民眾,在確診或隔離人數期間大增時,理應被感染出險機率應較高,但是投保天數較短的人,反而有較高的出險比例,凸顯出民眾逆選擇投保的潛在狀況。

產險業者進行相關案件分析,推估民眾遭匡列與確診者密切接觸後,「已知自身是高風險,仍選擇趕快投保」,主要是通知與確診者密切接觸,與PCR採檢結果出爐之間有時間差,因此為避免這種投機行為,才會有愈來愈多家產險公司選擇拉長防疫保單的投保生效日。

 
貨櫃海運價 將止跌翻揚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降準、復工行情啟動,運價恐面臨壓力鍋。業者指出,大陸降準行情刺激、復工在即,貨量噴出。外電指出,上海港外有四、五百艘船待泊。因復工將使運力缺口擴大,業者預期,若狀況順利,本周貨櫃現貨價將迎來連跌後的首度漲價行情。

根據大陸工信部報告,上海將有序復工,海運業內人士稱,除了製造業將大舉出貨,原本封鎖的港口也將漸次開放,這將使斷鏈的供應鏈逐步順暢,而原本已經緊俏的貨櫃運力,恐怕出現更大缺口,推升運價反彈。

根據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雖連13周下跌,但跌幅有感收斂,指數來到4,228.65點,周跌幅0.82%;特別的是,遠東到美東線漲幅0.64%,已經連兩周上漲,美西則止跌並以平盤開出,歐洲線跌幅也縮小到1.15%。專家指,顯示需求逐漸回升,貨櫃現貨價已經出現打底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大陸各大港口的貨櫃運價指數CCFI,上周已率先反彈,最新數據則從3,117.75點來到3,128.45點,漲11點,漲幅約0.3%。業內人士稱,CCFI止跌,比預期的更快。業內人士說,大陸是全球出口最多的國家,CCFI運價指數可以有效反映目前全球貿易的供需狀況。

根據外電統計數據,上周上海港有四、五百艘船舶等待入港,月增幅達兩位數,而其中散裝船則占了一半以上。此外,大陸寧波舟山港也有134艘船,均持續增加,而更北邊的日照港、董家口港和青島港的待泊船舶數量增加了33%。

至於遠東到歐洲線,雖然上周貨櫃現貨價仍下跌,但仍根據外電,堆積如山的貨量,正在加劇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航運問題。外電引述幾家歐洲大航商的相關決策中,馬士基表示,港口碼頭擁堵將持續延遲下半年海運供應鏈。地中海航運(MSC)則表示, 由於供應鏈問題,導致航行時間延誤,該公司恐將持續取消4月的航班。另一家大型航商赫伯羅德則稱,將推出從大陸到德國的快遞海運服務,以解決供應鏈問題。

海洋網聯船務公司(ONE)表示,近期全球塞港加劇,導致全球約10%貨櫃船隊動彈不得。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集裝箱船隊共5,587艘船,載運2,470萬隻貨櫃,據估算,這顯示著目前約有500艘貨櫃輪正在排隊進港裝卸貨。

 
股票抵繳遺產稅 留意算法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民眾若要以繼承的上市櫃股票來抵繳遺產稅,應留意計算方式,國稅局提醒,關鍵在於「申請抵繳日」收盤價、被繼承人「死亡日」收盤價何者為高,若抵繳日收盤價較高,可全額抵繳;但若死亡日收盤價較高,則僅能按比率計算抵繳上限。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遺產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且現金繳納確實有困難時,納稅人可在納稅期限內,就現金不足繳納部分,申請以遺產中上市或上櫃公司股票來抵繳遺產稅款。

不過股票有漲有跌,台北國稅局表示,納稅人在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留的上市櫃股票來抵繳遺產稅時,若申請抵繳日當天的收盤價,比死亡日還要高時,全數股票可以死亡日收盤價來計算,全額抵繳。

反之,若死亡日收盤價較高,可抵繳的稅額只能以應納稅額按比率計算為限。而計算比率,就是以該檔股票核定價值占全部遺產價值比率來計算。

國稅局舉例,甲君去世後,其遺產稅經核定全部遺產價值為8,000萬元,應納稅額為500萬元,而甲君並未遺留現金或存款,也無死亡前兩年內贈與繼承人現金或存款等情形,甲君的繼承人乙君申請以A上巿公司股票4萬股抵繳稅款,甲君死亡日的每股收盤價為100元,核定遺產價值400萬元。

假如申請抵繳日的收盤價為每股120元,高於甲君死亡日收盤價,可申請以遺產中該股票4萬股的核定價值,抵繳遺產稅400萬元。

但若申請抵繳日收盤價為每股90元,比甲君死亡日收盤價要低,該股票可抵繳遺產稅限額就要按比率計算,股票核定價值400萬元占全部遺產價值8,000萬元比率為5%,全部遺產應納稅額500萬元×5%,僅可抵繳25萬元。以甲君死亡日收盤價每股100元計算,僅能申請2,500股來抵繳遺產稅。

 
汽機車舊換新 退稅有期限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古汽機車汰舊換新,可享退還貨物稅小確幸。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提醒,依規定要在報廢舊車「前後六個月內」購買新車並辦妥新領牌照登記,才符合退稅資格,民眾記得留意購買新車期限,以免錯失退稅權益。

《貨物稅條例》規定,報廢登記滿一年且出廠十年以上小客車、小貨車、小客貨兩用車,以及報廢出廠四年以上汽缸排氣量150cc以下機車,在報廢前後六個月內購買新車、完成新領牌照登記,汽車每輛最高退稅5萬元,機車每輛最高退稅4,000元。

在認定前後六個月期間時,國稅局提醒,要以車輛報廢完成日為基準,前後推算六個月,而報廢日是指回收證明上所載的回收日期,或監理所、監理站核發的異動登記書所載日期為準。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